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后的猎狼者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蒂夫·佩妮生长于爱丁堡。取得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哲学与神学学位之后,兴趣转向电影制作,于伯尔尼茅斯艺术学院攻读电影与电视。毕业后被选为卡尔顿电视新锐作家计划中的一员,之后编写导演了两部影片。这本《最后的猎狼者》是她的第一本小说,同时也为她赢得了众多荣誉。本书讲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小镇发生了耸人听闻的凶案,一名镇上少年同时巧合失踪。各方人马纷纷来到,追踪凶案的蛛丝马迹。但他们是真想伸张正义……

内容推荐

《最后的猎狼者》由史蒂芙·佩妮编著。

《最后的猎狼者》讲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小镇发生了耸人听闻的凶案,一名镇上少年同时巧合失踪。各方人马纷纷来到,追踪凶案的蛛丝马迹。但他们是真想伸张正义?抑或只是各怀鬼胎?

然而,不论各方人马动机何在,镇上有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非要破案不可,她就是少年的母亲。她不畏种种闲言闲语与生存考验,穿越被大雪覆盖的荒原。于是她发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

从一个彷徨惊恐的女子决意踏上雪地寻子之后,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的往事、秘密与线索一一浮出……

试读章节

1.猎狼者之死

我最后一次见到劳伦·夏麦是在司各特的店里,那时他肩上扛着一头死狼。我去买缝衣针,他则是去领赏。司各特上过一个美国佬的当,如今坚持一定要全尸才发赏金。之前那个美国佬,先是带了对耳朵来,领走一笔钱,过一段时间又拿来一对脚掌,再领走一笔钱,最后连尾巴也没浪费。当时是冬天,他每次拿来的肢体看起来都相当新鲜,这种诈骗的伎俩被大家如法炮制,司各特很反感。一进门,我就看到死狼的脸,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司各特喝了一声,夏麦连声道歉。我倒是想气也气不出来,一方面因为他还蛮迷人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跛脚。狼尸被移到店家后头某个地方去了,我在店里找着要买的东西,听到他们吵了起来,起因是挂在店外那块长霉的兽皮。我想是因为夏麦开玩笑要司各特换块新的。兽皮下方有一块招牌,写着:灰狼(性别:公),第一只于考菲尔镇被捕的狼,1860年2月11日。这块招牌告诉你许多关于约翰·司各特这个人的事。它显示出他的假好学与妄自尊大,还有为了树立权威而泯灭事实真相的天性。我是说,那只狼肯定不是这附近第一只被捕获的,而且严格说来,考菲尔镇根本算不上是一个镇,虽然司各特希望它是,因为如此一来就会有个议会,镇长便非他莫属了。

“不管怎么看,那都是头母狼。公狼的颈毛颜色深些,体型也比较大。这只太小了。”

夏麦不是胡说八道的,他抓到过的狼比任何一个我认识的人都多。他说这话时面带微笑,表示他并没有恶意,但是司各特把这些话当成挑衅,并勃然大怒。

“我想这事你一定记得比我清楚,夏麦先生?”

夏麦耸耸肩,没有回话。因为1860年时他并不在这里,也因为他是个法国人,他在我们的地盘上待人处世得小心点。

我走到柜台前面:“我想它是头母狼,司各特先生。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把狼带来的人说,她的小狼哭嚎了一整晚。”

司各特把狼头下脚上地倒吊在店外头,让每个经过的人目瞪口呆。我从来没有看过狼,它的体型之小让我蛮惊讶的。它就那样倒吊着,鼻子直直对着地面,好像觉得自己很丢脸似的紧闭着眼睛。男人们嘲笑这具尸体,孩子们则在旁边嬉闹,比看看谁有胆子把小手伸进狼嘴里。他们在它旁边摆姿势,闹来闹去的。

司各特宝蓝色的小眼睛转到我身上,鄙夷的眼神如果不是在责怪我多管闲事,就是单纯的不屑,很难分辨是哪一种。

“而且看看他出了什么事。”他说的是韦德医生,也就是把母狼尸体带来领赏的人。韦德在来年春天溺毙。司各特仿佛认为,提起那件事就能动摇夏麦的立场。

“啊,这个嘛……”夏麦耸耸肩,再朝我眨眨眼。真是脸皮够厚。

不知为何我们又聊到那两个可怜的女孩儿,我想是司各特先提的,每次只要一谈到狼这个话题,人们就不免要聊起她们。虽然世上有不少不幸的女孩子(我就看过很多),但在这里,“可怜的女孩”指的永远是那两位,就是失踪了好些年的赛顿姐妹。我们交换了许多不着边际但还蛮有趣的意见,直到门上的铃铛响起,诺克斯太太进门,大家霎时鸦雀无声。我们假装对柜台上的纽扣兴味盎然。夏麦拿了他的赏金,向我和诺克斯太太鞠了个躬就走了。他离开之后,门上的铃铛还叮叮当当晃了好久。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的经过就是这样,没什么特别。

劳伦.夏麦是我们最亲近的邻居。即使如此,我们对他的人生仍然一无所知。我常想,他跛着脚要怎么猎狼?后来有人告诉我,他用涂了士的宁的鹿肉作饵,技巧在于要沿着足迹找到最后倒地的动物尸体。我不知道,在我看来,这算不上打猎。我知道狼群已经学会离步枪远一点,所以它们不是完全没脑袋,但是它们又学不会别去上免费食物的当。跟着一头垂死动物一直跟到死,这种方法又好在哪里?他还有其他不寻常之处,比如远离不知名的家乡长途跋涉来到此地;会有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陌生人来拜访他;他偶尔显露出来的慷慨大方让人目瞪口呆;他住的破旧小屋和他的慷慨形成强烈对比。我们知道他来自魁北克。我们知道他是天主教徒,虽然他不常上教堂或者找神父告解(他长时间不在家,也许他出门这段时间两件事都会做也说不定)。他彬彬有礼,笑口常开,只是没有特别和什么朋友来往,而且与人保持一定距离。还有,我敢这么说,他很帅。近乎乌黑的头发和眼睛,脸上总是给人一种刚刚在微笑,或是正要开始微笑的感觉。他以一种迷人的绅士风采对待所有的女人,但从不曾冒犯她们或是她们的丈夫。他未婚,看起来也没有这个打算。不过我注意到有些男人单身一人会快活些,特别是他们的生活习惯邋里邋遢或不太规律的时候。

有些人会随意引来一种完全没有恶意的羡妒。夏麦就是这种人。他懒散,脾气很好,似乎一生顺遂。我想他很幸运,因为他仿佛不必担心那些让我们烦恼得满头白发的事情。他没有白发,但是他有一段过去,虽然大部分时候都藏在自己心里。我猜他也会想象自己有美好的未来,只是他没有什么未来可言。他四十岁左右。再老也不出这个岁数。

那是十一月中旬一个星期四的早晨,大约是上次在店里偶遇的两星期之后。我怒不可遏地从家里出来,一面走一面盘算着等一下要说的话。不只如此,我还把这些话大声念出来演练,生活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实在太容易染上奇怪的习惯了。我脚下这条路其实算不上是条路,只是一连串蹄印和轮印压出来的小径,小径沿河而行,直到河道一断,水流垂直跌落形成瀑布。白桦树之下,一片片青苔被阳光映得有如绿宝石般闪闪发亮。落叶覆上一层昨夜的寒霜,显得晶莹剔透,在脚下窸窸率率低语着冬日将近。天空是极为清澄的蓝。而我怀着怒气疾行,头抬得很高。在别人眼中,搞不好我看起来心情很好。

夏麦的小屋离河岸不远,蔓生的杂草让花园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圆木围墙在岁月的摧残之下褪了色,使得整栋小屋看起来灰扑扑、毛茸茸的,比较像某种老态龙钟的生物,而不是栋建筑物。这地方年代久远,大门是一张绷在木框上的公鹿皮,窗户则是浸过油的羊皮。冬天住在这里一定很冷。这里不是鸽河镇的三姑六婆会时常谈论的地方,我自己都好几个月没来了,但现在我也没别的地方可找。

屋里一片死寂,门半掩着,门上的公鹿皮沾满了泥手印。我喊了一声,再敲敲木墙。没有回应,所以我探头进去。等眼睛适应了屋内的昏暗,我看到了夏麦。原来他在家,而且好端端地在这儿一大清早呼呼大睡。我差点转身就走,心想没必要叫醒他,不过烦躁让我留了下来。我才不要大老远走到这儿却一事无成。P1-4

书评(媒体评论)

优美的文笔,令人动容的故事,刻画入骨的人性,让人心痛却又感动。作者对于小说的时空背景等细节做了非常严谨的考据,不但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连带那片险恶的冰寒大地也仿佛映现眼前。单纯有力的手法,不着痕迹地勾动读者的心随着情节起伏。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很棒!

——英国《时代》杂志

小说暗藏许多主题:爱与贪婪、种族冲突、神秘小镇之谜…,,作者以成熟的写实功力在小说中还原了那片寒冷,残酷的大地,细腻写实的笔触让你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和书中角色一同呼吸。这是一部难得的杰作,结局尤其深刻!

——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后的猎狼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史蒂芙·佩妮
译者 王圣棻//魏婉琪//麦晓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0171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1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Quercus Book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