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菲洛之梦
?《寻爱绮梦》五百年
?《寻爱绮梦》在17世纪法国的影响
?寻爱绮梦
?《寻爱绮梦》,图像、文本和方言诗
?《寻爱绮梦》中的建筑插图
?《波利菲洛,或再访黑森林:建筑学的性爱显现》导言
?难解的《寻爱绮梦》及其复合密码
?亦真亦幻的作者
?《寻爱绮梦》选译
林泉之梦:叙事、图像、身体实践
?“曲池”——始由人作,终归自然
?解析避居山水:文徵明1533年《拙政园图册》空间研究
关键词
?营造/建筑
图书 | 建筑文化研究(第3辑) |
内容 | 目录 波利菲洛之梦 ?《寻爱绮梦》五百年 ?《寻爱绮梦》在17世纪法国的影响 ?寻爱绮梦 ?《寻爱绮梦》,图像、文本和方言诗 ?《寻爱绮梦》中的建筑插图 ?《波利菲洛,或再访黑森林:建筑学的性爱显现》导言 ?难解的《寻爱绮梦》及其复合密码 ?亦真亦幻的作者 ?《寻爱绮梦》选译 林泉之梦:叙事、图像、身体实践 ?“曲池”——始由人作,终归自然 ?解析避居山水:文徵明1533年《拙政园图册》空间研究 关键词 ?营造/建筑 编辑推荐 ??由丁沃沃和胡恒主编的《建筑文化研究(第3辑)》内容介绍:建筑学的界限在哪里?这是每一个建筑研究者都需要问自己的问题。它的简单点的说法是:今天,对于建筑,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显然,对这一问题有了答案,我们才有可能不走前人路,继而有所创见。依然纠结于对建筑的自主性的强调和论证,未免显得多余。这已经是不争自明、人所共知的“真理”。无论是材料、技术、图绘工具,还是系统化程序,与设计相关的硬科学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把专业无关者彻底清除在外。即使那些对建筑(包括对设计这一内核知识)所知甚多者,在复杂精密、越加庞大的建筑生产系统面前(只要不亲身融入其中),都只能是一声叹息。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寻爱绮梦》五百年 ; 《寻爱绮梦》在17世纪法国的影响 ; 《寻爱绮梦》, 图像、文本和方言诗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文化研究(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沃沃//胡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097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8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8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