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编著者王介之。

  以下问题也许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阅读《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会找到有趣的答案。

  为什么高尔基这只曾经热情呼唤过1905年革命风暴的“海燕”,竟在十月革命前后连续发表了80余篇文字,表达了自己的“不合时宜的思想”?

  为什么这位被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却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离开了俄国,长期流落异邦?

  为什么他在1928年首次回到苏联后,一方面被奉为贵宾,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另一方面仍继续受到明暗不一的批判、指责和抵制;在那以后的数年中,他一直来往奔波于莫斯科和索伦托之间,直到1933年才最终选择了回国定居?

……

内容推荐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编著者王介之。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内容提要:高尔基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之一,但是对于他的评价,却历来众说纷纭。苏联解体后,各种不同观点的交叉更为突出,而对于他生命的最后20年(1917—1936)时间内的思想、社会活动、文学活动与创作成就,人们的评价更不一致,相互冲突的意见一直存在,无论在俄罗斯、西方各国还是在中国评论界,情况都是如此。《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从文学史实和作家创作的实际出发,依据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认真梳理了“高尔基的最后20年”中对当时一系列重要社会事件和文学现象的反应,考察了他与苏联领导层的关系,在其社会与文学活动、言论与创作的紧密联系中引领我们走进其精神世界,对他最后阶段的思想探索和艺术创作做出了力求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评说。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作者认为,正如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高尔基并不是完人,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所说和所做的一切,无疑不是完美的,他也充满着思想矛盾与精神痛苦。他始终不渝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知识分子,力图维护苏联在世界上、特别是在西方民主知识分子面前的美好形象,一直寄希望于科学和文化的振兴与繁荣,然而他既无力拯救所有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们,更不可能从根本上阻止个人崇拜的蔓延和极左路线的推行;既不可能超越时代,也不可能超越人类的认识水平去解决那些不断困扰着他的矛盾和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基的晚期思想和精神特点,对于20世纪追求人类进步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具有某种典型性。高尔基的创作,是俄罗斯民族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的一种独特回声,并已成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目录

前言1

一 高尔基晚期思想与创作研究史描述

1. 俄罗斯国内评论者的评价

2. 俄罗斯域外批评界的评说

3. 西方评论界的观点

4. 中国评论者们的见解

二 风云变幻的年代(1917—1921)

1. 回溯:1905年革命后作家思维热点的转移

2. 二月革命后的高尔基

3. 高尔基在十月革命胜利初年

4. 1921年:离开俄罗斯

三 革命与文化忧思录——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

1. 《不合时宜的思想》的版本考察

2. 历史转折期的独特编年史

3. 《不合时宜的思想》与高尔基思想的发展

四 域外文学生涯(1921—1928)

1. 从柏林到索伦托

2. 在域外俄罗斯作家中

3. 天涯何处是归程?

五 “俄罗斯人之书”——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高尔基的创作

1. 一篇“忧郁的随笔”:《论俄国农民》

2. 《我的大学》与自传三部曲的续篇

3. “俄罗斯人剪影”:《日记片断·回忆录》

4. 《1922—1924年短篇小说集》及其他

5. 俄国资产阶级独特命运的艺术写照——关于《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六 来往于索伦托和莫斯科之间(1928—1933)

1. 初返故土与《苏联游记》

2. 面对荆棘丛生的政治领域

3. 对国内文学生活的介入

4. 保持与俄罗斯域外文学的联系

七 未完成的探索:《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 历来研究者对《萨姆金》的评价

2. 一部“认识俄罗斯”的总结告别之书

3. 旁观者·灰色人物·反主人公——萨姆金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4. 《萨姆金》的叙事艺术与形式探索

八 无法平静的最后岁月(1933—1936)

1. 在“领袖至上主义”盛行的年代

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

3. 从讨论文学语言到批判形式主义

4. 高尔基的去世

结 语

高尔基晚期文学与文化活动年表(1917—1936)

参考文献

后 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介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26801
开本 32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5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25.6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1
15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