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贻绎的这本《希伯来语〈圣经>导论》旨在将西方学界对于希伯来语《圣经》这部著作本身的整体认识水平介绍给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本书分为13章,根据犹太教传统对于希伯来《圣经》的不同部分的排列进行排序讲解,每一章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文本阅读分析、综合介绍、方法旁论、相关书目。
图书 | 希伯来语圣经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贻绎的这本《希伯来语〈圣经>导论》旨在将西方学界对于希伯来语《圣经》这部著作本身的整体认识水平介绍给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本书分为13章,根据犹太教传统对于希伯来《圣经》的不同部分的排列进行排序讲解,每一章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文本阅读分析、综合介绍、方法旁论、相关书目。 内容推荐 圣经研究作为一个大的学科分支,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西方国家的大学中;这个学科可以说和西方大学的历史几乎一样长。这个学科在不同地区的大学,有不同的研究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变化。最近100来年,由于考古、语言学和历史研究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以这些方面为出发点的圣经研究学科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陈贻绎的这本《希伯来语〈圣经>导论》旨在将西方学界对于希伯来语《圣经》这部著作本身的整体认识水平介绍给当今中国的大学生。 《希伯来语〈圣经>导论》分为13章,根据犹太教传统对于希伯来语《圣经》的不同部分的排列进行排序讲解,每一章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文本阅读分析、综合介绍、方法旁论、相关书目,全书着重阐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希伯来圣经作为文字作品本身的内容、历史传承和特色。第二个问题是,希伯来语《圣经》作为文化和宗教经典的地位和作用。便于中国大学生深刻了解希伯来语《圣经》,从而了解并正确认知西方经典文化,拓宽视野。 目录 第一章 综述 什么是希伯来《圣经》 为什么要学习希伯来《圣经》 中国大学生学习希伯来《圣经》的语境和重点 希伯来《圣经》产生的地理环境 关于对待《圣经》历史的态度 基本上建立在希伯来《圣经》文字上的以色列历史概述 相关资源 方法旁论(1):出于信仰的虔诚阅读和评判性阅读的区别 第二章 创世记(一)上古(1-11章) 希伯来《圣经》的第一部分:五经 创世记(一)内容介绍 反映在创世记中的希伯来《圣经》的语言和修辞 创世神话的古代近东文学作品背景 希伯来人的宗教观 方法旁论(2):摩西五经成书溯源研究(一) 第三章 创世记(二)先祖故事(12-50章) 内容介绍 先祖故事与历史的关系 先祖时代的共同主题 方法旁论(3):摩西五经成书溯源研究(二) 第四章 出埃及记:以色列民族的形成 内容介绍 出埃及记的古代近东背景和文学技巧举例 以色列的神 关于割礼的插曲 方法旁论(4):出埃及的时间——从传说中寻找历史的方法和尴尬 第五章 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律法和教规 内容介绍 律法成文的时代 希伯来《圣经》律法的古代近东背景 教规:祭祀 契约的古代近东背景 方法旁论(5):《圣经》中有密码吗? 第六章 约书亚记和士师记——进驻迦南,两个视角 希伯来《圣经》的第二部分:先知书(前先知和后先知) 约书亚记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介绍 约书亚记所描述的占领过程 12个支派 士师记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介绍 约书亚和士师时期以色列人的宗教活动线索 关于故事不同的来源和版本的线索 士师记中的一些文本信息举例 士师记中保留的历史线索举例 方法旁论(6):叙利亚一巴勒斯坦地区《圣经》考古学的历史和方法框架 第七章 撒母耳记——王朝的崛起 历史背景和内容介绍 文本所提供的种种线索 耶路撒冷 大卫其人 方法旁论(7):希伯来《圣经》的汉译历史和现状 第八章 列王纪——王朝的历史 历史背景和内容介绍 列王纪文本和《圣经》外部资料所提供的种种线索 方法旁论(8):以色列统一王国阶段历史研究现状 第九章 先知文学——犹太教的精神 整体概述 三部长篇幅作品 十二小先知书 方法旁论(9):希伯来文化中的先知和先知精神 第十章 诗篇、箴言和约伯记 希伯来《圣经》的第三部分:作品集 文体介绍 作品介绍 方法旁论(10):阅读希伯来《圣经》箴言——阅读犹太文化独特的思想世界 第十一章 五卷书 五卷书 雅歌 路得记 耶利米哀歌 传道书 以斯帖记 方法旁论(11):希伯来《圣经》中反映出来的以色列宗教 第十二章 但以理书及历代志中的历史记载 但以理书 历代志作者的历史 方法旁论(12):希伯来《圣经》的阿拉米语翻译塔尔艮 第十三章 希伯来《圣经》的延续:次经、伪经、死海古卷、希腊语《圣经》和密示拿次经 伪经 死海古卷 基督教新约 拉比文学 方法旁论(13):犹太传统资料在希伯来《圣经》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书目 附录 重要名词解释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希伯来语圣经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贻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918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3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