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牧甫/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内容
编辑推荐

《黄牧甫/中国篆刻艺术精赏》编著陈永静。

一部篆刻史既是一部文字演变史,也是一部审美演变史,更是一部技艺演变史。它在方寸之间藏纳世问万象,是我们窥见古人心性与智慧的一粒芥子、一颗沙粒、一滴水珠。先人对于美的认识、对干美的体验以及对于美的表达,都蕴藏其中。我们需要找到合适钥匙,去打开心灵之锁。

篆刻是“技艺”的篆刻。从陶拍一路走来,印章技艺的发展就是一场动人的接力赛。由最原初的先民随心刻画,无法之法;到纳入“百工”而成为传承有序的家族技艺,铸凿琢磨都传承有序,代代绵延;后又经由文人介入,结合其自身审美趣味,而将对这种技艺的体验演化出镌刻印章的技法,冲切披削以至于敲击摩擦无所不用其极,篆刻技艺越来越直接得与篆刻风格自觉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篆刻由单纯的技艺传承转入了风格的流变与创造。

内容推荐

《黄牧甫/中国篆刻艺术精赏》编著陈永静。

黄士陵字牧甫,作穆父,穆甫,晚年别署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游窠主。黄士陵在古文字学及碑刻、玺印学方面的修养在晚清印人中十分超群。其对邓石如、吴让之尤为心折,常常心摹手追。黄士陵在广雅书局以校书为契机,接触到了大量三代秦汉吉金文字,开始了他探索印外求印的道路。由取法皖浙转而师宗秦汉,无论在构成形式、入印文字和刀法表现上均表现出探索的多样性,取意战国官私玺和秦汉自文,显现出气定神闲的雅正风貌,借鉴了许多权量、泉币、镜铭、砖文、石刻等文字素材,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意趣。在平直中寓巧思,在光洁完整中求古穆端庄,将其篆刻停匀静谧的安闲气氛与古玺印大开大合、生动活泼的章法融为一体。

黄士陵成功之处是将吉金文字与三代秦汉融合在一起,将一些文字部首符号化,赋于线条形式、质感,构成形式重美术化,他将取法的各种文字体势调和得无迹可寻,达到了一种高度的纯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印文体势,这与他的深厚学养和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不无相关。黄牧甫治印,起步于浙派陈曼生,继而宗法邓(石如)吴(让之);再后来由赵之谦而上追奏汉并别开蹊径。沙孟海称其“远宗邓氏,近法吴、赵,寻味其气息,倾向赵之谦为多”。黄士陵的弟子李尹桑曾说:“悲惠之学在寅石,黟山之学在吉盎,悲庵之功在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黄牧甫作为黪山派的开山者,其所确立“光洁整齐、苍茫浑古”的印学理念,汉印与赵之谦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取法的多样探索构成了黄牧甫平整中寓变化、雅拙处藏诡异,运刀在挺劲峭利、简练早实中体现丰腴圆厚的篆刻艺术特征。

黄牧甫近法皖、渐大家,远宗古玺、汉印,兼取金石文字素材,受启迪于邓、赵的创作思想与方法,并加以融会贯通,拓展、创造,最终形成雅正、雍容的篆刻艺术风格。从而确立了“黟山派”的印风。从速个意义上来说,黄士陵是一位于晚清印坛上具有开宗立派意义的大师,也可以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继往开来的大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牧甫/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永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326443
开本 64开
页数 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0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4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140
10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