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我国军事史上的“双璧”。《孙子兵法》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

内容推荐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孙子兵法》,书中除了原文和译文外,每篇还有言简意赅的兵法导读;同时,在每篇之中还对其核心观点进行精要总结,并通过战例进行分析点评,让读者深入理解兵法的精义。除了兵战思想之外,我们还从商战、谈判及处世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透彻的阐发,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的活力。

由于《三十六计》原书的原解部分的文字过于艰深晦涩,难于理解,按语部分具体例证较少,因此,本书首先对“原解”中较难理解的词句尽可能地加以注释;接着参照原书“按语”对按语进行通俗易懂的翻译,并对每一计的计名来源作了介绍;然后对每计作了精要的解析;最后每一计除有兵战经典事例外,还从商战和政治等方面列举相关的生动故事,以达活学活用的目的。

目录

孙子兵法

第一 计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止戈为武,楚庄王称霸诸侯

 ·邓艾偷渡阴平灭西蜀

 ·汉高祖未战先算取英布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福特精心“庙算”取胜

 ·谈判谋略:班超多算交鄯善

 ·处世谋略:谨慎交往,卫国智挫晋国阴谋

 ·

第二 作战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夫差好战亡其国

 ·冯奉世快速平定呼屠征叛乱

 ·蒙古军“因粮于敌”远征四方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春都多元发展导致失败

 ·谈判谋略:天津代表团快速签订“能达普

 ·处世谋略:行事果断的作风

 ·

第三 谍攻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墨子止楚伐宋

 ·秦王信将取宜阳

 ·诸葛亮妙算胜周瑜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保险巨子斯通的成功推销

 ·谈判谋略:烛之武夜退秦师

 ·处世谋略:高明者,以智取胜

 ·

第四 形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多方误敌,孙武助吴破强楚

 ·李牧攻守自如击匈奴

 ·羊祜怀柔服陆抗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亨利·福特创办更人道、更宽厚的企业

 ·谈判谋略:善守善攻,板门店谈判

 ·处世谋略: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

第五 势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李存勖奇兵灭后梁

 ·田单火牛败燕军

 ·晋武帝用杜预灭吴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杰克敦的厚利多销

 ·谈判谋略:积极“造势”,伍德鲁夫赢得胜利

 ·处世谋略:陈子昂出“奇”扬名

 ·

第六 虚实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宋襄公泓水大败

 ·朱棣避实击虚取金陵

 ·张巡灵活用兵守雍丘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随机应变的商道

 ·谈判谋略:争取主动,出奇制胜

 ·处世谋略:先发制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

第七 军争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郑庄公以退为进克叔段

 ·红军成功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

 ·李广巧退匈奴兵

 ·狄青智取昆仑关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强生公司化解公共危机

 ·谈判谋略:以迂为直,触龙成功说太后

 ·处世谋略:学会给对方留余地

 ·

第八 九变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陆逊从容退江东

 ·石达开重挫湘军水师

 ·林则徐积极备战胜英军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肯德基“为中国而改变

 ·谈判谋略:陈毅的灵活外交

 ·处世谋略:卓别林的第一次演出

 ·

第九 行军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马援塞外击羌

 ·至善察败楚军

 ·郭威治军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巴林银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谈判谋略:周总理的外交艺术

 ·处世谋略:朱元璋宴请茹太素

 ·

第十 地形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岳飞巧借地形战襄阳

 ·拿破仑败于滑铁卢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宗庆后——市场网络的“编织大师”

 ·谈判谋略:蔺相如“完璧归赵

 ·处世谋略: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

第十一 九地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陈赓伏击“皇军观战团

 ·司马懿神速擒孟达

 ·项羽破釜沉舟败章邯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美的空调“上山下乡”

 ·谈判谋略:美国廉价买下阿拉斯加

 ·处世谋略:平装书诞生记

第十二 火攻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火烧水寨,曹彬平南唐

 ·项羽火烧阿房宫,衣锦还乡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雕牌纳爱斯以广告崛起

 ·谈判谋略:塔列朗巧用矛盾胜群雄

 ·处世谋略:二桃杀三士

第十三用 间篇

 兵法导读

 兵战经典

 ·巧用间,陈平智解白登山之围

 ·鼹鼠大战,俄美竞斗智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巧克力间谍大战

 ·谈判谋略:陈平离间项羽君臣

 ·处世谋略:王允定计 除董卓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兵战经典

 ·吕蒙“白衣渡江”袭荆州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洛克菲勒设饵钓大鱼

 ·政治谋略:黄兰阶“伪信”谋官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兵战经典

 ·李秀成巧解天京之围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范旭东东渡日本救永利

 ·政治谋略:朱健智救辟阳侯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兵战经典

 ·皇太极除袁崇焕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柯达“老二战术”斗富士

 ·政治谋略:史思明妙谋仕途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兵战经典

 ·曹刿静待时机赢得胜利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以静制动”的老福特

 ·政治谋略:斯大林拖垮罗斯福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兵战经典

 ·曹操乘乱扫除袁氏兄弟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摩根借机逼白宫

 ·政治谋略:李密助瓦岗崛起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兵战经典

 ·郑成功收复台湾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波音公司失算“足下”

 ·政治谋略:冯谖妙保孟尝君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兵战经典

 ·彼得大帝假书退敌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珠宝店造假象渡难关

 ·政治谋略:张仪谋楚

第八计 暗度陈仓

 兵战经典

 ·诺曼底登陆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特纳公司的崛起

 ·政治谋略:基辛格秘密访华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兵战经典

 ·白起之死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尤伯罗斯奥运取利

 ·政治谋略:尼赫鲁之女赢大选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兵战经典

 ·公孙鞅笑取吴城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别有用心的宴会

 ·政治谋略: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兵战经典

 ·丘吉尔舍弃考文垂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张瑞敏砸冰箱

 ·政治谋略:完子舍身保齐国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兵战经典

 ·弦高智退秦兵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淘金潮中的“牛仔裤王”

 ·政治谋略:勃列日涅夫巧胜基辛格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兵战经典

 ·秦军崤山之败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亚柯卡谨慎探市

 ·政治谋略:商臣探江芈,徐庶试刘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兵战经典

 ·陈胜借“天命”举义旗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派克公司借尸还魂

 ·政治谋略:齐桓公“尊王攘夷”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兵战经典

 ·孙策智取卢江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三菱力斗三井

 ·政治谋略:明崇祯妙除魏忠贤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兵战经典

 ·刘备谋徐州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商家的“陷阱”

 ·政治谋略:晏子治理东阿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兵战经典

 ·陈宫巧计 败曹操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茅台酒一摔扬名,西铁城一抛立万

 ·政治谋略:中美“乒乓外交”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兵战经典

 ·法拉格特强攻新奥尔良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索尼力抓“头牛”

 ·政治谋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兵战经典

 ·中途岛海战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哈默抢滩洛杉矶

 ·政治谋略:解放黑奴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兵战经典

 ·张守珪造乱退契丹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六大建筑公司”

 ·政治谋略:福岛假扮探险家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兵战经典

 ·田豫设局脱身,姜维失算败北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亨利公司巧渡危机

 ·政治谋略:乔治五世改姓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兵战经典

 ·解放东北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洛克菲勒“坐地生金”

 ·政治谋略:理屈词穷的行长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兵战经典

 ·希特勒交好苏联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香港船王”巧夺九龙仓

 ·政治谋略:伊朗远交自保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兵战经典

 ·苻坚灭燕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餐厅老板巧借势

 ·政治谋略:清君侧,诛晁错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兵战经典

 ·俄舰巧袭土耳其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紫色的棉被

 ·政治谋略:赵高假诏拥胡亥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兵战经典

 ·韩信斩殷盖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小店撰假名讨账

 ·政治谋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兵战经典

 ·陈桥兵变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船王的崛起

 ·政治谋略:司马懿韬光养晦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兵战经典

 ·曹玮巧胜西夏兵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川上的经营妙计 

 ·政治谋略:李世民劝父造反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兵战经典

 ·李世民假象退敌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奇招百出的岛井信治郎

 ·政治谋略:李园谋楚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兵战经典

 ·黄忠勇夺定军山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日本汽车反客为主抢滩美国

 ·政治谋略:王莽代汉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战经典

 ·上智为间,岳飞巧设局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制胜的零点几盎司

 ·政治谋略:洪德献美女救父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兵战经典

 ·刘坦空城御敌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狡黠的小贩

 ·政治谋略:美国以“恐吓”化解导弹危机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兵战经典

 ·蒋干中计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惨败的范德比尔特

 ·政治谋略:钟世衡反问除悍将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兵战经典

 ·李宗仁杀一儆百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断腿获技术

 ·政治谋略:亨利国王之跪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兵战经典

 ·诸葛亮智取汉中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阿克森妙计购钢坯

 ·政治谋略:俾斯麦统一德国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兵战经典

 ·刘备虎口脱险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哈瑞尔智斗宝碱公司

 ·政治谋略:撤离延安

试读章节

谈判谋略:班超多算交鄯善

在瞬息万变的谈判桌上,应对复杂多变的交际事务,更需要交涉双方依据全面准确的分析和预测,随时做出应对新情况、新变化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班超出使西域便是其中的著名事例之一。

公元前73年,东汉政府派遣班超出使西域,沟通鄯善国(今新疆若羌),意图切断匈奴与鄯善的来往,进一步巩固东汉与鄯善国的关系。班超刚刚来到鄯善国的时候,鄯善国王对东汉使者礼遇有加,关怀备至。但是,没过几天,事情就起了变化,鄯善国王忽然对东汉使者疏远怠慢起来。

针对鄯善国王态度的变化,班超仔细分析之后认为,东汉交往鄯善和鄯善交往东汉的目的并不一致。东汉的目的是切断匈奴与鄯善的来往,而鄯善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在与匈奴和东汉的回旋中有一个平衡的砝码,因此鄯善不会轻易割断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来往,只能是哪个国家施加的压力大,在交往中便倾向于哪个国家。

思路敏捷的班超敏感地意识到,鄯善国王对东汉态度的变化,可能是匈奴给鄯善国王施加外交压力的结果。而此时,很有可能匈奴也派使臣抵达了鄯善国。鄯善国王怕得罪匈奴,引起匈奴的怨恨,这才疏远汉使的。

于是,班超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使者都来好几天了,现在还在吗?”这一问让鄯善侍者出乎意料,仓促间就把匈奴使者已经抵达鄯善的实情透露了出来。

班超马上让人把侍者扣押,并意识到,鄯善国很有可能在匈奴使者的压力下对自己采取不利行动。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班超果断而冷静地采取了应对措施。

他立即召集部下36人喝酒聚会。当喝到高潮的时候,班超故意用言辞激怒众人,说:“你们跟我都身处西域,本来是想要建功立业,享受荣华富贵的。可是匈奴使者一到,鄯善国王马上就把我们冷落了,一旦鄯善国王将我们交送给匈奴的话,我们恐怕就要喂那些豺狼虎豹了!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众人听后,火冒三丈,纷纷嚷道:“今天我们都身处危难之中,愿意追随司马大人(班超),为国效命。”班超听后大为振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匈奴使团有200余人,而我们只有30余人,情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只有趁着夜晚,火烧匈奴营房,趁他们恐慌之时,将他们一举杀尽。杀掉匈奴使臣之后,鄯善国王怕匈奴加害于他,肯定就会臣服我国,寻求庇护了。”众人纷纷赞同班超的提议。

这天天刚黑,班超便率领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趁着夜晚的大风,班超命令10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之后。班超顺风放火,他的部下则猛敲战鼓,大声呐喊。一时之间,火光四起,战鼓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杀掉了3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射杀了30多人,而其余的匈奴人大都葬身火海。

当班超提着匈奴使者首级来告诫鄯善国王不得再与匈奴来往的时候,鄯善国王大为震惊。匈奴使者既然死在鄯善国,那鄯善国也便得罪了匈奴,鄯善国王已经被逼上了一条绝路,因此只有彻底断绝了与匈奴的联系,归附东汉,依靠东汉的保护来防止匈奴的报复打击。

这样,班超达到了出使西域的目的,精彩地完成了使命。

班超的成功在于他对当时情势的准确判断,以及由此采取的及时、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他才既化解了危机,又完成了出使西域的使命。

处世谋略:谨慎交往,卫国智挫晋国阴谋

谨慎行事,是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个人都必须要遵从的一个原则。每个人在行为处事的时候,都必须要充分研究他人的用意,不能凭着在交往中的一时之快,一时之利,中了他人的圈套。战国初期的卫国,就是因为有了南文子的谨慎行事才未中晋国的圈套,从而挫败了晋国的阴谋。

战国初期,晋国国君大权旁落,智伯掌握了全国的兵马。智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和扩大实力,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邻近的小国纷纷遭殃,不断遭到讨伐。

很快,智伯就把目光盯住了弱小的卫国。为了顺利地灭掉卫国,智伯心生一计,他让晋国的太子颜故意在晋国犯罪,造成了颜在晋国待不下去的假象。这样,颜为了自保,便顺理成章地逃到邻国卫国去避难。智伯派自己的精兵混在出逃的队伍中,想等颜进入卫国后让这些人做内应,自己再兴兵伐卫,来个里应外合,一举灭掉卫国。

太子颜带领一队人马“逃”到卫国边境,告诉了卫国守将自己“逃离”晋国的原因,希望能见到卫国国君。卫国守将急忙把情况报告给卫王。

卫国国君觉得太子颜的话可信,就准备去边境迎接太子颜。卫国大臣南文子则极力反对国君如此草率行事。他对卫王说:“当前国家间的形势复杂,在不能保证对方意图的情况下,怎么能仅凭几句话就让他国人进入我国呢?并且我听说太子颜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怎么会突然犯罪?如果他没有犯罪,这样来到我国,是什么用意呢?”

卫王听后猛然醒悟,但是一想,太子颜来投奔自己,不让其入国也不合适啊!于是他马上下令道:“告诉守关将军,太子颜来我国要欢迎,但太子的随从不能太多,车辆不得超过五乘。”

这样,太子颜只能带寥寥几人进入卫国,智伯的阴谋破灭了。

智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派人给卫国国君送去了数匹骏马和无瑕的白璧,以表示晋国对卫国的“友好”。

一直担心着战争的卫王看着晋国送来的骏马和白璧,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就像落下了一大块石头一样,顿时感到战争好像离卫国而去了。诸位大臣也连连夸赞,只有南文子一言不发。卫王感到奇怪,便问南文子:“你有什么心事?”

南文子回答道:“晋国是个大国,而我们是个小国,天下哪有大国无缘无故送东西给小国的道理啊!大王不担心这里面有什么其他缘故吗?晋国有如此动机,必有所图啊!”

卫王听完此话,笑意全无,顿了一会儿说:“你说得对,我们应该提防晋国,加强防备才是。”于是下令,所有守边将士,不得松懈,并通报全国做好迎战准备。

形势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派人把骏马和白璧献给卫国国君,就是要麻痹卫国,趁卫国失去警惕之时乘虚而入。在送给卫国骏马和白璧之后不久,他就率领晋军抵达晋、卫边境,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卫国不但没有放松戒备,反而严阵以待。

智伯只好悻悻地对身边的将领说:“卫国有能人在,我们不能再打它的主意了!”于是,失意的智伯只有班师回朝了。

P11-13

序言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我国军事史上的“双璧”。《孙子兵法》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故古书有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一、关于《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或说山东博兴、山东广饶)人。孙武生活在一个具有浓郁军事传统的家庭之中,从小开始学习兵学,这为其著述兵书、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因避乱,孙武辗转来到吴国。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觐见吴王阖闾。吴王十分赏识孙武的才能,果断地任命孙武为将军,担当起军事重任。孙武为将后,在帮助吴王伐楚、争霸中原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吴王阖闾在对越作战中负伤而亡后,孙武又继续辅助夫差,对夫差北上争霸起过一定的作用。孙武的晚年情况史载不详,据推测很有可能是鉴于吴王夫差骄横好战,以及伍子胥被迫自杀等情况,而急流勇退,隐居江湖。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主要因为其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论述精湛,思想深刻。全书仅五千九百余字,分为十三篇,每篇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十三篇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研究《孙子兵法》时,不能将十三篇割裂开来。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唐太宗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明朝茅元仪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而且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日本学者尾川敬二称孙武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美国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与此同时,孙子的思想不仅在现代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可见,《孙子兵法》已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魅力。

二、关于《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所谓“三十六计”就是对战的策略,“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三十六计》虽说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其蕴涵的有关智谋的丰富内容,历来被人们所重视,早已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在政治、经济和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关于本书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孙子兵法》,书中除了原文和译文外,每篇还有言简意赅的兵法导读;同时,在每篇之中还对其核心观点进行精要总结,并通过战例进行分析点评,让读者深入理解兵法的精义。除了兵战思想之外,我们还从商战、谈判及处世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透彻的阐发,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的活力。

由于《三十六计》原书的原解部分的文字过于艰深晦涩,难于理解,按语部分具体例证较少,因此,本书首先对“原解”中较难理解的词句尽可能地加以注释;接着参照原书“按语”对按语进行通俗易懂的翻译,并对每一计的计名来源作了介绍;然后对每计作了精要的解析;最后每一计除有兵战经典事例外,还从商战和政治等方面列举相关的生动故事,以达活学活用的目的。

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卢武、张淼、宋梅、叶青、葛伟、杨婧、郝珊、张伟、曾荣、何双、何西湖、苏斗波、朱晓凤、杨家刚、张开发、李江程、陈明燕等。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致以衷心的谢意!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三国)曹操

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

——(唐)李世民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明)茅元仪

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

——(日本)尾川敬二

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美国)约翰·柯林斯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三十六计·总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卫生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2160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1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92.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