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教育和培训一直是在某个确切的地点进行,例如学校、培训中心和大学。其关键特征就是授课者同参与者/学生一样,在同一时间位于同一地点(Hall,1997年)。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创立于1088年,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大学之一(博洛尼亚大学,2002年)。数世纪以来,传统的学习方法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已经在初级教育和商业教育中得到推广。
校外讲座在1840年左右首次出现。此后开始采用技术手段,可以覆盖更多的听众,并且更有效地传播知识和培训技巧。1925年首次出现广播课程。随着教育领域的技术发展,接着出现了电影;此后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现场电视广播。
第一个在教学中使用大型计算机的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ld Univetsity)。20世纪50年代末期,该大学的教育者同IBM一起合作,在小学提供计算机辅助教学。重大的突破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结束之时,当时出现了个人计算机。后来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多媒体又再次带来重大的突破。从而使技术型的学习项目得以繁荣发展,此类学习项目由苹果公司(Apple Inc.)第一个挖掘并在小学中加以使用(Hall,1977年;Rosenburg,2001年;Horton,2001年)。
电话会议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远距程交谈的机会。卫星电视网络(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让学习者和教师可以远程互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到来成为技术型学习的最大推动者。“电子化学习”这个词语在1997年出现。图2-3列举了自1997年以来先后出现并被普遍采用的新学习途径。
该模型并不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它只是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开始采用不同的学习途径,但新的途径不一定会取代之前的途径。例如,在学习与发展的方式组合中,真实的课堂学习将继续发挥作用,但会同其他学习途径进行结合。
该模型所列举的学习途径中,最早出现的是真实的课堂学习。如之前所述,这种方式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新的课程设计和技术的使用已经让课堂中的学习流程变得更为互动、更吸引人,也更为有效。课堂学习中的各类设计和传播方式包括讲座、辅助学习以及课堂模拟等。辅助学习源于行为学习模型,可以被定义为人们与他人共同学习或相互学习的一种策略。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确定问题并查找解决方法,并在之后加以执行(Revan,1982年)。
课堂模拟是一种学习设计,即在课堂上创造某种情境,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现实模拟为学习者提供了保留信息和培养技能的环境。它类似于实习或在职培训。必须强调一点,即模拟并非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用简练的语言对重要的信息进行汇总,鼓励参与者从局外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而模拟要求参与者置身于该情境中,使用现实工作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的数据和信息来完成某项任务。培养技能和保留信息的关键就在于现实生活背景的设计(Andrade,2003年)。
自定进度或不同步电子化学习就任一主题为学习者提供系统性的内容,学习者可自主进行学习,自行决定学习的进程。这是一种高质量的媒介,随时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学习。
现场或同步电子化学习被证实是自定进度电子化学习的强有力地延伸,因为它能提供实时的互动以及向他人进行学习的机会。许多人使用“虚拟课堂”或“虚拟教师指导培训”来替代同步电子化学习。“虚拟课堂”这个词语由希尔兹博士(Dr.Hilz)在1994年首次提出。多数虚拟课堂的流程与真实的课堂相似,即教师介绍学习资料,带领大家进行讨论,给学生分配活动内容,然后再进行评估。虚拟课程已经成为众多企业主要的学习实施渠道,因为它在培训的提供和接受上弹性很大。 组合型学习已经成为企业培训中的流行语。它过去常常结合了(同步和不同步的)电子化学习和课堂培训。现在,企业常常将不同的学习技术结合在一起,而无需真实的课堂。
Web 2.0这个词语从2003年开始被使用,被描述为一系列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其中包括博客、维基、简易信息聚合(RSS)文件、社会化书签、协同应用程序、混聚(mash-up)、播客以及动态网站内容(Firmage,2003年)。Web 2.0常常被用来特指人们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社交网络,其中包括使用社交媒体网站(例如Twitter)、社交新闻网站(例如Digg)、社交网络平台(例如Facebook)、视频网站(例如YouTube)和维基网站(例如Wikipedia)等。
视频学习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人们预计它将成为学习范畴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内容领域之一。例如,提供免费视频内容的开放式课件网站有www.thinkbig.com、www.udemy.com、www.howcast.corn以及YouTube教育频道。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推出类似YouTube的内部视频学习频道,这有助于学习与发展职能部门加快课件的应用。
Web 2.0和Web 1.0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能为互联网/移动使用者、内容提供者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协作。
许多Web 2.0的应用给学习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例如播客、教学视频、学习维基、博客,以及分享用户自创内容的多种方式。正如前文所述,社会学习指在Web 2.0的背景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彼此利用社交媒体或其他协同技术来推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变化”。Web 2.0可以提供高度互动的、丰富的,并且吸引人的学习体验。
最近的一份研究(Ericsson,2010年)显示,到2015年,80%的互联网使用者会使用移动设备来进入互联网。手提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手机、PDA、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移动设备的应用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供了机会。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学习应用软件,其中就包括社会学习应用软件。
在进行学习设计时,图2—3中所列举的学习形式可以“组合”起来加以应用,以在数月内连续提供学习课程。网上大学在设计在线学习项目上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学习项目可以支持和辅助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其中使用了不同的学习技术。这种被扩展的学习项目设计方法可称为“辅助式组合型学习”,也已经在众多公司内得到成功的应用。P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