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克里斯多夫编写的《体外循环技术(第4版)》全面介绍了体外循环的历史沿革、设备及原理、病理生理学、技术操作、体外循环膜氧合、儿童先心病的体外循环及欧美等国体外循环的发展现状等内容。内容涵盖了体外循环的生理和病生理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不仅阐述了基本理论,而且对最新进展展开讨论和分析,为体外循环技术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体外循环医师、心血管外科医师、心血管麻醉医师和心脏重症监护医师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必将对我国心血管外科和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图书 | 体外循环技术(第4版)(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菲利普、克里斯多夫编写的《体外循环技术(第4版)》全面介绍了体外循环的历史沿革、设备及原理、病理生理学、技术操作、体外循环膜氧合、儿童先心病的体外循环及欧美等国体外循环的发展现状等内容。内容涵盖了体外循环的生理和病生理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不仅阐述了基本理论,而且对最新进展展开讨论和分析,为体外循环技术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体外循环医师、心血管外科医师、心血管麻醉医师和心脏重症监护医师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必将对我国心血管外科和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目前,体外循环技术已经成为心血管外科的常规辅助技术。自从1953年体外循环技术问世以来,该技术已经取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础科技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于心脏解剖、生物化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些科学技术的进展,菲利普、克里斯多夫编写了《体外循环技术》(第4版)。这本书为我们了解心脏外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它不但涵盖了目前体外循环的方法,还囊括了体外循环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试图回答一些体外循环相关的临床问题,并为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体外循环技术》(第4版)提到了大量的新技术方法,比如机器人手术、off-pump手术,同时也提到了相关领域新的发展变化方向。体外循环是个交叉学科,本书可以为在手术室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心脏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和体外循环医生,提供参考帮助。 目录 第一章 体外循环简史 第二章 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第三章 体外循环生理及病理生理 第四章 体外循环麻醉 第五章 体外循环中的监测与安全防护 第六章 体外循环的预充液 第七章 体外循环中的滤器 第八章 体外循环炎症反应 第九章 不停跳体外循环 第十章 体外循环和脑 第十一章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 第十二章 术中心肌保护 第十三章 血液保护 第十四章 机械循环辅助 第十五章 体外膜肺氧合 第十六章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的应用 第十七章 Port—aCCeSSTM及机器人手术中的体外循环 第十八章 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第十九章A 英国和爱尔兰灌注教育和标准的发展 第十九章B 欧洲展望:灌注的标准、指南和教育 第十九章C 20世纪的美国灌注教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体外循环技术(第4版)(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菲利普//克里斯多夫 |
译者 | 刘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699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06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外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654.1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2 |
宽 | 21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2384 |
版权提供者 | Arnol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