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三农危与机
内容
编辑推荐

说起“三农”,很多人都可以道出个一二三来。社会上针对三农问题的各种议论频发,诸多观点纷呈,其中确有不少真知灼见。这是大好事,说明三农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中国三农危与机》(作者刘奇)对当前三农领域的重大问题基本都有所涉猎、有所解析。

内容推荐

刘奇同志的又一新著《中国三农危与机》,秉承了他的一贯文风,以其独到的视角、独特的思考,围绕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三农方面最热门的话题,较为系统、全面地进行释困辨难、解惑答疑,提出的问题很有现实性、针对性,给出的对策也很有合理性、可操作性,且思辨深刻,视野开阔,观点鲜明,语言鲜活,可读性强。《中国三农危与机》(作者刘奇)对当前三农领域的重大问题基本都有所涉猎、有所解析。

目录

第一章 让社会多一点“粮心”

第二章 必须走出“离农越远,离现代化越近”的认识误区

第三章 三体共化:重启农业现代化议程

第四章 不能让农业现代化在土地问题上打转转

第五章 都市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先头劲旅

第六章 农村要发展,得把“钱途”整明白

第七章 粮食安全ABC

第八章 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价值如何定位

第九章 城镇化就是把农民“化”入城镇的过程

第十章 从“城乡中国”到“城镇中国”

第十一章 乡村民主在路卜

第十二章 寻策以“机”化“危”,整合六种声音

试读章节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也是人类文明的三大基本载体。三大文明各自在不同历史阶段承载着不同的文明内涵,它们还具有继起性的特征,后一种文明都是在前一种文明基础上成长发育起来的升级版,但它们又在新的历史时段共生共荣、不可或缺,而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矛盾对立关系。然而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不少地方受GDF’崇拜和不正确的政绩观等因素影响,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城市文明才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农业文明则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最落后、最腐朽、最该抛弃的文明。在这种风潮的裹挟下,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严重偏斜,一股谈“农”色变、厌农弃农之风深人人心,左右世情。曾几何时,被人们引以为豪的“鱼米之乡”,成了偏僻落后闭塞的代名词,在从省到市县乡村各级宣传推介活动中,再也无人提及,“鱼米之乡”已“破帽遮颜过闹市”,全面隐退。全国40多所农业院校带农的专业大都面临生源危机,农业中职和中学更是路断人稀。以河北省为例,上世纪有农业中专和中学75所,到2008年已锐减到只有7所,全省10(3多万名在校职业中专学生中,学农的只有几千人。

面对这种情势,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战略思维,这是对人类三大文明的继承发展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对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深化、细化、具体化,不仅是一次重大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内涵丰富、定位清楚、指向明确。这一论断警醒社会,告诫世人:农业文明是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并行不悖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的母体文明。只有农业文明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文明,其他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明,没有农业文明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没有农业文明的经济是断裂的经济,没有农业文明的社会是危险的社会,没有农业文明的政治是可怕的政治,没有农业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最艰巨、最严峻的课题。而要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必须摆正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兰化”之间的关系,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战略思想贯彻好落实好。要做到这一点,当前必须下大功夫克服全社会尤其是不少领导干部对农的偏见与傲慢,还三农以地位,给三农以公正,重塑农业文明的现代尊严。而现代尊严的重塑,首先需要农业自身做出努力,即农业必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重新认识自身、重新解释自身、重新谋划自身。

1,重新认识自身

人贵有自知之明,“业”也同样贵在自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身处何处,价值几何,应予廓清。

一是基础性。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伴随着农业文明的薪火相传,人类得以从远古走到今天。农业文明是根,今天的工业文明也好城市文明也好,都是在农业文明这个根系上发出的文明之芽,在农业文明这根藤蔓上结出的文明之果。毫无疑问,农业文明既是所有文明的基础,更是所有文明的灵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没有农业文明这个基础,工业文明、城市文明都是空中楼阁。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其他民族都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文明,在历史上都曾辉煌过,但是所有的都中断了,只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没有中断,根本原因就是有着生生不息的农业文明作柱础和载体。P26-27

序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粮食已经实现了“九连增”,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进口也在逐年增长,而且进口的增幅高于国内粮食产量的增幅。显然,我国农业现代化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同在的十字路口。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需要全社会对三农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一日三餐,人人需要,这是铁律。因此,用刘奇同志的话说,全社会都应多一点“粮心”。我想,所谓“多一点粮心”,就是多一些对“三农”的关心、关爱和关注。

说起“三农”,很多人都可以道出个一二三来。社会上针对三农问题的各种议论频发,诸多观点纷呈,其中确有不少真知灼见。这是大好事,说明三农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毋庸置疑,许多问题都需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探讨,比如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土地制度的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育、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等。但有些问题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比如,在高速推进城镇化的当下,一种“离农越远,离现代化就越近”的观点在一些地方滋生,似乎城市才是文明的代表,农村是反文明的代表。有的同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设计制度、制定措施,因此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城市日新月异、农村面貌依旧的现象。实际上,农业文明是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并行不悖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们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没有农业文明,一切文明都将是空中楼阁。我国在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农业这条短腿跟不上,不把这条短腿加长,“四化”就无法同步。而要加长这条短腿,必须推进“三体共化”,即作为本体的农业、作为主体的农民和作为载体的农村共同现代化,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刘奇同志的又一新著《中国三农“危”与“机”》,秉承了他的一贯文风,以其独到的视角、独特的思考,围绕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三农方面最热门的话题,较为系统、全面地进行释困辨难、解惑答疑,提出的问题很有现实性、针对性,给出的对策也很有合理性、可操作性,且思辨深刻,视野开阔,观点鲜明,语言鲜活,可读性强。该书对当前三农领域的重大问题基本都有所涉猎、有所解析。通观全书,看似每文独立成篇,但却构成上下贯通、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内在逻辑体系。我相信,不管是三农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实践者,还是有心关注三农问题的社会各界,读后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2013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刘奇同志的又一新著《中国三农“危”与“机”》,秉承了他的一贯文风,以其独到的视角、独特的思考,围绕人们当前普遍关心的三农方面最热门的话题,较为系统、全面地进行释困辨难、解惑答疑,提出的问题很有现实性、针对性,给出的对策也很有合理性、可操作性,且思辨深刻,视野开阔,观点鲜明,语言鲜活,可读性强。该书对当前三农领域的重大问题基本都有所涉猎、有所解析。通观全书,看似每文独立成篇,但却构成上下贯通、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内在逻辑体系。我相信,不管是三农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实践者,还是有心关注三农问题的社会各界,读后都会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陈锡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三农危与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700678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2013304219
中图分类号 F32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7: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