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它研究的是,在民国时期,科学文化开始步入理性发展轨道。

  由郭云写作的《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以近代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

内容推荐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由郭云著,全书以1927-1937年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考察对象,指出这一时期科学(化已经进入有组织、有目的的发展创造阶段,并出现了大众化的传播趋势。这一方面深刻影响了人文社科领域,使人文知识分子纷纷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和要求衡量人文学术;另一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科学的技术性转化直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也被寄予厚望,对中国的政治科学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适合科学文化发展史研究者阅读。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萌芽

 一、近代化视阈中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

 二、“师夷长技”——中国传统文化转变的开始

第二节 “两种文化”的分化及科学文化独立地位的凸显

 一、“科学”概念的准确化

 二、科学文化独立地位的凸显

第二章 1927-1937年自然科学的学术化发展

第一节 近代科研机构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政府科研机构

 二、私立科学研究机构

 三、各大学的研究所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学术交流的多样化

 一、科学研究的进步

 二、学术交流的多样化

第三节 高等院校科技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一、科技教育的重视与提倡

 二、科技课程体系的充实完善

第三章 1927-1937年科学文化的大众化传播

第一节 科普宣传多样化

 一、科普出版走向繁荣

 二、直观形象的科普宣传

第二节 科普内容平民化

 一、大众化的宣传宗旨

 二、通俗化的传播内容

第四章 1927-1937年科学文化的人文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人文知识的科学化追求

 一、学习自然科学,开阔人文视野

 二、采用科学方法,深化人文研究

第二节 科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出路

 一、科学文化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建设思想

 二、知识界对科学文化的肯定及追求

 三、科学中国化与科学文化建设

第五章 1927-1937年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实践及意义

第一节 科学的技术性转化及影响

 一、制定科技奖惩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进行实业建设,发展工矿企业

第二节 专家参政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追求

 一、专家参政的理论

 二、专家参政的实践

 三、专家参政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13499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22.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