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反应读心术
内容
试读章节

1.双手不由自主地呈拘谨状态

刘烨的首支个人单曲《爱无界》在京举行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时,整日面对镜头的影帝刘烨居然也紧张到一只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不知放哪,一会放在身体旁边,觉得不妥,两手一起拿着话筒,觉得不妥又放下,流露出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唱歌的紧张和不自信。

还有的朋友在照相时,面对镜头比较紧张,身体呈现僵硬状态,手不知道放在哪里。

其实,不自在是一种担忧状态,潜意识中担忧的是不被观众喜欢或者被观众否定。在哪里最自在?当然是家里,因为不用担心。

站在舞台上的人,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被观众所接受。而这种担忧,则成为了压力的来源。表情可以强颜欢笑(虽然很假,但可以强行挤出来,而且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脊梁可以挺直(当然,这也有很多人做不到),双腿反正负责站立(有事做就暂时不用管它们了),可是手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双手就会不由自主地呈拘谨状态,产生冻结反应。

比如女士常见的动作是将双手拉住置于身前(常被人认为是羞涩可爱状),因为如果不拉住进行相互约束的话,两只手就会跑到身体两边,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男士常见的动作是将双手拉住背在身后(常被人认为是成熟或者有秩序感)。

另有几种比较隐晦的动作,看似双手的拘谨有着合理的原因,而且可能很酷,比如将双手插入裤兜。类似的变形动作还有新手主持人用一只手拿住麦克风,另外一只手插入裤兜。这种姿态一般只发生在未经世事(没见过大场面)的较青涩男士身上(年龄可以放大到40岁),他们也认为这样好像是挺潇洒的样子。不潇洒的也有,比如用袖筒将手拢起来,合理解释是冷。有气温作借口,两只手的拘谨就可以藏得很好(当然也有可能是真冷)。

其实,这一类的姿态是借助外力拘谨双手的运动,这些手的反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都可以解释为“不知所措”的冻结反应,映射了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如果你觉得这样判断太勉强,可以回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看到过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中双手做插兜状?

这几种手的冻结反应有着其内在的心理规律。扩张的肢体动作表示积极和扩张的心理状态,多样的肢体动作表示丰富多样的心理状态,而收缩的肢体动作则相应代表了隐藏、示弱的消极心理状态。无论把手放在身前身后或插在兜里,其背后的心理状态都是将自己的肢体面积缩小(军人的背手军姿不在此列),或者是减少肢体动作的多样性和被关注程度,以期达到减少被批评否定的目的。

反之,对情境很有掌控感的人,比如一档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就基本不会在节目中出现手插兜的情况,因为他(她)自信(已经被很多人认可了)。

我们可以想见,老板在自己的地盘里也很有掌控感。当他们训斥下属的时候,是不会把手局限在一个地方或一种姿态的。训练有素的专业演员对表演场地也有掌控感,上台表演或者发言的时候,也不会把手插在裤兜里或者拘束为别的姿态,而是会非常自然地摆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剧情适时运动;手的动作也很优雅,不用担心被诟病。

即使不是拥有掌控感,而仅仅是对情境有安全感,也不会出现冻结反应。比如朋友聚会的时候,真正开心的人也都是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身体做出轻松随意的姿态和动作,不会拘谨在那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要有一个人呈现手的拘谨冻结反应,就会看起来特别明显,要么是生疏。要么是自卑,非常容易辨认。

在对局面没有掌控感,没有安全感,担忧(害怕)被否定,不够自信等心态下,会出现手的冻结反应。最典型的反应是把手拘束起来,或者藏起来,普通人的经验是认为他(她)紧张,但其实质是逃避,希望逃避负面刺激。

一旦被测试人出现这样的反应,就说明其心理呈弱势定位,没有进攻趋势,甚至连防御心理都很弱,比较容易实施刺激,而且刺激的效果会相对明显。

P2-4

目录

第一章 打破冻结反应,求职面试轻松过关

 最明显的冻结反应——手、脚、面容的僵化/2

1.双手不由自主地呈拘谨状态

2.把双腿约束成一种不能乱动的状态

3.面容僵化

 最隐晦的冻结反应/8

1.屏住呼吸或者减弱呼吸

2.面部表情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

3.破冰而出——击破晦涩的冻结反应

 面试时,藏起这些错误的冻结反应/12

1.挖掘冻结反应的根源——面试恐惧症

2.欲盖弥彰,动作太夸张只会让人烦

3.过于自我的肢体语言,只会出卖你的紧张

4.手上的小动作透露出你的尴尬

第二章 迎接“战斗反应”,学习职场明暗战的技巧

 如何知道对方是否进入了“战斗反应”/28

1.愤怒——最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心进入战备状态的情绪

2.防御——通过对方的“防备机制”逆推出对方是否已经进入了“战斗反应”

 真正的敌人不是与你谈话的对象,是“战斗反应”本身/31

1.如果你不是第一个挑起事端的人,按照这几点来做

2.运用战斗的技巧,为自己争取利益

3.避开上司“模棱两可”的雷区,以他们习惯的方式消灭“暗战”

 如何减轻“战斗反应”带来的压力/39

1.预先想到可能出现的麻烦——做个意外的预案

2.“临战状态”不是压力,而是契机

3.做好自我保护——减轻“战斗压力”的最好办法

第三章 利用爱恨反应,编织人际关系网

 爱恨微职场——亲和疏的距离/53

1.是刺猬.还是无尾熊——教你观察职场的距离微反应

2.5CM——看你们是爱的平行线还是恨的曲线?

 爱反应明暗示——你对我很重要/67

1.蝴蝶效应——爱反应激发的连锁效应

2.“关系高手”如何拒绝恨反应

3.控制你的愤怒情绪——恨反应最易伤人害己

第四章 读懂逃离反应,成为谈判桌上高手

 别让小动作“逃”走大商机/86

1.体察,他是不是随时准备“逃跑”?

2.纠正错误的“逃离反应”,别让自己在商务谈判上露怯

 如何把他“拉回来”——教你追捕“逃跑者”/110

1.找到对方的“线”,将风筝“拉回来”

2.随机应变,让对方尽在掌握

第五章 藏起安慰反应,不做职场可怜虫

 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视觉安慰/117

1.眼语:它决定你的一切意图

2.从眼神透视对方心理的技巧

3.眼镜:窥视对方心理变化的最有价值的信号

 听,外面的声音很精彩——听觉安慰/125

1.听语气,探知对方的个性

2.语速的快慢也能听出你的脆弱

3.从音调的高低听“人性”

 当心,就是这些细微的“安慰动作”出卖了你/138

1.最明显的表现——丰富的嘴部动作

2.你会隐藏这些安慰行为吗——不要乱动

第六章 将领地反应运用到团队合作中

 壁垒分明的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盘”/149

1.明确界限——请不要轻易挑战别人的“领地”

2.彼此的自尊,是领地的底线

3.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干扰对方的“精神领地”

 别越雷池——“领地反应”是这样被触发的/161

1.莫触碰对方的“痛点”

2.“领地边界战争”——远离小帮派

3.守住“隐私”,锁住“领地”

4.动什么别动老板的“领地”

 从正面进攻扩大自己的“领地”/174

1.把直接领导作为你的基地

2.不争权、不抢功,不让上级有地盘威胁

3.培养“乐群性”,享受“团体作战”

4.付出信任,把后背的“地盘”交给同事

第七章 让仰视反应为你升职加薪

 从坐姿、站姿、走姿解读仰视反应/187

1.真自信还是假自大——看你的坐姿

2.真有把握还是虚张声势——看你的站姿

3.从走姿看你的“仰视弹性”

 力争上游——成为“被仰视”的20%/208

1.抓住上司的“被仰视”心理

2.让上司收到你的仰视,是升职加薪的前提

第八章 理智地用胜败反应对待得失

 解读胜利和失败的姿态/218

1.我赢了——别流露得“太过火”

2.我输了——“失败感”的症状既多种多样,又难以识别

 调整胜败反应——胜利需要气质和模式/224

1.在战斗来临时,永远要摆一个胜利的姿态

2.给失败找方案,防止消极结果的产生

3.胜利和失败的尴尬——患得患失看职场胜败反应

4.调整胜败反应的心态——淡定面对得失,笑看荣辱成败

序言

微反应,百闻不如一“见”

1

人类具有完善的语言系统和敏锐的思维能力,按说与人沟通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我们都知道与人打交道的难度超过与任何一种其他生物,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会隐藏自己内心,或深或浅,或是善意之下的自我保护,或是征服之前的老谋深算。

但是,微反应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

因此,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

研究报告一再指出,大多数人喜欢观其行,而非听其言,尤其是忙碌不堪的现代人。也就是说,人类的沟通方式,有时是透过肢体所传达的无声讯息,而不再是嘴巴说出来的言语。所以不管是有意或无意,我们会把他人的言行尽收眼底,在潜意识里判断他人是敌是友;同样的,别人也做着同样的事情,判断我们是敌是友。因此,我们要懂得怎么控制自己的举止,尤其是那些不经意的小动作,才不至于给旁人留下不正确的印象。

2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是演员,虽然角色一直在变换,但是我们最应该演好真正的自己。

一个好演员必须懂得用微反应——看穿别人的心,进一步将自己打造成“高手”,带动观众融入剧情,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相信剧集里演的都是事实。

我们必须要有绝佳的演技,才能传达正确的讯息。

如果让旁人觉得你的言行不一,那么你就不会得到信任,更不会得到朋友。

请不要以为这是在演戏,很多时候,一些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小动作,会有效地强化或歪曲我们的原意。

许多研究报告也显示,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懂得从他人的细微动作里,读出别人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仔细阅读本书之后,你能懂得这世界无声与有声之间的微妙关系,能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要你不是独居荒岛,那么这本书就属于你,因为你每天都要接触其他人,需要沟通。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忙,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那么这本书正好提供了一条捷径——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实用的微反应。

3

如果你读懂了全书中的八种“微反应”,也就是说,你掌握了正确了解人心的技巧。

与此同时,你一定会知道如何控制自己——让自己的肢体不要胡说八道!

更重要是,你知道如何应用它们——

如果你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掌握冻结反应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如果你是职场“菜鸟”,你可以利用爱恨反应来编织自己的关系网;

如果你想升职加薪,除了准备好迎接战斗反应,还必须合理地利用仰视反应;

如果你是一名团队管理者,那么你是否注意到团队里的“领地反应”,并用此来推动团队的合作和进步?

最后,无论你是什么人,你都必须面对胜利和失败,你都必须在成功的路上经历一次一次的“胜败反应”,并理智地对待它,调整自己的心态!

内容推荐

微反应是什么?它侧重的是:知道该去看些什么?听些什么?具有好奇心及耐心去收集重要的信息;并且从一个人的外貌、肢体语言、声音和行为上归纳出他的模式。

在《微反应读心术》中,作者郭志亮把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技巧活用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解释哪些视觉及听觉线索借此可以有效无误地预测出职场、感情关系以及家庭中的种种行为模式。

它可以让你学会如何锻炼自己的直觉并避开那些会导致错误决策的陷阱。更重要的是,《微反应读心术》将教你如何解读老板、同事、朋友或竞争对手的身体语言,帮你识人、观相、查心,让你一边窥伺别人的举动,一边隐藏自己的意图,在社交和商场的交际应酬里左右逢源,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编辑推荐

你会因为郭志亮编写的这本《微反应读心术》而变成更好的父母、朋友、员工或伴侣,因为——

八种最不受欢迎的握手方式,让你避免沟通尴尬;

八种说谎手势,让你第一时间识破对手;

八种策略性姿势,让你顺利成交销售大单;

八种异性肢体信号,让你轻松捕获意中人;

八种不同微笑,让你神奇般魅力无限;

……

你能辨识出身边最细微的反应,并因此变得更善解人意。

你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利用、被欺骗或是被操纵,能在情感上、金钱上和身体上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你会对人的天性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也因此,你会更加了解自已,并能享受到更丰富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反应读心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志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19330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5-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