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真相(文人名士的那些事儿)
内容
编辑推荐

江涌主编的《真相:文人名士的那些事儿》立足于民国历史,这是一个既繁华又落寞的年代,以细腻雅致的文笔讲述那些民国人物的往事。融真实性、可读性、思想性于一炉,既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革命历程及魅力人生,又再现了跌宕起伏、包罗万象的中国近代社会,同时汇编了各式名人有声有色的戏剧人生。

内容推荐

江涌主编的《真相:文人名士的那些事儿》立足于民国历史,这是一个既繁华又落寞的年代。以细腻雅致的文笔讲述那些民国人物的往事。在书中可以看到那些熟知的名字,也能看到那些民国才子的爱情往事,《真相:文人名士的那些事儿》对这些人、这些事儿做了一次完整系统的记录。以翔实史料为据,从小事、细节处剖析,娓娓道来。无论是史料的爬梳,还是人物的品评,都不同流俗,既不被定论所囿,也不人云亦云贴标签。

目录

鲁迅特别关照的女作家

英年早逝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林徽因的勇气、良知与远见

杨振声:销声匿迹许多年

他对知识分子有深切的理解——忆先师陈寅恪

他是最好的父亲

父亲吴文藻的“傻”

要是有车,他还能多活几年——忆父亲朱光潜

梁实秋喜好的美文与美食

身处文坛之外的沈从文

汪曾祺:伴随《沙家浜》起落沉浮

“神仙眷侣”钱钟书与杨绛

没有上过大学的院士——忆父亲贾兰坡

惜米如金的齐白石

诗人郭小川:“我拯救了我的灵魂”

民国收藏第一人张伯驹

张大千的百日黑笔师爷生涯

与江青分手后的唐纳

“文革”中的李可染

华君武:漫画是跟随时代走的

国学大师黄侃妙语“新法阉猪”

正在有情无思间——我所知道的史良

“大自由主义者”聂绀弩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文革”中的梁漱溟

婚姻中的鲁迅,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

“话剧皇帝”金山的桃色事件

胡适在杭州的一段“神仙生活”

张爱玲: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晚年钱钟书:是非只为多开口

孙犁的似水“流”情

与萧红结缘的那些“终生情敌”

母亲红线女的生活往事

“文革”中,我与周立波的一段特殊交往

他说自己是民主人士跟党走——陈明远谈郭沫若

1959年冬天的赵树理

我是怎样成为“右派”的

父亲茅盾最后的日子

丁玲在弥留之际

晚年俞平伯曾想续写《红楼梦》

向父亲章士钊宣布:我要革命

王国维沉湖之谜

翦伯赞的悲情人生

试读章节

自从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热播以后,林徽因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位历史人物。其实,这部电视剧写的林徽因,只是她少女和少妇时代爱情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不太真实甚至很不真实的片断。而历史上真实的林徽因,是一个有才华但作品不多的诗人、作家,更是一个有才华且成就卓著的建筑师、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和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是有贡献的参与者。在她逝世后,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决定,把她为纪念碑碑座设计的一方汉白玉花圈雕饰的刻样,移放到她的墓前,作为对她的纪念。

梁从诫(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最近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文集,叫《不重合的圈》,其中收了几篇纪念他的父母特别是他母亲的文章。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读到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林徽因。

这是一个抗战军兴,不辞跋涉,共赴国难的爱国学者林徽因。

林徽因写过一个剧本《梅真与他们》,始终缺最后一幕,人家问她:梅真后来怎样了?她笑着说:“抗战去了!”这也是说的她自己吧?林徽因自己后来也“抗战去了!”这抗战,影响了她的一生,从精神面貌上,到思想意识(同民族和人民命运的关系)上,到身体状况上。

“七七”事变的时候,她正同梁思成一起在山西五台山一带作野外考察,因为发现当时所知中国最古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而欣喜万分。战争消息传来,他们匆忙回到兵临城下的北平,并且给正随亲戚在外地度假的8岁女儿写信说:“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人,要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这封家书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是用大而整齐的字体和童稚的语气写就的,表达的是一个母亲、一个家庭、一个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不可摧毁的勇气和决心。

日本人进北平以后,一份所谓“东亚共荣会”的请帖,使他们意识到此地不可久留,决心放弃现有的优裕的安定生活,随着梁思成任职的中国营造学社撤退到大后方,迎接那未曾经历过的、在战乱中必定是艰难的逃亡生活。由于平汉铁路北段已被战火阻断,他们绕道天津、青岛、济南、徐州,折回郑州、武汉,到了长沙(这也是我这个难童当年随父母走过的逃亡路线)。在长沙,遇到日本飞机对长沙的第一次轰炸,炸弹落在离他们住处十来米的地方(我也遇到这次轰炸,而且之前在郑州车站已经遇到过一次)。从长沙往昆明逃难的途中,又因前面公路塌方被阻在湘黔边界的新晃县。雨天,傍晚,林徽因发着高烧,一家人在这个小山城街头找不到一处住处。一阵幽雅的提琴声,把他们引到一群年轻的空军学生那里。他们为梁家挤出一间房,由此同梁家结下深厚的友谊。以后到了昆明,梁氏夫妇成了这批家在沦陷区的空军学生的“名誉家长”。作为“家长”,他们不仅出席了空军学生的毕业典礼,而且一次又一次收受了在空战中牺牲的年轻战士的阵亡通知书和日记、信件、照片等遗物,每次都引起林徽因的痛哭。这样的遗物,一直到林徽因一家从昆明再搬迁到四川长江头附近偏僻的江村——李庄,都还在陆续寄来,其中包括他们最早结识的那位拉琴的空军战士。

在李庄,因肺病复发、长期卧床、从此没有赢回健康的林徽因,抱病协助梁思成用英文写作和绘制了《图像中国建筑史》。(这部原定1948年在美国出版的图文并茂的学术著作,后来经历了中美关系的隔绝和恢复,演绎了一个分而后合、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终于在36年后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1991年在中国出版了梁从诫译出的中文本。这是后话了。)战时后方生活艰难,学术机构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如此。贫病交加的林徽因,在自己操劳柴米、洗补衣衫之外,还为国事日非、战局日危而悲苦不已。1944年国民党军队大溃退,从湖南、广西一直退到贵州的独山,昆明、重庆岌岌可危。梁从诫记得,2年后有一次他问母亲,如果那时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的回答是:“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抗战胜利,梁家回到北平,梁思成受聘筹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以后又赴美讲学。建筑系的许多事情,落在没有任何名义的病人林徽因身上。林徽因病重,梁思成提前回国。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在逞威一时之后,很快走向反面。眼看国民党败局已定,有人来劝梁思成夫妇南迁、出国,他们拒绝了。还有人揣测这时全家正在美国的周培源是不会回来的了,林徽因正色说:“周培源一定回来。”这说明了他们自己在这历史大转变关头的政治选择,也说明他们有对自己的友人在这历史关头会作出正确选择的信念。8年抗战继之以3年内战,严酷的现实使梁氏夫妇和像他们一样的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已经完全失望,而把对国家和民族的期望,转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1948年年底,围困北平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西郊清华大学所在地的清华园。北平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获得解放,还是不能避免一战,会在战火中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和损伤?一直以研究中国古建筑为安身立命之所的梁氏夫妇不能不为此而揪心。在抗日战争后期,美军准备对日本和被日军占领的中国沦陷区实施轰炸,在重庆的美军战略部门请梁思成为他们提供一份中国沦陷区应予保护的文物建筑的名单,梁制作了包括北平故宫、天坛、杭州六和塔等几百处地方的详细清单,一式三份,一份送美军,一份送国民党政府,一份送周恩来。同时,梁还对美军建议: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也应在保护之列。对日本故都都如此关爱,中国故都北平古城现在面临危险,怎能不使梁思成忧心如焚?就在这时,解放军派人到清华园来向梁思成请教:如果北平不能避免一战,解放军的炮火一定要避开城中哪些有古建筑和古文物的地点,并要梁思成把这些地点一一标明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虽然最后北平得到和平解放,梁思成的地图没有派上用场,但是,梁从诫写道,从这件事里,他的父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信赖,值得拥护!”直到他们各自生命结束,对此始终深信不疑。

所以,这以后的林徽因,是一个为新中国建立而欢欣鼓舞、竭力尽心、抱病工作的爱国学者林徽因。  P14-17

序言

理解真相,以古鉴今。应广大读者需要,为此,湖南省政协文史博览杂志社邀请百位文史专家编辑出版《真相·文史博览精粹》系列丛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某种意叉上说,现代文史资料工作就是要为时代发展立鉴、为国家发展立史、为广大人民群众立言。

为时代发展立鉴,就是为我们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料学——历史学。”其愿意是告诉我们:历史是对发生过的各种人类社会现象是非曲直的最终检验者。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越是发展变革就越需要“以史资政”、“以古鉴令”,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文史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界代表人士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有利于我们冷静地观察和反思历史,从历史事件的嬗变和历史人物的沉浮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做好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史资料工作,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得到启示,以史资政,少走弯路,显然尤为重要。

为国家发展立史,就是要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巨变留下真实而又清晰的记载,为后人解读这段历史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百年来,祖国历经磨难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沉淀了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史料,因此,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应最大限度地发掘和汇集,历史当事人的所历、所见、所闻,填补一般历史记载的空白和不足,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独特而珍贵的史料价值。

为广犬人民群众立言,就是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让更多的人介入到历史记述当中,增进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共识。传统的历史记述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被排斥在历史记述之外。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则让所有参与历史进程的人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历史真相,使历史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视野。通过积极征集出版各族各界人士的“三亲”史料,记录和传颂他们振兴中华的备斗足迹,如实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曲折道路,帮助人们学习历史、认识国情,培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史资料工作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被赋予了人民性的品格。

近些年来,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植根于中离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失实践,逐步彤成了存真求实、突出统一战线的特色,拓展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领域,在为时代发展立鉴、为国家发展立史、为广大人民群众立言方面,作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真相·文史博览精粹》系列丛书是文史博览杂志创刊几十年来精品成果的结晶。该书融真实性、可读性、思想性子一炉。既展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革命历程及魅力人生,又再现了跌宕起伏、包罗万象的中国近代社会,同时汇集了各式名人有声有色的戏剧人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过去事件及伟人名人的侧面,使得原本单一的历史元素变得活泼生动、有血有肉。可以说,这套丛书玩是一次政协文史工作的成果展示,更是一份能够充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精神食粮。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社会的发展呼唤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历史的沃土。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统战特色并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也是人民政协实践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重要工作形式。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是一书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我们期待着广大文史工作者在这片历史的沃土上不断地耕耘,收获更多的硕果。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真相(文人名士的那些事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41417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2013169615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