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属于深圳人自己的“奋斗”史,蓦然回首,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个青春、激情、浪漫的年代。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反映深圳从1986年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篇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具有理想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深圳青年形象,展示了深圳人对生活、对改革开放的感恩,对深圳、对祖国的真挚热爱。小说情节复杂,语言生动,具有浓烈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
图书 | 新年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属于深圳人自己的“奋斗”史,蓦然回首,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个青春、激情、浪漫的年代。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反映深圳从1986年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篇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具有理想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深圳青年形象,展示了深圳人对生活、对改革开放的感恩,对深圳、对祖国的真挚热爱。小说情节复杂,语言生动,具有浓烈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 内容推荐 小说以1986年,深圳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内涵式发展为起点,以年月进程为线索,以不同身份的深圳人物的活动为载体,囊括了15年间深圳发生的重大事件,生动地再现了特区发展工业和出口加工业直至高新技术产业、土地拍卖、股票市场开设、企业体制改革,小平南巡以及对特区地位的探索等重大历史事件。 试读章节 1986年3月1目,深圳气象台录得该城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气温最低值:3.5℃。 这个低温,即便是在南海之滨的深圳最冷的一月,也不多见。 在记者范以纲眼里,比气温更低的,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5年多来政治环境的低温。 1986年春,深圳依然风起云涌。然而,与建市之初前5年的热潮不同,在这个春天,一股对经济特区的怀疑的寒流在境内外汹涌着。 是的,在这样一个自上而下期望值过高的年代,人们对这座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特区,新兴外向型工业城市寄予了极大的、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恰在此时,全国性的大调整也波及到深圳,深圳的基建项目一家伙被砍掉了一半多,偌大个特区,1986年的基建量只有区区16.5亿。深圳在辉煌的1980—1985年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的热潮哗然而退,数以百计的基建队伍被迫撤离特区,本来实力就不雄厚,工业企业发展一时半会儿还创造不出“三天一层楼”的奇迹,吸引无数国人眼球的豪华饭店、酒楼人去楼空,深圳惟一能做的,似乎就是从香港倒腾点洋货“骗”内地人的钱。而中央和全国对深圳经济特区“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四个窗口”,对内对外辐射“两个扇面”的作用没用充分发挥出来。香港学者也在这时介入,1984年,深圳还在五彩光环笼罩之下,春风得意,1985年,一篇名为《深圳的问题在哪里?》的文章却给深圳当头一瓢冷水!当年5月,香港一份很著名的杂志发表了香港中英大学亚太经济研究中心傅斯其的文章《深圳功矣过矣?》。该文列举了一组组数字,指出:中央原定的出口加工区的任务,深圳没有完成。深圳出口工业发展和出口贸易发展迟滞,近年来深圳GDF,超过30%的高速增长,乃是建立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生的;1979年以来深圳的经济结构不是以工业为主,而是以贸易为主;深圳的经济是依赖贸易,而在贸易中又主要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转口贸易,由此而产生的高额利润支撑了深圳五年来的表面繁荣,换而言之,是特区赚了内地的钱。到1986年,深圳的大规模基建轰然退潮的时候,这种议论已经浮上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层面。 在这种叫人沮丧的寒流中,《深圳日报》年轻记者范以纲看到的是另一种春暖花开的景象。 此刻,他坐在一辆崭新的丰田考斯特中型面包车上,以随行记者的身份,全程陪同采访国务院副总理视察深圳。 范以纲是一个皮肤白皙,面目俊朗的年轻人,他留着学生头,方正的脸上是一副儒雅可人的气质。还在去年年底,这位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才子、《江南日报》年轻的名记者收到了深圳寄来的调令,深圳日报社在给他的信中说道: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深圳经济特区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建设的热潮,也再次出现了年轻人投身深圳建设的热潮。深圳的一切都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深圳是中国向世界打开的一扇窗口,而世界正是从这个窗口进入了中国。在深圳,不但是财富聚集的经济生活为年轻人改变了律动的节奏,思想和观念为年轻人开放了一个全新的界面,在深圳有着变化万千的机遇和挑战。“来吧,年轻人,深圳是属于年轻人的,你是属于深圳的。” 就是这封信,让范以纲对他在深圳的工作充满了期待。他的生花妙笔将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示经济特区宏伟建设的场景,巍峨的大楼在他的笔下节节升高,宽阔的马路在他的文章中恣意铺展,这些国人关注的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使“范以纲”这个名字再次在中国新闻界熠熠生辉。他心目中的特区印象最深的就是城市建设。当然,超乎他的意愿,他被分配在直接接触到深圳的神经中枢,采访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日常活动和重大会议的政文部,使他得以在更高层面上来观察经济特区,理解经济特区。作为政要新闻记者的范以纲很快看到了深圳内涵式发展的进程。在他开始深圳工作的最初日子里,他几乎每天都跟随市领导接待来自中央、国务院、国家各部委办及兄弟省市的领导,来自欧美、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兄弟党的领导人。在风云际会之际,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深孚重望的老同志,国务院特区办和有关部委的领导隔三岔五飞赴深圳调研,为深圳的发展把脉指路。在频繁的接待、会见、汇报、介绍中,范以纲渐渐明白了今天的深圳在做什么,在向什么方向前进。 副总理的行程安排得很紧,视察完深圳,他还要到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视察。汇报从副总理一下飞机就开始了。深圳市市长坐在副总理后面一排的坐位上,他把头探上前,向副总理汇报说: “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已经从前几年的铺摊子、打基础转向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方面来了。市委工作会议刚刚开完,我在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深圳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压基建,保生产,上水平,求效益。这个重点既管今年,也要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龚江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932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