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俗物与天才(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内容
编辑推荐

《俗物与天才》是20世纪初的一本教育学名著。作者鲍里斯·塞德兹博士在学习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理论,培养出一位奇迹般的天才——威廉·詹姆斯·塞德兹。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同时也为了反驳当时流行的“天才遗传论”,塞德兹博士撰写了自己唯一的一部教育学论著——《俗物与天才》。此书一经面世,便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认可了塞德兹博士提出的一个个极其精辟、深刻的教育理念,此书被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圭臬之作。

内容推荐

哈佛大学史上智商最高的天才威廉·詹姆斯·塞德兹,不到1岁就开始接受父母的天才教育,3岁能自由地阅读和书写,11岁考入哈佛大学,15岁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这本书详细记录了这位天才的培养过程及方法,是儿童早期教育的经典著作。

目录

前言 培养天才从这里起步

第一编 俗物与天才

 1.父母的伟大事业

 2.早期教育至关重要

 3.正确地看待社会的负面环境

 4.认清现代社会的野蛮本性

 5.受丛林法则荼毒的教育

 6.教育孩子不可盲目乐观

 7.学校教育不应是流水线

 8.营造天才成长的学校环境

 9.促进孩子精神软骨的生长

 10.让孩子自己睁眼看清世界

 11.在最佳时期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

 12.早期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大脑潜能

 13.教育要避免商业化主导

 14.让孩子的思维自由翱翔

 15.0~3岁给孩子大脑提供充足养料

 16.构建孩子的精神免疫系统

 17.让孩子远离精神疾病的困扰

 18.给你的孩子提供天才的教育吧

第二编 天才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唤醒天才

第三编 哈佛神童的教育故事

 1.出色的父母

 2.1岁前开发潜能最有效

 3.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4.让孩子享受知识的乐趣

 5.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

 6.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7.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8.呵护孩子的积极心态

 9.培养孩子辨别善恶的能力

 10.哈佛大学的绝世天才

附录 教育理念

后记 让你的孩子更加优秀

试读章节

3.正确地看待社会的负面环境

人们不赞同野蛮部落里的血腥斗争,对于那些以牺牲孩子来表示对神灵和统治阶级崇拜的恶行,我们深感不齿。对那些借神灵的名义,进行恐怖活动,随意审讯、拷打或折磨人们的犯罪行为,我们也深恶痛绝。我们对欧洲大地上发生的宗教战争感到痛恨,也对另一些地区的恐怖袭击活动感到不寒一而栗。

不要认为所有的暴行都只属于蒙昧时代,或者发生在还不完全文明的落后地区。我们吹嘘自己是不同于蒙昧时代的文明人,但是我们改变了吗?我们有什么资格认为生存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是野蛮的呢?我们又比他们文明在哪里呢?我们习惯于现在的生活,所以还没有注意到它的罪恶和残忍。就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别人眼中的尘埃,但却始终看不到自己眼里的东西一样。

事实上,我们的本质同样是野蛮的。我们的文明也仅仅是一种假象、一种错觉,仿佛被涂上了一层薄薄的涂料。为了满足我们的贪婪和欲望,现代牺牲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死于未开化时期人们的剑下和狂热者的火把下的数量。在文明的幌子下,在我们城市的贫民窟里充斥着污秽和肮脏,那里充满了致命的细菌。在这里,儿童的死亡率高达20.4%,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我们城市的卫生条件同样是污秽而致命的,市区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瘟疫和病菌。在这些病例中,肺结核最为知名。一份来自经济公寓住宅委员会的报告显示:“肺结核,是我们不人道地向外租房子导致的结果,它也是我们不人道地让雇佣工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劳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资过少、生活恶劣的结果。”我们当中一些自我感觉高于他人的、自称为文明人的人甚至还把一些本来应该在学校的儿童送去做工。

我们要知道,在创造无可匹敌的财富的同时,大部分的人民还在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我们富裕的城市里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如蠕虫—样住在条件恶劣、污秽的贫民窟里,在那里繁衍生息。

我们花费在军营和监狱里的资金远远超过了学校的所有教育经费。犯罪和战争的花费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公民目前及未来教育的消费水平,如每年高达6亿美元的犯罪花费,以及陆军和海军平均2.5亿美元的建设投资。

看看这些数字吧!单单在犯罪这一项上的花费就如此触目惊心!东部某个州的一个慈善委员会代表认为,应该取消刑法法典,给所有刑事犯彻底的自由。我们用现代工业发展的赠品——财富和繁荣来掩盖贫民窟、痛苦和犯罪,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詹姆斯教授和我曾经访问过一个“智力障碍儿童慈善机构”,事后詹姆斯教授百感交集地说:“脑子有问题的低能儿可以生活在一个很舒适的生活环境中,这种环境甚至有点奢侈。而我们健康的孩子们,那些有能力的男孩和女孩,却只能为他们的生计而挣扎。”说这话时,詹姆斯教授的眼里清楚地流露出他对这种荒谬现象的愤怒。

许多孩子还未满14岁就已经开始在工厂里做工了,他们一天的薪水只有约25美分。劳工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南方工厂里做工的儿童薪水更是少得可怜,只有9~15美分。甚至在大学里,许多学生也是在饥寒交迫中生活的:整个冬季,他们要靠在一个小火炉里燃烧报纸来取暖。

对智力障碍者和残疾人的乐善好施使我们很容易忽略身边那些有能力的人。我们无知地认为,天才是会像一件突如其来的谋杀事件一样从天而降。我们只看到一些成功的天才,却不知道更多的天才已经被我们忽视、扼杀了。

慈善机构的一个医生听到我们的谈话后,试图用另一种现象来证明他们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是文明人,我们基督教文明是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但是,我们的文明社会真的尊重了每一个生命吗?

单单贫民窟里的婴儿和工厂里的童工死亡率,就能证明这个说法有多么的荒谬!不仅如此,美国非正常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到1900年6月30日为止,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消失于美国铁路上的生命大约是22000人。

P8-10

序言

培养天才从这里起步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寄托着人类前进的希望和动力。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综合发展,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心甘情愿。

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又总认为天才是天生的,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占了大多数。但是,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呢?以孩子长大后的表现来衡量他是否是天才,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这是根本的教育误区。

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教育观念,在本书中,塞德兹博士根据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及养育孩子的体会,阐述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理念,这些本来都是“天才”的孩子,绝大多数被其父母及社会教育系统培养成了俗物。“伤仲永”的典故相信我们都不会忘记,这就是教育失败、让天才沦为庸才的典型。

塞德兹认为,按照一定标准培养起来的、行动受到限制的循规蹈矩的、内心压抑的儿童,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必然会成为俗物。俗物的特征就是听话,总是惟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出格,不违礼俗、不犯过错,他们对别人教给的东西总是全盘接受,几乎从不表示怀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教育和这样的儿童。

一个孩子究竟是天才还是俗物,与其说是先天决定,还不如说是后天的教育环境决定的。不同的教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社会,不同的家庭教育也培养出不同的孩子。教育就是为孩子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观察和了解我们的社会。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用正确的视角来对待人和事,培养孩子正确分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只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起他对知识的热爱,不用强制他去学习一些所谓的必要事物。在孩子以后的人生中,他就能保持那种兴趣爱好,并获得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享受到了知识带给他的快乐。因此,每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都是天才,世界上所有被称做天才和伟人的人都归功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

卡尔·威特是儿童早期教育鼻祖,他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了无数天才。他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特别热衷于探讨儿童教育问题,针对当时流行的“天赋决定论”,他赞同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的论断,并且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孩子智力曙光出现时就开始。卡尔·威特为了向人们证明早期教育对儿童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当儿子小卡尔·威特出生后,他便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对其进行早期教育。小卡尔·威特在父亲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就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便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在哈雷任专职教授。这一引起世界轰动的惊人成就,让人们认识到了早期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卡尔·威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教育小卡尔·威特的过程和方法,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成为现今世界上仍然被使用的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最早发现《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价值,并把它推荐给人们,使其成为美国早期家喻户晓的早教读物。而作为詹姆斯教授的得意门生,塞德兹不仅在养育儿子过程中践行了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对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培养方法。

在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很小的时候,塞德兹就开始用自己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促使儿子的智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成为一名享誉天下的少年天才,11岁就考入哈佛大学,最终成为了一位迄今为止最聪明的天才。

在儿子取得成功以后,塞德兹博士根据自己教育儿子的感悟,同时也为了反驳当时流行的“天才遗传论”,塞德兹博士撰写了自己惟一一部教育学专著——《俗物与天才》。此书一经面世,便取得了巨大反响。人们认可了塞德兹博士提出的一个个极其精辟、深刻的教育理念,此书被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圭臬之作。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塞德兹博士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详细记录了儿子的成长历程,是塞德兹天才教育法的应用典范。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塞德兹天才教育法,在详细记录小塞德兹怎样成长为绝世天才的过程中,塞德兹博士设计了哈塞父子这对典型人物。哈塞是塞德兹博士要好的朋友,哈塞的儿子也是小塞德兹的小玩伴。两家往来甚密,教育孩子的方法却大相径庭。塞德兹博士有意将俗物的特征都套在哈塞父子身上,通过鲜明的对比,直观地阐释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百多年来,书中所描述的、塞德兹博士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教育现象,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关于孩子是否是天才的认识误区,在人们的观念里,仍然根深蒂固,尤其是中国的教育体系,仍然是为打造俗物服务!所以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许多教育理念、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柯兰特呼吁:“我建议世界上所有父母都应该去读一读《俗物与天才》,因为我愿意看见哈佛大学的林阴道上全是小塞德兹这样的天才。”天才与俗物,其实都是父母培养的结果。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天分,如果没有父母或者老师去开发、培养与保护,也一样会因天分得不到发挥而变得平庸和普通;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如果父母和老师对他施加关爱,正确、科学地教育他,那么他也一定会在某一领域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从而超过那些虽然智商很高却没有好好被培养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作为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学名著,原著所述的很多事物,行文习惯等,已经不易为今天的读者所理解。此前出版的各种《俗物与天才》译作中,译文语言生涩难懂,错漏较多。为此,本书在忠实原著天才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编译者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本书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直观实用。本书补充了大量原著所提到的西方著名天才的图文资料,介绍了这些天才之所以流芳千古的教育根源,使读者对天才教育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信念。这些图文资料,可以成为家长给孩子们鼓励的枕边故事。

其次是语言通俗易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采用了现代人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语言风格,避免读者因教育理论的枯燥和乏味而产生疲惫感。尤其是在本书后半部分,关于塞德兹记录教育儿子成长的过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译改,尽量采用中国读者所熟悉的语境,以便读者在简单、轻松中领悟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

总之,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您对孩子的教育更省心,让您的孩子更加优秀,让您的孩子脱颖而出,成为货真价实的天才!

后记

让你的孩子更加优秀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越他人,更加优秀,可以说,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想的,从古至今,几无例外。而按照一定模式培养起来的、行动受到限制的、循规蹈矩、内心压抑的儿童,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却注定成为俗物。幼儿的头脑宛如一张白纸,在这张洁白的纸上绘出的每一点和每一线,都将决定着孩子性格的形成。所以说,传授孩子经过精心选择和认真斟酌的知识是让孩子更加优秀最为关键的一步。

哈佛大学校长柯兰特坦言:“我建议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去读一读《俗物与天才》,因为我愿意看见哈佛大学的林阴道上全是小塞德兹这样的少年天才。”15岁就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小塞德兹绝不是偶然产生的所谓神童,而是他父亲以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给我们这个俗物世界奉献的—位天才。

其实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具有成为天才的潜能。正确的引导,促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成为天才,而错误的引导或是错过引导时机,潜能就会消失,导致孩子成为俗物。

概括说来,塞德兹的基本教育观点主要有:

开发孩子潜能最关键的时期是0至3岁。包括语言、逻辑思维以及日后独立吸取知识潜能的开发。

塞德兹反对传统的庸人教育模式。这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塞德兹本人也是一位愤世嫉俗的天才,他的天才教育法,归纳成一句话为:构建孩子自己的思维。

塞德兹的教育法可以作为蒙台梭利部分教育理念的深入应用。即:0至1岁学习东西最快。2到3岁开始有逻辑思维和探究真理的能力。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教孩子词汇和语言,写成文字,让孩子将抽象的文字和实物相结合。不赞成记忆过多没有意义的词汇。开发语言的目的除了交流就是让孩子发展思维能力。多带孩子到处走走,让孩子多接触感受事物。

教育的理想就是发展孩子先天的个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精神。

孩子最初阅读的特点是在文章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然后大声诵读,产生成就感。这是一种寻宝类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孩子会愿意了解更多的词汇。

捕捉孩子敏感的事物,然后语言化、文字化,这样孩子对词汇的理解就不是抽象的记忆,而是和他的感觉相对应。

孩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且感觉很快乐,这是最重要的。在不违背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再谨慎地考虑正确的专业训练。

塞德兹的教育理论和观点为我们所有家长提供了一种教育孩子的门径,但是我们的初衷不是让各位家长照搬书中的观点和理论,而是掌握方法,因地制宜,对自己的孩子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祝愿所有家长都能培养出健康、快乐并且全面发展的孩子。

让我们的孩子更加优秀。

书评(媒体评论)

你应庆幸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将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

——哈佛大学教授 鲍里斯·塞德兹

每个孩子部是天才,宇宙的巨大潜能埋伏在每个孩子身上,往往是父母亲手扼杀了天才的幼苗。

——德国教育家 卡尔·威特

15岁就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塞德兹绝不是偶然产生的所谓神童,而是他父亲以世所难敌的教育方式给我们这个俗物世界奉献的一位天才。

——日本早期教育鼻祖 木村久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俗物与天才(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鲍里斯·塞德兹
译者 常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77645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