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邦传(精)/中华名人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

崛起于乱世,啸命豪杰,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史鹏杰所著的《刘邦传》用通俗灵动的语言,讲述了汉高祖刘邦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四百多年后,阮籍来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发出一句著名的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开启两汉四百年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叱咤风云,威加海内,出身却本是今苏北一个小村镇的市井小民,并终其一生对其出身和个性毫不掩饰,自称“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他是如何由一介匹夫而成为天子的?他究竟是英雄还是“竖子”?他横扫诸侯、一匡天下,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何影响?《刘邦传》借助传世经典和出土文献,还原刘邦所处的历史情境,给你讲述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的传奇一生。《刘邦传》由史鹏杰所著。

目录

《中华名人传丛书》出版说明/1

第一章 四十七岁之前的刘邦/1

 游侠生活/2

 秦朝小吏/7

第二章 秦皇朝的危机/17

 渴望长生不死的皇帝还是死了/18

 秦朝最有才华的两个大才子——赵高与李斯/20

 猪头成了皇帝——巨大的阴谋/27

 秦国的长城倾覆了——蒙氏兄弟之死/29

 尽兴地杀戮兄弟姐妹——胡亥爱屠刀/34

第三章 诸侯并起/41

 不甘一世为奴的先驱——陈胜和吴广/42

 凭什么泥腿子不能当王——大泽乡起义/47

 农民第一次建立了政权——张楚/51

第四章 张楚帝国的发展覆灭及其他/57

 人头畜鸣的皇帝原来是一只鸵鸟/58

 秦朝最后一只看家恶狼闪亮登场——少府章邯/60

 擦干脚泥过把赵王的瘾——武臣/65

 有样学样做燕王——韩广/68

 武臣之死/69

 宛如生猛海鲜——战果赫赫的章邯/72

 天鹅王陈胜之死/75

 无耻的李斯/78

第五章 沛公刘邦/83

 秦国的公务员不当了——刘邦落草为寇/84

 要当楚国的公务员——刘邦称沛公/88

 釜底抽薪的老乡——雍齿/91

 阴谋家张良——只能排名第二/94

第六章 秦军主力的覆亡/99

 最强悍的军神——项氏叔侄/100

 恶狼碰到了猛虎——章邯首败/105

 骄傲使人送命——项梁挂了/108

 为虎作伥的下场——李斯族诛/112

 火并宋义——尽管不是梁山泊/117

 斩掉了秦军的一只铁钳——巨鹿之战/120

第七章 刘邦入关中/125

 凶残的渔盗彭越和迂腐的辩士郦食其/126

 函谷关这块硬骨头不啃了——刘邦转道下南阳/129

 坏老师干掉了傻学生—_赵高弑杀二世/133

 只当了四十六天的秦王——可怜的子婴/135

 坑杀二十万秦降卒——项羽发了失心疯/140

 吃顿饭也可能送命—一刀光剑影鸿门宴/144

 有人欢喜有人恨——西楚霸王宰割天下/152

第八章 烽烟再起/159

 钻人裤裆的家伙出息了——攻无不胜的韩信/160

 四处起烽烟——焦头烂额的项羽/168

 一肚子主意的陈平/174

 彭城大败——刘邦表现得像根废柴/178

 秦地才有最强大的骑兵——刘邦的优势/184

第九章 韩信的丰功伟绩及其他/191

 完美无瑕的二百五——魏王豹/192

 他把打仗看成请客吃饭——儒将陈余败亡/195

 看家的恶犬被人买走——项羽失去了英布/202

 差点让郦食其坏了事/205

 陈平的反间计/207

 再一次变成了丧家之犬——刘邦荥阳大败/210

 儒生也不是一无是处——郦食其说齐/215

 猛士斗不过流氓—一广武对话/218

 一根举足轻重的废柴压垮了项羽——龙且之死/224

第十章 刘邦灭楚/233

 绝望的陈县大战/234

 四面楚歌/238

 乌江自刎/242

第十一章 巩固江山/249

 刘邦登基/250

 最先下锅的两条走狗——楚王韩信和燕王臧荼/255

 肃清残敌/259

 大封功臣/265

 懂得打仗不懂政治的人吃不开——韩信族诛/274

 逼死韩王信/279

 又解除一个祸患——废黜赵王张敖/283

 渔盗也悲凉——族诛彭越/287

 威胁汉王朝的最后一颗大病毒没了——清除淮南王英布/289

 发小也不安全——驱逐燕王卢绾/293

 皇帝也有做不到的事/297

尾声:到底谁是胜利者/308

试读章节

游侠生活

大人物似乎总是在毫不起眼的小地方诞生的。

丰邑就是这样一块毫不起眼的地方,它归沛县管辖,是沛县的一个附邑,行政级别相当于乡。它和沛县相距大约十七八公里,按照秦汉的里制,沿途要经过大约四个亭舍,虽然不算太远,但步行的话,起码要走四个小时。

沛县城邑紧靠泗水之滨,东边是汪洋恣肆的沛泽。据《水经注》记载,丰沛,就是浩瀚的意思,大概沛县和丰邑之得名,也来源于此。

这是一块曾经属于宋国的土地,被宋国统治有数百年之久。公元前286年,野心勃勃的齐缗王悍然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一举将之攻灭,沛县就此落入齐国的囊中。但不幸的是,仅仅在第二年,楚国就来了个黑吃黑,使它变成了下辖淮北十五郡的一部分。齐王甚至没有把它在掌心捂热。

于是这里被进行楚国式的管理,这里的人开始说楚语,唱楚歌,写楚国文字,行楚式历法,使用带有浓厚楚国风味的生活器具,被同化成了地地道道的楚国人。作为一个楚国婴儿的刘邦,就出生在丰邑中阳里一户普通楚国农民家中,时值公元前256年,也就是楚考烈王七年,距离楚国占领这块土地已经有三十年之久了。

这是当时一户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户主刘太公没什么文化,毕生秉承着勤勉耕种、奉事君上的人生信条,带着两个孩子刘伯、刘仲,年年风里来,雨里去,把一块耕地侍弄得风生水起,慢慢攒下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如果我们要给他划一个成分,应该算富农。

刘邦是这个家庭的第三个男孩。像对待前两个孩子一样,刘太公这个普通的楚国农民,用再朴实不过的排行法,给了这个新生儿一个不用浪费脑细胞的称呼:刘季。至于刘邦这个堂皇的大名,大约是他发迹之后换的。

由于语言的变迁,现在的人可能觉得这名字还有些文雅,但若把它换算成当代中国的俗称,就相当于叫刘老三,等于没有名字。可见除了耕种,以及在农闲期间和市井朋友玩玩蹴鞠,斗斗鸡,刘太公根本没有给儿子们取名的兴趣。这并不奇怪,对普通百姓来说,取名基本没有价值,包括刘太公自己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正式的名字,虽然他的儿子后来成了皇帝,以至于我们现在只能含糊地称他为刘太公。这个名字显得他很老,但我们知道,和任何人一样,他起初并不像名字那么老。

有一点需要提到,由于家境殷实,刘太公还娶了一房小妾,这小妾也生了一个儿子。有趣的是,这个幼子倒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叫刘交,甚至还有表字,叫游。刘太公甚至把他送到大儒浮丘伯身边学习《诗经》。浮丘伯是齐国人,荀子的学生,博学多才。齐鲁是儒学的故乡,战国末年仍旧保持了儒学传统,文化灿如星斗,沛县临近齐鲁,这些风气无疑影响了刘太公,但对刘邦毫无用处,反而让他看出了儒生的巨大弱点:擅长道德说教,遇见实事则手足无措。这观念影响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郦食其、随何、叔孙通等一系列儒生出现在他身边。

所以,即使刘太公给刘邦制定同样的学习计划,也会遭到拒绝。刘邦仅仅接受了粗略的文化教育,能够认字读书,就放弃了学习,开始在丰沛市集上招朋唤友,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游荡生活。当然,因为家庭的胁迫,他不可能不会农活,甚至有可能非常擅长。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刘章在长乐宫侍候吕太后饮酒,曾经自告奋勇地说:“臣请为太后说说耕田的事。”吕后笑话他:“你父亲(指刘邦,刘章虽为其孙,但吕后把刘章当儿子看待)才擅长耕田,你生而为王子,哪懂这些。”

但刘邦终究无心务农,这让刘太公十分愤怒,对刘邦这样一个游手好闲的儿子,他真是恨铁不成钢,曾这样呵斥刘邦:“你这不肖的竖子,也不学学你二哥,看人家是怎么勤劳治产的。”之所以没提到大哥,可能因为大哥早已去世。在那个年代,医药极不发达,壮年暴卒是毫不奇怪的事。

对父亲的责骂,青年刘邦浑不在意,因为他有更大的理想,要成为一代游侠,在江湖上呼风唤雨。

游侠是种什么东西?竟至于让刘邦如此追慕向往,在此我们要进行有必要的介绍。

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给游侠下过一个定义,说是一种专门急人之难,却不求报答的人。战国时代,东方诸侯国有四大贵公子,赫赫有名,他们是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私人都是王族子弟,拥有采邑,有丰厚的税收招徕宾客,普天下不愿耕种的技能之士都去投奔他们,无事时白吃白喝,有事则要挺身而出,甚至献出生命。信陵君是四大公子中声名最显赫的一个,他死于公元前243年,那时刘邦才十三岁。

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信陵君,但刘邦从小就耳闻了不少信陵君的故事。他恨自己出生太晚,没有机会投奔到其门下,那样就能和诸多志同道合者朝夕相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出门乘坚策肥,危难一至,则殒身喋血,快意恩仇,报答主子的礼遇,留名天下。与这相比,背负毒辣的太阳耕种,实在是庸人才会干的事情。

也是,天天猫腰在地里侍弄庄稼,风里来雨里去,一辈子能挣几个钱,攒几亩地?不,这绝不是他刘邦想过的生活,可以说,勤劳的二哥在刘邦心目中绝对是一个负面榜样。对二哥,他嗤之以鼻。

刘邦不但不肯干农活,反而爱到处惹事。屡次因为惹了是非,到处躲避,还带着一帮朋友去寡嫂家蹭饭吃。有一次大嫂终于烦了,等刘邦和朋友进门,假装刮着空荡荡的锅,暗示一无所有,请另觅饭辙。刘邦羞惭得满脸通红,带着朋友扬长而去。后来大嫂为这次的意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刘邦当上皇帝后,遍封亲戚为王侯,独独对大嫂无所表示。

P2-5

序言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为民族发展、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这些人物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柱,是历史留给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无价瑰宝。为他们立传,既是梳理中华文化的脉络,又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升全球华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有鉴于此,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中华名人传》丛书。

自司马迁著《史记》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人为名人立传。在当代中国,各种传记亦见诸市面,其中亦不乏戏说之版本,但是,能称得上代表国家级水准、资料准确、著述严谨、行文流畅、语言通俗的名人传记并不多见。本套丛书的出版即旨在做出这样一种尝试。

本套传记的作者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全部为在该著述领域有过长期深入研究,对传主生平及所处历史背景十分了解的专家学者。当然,本套传记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文学创造,恰当还原了前人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相较其他传记,既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又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中华名人传》收录的人物涉及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科学、文化等领域。“中华名人”的选择和收录,是经过网友投票、专家审核后确定的。本丛书由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先生题写书名。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大众提供一种阅读选择。衷心希望这套好读耐看、依据史实的传记读本能够为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出一定贡献。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英)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毛泽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邦传(精)/中华名人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杰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83798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4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