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唤清风/莆田杂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呼唤清风》是作者许咨新长期从事新闻、纪检、监察等项工作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它是作者在工作之余、退休之后把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抒写出来,而拾得的一些文字。收入这个集子的大都是杂文、时评、杂谈、随笔类文章。近百文中,除个别篇外,均发表于中央、省、市报刊。

内容推荐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第一辑“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第二辑“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第三辑“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上述近百文中,除个别篇外,均发表于中央、省、市报刊。

目录

第一辑 清风篇

 当“五官端正”的官/3

 酒场、舞场与下场/5

 为官者切莫想发财/7

 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9

 镜子·警钟·教材/10

 “三论”是反腐的绊脚石/12

 为“禁酒令”喝彩/14

 有感于“挥刀斩吃”/16

 工作餐能引资/18

 叶水车忏悔的警示/20

 人民需要这样的“承诺”/22

 重在践诺/24

 喜看新“承诺”/26

 警惕“净土”不净/28

 虎年话“打虎”/30

 赞“你买官,我不卖”/32

 “红塔山”下的悲剧/34

 廉政是投资绿洲/36

 公车私用该治/38

 过年勿忘倡廉/40

 年关要过“廉关”/42

 腐败也是“溃堤”/44

 严防“工程上马,干部落马”/46

 如此“前仆后继”/48

 多些现代于成龙/50

 贪官的金钱观/52

 贪官的“变脸术”/54

 贪官的自圆说/57

 贪官的悲哀/59

 刹住奢侈之风/61

 重在考“廉”/63

 析“边腐边升”现象/66

 从处长到囚徒/68

 誓言莫成“食言”/70

 从“温州巨贪”想到的/72

 机场何以成“鸡场”/74

 让反腐勇士不流泪/76

 “官帽批发商”的兴衰/78

 贪官外逃的背后/81

 质疑“巨额财产来源不明”/83

 听民声察民意/85

 “三不收”不离其“贪”/87

第二辑 随想篇

 井冈山精神赞/91

 理想信念不能变/93

 陋室办公何妨/96

 “会海”该填/98

 为“下访”叫好/100

 城建呼唤监督/101

 述学·评学·考学/103

 招商·安商·富商/105

 在洪灾与金钱面前/107

 行风评议要讲实效/109

 给“民告官”亮绿灯/111

 灯娃纳税,好样的/113

 你想让生活环境优美吗/115

 人情乎?金钱乎?/117

 感情与群众工作/119

 《民情日记》得民心/121

 “零距离”交流好/123

 善哉,《光荣簿》/125

 让荔城上档次/127

 高歌人间真情/129

 村级零招待费,好!/131

 “法轮功”祸国殃民/133

 从吃的忧虑谈起/135

 就近入学为何难/137

 郭秀明的启示/139

 从“打麻将”看作风/141

 先富与后富/143

 “暖心”与“寒心”/145

 深入与“身入”/147

 正气与邪气/149

 盛世的盛会/151

 惊闻特招罪犯读MBA/153

 别让“劳模”变调/155

 远离野味/157

 叫响“有困难找我”/159

 宋鱼水的廉洁观/161

 让“市长专线电话”畅通/163

第三辑 捡贝篇

 “人跪狗”的引思/167

 牛的品格/169

 漫议城市建筑美/171

 也说“大哥大”/173

 “吞云吐雾”还能轻松吗/175

 学而不思则罔/177

 积羽沉舟/178

 重视对文艺作品的推荐工作/179

 说长话短/181

 采写新闻与捕捉新闻

——新闻采访体会琐谈/183

 难忘引路人/186

 石竹名山添秀色/188

 永定土楼天下奇/190

 玉华洞里尽幽奇/192

 秋游太姥山/195

 感受山海/198

 美兮,金湖/201

 战地翠色/204

 冠豸遐想/207

 梦圆桂林/210

后记/213

试读章节

酒场、舞场与下场

眼下,在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白天坐着轮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绕着裙子转。”议论锋芒直指某些干部工作不深入,作风飘浮,走马观花,而热衷于吃喝玩乐,上酒场、下舞场的现象。乍听起来,觉得群众这一反映“太尖刻、太过分”了。但细思之下,又觉得此批评蛮形象、深刻的,所谓“三转”式干部确有人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宾馆、酒家、歌厅、舞厅应运而生,开办得红红火火。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本来这是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提高和精神文明生活丰富的表现,但是也带来了一股高消费、高享受热。有些干部、党员在这股热风面前怦然心动了,抵挡不住诱惑,也要来个“潇洒走一回”。于是,一时间公款“吃喝玩乐”之风盛行,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少数党员和干部也由初次涉足到沉溺于酒场、舞场,而落个可悲的下场——有人因酒精中毒而身亡;有人酩酊大醉后签了不该签的合同;有人到舞厅销魂成为阶下囚;有人到夜总会寻欢作乐而受到严肃查处……

君不见,他们堕落在灯红酒绿之中。原四川省石油总公司党委书记赵甫安(副厅级)贪污受贿,生活糜烂,经常出入饭店、宾馆的夜总会、卡拉OK厅,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并多处买房养情妇,被逮捕法办;吉林省有个储蓄所所长,对灯红酒绿的生活如醉如痴,成了饭店、舞厅的常客,每逢双休日必在舞厅销魂,耗在姘妇身上的“注”也与日俱增,为这他把罪恶的双手伸向了储蓄所,先后贪污150多万元。

迷恋于酒场舞场,同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是同领导干部肩负的使命背道而驰。有人说,醉生梦死、狂歌酣舞舞不出现代化。笔者很赞同这一观点。我们的国家要勤俭建国。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目前全国还有六七千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难道可以沉迷于轻歌曼舞、美食豪宴吗?作为人民公仆,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热衷于吃喝玩乐,肆意挥霍国家资财。否则,这样的干部,怎么可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怎么可能带领群众前进?我们的干部、党员都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可去追求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

江泽民总书记告诫全党:“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没有不玩物丧志的。”猛醒吧,沉缅于灯红酒绿中的党员干部们!

(原载1997年第1期《杂文界》)

为官者切莫想发财

在旧社会、旧官场,一般来讲,做官的目的就是发财。“升官发财”是司空见惯的事儿。老百姓对此无不十分痛恨。对当官的总是以“清官”和“贪官”来作为划分好官与坏官的标准。

官贪吏酷,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本性。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封建社会官场的真实写照。明代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二拍”的作者凌漾初,揭露和描写了一个不惜欺孤骗寡,骗取和霸占亲家翁的万金家财的贪官贾廉访。作者气愤地指出,这些贪官污吏的所作所为,正是“做官却做贼了”。在旧社会,当官是生财之道。于是乎,为想发财,巴结上司、进贡升官的比比皆是,甚至演出了花钱“捐”官、买官的丑剧。

令人心痛的是,这种旧社会、旧官场的丑恶现象如今又沉渣泛起,侵入到党和政府机关内部来,腐蚀我们的干部和党员队伍。少数人有的投机钻营,寻找靠山跑官;有的向组织讨价还价,公开伸手要官;有的玩弄手段,请客送礼买官;有的用非组织活动,拉选票争官。有些人一旦当了官,掌了权,就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为信条,利用职权吃拿卡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此,应予当头棒喝,严肃处理。

当官发财是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P5-7

序言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20世纪90年代初期,莆田市杂文学会成立,时任莆田市市长的吴建华担任第一届会长。我省杂文界老前辈王仲莘同志一直关心和支持莆田市杂文学会工作。20多年来,莆田市杂文学会一直凝聚着我市杂文作者,积极开展杂文学术活动和杂文创作活动。近年来,我市杂文学会先后在《福建日报》、《湄洲日报》上举办过3届“‘雪津杯’杂文征文比赛”,在《杂文界》杂志上发过莆田籍作者杂文专版,出版了莆田籍作者杂文选辑《钟潭噌响》,连续几年配合市文联编辑出版《莆田文学》“全国杂文专号”。莆田市杂文学会还先后邀请《人民日报》蒋元明,《文汇报》朱大路、程新国,《南方周末》鄢烈山及本省的宋志坚等杂文名家、名编辑,为莆田市杂文作者及莆田学院中文系学生做杂文创作学术讲座,努力提升杂文创作水平。莆田市杂文作者也在省内外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并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学会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国内杂文界的认可和支持。

2009年10月,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莆田市承办了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第23届年会。全国杂文界名家汇聚莆田,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名誉主任、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原总编辑徐惟诚和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主任、北京杂文学会副会长李庚辰均出席年会。那次年会的完满召开,获得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加强了莆田杂文作者与外部的联系,拓宽了莆田杂文作者的眼界,提升了莆田杂文作者的创作品位,为莆田市杂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莆田市领导一直关心莆田市杂文学会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和鼓励广大杂文作者弘扬主旋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为民众鼓与呼。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立华同志帮助杂文学会出版“莆田杂文丛书”,担任丛书顾问。陈立华同志殷切希望杂文学会在全国独树一帜,为繁荣莆田文艺创作,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莆田而继续努力,团结、培养、带动、激励莆田广大杂文作者,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杂文作品,发挥杂文革故鼎新、激浊扬清、针砭时弊、鼓舞人心的作用。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贤良港妈祖祖祠热心资助杂文丛书的出版,在此顺致谢忱。

后记

这本结集算是我长期从事新闻、纪检、监察等项工作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它是我在工作之余、退休之后把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抒写出来,而拾得的一些文字。收入这个集子的大都是杂文、时评、杂谈、随笔类文章。

由于与我所从事的工作的关系,或者说一种使命感、责任感的驱使,本书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我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第一辑“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第二辑“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第三辑“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上述近百文中,除个别篇外,均发表于中央、省、市报刊。

关于杂文,《新知识词典》的释义是:“杂文,即文艺性论文。它的范围很广泛,一般包括杂感、小品文、随感录、随笔、短评等等。因此,它是散文中最主要的样式。”我喜欢看杂文,也爱好写杂文。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杂文这一文学体裁正好适于“为时而著”,宜于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宜于不平则鸣,有感而发。从杂文的写作中,我有了一种感觉,今天的杂文不能仅是匕首、投枪,更应该是警钟、号角。杂文概莫能外要肩负唱响主旋律的责任,做到抨击阴暗面与歌颂光明面不偏废,既鞭挞假恶丑,又歌颂真善美,既针砭不良时弊,又弘扬正气新风,为时代、为人民鼓与呼。

写了一些自称的杂文,虽说其中有不少篇仍不尽如人意,却让我切实体会和认识到杂文的特征,这就是:夹叙夹议,就事论理,尖锐泼辣,短小精悍。在我的心目中,一篇优秀的杂文,应是思想性、战斗性、政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今后,我当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

这里要提及的是,本书之所以收入若干篇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包括杂谈、评论等,其用意在于借此追寻自己与文学写作结缘的初始。最早的一文《重视对文艺作品的推荐工作》,发表于省文联主办的1956年8月号《园地》(系省文联刚创刊的文学月刊,8月号为第二期,亦即《福建文学》的前身)上。那时我在省监察厅工作,是一位20岁的爱好文学的青年,稿件写好直接寄给郭风先生(时为《园地》副主编),没想到很快就被采用了。这给予我不可名状的激励,增添了对文学写作的兴趣。可以这样说,此文的刊出,好似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向文学写作的大门,就是从此时起,我开始涉足文学写作的尝试。这件往事也在我的一生中留下难忘的记忆。其中,有的作品似嫌其“旧”,然而它却留下历史的痕迹,有时代的色彩和印记,值得回味。

我不是作家,出书本来与我无缘。只是在文友的热心鼓励下,笔者始斗胆献丑。在这里,还要感谢莆田市杂文学会为本书的出版给力,付出的辛劳。至于《呼唤清风》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尚有真情实感,有可读性,还是开卷无益,是一堆食之无味的文字,有待读者评说了。

让我感动的是,出版社的编辑对本书审稿后曾写下一段评语:“文中针对许多官场恶俗进行批判,在情在理,引用许多真实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足见作者对世风清廉的呼唤,对真善美的赞扬。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对于我,是意想不到的鼓舞与鞭策,遂在《后记》中记之。

谨以此书献给亲爱的读者。

2012年8月2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唤清风/莆田杂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咨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000099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308911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9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