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村怜教授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著名学者,多年来致力于佛教美术研究,其关于莲华化生、中国南朝风格对日本之影响等方面的论述在整个佛教美术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此书汇录了他数十年来的重要论文,分为”天人诞生图研究”、“止利样式起源南朝论”、“个别研究(中国)”、“个别研究(日本)”四部分,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
图书 | 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吉村怜教授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著名学者,多年来致力于佛教美术研究,其关于莲华化生、中国南朝风格对日本之影响等方面的论述在整个佛教美术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此书汇录了他数十年来的重要论文,分为”天人诞生图研究”、“止利样式起源南朝论”、“个别研究(中国)”、“个别研究(日本)”四部分,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 内容推荐 本书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著名学者吉村怜教授多年来对于东亚佛教美术相关研究论文之集合。全书共分三部。其第一部分主要关注佛教美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要素——天人诞生图的产生、发展、变化等过程,解决了这一多年来学界论争不断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中国南朝的佛教美术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美术样式的输出,认为后二者受南朝的影响十分巨大,反驳了以往日本学界忽略南朝的观点。第三部分是个别研究,对云岗石窟、昙曜五窟等个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此外,书中配有数百幅精美图片,对于读者理解佛教美术相关内容有着巨大的作用。书中所收论文有不少在初发表时即产生较大反响,受到学界的普遍好评。 目录 自序——关于本书的构成 序 原中文版前言 第一部 天人诞生图像研究 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研究 一 序论 二 关于人中像的记载 三 人中像的形态 四 异形的卢舍那佛 五 西域发现的人中像 六 云冈第十八窟本尊像 云冈石窟中莲华化生的表现 一 序论 二 天莲华中神圣的诞生 三 窟顶——净土的天空 四 莲华化生像的诸相 五 愿生净土的思想 云冈石窟中莲华装饰的意义 一 序论 二 莲华——生命的象征 三 莲华座思想 四 莲华——光明的象征 五 结语 龙门北魏窟天人诞生的表现 一 序论 二 龙门式天人的出现 三 装饰龙门世界的天莲华 四 如蝴蝶般羽化的天人 五 石窟顶棚上的新式天人 六 结语 巩县石窟的化生图像 一 巩县石窟的创建 二 巩县石窟的营造顺序 三 净土的圣者诞生 四 两种系统的天人诞生图 五 顶棚装饰——净土的天空 六 结语 百济武宁王妃木枕上所绘的佛教图像 一 武宁王陵的发现 二 武宁王的出生秘话 三 中国南朝文化对百济的影响 四 王妃木枕上所绘天人诞生图 五 变化生是南朝的创造 六 结语 天寿国绣帐和金铜灌顶幡上的天人诞生图像 一 序论 二 天寿国绣帐是否是净土图 三 金铜灌顶幡大幡上所绘的天人诞生图 四 关于金铜小幡 五 结语 论南北朝佛像样式史 …… 第二部 止利样式起源南朝论 第三部 个别研究(中国) 第四部 个别研究(日本) 日文版后记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吉村怜 |
译者 | 卞立强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533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7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1.7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