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杀意集结之夜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泽保彦于1995年正式成为职业作家,时值新本格旋风席卷日本推理界,新人辈出,他在推理小说中加入科幻设定与幽默元素,配以富有想象力的谜团和令人惊艳的解答,很快便聚拢了相当高的人气,而《死了七次的男人》、《解体诸因》等作品,也成为推理小说领域不可错过的经典杰作。“从第一页的第一行起到最后一页的所有叙述都是伏笔,最后一行阐明所有真相。”略显夸张的说法,却是西泽保彦理想中推理小说的形态,虽然基本不可能实现,但他却自称是怀着想要更接近这一理想的心情写下了《杀意集结之夜》。作为一部非典型的“暴风雨山庄”作,被困的一群人各怀鬼胎,连环命案更是进展迅速令人目不睱接,而作为平行舞台的另一起案件,则随着调查进行不断给出核心事件的诸多提示线索。两场杀人演出最终合流,令人咋舌的真相确确实实狂气满点、堪比怒涛。作为西泽保彦本格推理小说的代表作,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内容推荐

西泽保彦编写的长篇小说《杀意集结之夜》讲述了:

暴风雨中的A高原,M大学副教授一日宫的别墅里涌进了他的学生四月园子与六人部万理、酒店班车司机二野瓶、想去山中之城酒店度假的八重原夫妇及他们的父亲、代主人看家的青年五百栖、刑警七座等人,意外接二连三,谁能终结这一系列的罪恶……

目录

杀人始末

杀人序曲

另一个杀人舞台(一)

杀人舞台

另一个杀人舞台(二)

杀人开幕

另一个杀人舞台(三)

杀人泥沼

另一个杀人舞台(四)

杀人过失

另一个杀人舞台(五)

杀人真相

另一个杀人舞台(六)

杀人混沌

杀人的交叉路口

文库版后记

试读章节

一片昏暗之中,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窗外依旧是狂风暴雨。突然,嘈杂的风雨声被完全覆盖。就像是与地球同样大小的铁球突然落下一般,巨大的冲击波瞬时贯穿了我的全身。

是一道霹雳。只开着一盏床头灯的昏暗的室内,像是照片感光后的惨白光圈一闪而过。那惨白光圈照亮视野的瞬间,我与仰卧在床上的园子的尸体四目相对了。不对,确切地说,只是感觉上视线相对而已。

事实上,园子已经混浊的眼球只是涣散地对着屋顶,从角度上来看根本不可能与我视线相对。可是我却有种错觉,那不可能动的眼球,仿佛机械装置一样骨碌一下转向了我所在的方位。随着这错觉侵入脑海,我的喉咙深处紧接着便发出了令人讨厌的“咕嘟咕嘟”的声音。

我没能忍住。于是,食道里的东西像从胶皮管里喷涌而出的水流一样往上逆返,而后又像翻斗汽车倾卸泥沙一样喷洒到了地毯上。鼻子里一阵酸楚。

刚想蹲下时,手差点儿就碰到了还冒着热气的胃液,我不由“啊”地喊出了声,身体连连后退。这样狼狈的自己到底是在哭还是在笑呢?

“园子——”

我低声叫着她的名字,鼻孔内部的酸痛转移到了眼球里,眼泪到这个时候才喷涌而出,难得我居然撑到现在才哭。

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我唯一的依靠——园子,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不会有人来帮助我,也不会有人来安慰我,更不会有人来证明我所作所为的正当性……

想到这里,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至于本应顺着脸颊流下的泪水也因为惊吓过度,只是凝聚到了眼角便停住了。

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

就这么等到救援来的话,我不会被当成杀害园子的凶手吧——不会的吧。

不,肯定会被怀疑。不只是怀疑,说不定会被直接判定为凶手。首先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很遗憾,我确实有杀人动机。

但,但是——或许是觉得没有看客,独自在这儿挣扎扭曲的我太可怜了,聚光灯似的闪电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得如白昼般明亮。

我不要变成那样!因为,杀害园子的并不是我。我发誓!我发誓!我绝对没有杀园子!我至少没有杀园子!

但警察肯定不会这么想吧。不管怎么说,如今在这栋别墅里,除了园子之外,还躺着其他六具尸体。

在别墅看家的学生,与我们一样在旅行途中因为山体滑坡无计可施来别墅寻求救援的一家三口,负责为山上的酒店接送客人的司机,还有一位中年男子。那六个人——

那六个人的话,确实是我杀的。

就是我,没错。我承认。虽然承认,但我当然不是故意杀了他们。

我只能说一切只是事态演变的结果。说是势头控制不住也好,机缘巧合也好,总之一切都是事故。也就是说只是过失。而且不是简单的过失致死,而是像多米诺骨牌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一样,就那么一个一个地,六个人全都……

不,我不是在开玩笑。虽然我本人迫切地希望这一切只是个笑话,但这既不是梦也不是笑话。没错,是我把他们杀了。把那六个活生生的人接二连三地杀了。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像廉价的短篇小说里的情节,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也毫无办法。

拜托,让这一切只是个梦吧……

我多么希望他们并没有死,只是在装装样子而已。我怀着几乎要吐血的急切心情去摸他们的脉搏,挠他们全身上下,耳朵贴上去听心跳,最后甚至一狠心用脚尖踢他们的肚子,可是谁都没有反应。

真的都死了。不,应该说是被杀了。被我杀了。

在这种情况下,任谁都会觉得应该向警察报案吧。我自然也是这么想的,可遗憾的是电话打不通。

并不是因为暴风雨发生了线路故障,而是我亲手把电话线拔了。因为眼看着看家的学生就要打电话向警察通报了,我只好这么做。

P1-3

后记

有个词语叫作“年少轻狂”。对我来说,《杀意集结之夜》这部作品就是这样的感觉。虽然这么说,其实距第一版不过才三年多而已。“那个时候我还年轻”这个借口要用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这次重读这本书,又让我忍不住唉声叹气——真是经常乱来啊。那时的我好像非常中意登场人物××在×××做×××的写法。虽然没有发生什么超常现象,但多少还是有些出格,正如某个友人说的那样:“喂,这不也是SF吗?”假如说现在的我,即便还能想到这么奔放的主题设定,还会有相应的精力和体力把它写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吗?貌似扯得有些远了。但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因为年轻才能写出来的作品。

但是在为不再年轻而自卑的同时,我内心的某处确实也留下了“正因为曾经年轻,才一直贯彻着自己的初衷”的成就感和自负。不只局限于这部作品,我每次写底稿时的心理准备只有一个,那就是“构思一个完美的谜团”。

我理想中的推理小说,应该是“从第一页的第一行起到最后一页的所有叙述都是伏笔,最后一行阐明所有真相”。当然理想的状态一般很难实现——或者应该说,不可能会实现。但是,我依旧怀着哪怕只有一步两步也要更接近这个理想的心情,写下了这本《杀意集结之夜》。虽然内容上有些出格,但却非常认真地揭示了我的理念。

当然,我并不会觉得就此实现了我的理想。非但如此,原版发表时,作为我自己来说,我强烈地认为自己“失败了”。因为前一部作品《死了七次的男人》意外地大获好评(当然,我只是就我自己的作品而言),所以意气风发地希望下一次能写出更好的作品,结果,感觉上只是白兴奋了一场。

因此,对我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杀意集结之夜》都是一部“想就此忘记”的作品。但这次重新读过后,我的想法有些改变了。当然,还是有很多缺点和不满。但我第一次萌生了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部作品可能是最能体现西泽保彦风格的作品,或者说,这是对于《死了七次的男人》的一种反击的表现。可能在我内心的某处,至今还在为《死了七次的男人》被当作西泽保彦的代表作而感到羞愧吧。虽然截至今年九月,我已经一共出版了二十册小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能超越(或者是被看作超越)我出道那年写的第三部作品《死了七次的男人》——这么想想,真是难为情。怀着这种急不可待的心情,我把被人们(也被我自己)看作失败作品的《杀意集结之夜》重新定位为“更有自己的风格”,说不定会给我带来一种扭曲的快感。

《杀意集结之夜》确实是一部满是缺点的作品。首先,作品的风格便没有品位,甚至可能会被有的人当成一种恶趣味(我也这么认为)。但这部作品中确实寄托了“西泽保彦式的理想推理模式”。尽管结果失败了,但是令我扬扬自得的是,这部作品中我构思了很多迄今为止别人从未写过的完美的逻辑谜团。从“年少轻狂”这个意义上讲,对我来说,这部作品可能称得上包含了我丢人的一面的“青春记录”。所以只要各位读者能够觉得有趣,就是万幸了。

最后,我谨在此,向为这本书文库化而写了解说的千街晶之,以及新任责编、讲谈社文库出版部的森则德子女士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一九九九年九月于高知市

西泽保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杀意集结之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西泽保彦
译者 赵小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16422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257831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44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Kodansha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