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论语(中国人的生活)/话说国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张意编写、刘庸绘画的这本《话说论语:中国人的生活》是“话说国学”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将以现代的眼光,轻松的笔调,富有创意的文化写作,具有美感的插画表现,重构了国学经典《论语》,仿佛与圣人孔子同行。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张意编写、刘庸绘画的《话说论语:中国人的生活》。《话说论语:中国人的生活》的内容提要如下:

孔子就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一个挑起无尽忧患和良知的批评者;一个学而不厌、转益多师、学有所成的学人;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先生;一个实践和培养艺术化人格的艺术家一个富有心灵力量,不爱谈神论鬼的先知一个经过生活的洗礼和磨练,通达生命根本道理的圣人……

目录

第一话 孔子肖像

第二话 情,一往情深

第三话 孝:亲情之爱

第四话 把心带回家

第五话 快乐和自由地学习

第六话 照亮人的心智

第七话 君子的志和度

第八话 努力做个自由人

第九话 师徒问答,生机盎然

第十话 大美为美

第十一话 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后记 远的也是近的

试读章节

孔氏家族一度非常显贵。有位先人正考父继承了祖宗的大夫之职,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位国君,谦恭俭朴,声誉卓著。

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在宋宣公之弟宋穆公时被任命为大司马,执掌全国军事大权。穆公病重,决定把王位交还给宣公之子,以孔父嘉为顾命大臣,而且马上令自己的儿子冯到郑国居住。穆公驾崩,孔父嘉受命拥立新君宋殇公,仍任大司马。

后来,太宰华父督发动宫廷政变,攻杀孔父嘉,又杀殇公,最终在郑国立穆公之子冯为国君。

据说,华父督曾经在路上碰见孔父嘉的妻子,一见之下,眼光就再也移不开,直到孔妻远去。杀死孔父嘉之后,他霸占了孔父嘉的娇妻。风声鹤唳,宋国已不能容身。为了躲避灾祸,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被迫逃到鲁国(国都在今山东曲阜)。历经四代,虽然都默默无闻,倒也平安无事,繁衍不绝。

到了第五代叔梁纥,这个家族似乎出现了中兴的迹象。叔梁纥身高力大,勇猛过人,是鲁国上层贵族孟献子属下的一名武士,在所有贵族中处于最低等级。他几度上阵杀敌,立了两次重大战功,声名远扬,被授予“陬邑大夫”职位,并获得一份“禄田”。虽然官职低微,禄田也不能世袭,但比起祖宗避难时惊弓之鸟般的处境,比起父辈所任的卑微职位,现在这个家庭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毕竟是大大地升级改观了。

叔梁纥的第一位妻子姓施,连续生了九个孩子,都是女儿。没有儿子就等于没有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叔梁纥的压力自然与目俱增,施氏的日子就更不好过。据说她后来被休,在古代社会里,这也合乎情理。

为了生儿子传宗接代,望眼欲穿的叔梁纥纳了一个妾,果然生下一个儿子。偏偏这个儿子天生瘸腿,所以取名叫“皮”(“皮”,“跛”意),到行加冠礼时取字为“孟”,这就是孔子的哥哥孟皮。

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却又带来了新的失望。望着有足病的孟皮,想到接续香火、传承家业的头等大事,叔梁纥愁眉苦脸,心事重重,只好另做打算,向颜家求婚。

婚后不久,颜氏生下了孔子。司马迁说,叔梁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这里“野合”的意思到底为何,司马迁没有明确描述,致使后世众说纷纭,成为千古谜团。

一种说法是,“野合”是指人与神或神异动物交合。大人物的诞生总是与众不同,比如商代先祖契是简狄吞燕卵而生,周代先祖后稷是姜媛踩了上帝的脚印而生,汉高祖刘邦是母亲梦见与神相遇而生。孔子后来被尊为圣人,他的出生也被抹上了神异的色彩。

叔梁纥晚年娶妻,求子心切,曾向位于曲阜城东南的尼丘(尼山)祈祷,果真生下一子,排行第二,因此给他取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第二)。

许多年以后,孔丘的思想文化事业和教育成就泽被广远,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如果叔梁纥和颜氏地下有知,一定会对他们“野合”和祈祷所得深感欣慰。

叔梁纥打拼一生,为着振兴家族,为着传宗接代。到了晚年,家族大业终于有了着落,他也终于可以歇下来松一口气,没多久就与世长辞了。而他的辞世也带走了生前食禄的资格,留下妻妾和一大堆子女,以及一大堆矛盾。这一年,孔子三岁,母亲颜氏二十三岁左右。

孤儿寡母的日子是艰难的,单身母亲的困难是巨大的。颜氏昼夜操劳,既要想方设法维持母子的生计,又要多方面教育孩子,还要独自承受年轻寡妇的所有压力。便纵有千般痛苦、万种心绪,更与何人诉说?

十多年过去,长期超负荷运转而备受煎熬的颜氏不堪重负,心力交瘁,才三十多岁便溘然长逝,追随丈夫而去,抛下早慧的孔子,让他独自面对世界。这一年,孔子大概十七岁。按照礼俗,夫妇死后要合葬,可是孔子从来就不曾知道他父亲的墓穴在哪里。

也许孔子真的是一位冷静坚强的天才。他把亡母的棺材停放在一条四通八达的大路上,以便引人注意,好趁机打听父亲坟墓的确切位置。后来,果然有一位灵车车夫的母亲了解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终于得以将父母合葬,遵从了礼俗,尽了孝道,也让母亲得到了应有的名分。

孔子母亲死后不久,有一次,鲁国权力最大的贵族季孙氏举办大型宴会,招待最低级的贵族—士,周朝的士一般分为三类,即上士、中士和下士,孔子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可能认为自己是已故大夫之子,至少可以下士的资格出席宴会。

他孝服未除,就兴冲冲地跑去赴宴,不想却被拒之门外。季氏家臣阳虎把他拦在门外,轻蔑地教训他说:“季氏宴请的是士,谁敢宴请您啊。”

这通呵斥仿佛兜头一盆冷水,把兴奋的孔子浇了个透心凉。他默默地转身而退,离开这个拒绝接纳他的上层社会,回到那个他所属的平民世界。他明白要切实地参与国家的事业,赢得他人的尊敬需要真正的才学。

P16-20

后记

远的也是近的

金克木先生曾经幽默地戏说,当他晚年忆起幼年记诵的《论语》时,每每念及其中文字感到颇有机趣,觉得《论语》应该当成小说来读。对此,我深有同感。想到孔子对曾点的游戏精神的赞赏,他一定不会反对我们的尝试。

《论语》里的英雄当然是孔子和他的门徒们,再加上像神一般存在于孔门师徒记忆里的尧、舜、禹、汤、文武、同公等等。这些英雄是超英雄。他们既活在先秦春秋时代,又活在未来,所以他们既是现实的,也是超现实的。

《论语》既然有小说的风貌,我们不妨尝试一下不那么正襟危坐地诵读《论语》,而是自由自在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或坐或卧,随性适意地翻开小说《论语》。

这时,迎面而来的是那些发生在不同时空里的素朴、平实、清明的对话和言语。对话与对话之间有潜在的、隐秘的逻辑联系。有的言语直接标出了说话人,对话双方,有的没有。对于没有相应历史知识,没有丰富的文献背景知识的初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仅仅是一些并不连贯的对话和言语的汇编。

再看小说的时间顺序。尽管出场的主人公是相对固定的,然而,主人公的行动和语言在时间上反线性发展的时间顺序,他们的出场忽前忽后。

在孔子的门徒中,颜渊、子路死得较早,但是子路和颜渊与孔子的对话仍然出现在《论语》的后半部分。例如,子路问“君子尚勇”就编在《阳货篇》里。《论语》的编排显然不以时间顺序为篇目的次序。

小说《论语》的空间结构是松散的,完全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三一律”(一个有机完整的情节应该发生在同一地点,在同一天的24小时之内完成)的审美趣味。这部小说像中国大多数历史故事那样包容极其广阔的历史时空,而且不顾时空凝练的要求,故事从孔子三十岁左右开始,径直追溯到他去世后,弟子子夏和子张等的经历为止。

《论语》的叙述也是碎片式的,它颠覆清晰整体的情节模式。小说的叙述者是不同时期的孔门弟子,讲述角度复杂多样,构思精巧。叙述的视角有时是全知全能的俯视的外在视角,像电影的俯拍镜头,从外在的角度客观地俯瞰师徒言行。有时在具体的对话场景中,小说就直接从人物视角来说故事,例如不少师徒问答场面。

小说运用多种叙事策略,时空穿插,叙事链条时断时续,为读者留下许多有待填补的叙述空白,因此这不是一部叙事清晰、有机完整的现实主义小说。从小说形式来看,简直像一部富有挑战性的后现代小说。

古人读这部书,表现得很有耐心。他们在幼年的私塾里阅读《论语》,先熟悉其中章句,然后在岁月流转中再去补充背景知识,再去品味其中意蕴,再去和自己的经验彼此对照。对于小说的理解常常伴随他们读书、成长的整个人生历程。

这部独特、博大的小说被中国人一读就是两千多载。每一代读书人都自觉不自觉地介入小说的情境,清理小说的逻辑线索,连贯散落在小说不同角落的言语、行动,然后汇聚成丰满有形的人物形象。  读者和人物出入于文本,在书里书外,有来有往,对话不息。这本小说,在历代中国,不仅知识分子爱读,即使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在日常生活里不断接受或解构它的影响。孟子从中读出充沛健旺的人格生命,朱熹读出规矩方圆的“天理”,帝王将相在里面找到内圣外王的权术,鲁迅又从散乱在历史、政治中的《论语》里品出了“吃人”两个字……这部小说的阅读史简直是浓缩的中国古代史。

像很多经典一样,《论语》仍然属于当下中国人绕不开的经典书目。只是今人的读法和古人有所不同,今人的阅读视角参差错落,多元有趣,更具有怀疑精神。穿越洪荒岁月,《论语》这部经典,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家庭、情爱、思想之中。无论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它始终构成中国人和中国生活的重要场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论语(中国人的生活)/话说国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意
译者
编者
绘者 刘庸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82269
开本 24开
页数 25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4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4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