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业老厦门(现代中国商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的摇篮中英对照)
内容
编辑推荐

“穿过狭窄的水道,在乘慢船航行一个半小时,就到了鼓浪屿。对稍微富足的商人来说,鼓浪屿是一片舒适的乐土。这里还曾经是“全球最富庶平方英里”美誉的竞争者之一。”

潘维廉编写的这本《商业老厦门:现代中国商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的摇篮中》全图景揭秘了老厦门时代的印记,展现了外国人眼中的古早厦门。

内容推荐

几个世纪以来,分布在海内外的厦门人兴旺发达,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把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促进教育的现代化。生活于斯的富裕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建立了20多所先进的具有开创精神的教育机构,其中包括厦门大学。早在20世纪初期,厦门就不仅被誉为世界上最富足的地方,而且还孕育了现代教育、医学、文学、艺术、体育、天文学和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才。

那么,厦门长达几个世纪甚至延续至21世纪的威功秘诀是什么?答案就在这本《商业老厦门:现代中国商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的摇篮中》里。

《商业老厦门:现代中国商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的摇篮中》由潘维廉编写。

目录

鸣谢

前言

第一章 老厦门

第二章 为何厦门胜过广东

第三章 中国最富冒险精神的人

第四章 厦门精神

第五章 热爱和平的厦门斗士

第六章 鼓浪屿——外国租界

第七章 现代中国教育的摇篮

第八章 厦门大学——中国现代工商管理教育的先驱

附录 厦门大学之最

后记:居厦二十余载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厦门——华侨的故土  1834年4月7日

今天我们终于启航了。关于福建最著名(同时也是亚洲最伟大的商贸中心之一)的这个商贸中心——厦门,还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我不能忽略。厦门港是一个深水良港,最大型的战舰能够自由出入。这个地区的人似乎是天生的商人和海员。贫瘠的土地只能容下少量的人口。无奈之余,他们只好背井离乡,要么下南洋,要么去台湾,要么迁居中国主要商业中心,要么就是在沿海打渔谋生。无论他们去哪里,他们很少继续处于赤贫状态。相反,他们很富有。利用手中的资本或优质的企业、生意,他们控制了整个岛屿或全省的贸易。

怀着对故土的无限依恋,他们略有斩获就荣归故里,或向家人大量汇款。许多商人在中国北方做生意,每年都带着钱财回家。因此,厦门商人拥有中国大部分的海运业务和更大份额的沿海贸易资本就不足为奇了。厦门这块贫瘠的土地成了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财富主要来自厦门人的生意。无论从地理条件,人民的富裕程度,还是中国商铺的数量,厦门无疑是与欧洲商人开展贸易通商的最佳港口之一。葡萄牙最早到这里做生意,随后而来的是荷兰人,现在西班牙也获得了进人厦门的权利……

生意场上,他们以诚信著名。这一点中国其他地方的人难以望其项背。厦门人很注意发展与生客的友谊,经常自由地与他们交往,不受政府管制。番邦经常授予厦门人殖民地高官,委以重任。上世纪中叶,他们的后代在锡兰王国登基加冕。

——郭施拉:《三次航海日记》,1834年

1874年厦门人下南洋 长期以来,厦门一直是中国大规模对外移民的中心。1874年,16500名苦力离开厦门港,前往新加坡。我们抵达厦门后几天,一艘大型蒸汽船运走了800人,目的地还是新加坡。他们大多数去了马来半岛和荷兰人在马六甲海峡的殖民地。他们都是来自厦门地区,一部分是工匠,一部分是农民。很多人定居在第二故乡,还有不少人在积累相当家当之后返回故土…些人死后就埋葬在祖先的坟墓旁,因为中国人对故土有深厚的情感。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经济上能够承受得起,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然后运回故乡人葬。

——肖尔,1881年

移民,不是占领 我们常说中国人长期以来一直就是一个对外移民的民族。对于这种说法,一些读者感到有悖常理。事实上,从鄂托斯克海到孟加拉湾,中国人一直沿着亚洲的海岸线迁徙。日本人就是从中国迁移出去的一支旁系。中国外海的岛屿以及东印度群岛(指日本列岛——译者注)都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远古时代,亚洲东部半岛(指朝鲜半岛——译者注)的每个王朝都有影响力极大的中国人大规模聚居区。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无论中国人什么时候移居他乡,他们所代表的先进文明赋予他们绝对优越的有利条件,让他们迅速超越本地人。

依靠自己的聪明、勤奋和生意头脑,中国人几乎垄断了所有高回报率的重要工作部门。商业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他们成为居住社区的中坚力量和领导人物……

——麦利和,1861年

外国人对中国海外实业家的描述(20世纪30年代)

受陈嘉庚事迹的鼓舞

但是,马来人生活最大的变化也许是现代中国资本家和实业家的出现。新加坡一直以其富有的“头家”而著名。但是,现在的头家跟两代之前留着辫子、彬彬有礼的绅士大不一样。至少,从外表上来看,从棕色皮鞋,到领带和衣领,他被西化了。到了晚上,他跟有钱的欧洲人一样穿着熨烫过的衬衫和礼服。他多半还会戴上角质框架的眼镜。

假如他是富家子弟,他几乎肯定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也许是伦敦某个律师学院培养出来的法官。如果他白手起家,在新加坡头家中,从普通的苦力起家,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类似的惊人事例并不少见。

很快,他获得了其教育良好的同胞的外在特质。但在上述两种案例中,他是一个装备齐全的实业家,拥有犹太人的理财能力、南非兰特财主的赌博天份、巴塔或福特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老派格拉斯哥苏格兰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的能量。他开银行、办报纸。

他对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行情了如指掌。他是各种商品价格的权威。他拥有多个橡胶园和锡矿。他的工厂生产靴子、便宜的衣物、包括菠萝罐头等食品、建筑材料、药品、肥皂、玩具以及橡胶制品。采用最新的现代推销术,他努力把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几乎世界每一个国家。

工作之余,他在新加坡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拥有房产,带妻子参加赛马,打高尔夫球。他热爱飞行。在大英帝国航空公司从槟榔至香港的首航航班上,唯一的旅客是一名新加坡华人,名叫王益霖。他也是一名爱国公民和热心的扶轮社会员,对保护他的英国统治者感恩戴德,为政府立法会和多个市政委员会(他可能是其成员)提供了宝贵的服务。

总之,他是当地慈善机构的热心捐助者。跟美国的百万富翁一样,他也喜欢资助医院、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

他被迫移居国外。就其现状,他在某些情况下不敢返回中国。尽管他安于海峡租界,并为自己对新加坡所作出的贡献感到自豪,但如果说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故乡,那就错了……他盈利的一部分已经被汇回故乡去帮助在困苦中挣扎的国家。在中国,包括厦门,已经不止一所大学,其创办的资金来源于新加坡的华人。  他对马来亚的服务没有被英国政府所忘记。乔治国王去世之前所做的几件事情,其中一件就是首次把爵士称号授予中国人宋旺相。宋是一名尊贵的律师。他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市政工作,并在新加坡自愿服役。

——R.H.布鲁斯·洛克哈特,1936年

P63-71

序言

非常感谢厦门大学出版社和福建电视台潘文功先生——他帮我译校本书以及我之前撰写的其他六本有关福建的书籍。

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沈艺峰教授。承蒙院长准许,本人得以使用学院申报加入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的认证资料。自1988年来到厦门,我有幸目睹厦大MBA课程从牙牙学语开始,发展成为北京、上海之外唯一列入《福布斯》和《商业周刊》中国MBA及EMBA十佳的院系。当然,以厦门在商业和教育领域拥有的丰富遗产,获得这种荣誉并不足为奇。

最后,我还要感谢厦门历史上和这个时代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教育家。他们构建了厦门规模宏大的国际贸易网络,并为厦门及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包括被誉为“亚洲的亨利·福特”——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嘉庚先生。他一生捐献给教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

与先前无数的厦门人一样,陈嘉庚先生既是一位富有远见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名实干家。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时,设立了商学院和教育学院两个学院,因为他从历史的经验中发现,即使在他的那个年代里,要在日益全球化的环境中持续不断地取得成功,也需要把实用的商业技能和经验与高质量的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爱我厦门!

潘维廉博士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后记

居厦二十余载

1988年我来到厦大,希望在这里教书。跟陈哲清和同处20世纪20年代的伯特兰·罗素一样,在亲眼目睹厦门20多年的巨变,并一口气读完数百本有关厦门的历史文献之后,我自己也从厦门这里学到了许多,不仅仅是有关生意,还包括生活,以及生意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1988年,当我们全家人走下香港客轮、登陆厦门的时候,这里没有什么高楼,很难相信这座满是灰尘的小城就是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伟大的经济和文化的发源地。但是,在十年之间,厦门发生了巨变。最显著的是,有一段时间,厦门的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国第一,环境保护紧跟其次。

厦门令人惊奇的均衡发展并没有让人感到吃惊,因为跟先前数百年来居住厦门或遍布全球各地的闽南企业家一样,现代厦门人热衷于商业,也同时热爱生活,而且有办法在两者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当2002年厦门在德国斯图加特荣获“国际宜居城市金奖”的时候,在六名国际评委中,有一位评委评论说:“我没想到中国拥有厦门这样的城市。”

我希望这本书已经帮助你理解为什么我所撰写的有关福建的书籍名称里大多拥有“魅力”这个单词,因为厦门和厦门大学实在太神奇了。

爱我厦门!

爱我厦门大学!

潘维廉博士

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业老厦门(现代中国商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的摇篮中英对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维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542958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