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1

 一 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评价与反思/1

 二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与内涵/26

 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总体思路/35

 四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模式选择/53

 五 建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长效机制/59

 六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66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趋势与人口吸纳能力/76

 一 引言/76

 二 相关文献/78

 三 中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预测/81

 四 中国区域城镇化趋势预测/87

 五 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吸纳能力分析/92

 六 主要结论/98

第三章 中国城市规模效益与规模政策/102

 一 国内外关于城市规模政策的争论/102

 二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文献综述:倒U型假说的提出/105

 三 模型与变量/108

 四 城市效率、生产率与城市规模倒U型关系的检验/113

 五 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的Tobit检验/118

 六 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顶点判断/120

 七 关于中国城镇化规模政策的思考/124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128

 一 文献述评/128

 二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136

 三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142

 四 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146

 五 主要结论与启示/157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度量与影响因素/163

 一 引言/163

 二 城镇化成本概念、分类及度量方法/166

 三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测算/168

 四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181

 五 主要结论/188

第六章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与节地潜力/192

 一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状况/192

 二 中国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01

 三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204

 四 未来城镇化对土地需求和节地潜力分析/207

 五 中国节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211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218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218

 二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途径/220

 三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222

 四 实证检验结果/227

 五 总结与政策含义/232

第八章 中国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236

 一 引言/236

 二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理/239

 三 中国城镇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描述/243

 四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252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259

第九章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64

 一 问题的提出/264

 二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主要特征/265

 三 城镇化影响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分析/278

 四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286

 五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选择/294

 六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对策措施/299

第十章 中国城乡融合型城镇化战略模式/305

 一 对城乡分割型城镇化模式的反思/305

 二 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科学基础/310

 三 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和途径/317

 四 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乡融合的模式比较/322

 五 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326

第十一章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评价与战略选择/331

 一 集约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331

 二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必要性/335

 三 中国城镇化集约程度评价/339

 四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和实现途径/346

 五 中国都市区集约型城镇化分析/348

 六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357

第十二章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战略路径/361

 一 引言/361

 二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362

 三 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369

 四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的实现途径/373

第十三章 中国和谐型城镇化战略与路径/383

 一 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科学基础/384

 二 当前中国城镇化中突出的不和谐因素/387

 三 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与基本任务/393

 四 战略路径选择与政策措施/398

第十四章 中国城镇化布局与空间格局优化/406

 一 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现状特征/406

 二 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总体框架/416

 三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政策措施/427

第十五章 中国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433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434

 二 中国城镇化现行制度的特点与制度障碍/443

 三 中国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制度改革与创新/458

第十六章 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468

 一 农民市民化概念及基本内涵/469

 二 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471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及其分担机制/480

 四 农民市民化的途径选择及其制度安排:让农民“带资进城”/491

 五 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499

附录一 中国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促进镇域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506

附录二 加快推进城市全面转型战略/511

附录三 要重视减速期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调整/518

附录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523

附录五 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思路与建议/529

附录六 构建大郑州都市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促进中部全面崛起/535

附录七 推进城镇化需要清除户籍障碍/539

附录八 关于尽快恢复设市工作重启县改市的建议/546

附录九 关于中国城镇化若干重大问题的争论/551

附录十 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556

索引/561

内容推荐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魏后凯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项目组成员先后赴多个省区市调研(含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有关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的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支撑。最终成果共分为16章,其中第一章为总体研究报告.第二至第十六章为专题研究报告,主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和支撑总体研究。附录一至附录十为向中央、国务院提交的各种政策建议和相关成果。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剖析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模式选择、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并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必须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走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本书由魏后凯主编。

编辑推荐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大量有关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剖析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模式选择、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并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必须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走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本书由魏后凯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济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后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0124
开本 16开
页数 5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2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46
CIP核字 2013207980
中图分类号 F299.21
丛书名 经济研究系列
印张 3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7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