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树谎花
内容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一树谎花》是作家亦夫海外归来,继《土街》、《媾疫》之后,再推力作——“原欲三部曲”最后一部。

《一树谎花》这是一个充满了天意、人弄、神机巧合的故事,令人如鲠在喉,意犹未尽。读时,那一行行文字如成熟的谷穗颗粒饱满;每一个章节不断从纸页间走来,围合成立体的影像,栩栩如生的呈现于眼前。恍惚间走入了另一个世界,陌生而又熟悉,遥远而又真切……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一树谎花》是亦夫继《土街》、《媾疫》之后,再推力作——“原欲三部曲”最后一部。

有些花儿,是为果实而开放的,而有些花儿,则正是为无果而开放的。它们盛开的理由,纯粹只是为了那短暂却足够绚丽的绽放。而这种绽放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它们无意间装点了别人的生活,带给原本俗琐灰色的人生一丝亮色、一线希望……《一树谎花》中以德报怨的善举,最终并没有收获我们期许中的结局。求善、包容、悲悯之心,就如同一朵朵在人性春天里绚烂开放的谎花。我们并不能因为没有结果,就去否认它们存在的价值,就去否定它们的洁白和美丽。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代后记

试读章节

麻子娃降临人世的出奇方式,注定了他后来在西川这片土地上要弄鬼成精、化龙变蛇。

麻子娃姓贺,父亲名叫贺仓山,是个方圆有名的软蛋子。生得皮松骨软,脚小腿细,一颗发疏髭稀的脑袋却奇大无比。模样怪异,四野尽知,人送外号“贺软头”。他甭说上山打柴、下田做活,朗朗晴日里一阵风来,就摇摇晃晃地撑不住身子。但此歪人却天生有富,他是本地大户人家的一根独苗,刚刚成人,父母便先后辞世,留给他的是一院青砖大房、数垄风水宝地。靠着先人遗赠的富厚家底,贺仓山坐享平稳,逍逍遥遥地过了大半生。

这一年正月间,西川一带还是冻土未消、积雪不化,到处是一派草衰树枯的萧瑟冬景。有名的街镇窑店镇那棵据说已有几百年树龄的老皂荚树,一夜间却忽然满树白花,引得蝶绕蜂围,四乡八邻前来观奇的人络绎不绝。西川一带有名没名的神估老汉、算命婆子,面对这棵在冬日里返春的百年老树,个个支支吾吾,说不清子丑寅卯。打这桩异事开始,西川连着三年滴雨不落,四季暴晒,缺水的土地几乎年年颗粒无收。尽管人们东到麻黄山祈雨,西去丈八寺求神,能想的一切办法想尽用绝,一场天欲绝人的大年馑还是降临到了这片土地上。

贺仓山这一年刚过四十。他十七岁上娶的涝店白财东家的女子二十多年未曾抱怀,这一年却奇迹般地怀孕了。

此时年馑的迹象已经开始蔓延,有些家庭的存粮已经吃尽,通往他乡的土道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拉家扯口去逃荒的牺惶的身影。官庄向来是西川一带地势平整、土质肥沃的风水宝地,一时半会儿还不至于腾锅倒灶、断了口粮,但也已经不能像昔日那样顿顿细粮白面地放开肚皮吃安生饭了。过去用来喂猪的粗粮都被掺进了饭里,有些家底稀欠的人家甚至将粗涩得几乎无法下咽的高粱麸子、包谷芯面也当成了充饥的粮食。

官庄村外的土路小道上,许许多多的逃荒者由于一路嚼观音土为食,他们无论老少,个个皮肤黄亮,没有血色,被土填塞得沉甸甸的肚子鼓胀着,像一群细颈大腹的蝗虫。当贺仓山的女人腆着日益显山露水的肚子出现在村人们面前时,开始人们还不解其故,私下嘀咕说:“日怪了,贺家也算官庄不小的财东,他女人难道也吃观音土了不成?”但渐渐地,人们从贺白氏那越来越显得水嫩和风韵的眉眼上看出了门道:这狗日的女人真是有了!头大身小、弱不禁风的贺仓山,一直因为在女人的身子上鼓捣不出个动静而让官庄的男人鄙夷和不屑。贺白氏初嫁官庄的那几年,村里不知多少汉子偷眼看着她风摆柳条一样的水灵模样,暗自恨得牙根痒痒地骂道:“老天爷瞎眼了,把恁肥嫩的一块好肉喂了没牙的狗。”

年过四十的贺仓山本来早已心灰意冷。贺白氏几十年不开怀,他之所以忍气吞声,不敢休妻另娶,是因为自己的家伙实在争不上气。一年到头,他夜坐灯下,一锅一锅地抽着旱烟。身旁的贺白氏在睡梦中一改平素低眉顺眼的样子,她朱唇微启、娇喘咻咻,风韵诱人的身子蛇一般不停扭动。贺仓山见状不但不恼,反倒心生怜悯地独自哀叹:“旱苗盼雨,饿兽求食,人之常情呀。可惜我生就的和尚命,难承其情。”一年当中,他鼓足蛮力、捉枪上阵的次数不但区区可数,而且每每刚一交手便草草收兵,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贼日他妈!怕是老天叫我贺家绝后呢。”他想着自己偌大一宅院子和原上的良田,心里又多了几分苍凉和灰暗。

刚刚证实贺白氏怀孕时,可怜的贺仓山先是一怔,随即扑倒在祖先的牌位前号啕大哭起来。他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哭得像个殁了娘的月龄娃。贺白氏吓了一跳,不知所措地劝慰道:“外头的,外头的!你这是做甚?中年得子,这是造化呀!你应该高兴。”贺仓山抬起婆娑的泪眼痴痴地望着贺白氏,嘴里说着:“高兴,我这是高兴,日他妈我这是高兴呀。”说罢又趴在地上扯长声哭了起来。  饥荒的阴影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这片土地上。官庄四周的土路上逃荒的外乡人日益繁密。跑肚拉稀的人,情急之下到壕沟荒坡或河滩野坟间屙屎时,撞上一两具饿毙倒地的叫花子,已经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新鲜事。窑店镇逢五遇十的集市上照样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只是昔日热气腾腾、满街飘香的羊肉铺、面馆、酒肆、牌庄、青楼等已日显清冷,满街流窜的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逃荒之人。镇西骡马嘶鸣、猪哼羊叫的牲口市场也散了摊场,渐渐被异乡卖儿卖女的叫花子所占领,形成了一个儿哭娘叫、悲声盈天的人市。

土历七月十五日,晴空万里无云,太阳流金喷火,天气热得狗吐舌头人喘气。吃罢早饭,贺白氏直说嘴馋,嚷着要去跟集吃羊肉。贺仓山嘱托了几句,便随她和村里几个婆姨女子去了。

贺仓山盘腿坐在炕上抽了一锅旱烟,起身走进了宅院的西厢房。这是原来雇佣的长工的寝室,但因为久旱无雨,地里的活路无法继续,他便将已经在贺家干了多年的七个长工全部辞掉,只留了没爹没娘没去处的二顺子,在家里帮闲打杂,拢柴烧火。老汉走进西厢房时,二顺子并不在屋。屋中的一溜通炕空荡荡的,只有几只饥鼠在厮咬打闹。

“这死货!饭碗一撂就溜出去逛世事了。”他正嘟嚷时,却见二顺子一头汗水地跑了进来,嘴里喊叫着:“东家爷,东家爷,出下大祸事了。”

“甚事这么日急慌脑的?”贺仓山嘴上这么说着,却惊得身上顿时出了一层虚汗。

“死……死……死人了,死下人了!”二顺子本来就有些笨嘴拙舌,心里一急,更是结结巴巴地说不利索。

“谁死了?你甭急,你狗日的没爹没娘的急个甚!”贺仓山感到自己一身的细肉哗哗哗地颤抖了起来。

“村头富全家的马车栽到双岔沟里去了,全村的人正赶着去呢,说是车上坐的人一满摔死了。”

贺仓山长吁了一口气,半是气恼半是欣慰地在二顺子的头上敲了一烟锅:“把你个狼不吃的!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东家婆出甚事了呢。”

二顺子捂着被烟锅敲疼的额颅,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在苜蓿地里屙屎,眼见着村里一伙媳妇要搭富全的车,富全不让,却说我东家婆身子重,独独叫她上去了……”

贺仓山话还未听完,就直了瓷勾勾一双眼睛。他傻愣愣地盯着二顺子,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东家,我去卷张席子吧,咱也……”

贺仓山像从梦魇中刚刚醒来一样。他一双细腿支撑不住,摇摇晃晃地瘫了下去,同时扯着尖细得如同婆娘般的嗓子哭了起来:“到头来我还是个绝后的命呀!嗨呀呀,猴日富全他妈呢,赶集就赶集,你吆上马车是给祖坟上填土呢嘛!嗨呀呀……”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太阳粗大的光线从头顶直射而下,使每个人脚底的阴影看上去像一口黑洞洞的井。二顺子不知所措地看着东家,正怯手陡脚地去拿裹死人的席子时,院后槐树上传来几声乌鸦刺耳的叫声,听上去就如同有人躲在暗处偷偷发笑。P1-5

后记

《一树谎花》写于数年前,而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太清了。

其实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迄今已持续了数十载。按道理,我能在日记中找到这部小说写作的具体时日。可不巧的是,一次重装电脑系统时的操作失误,将存在硬盘中的那段日记全部丢失了。由于各种机缘的不巧合,让这本书的出版拖到了今日。关于这本书当时写作的情形,由于距今已有数载,也由于我人到中年,记忆中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一树谎花》写于一个秋天。从动笔到结束,大概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东京寓所的书房位于小楼的一层。窗外的马路既是通道,也是小区的空场。放学后或周末,总有邻家孩子们在外面嬉笑打闹;偶然路过的出售炭烤白薯或手工拉面的移动贩卖车,会传来那种单调却悠扬的叫卖声;定期或不定期会有推销员按响门铃,在谦卑地鞠躬行礼后,开始介绍他们的保险、汽车甚至墓地……我旅居异邦已逾十年,按说早应该对这里的语言和乡俗了然于胸。然而我在那段时间里,却因为沉浸在《一树谎花》中官庄那片异常清晰而真实的土地上,思维总是在闭塞的蛮荒之地和现代大都会、在遥远的往昔与切近的当下、在模糊的幻觉和逼真的现实间来回游移。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神情恍惚如在梦境。而将我拉回现实中来的,只有窗外那几棵墨竹在秋天凉风中轻轻摇摆的沙沙声……

现在,这本似乎在宿命中就注定要难产的小说,终于要付梓面世了。我坐在北京的陋室中回忆当时的写作状态,想起那几棵长期守望着我寂寞书房的墨竹,禁不住再一次恍惚起来:是我记忆中的幻觉,还是它们果真在那个秋天里,用秋风中竹叶充满寓意的摩挲声,唤醒了沉醉在似是而非的混沌状态中的那个异乡的旅人?

我曾多次被问及“为什么写作”这样的问题,却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距离第一部长篇小说《土街》的写作和出版,时光已经流逝了二十年。这段在人生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短的时间里,对写作的钟情甚至偏执,让我先是放弃了公务员的职位而改当编辑,后来又干脆放弃了职业转做自由人。但迄今为止,我总算对这个貌似复杂的问题有了些自己的理解。和我同时进入机关的那些昔日同事,眼下大多或者位高权重,或者坐拥财富。大家偶然相聚时,他们都会神色不解地问我:你如此执着于文字,到底收获了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我往往无言以对:因为这20年中,我所写作出版的六、七部长篇是不值得一提的。它们不但没有带给我世俗意义上的收获,甚至由于某些作品遭禁而成了被人诟病的理由。我想反诘他们:树上的谎花,收获了什么?但我的性格中缺乏反被动为主动的锋芒,因而我多是尴尬地岔开话题,或干脆长久地保持了沉默。

那些在春天里同样绚烂开放,但凋谢后却一无所果的谎花,究竟收获了什么?当秋天里人们手捧果实、喜形于色的时候,还有谁能想起春天里曾同样姹紫嫣红或冰清玉洁过的它们。我在内心这样询问的时候,却很快就无声地嘲笑了自己:这不过是一个务实主义者的庸人自扰罢了。有些花儿,是为果实而开放的,而有些花儿,则正是为无果而开放的。它们盛开的理由,纯粹只是为了那短暂却足够绚丽的绽放。而这种绽放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它们无意间装点了别人的生活,带给原本俗琐灰色的人生一丝亮色、一线希望……《一树谎花》中以德报怨的善举,最终并没有收获我们期许中的结局。求善、包容、悲悯之心,就如同一朵朵在人性春天里绚烂开放的谎花。我们并不能因为没有结果,就去否认它们存在的价值,就去否定它们的洁白和美丽。

我已经不再纠结写作此书的那个秋天的有关细节了,虚妄与真实之辨已经不再重要。那些花儿,真的曾经开放过吗?对于这样的追问,我也不想再寻求答案。因为其实是否真的开放过,在我心里也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

2012年5月30日于北京芍药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树谎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亦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2292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