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梦的山谷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批评必须守望文学》;《文学批评的真正“缺席”和“失语”》;《老红军作家苏策90寿辰》;《人文精神的最佳典藏》;《旅游散文中的人文启示》;《因清淡而生香——读高春林乡土小说》……《追梦的山谷》是一本文学评论与散文的合集,大部分是作者蓝芒2004年迄今所写的东西,而且都曾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

内容推荐

《追梦的山谷》是一本文学评论与散文的合集,大部分是作者2004年迄今所写的东西,而且都曾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其中有些文章还得过奖,如:文论《文学呼唤激情和想象力》获中国长城文学一等奖;散文《去白路乡听歌》获中国纪实文学协会优秀创作奖等。

《追梦的山谷》的作者是蓝芒。

目录

文论

文学批评必须守望文学/2

文学呼唤激情和想象力

——读白桦新作《蓝铃姑娘》小说二题/11

文学批评的真正“缺席”和“失语”/18

苏策的小说精神

——读《苏策小说精选》兼贺

老红军作家苏策90寿辰/34

让人性的天空放晴

——读邵瑞义长篇新作《双秀》/42

文学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土壤

——读长篇小说《境老板》/48

“历史的背面”也有路?

——读长篇小说《花腔》随想/51

人文精神的最佳典藏/56

旅游散文中的人文启示/60

洒脱地检阅悲愁

——读黎虹散文集《苔痕藓迹》/65

心中自有永恒的阳光

——读汪明传散文集《触摸彩虹》/67

因清淡而生香

——读高春林乡土小说《野菜淡淡香》/7l

对蓝天和白云的礼赞/81

让激情在展现历史画卷中燃烧

——读杨曼霞女士《迷茫岁月》/84

散文的精神追求/89

路问黄花人未老/93

从钱关明得到的启示

——序长篇小说《漩流》/98

《茶》——香格里拉的记忆

——序长篇小说《茶》/103

从平凡中凸显亮点

——序《平凡人的故事》/108

敝帚自珍

——中、短篇小说集《没有邻居的人》自序/111

珍惜“公共之宝”

——《邬雅公主》自序/115

为不真的时代存真

——序董克让先生《存真集》/117

聚活,人生的逗号

——序长篇小说《聚活》/122

空山风月

——序文集《宝秀十二营盘》/125

探源索流彰显美俗

——序《中国民俗探略》/129

穿绿军装的野玫瑰

——诗集《野玫瑰》序/132

散文

追梦的山谷/136

刻骨铭心蒙自绿/151

去白路乡听歌/158

寻香白鱼口/162

久久未能飘散的明宫风云/169

像梦一样甜美/183

砂捞越手记之二:兴都教的节日/187

砂捞越手记之三:在外国找后门/203

个旧“文学林”记/214

试读章节

那么,我们又有什么“旧事”和“老生常谈”可供文论家和批评家们“重温”,以期顺便缓解他们当下所患对文学创作现象“缺席”和“失语”的症状呢?

我以为以下两桩“旧事”兼“旧话”,就很对文论家和批评家们的上述症状。在此重提,也许不算多余:

一、狼来了!作家要靠卖书吃饭了

二、文学进行“等价交换”后,是否就可以“照收照搬”

我想,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也许有必要将中国作家在此之前的写作状况和生存状况作一番介绍,以免读者感到突兀。

中国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作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十年浩劫前的17年,尽管都很清贫,但都从未为吃饭问题发过愁。那时,他们每月除了能从政府那里领到工资外,如果写出了作品,还可以领到稿费。其中有些天分特高运气特好的业余作者,稿费源源而来,不啻过上了“小康”生活。1957年1月,党群系统曾有过一次小小的“体制改革”:即凡是经常从事业余创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有一定名气的人,不管是干部还是业务人员,大体上都当上了“专业作家”。这次“改革”既迅速又彻底,个人既无须申请,单位也无须征求个人意见,全由领导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做出决定。记得我那时正在省作协的机关刊物当一名年轻编辑。作品不算多,刚刚出了一本短篇小说集,说不上有什么名气,但因我在工作上较爱坚持自己的意见,常让领导觉得此人“难缠”,于是睡一觉醒来的我也当上了“专业作家”!在宣布作家“专业”化的同时,领导还宣布政府此后不再发给工资,“专业作家”得靠稿费和版税过日子。这一条停发工资的规定,有点类似当下“作家将要卖书度日”的传言,曾引起过一些议论,思想上起过涟漪。但远不如今天的恐慌。不但正牌的“专业作家”没有恐慌,就连我这个被人从背后“击一猛掌”而“专业”化了的人也没觉得恐慌。因领导在宣布“停薪令”的同时又宣布:“专业作家”可以从所在单位支取生活费“贷款”,并且不设还贷期限,直到作家的写作收入足以养家糊口而有余时,再考虑分期归还。这等于说:还不起可以不还!1957年的作家专业化的“体制改革”,就这样既带着共和国早期的温和、周详等一切谨慎的奋发图强的试验性质,也带着那个时代在政策措施上的心血来潮、朝令夕改和一窝蜂等一切特征。此外还来去匆匆,快速如同一阵风:这次创作体制改革,从1957年1月开始,年中叫暂停,说是要“帮助党整风”,到1958年1月就谁也记不起谁是“专业作家”了,都被吆喝去“专业”修理地球去了!但这次“体制改革”也不是全无是处,有一点就令人印象深刻,即像这种在通常情况下都必然会引起普遍惊诧不安的改制,却丝毫未引起社会混乱和让当事者感受到自己面临生存危机,一切平安无事。不过,这次体制转型虽未产生任何社会效果,却留下了颇具经典内涵的精彩一笔:点明作家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换取生活物资,用等价交换去创造生存空问。

与此次的“体制改革”相比,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商品大潮简直就是风暴雷霆、狂潮汹涌的牵引车!人们再也感受不到先前“体改”的和风细雨和温情脉脉了。随在商品大潮之后的文艺思潮和各色流派,更是蜂拥而至,白浪滔天。眨眼间便把刚摆脱10年禁锢,并把刚从伤痕文学积聚了点鲜活气息的现实主义新时期淹没在洋思潮的烟波浊浪之中!这使毫无经验和戒备意识的很多中国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全都呛了水。不过,同样是既呛了文学作品商品化一口水,又呛了洋思潮洋流派一口水,然而作家与作家之间的感受和动向却是迥然不同的;从受到第一阵商风吹拂起,老作家们就敏锐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即将受到严重威胁,文学产品就要变成商品,文学产品的产销方式,将从一直保证作家无忧的生产——传播——接受的旧机制,转型为由商品经济主导的生产——销售——接受的新机制!如此一来,终生只问耕耘,口不言钱的作家又与商人有何区别?难道厮守了一辈子的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当真已经一无是处,老朽无用?在一种转型期的惊恐之下,有的老作家数次提出一种自救的方法,即放弃现实主义的“高雅文学”创作,改为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以保证生活来源。他说:“我主张通俗文学同严肃文学结合,创造雅俗共赏的文学。”

所谓“雅俗共赏的文学”,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已不乏范本,如《西游记》、《水浒传》和《官场现形记》之类,还需要当代作家临阵磨枪、现蒸热卖加以“创造”吗?老作家这种行文上的疏漏,再次说明他在商品大潮面前心中是多么没底,多么慌乱惶恐。P22-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梦的山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蓝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11981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3212496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08
14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