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情书色(2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牵涉到有名有姓的人物349位,涉及了328部书籍,每则书话仅200余字,均属短简断章。这些书话多写一些从书里书外撷来的典故,中西兼备、古今通吃。关键在于,作者把每个故事都变成了段子,有悬疑、有包袱,叙述的节奏掌握极佳,让那些书的故事意趣横生。读之,一定能让读者大呼过瘾。

内容推荐

本书是“准笔记体”的书话短章。作者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营造出一点小趣味,温暖那些或痴或狂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全书笔调轻松诙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书话文体,即“准笔记体”书话。

目录

小序

辑一

辑二

辑三

试读章节

四一0 郑逸梅丧书之痛

丧书之痛最令爱书人动容。“掌故大王”郑逸梅的家藏文物、书籍、字画一九六六年八月被抄,分装七车运走。一九七七年平反后,人家告诉他,以前的诬词全都不算数,可是抄走的东西已被偷盗殆尽,归还无望了。“我毕生节俭,”郑逸梅多年后回忆说,“所珍藏之字画书籍……均掠夺一空,无从归回。计书札万余通,扇子近四百件,字画五百余件,珍本书籍数十种(一般书籍数万册),以及各类铜瓷玉石、文物古玩,损失之巨,言之犹有巨痛。”【0六、十一、十三】

四一一 “读书无禁区”

提起《读书》创刊号,人们都会提到那篇著名文章《读书无禁区》。如要评选近几十年问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句话,这五个字的标题绝对应该入选吧。据当时亲历者董秀玉回忆:最早是陈原提出约人写《读书无禁区》,而作者应约写来的文章叫《打破读书禁区》,范用和史枚觉得“读书无禁区’’更为明确和响亮,就改回了原题目。陈子善曾说:“《读书》第一期我看过。你要谈文章的内容我记不清了,但对那五个字记忆犹新。五个字足以说明所有问题了。”【0七、七、一】

四一二 《读书无禁区》纷争四起

《读书无禁区》一文当年曾掀起“狂风巨浪”,一时间纷争四起。这其中有一现象至今令人感叹,即批评者并不曾读完全文,看见了标题就已经怒火中烧,提笔即挥“大棒”。有一人“夫子自道”:“《读书》第一期的《读书无禁区》一文,我看了题目就有气,很别扭,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另一人则厉声质问:“反动书刊难道是精神粮食么?不,它们是毒药!”还有一人忧心忡忡:“小学生能看《金瓶梅》吗?”其实,文章中早有宣示:“不封锁也不等于放任自流……对于那种玷污人类尊严、败坏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身心的书籍,必须严加取缔。”据董秀玉回忆,范用被主管机关找去谈话,他拿出《读书无禁区》,希望他们全面看看,说明此文目的是批判“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并未主张放任自流。“后来有同志说,领导同志事忙,没有时间看文章,只看标题,或者光听汇报。以后标题多加注意。”【0七、七、一】

四一三 孤本《金云翘传》在福州

《福州日报》的消息说,如今福州市收藏线装书最多的人是已过花甲之年的官桂铨。官先生原为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副馆长,他收藏图书近两万册,其中线装书多达五千册。记者在官桂铨珍藏的线装书中看到了下列“宝贝”:列入中国古籍善本的明版《礼记》、明代刻本《昭明文选》、清代刻本《金瓶梅》、清代抄本《水浒》等。最值一提的是,官先生还藏有贯华堂刻本《金云翘传》。据说此书全世界难以找出第二本,日本学者曾认为已经散佚。【0七、七、八】

四一四 丽江书缘

二00七年春天我去丽江,一心想找个旧书摊逛逛,惜不摸门径,书缘迷离,于石板旧巷中乱转多时,空手而回。我不明白“福州线装书收藏第一人”官桂铨先生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机缘:他不去看纳西古乐,却找到了一处冷清的书摊,见到一本《重镌神峰张先生通考辟谬命理正宗大全》。再三翻阅之下,他确认此书出自他的故乡,是四百年前的福建建阳麻沙刻本,存世极少,于是压抑狂喜,讨价还价,要价一百八十元的这套古籍最终让他以二十五元买下了。【0七、七、八】

四一五董桥喜藏真皮封面西书

董先生在二00七年七月八日的“小风景”专栏里说,他近年使劲收藏品相端秀的西洋真皮封面经典旧藏,“小本经营,小家碧玉,灯下添香,激励用功”。几个星期前,他托朋友买回一套亚当·斯密《国富论》四卷本,一八二八年爱丁堡版,小牛皮装帧,扉页钤十九世纪藏书家印记。董先生说,这样的老经典老装帧一旦摆上拍卖会他肯定买不起,“那是阶级斗争的殿堂”。他文章里没说他靠朋友和藏家交易买这套书花了多少钱,我实在太想知道了,因此那天见了他我急着要打听底细,董先生笑笑说,也就一万多港币吧。【0七、七、十六】

P8-11

序言

写“准笔记体”书话,于我而言既是无奈之举,又是有意为之。说“无奈”,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情感、精力、时间、阅读与信息等等都成碎片,浮游其中,身难由己,不克逆流而上,唯顺水漂泊而已。“而已”之馀又不甘心,于是打捞些光影,每以了了数语,裁成匆匆断章。无暇于长篇大论的苦衷,日子一久就成了无力于鸿篇巨制的借口。说“有意”,则另有可说的几分道理,或自己的一点追求。古来笔记一体,佳作如林:或志怪,或琐闻,或忆往,或考证,长长短短,散散杂杂,虚虚实实,潇潇洒洒。而贯通其中的,是求实求博求鲜的真趣味和散淡自由的真精神。此一种趣味与精神虽消歇已久,今日却正可借来做“碎片江湖”中安心寄情的扁舟。我笔力阅历两不济,笔记的神韵百不能得其一,所以有“准笔记体”一说;心向往之,读不敢废,笔不愿停,所以《书情书色》之后,乃有《书情书色二集》。

《二集》仍如“初集”一般的杂乱无序。不是不能分类,是不愿,想借此留下些许岁月痕迹。应书友要求,给每则文字加了小标题,另加注写作时间。据说“初集”卖得不错,希望《二集》也有其“兄长”的幸运。

胡洪侠,庚寅初夏,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情书色(2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洪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74642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