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喜宴/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说起王安忆,对中国文坛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从1981年的《雨,沙沙沙》到2000年的新作《富萍》,20年以来,王安忆始终以一种顽强坚韧的姿态,畅快地书写着她的人生体验、精神历险和生命向往。她的散文,本身就洋溢着一股生活的真挚和朴实,没有华丽繁荣的辞藻,也没有故意的矫揉造作之态。一篇散文,就是一个人生,也是一个真实人生的缩影,朴实无华,朴素的简直能让人闻到黄土的淳朴和仁厚,《喜宴》选录了她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数篇。

内容推荐

《喜宴》旨在囊括王安忆创作的精华作品,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

《喜宴》中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王安忆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从王安忆的作品里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

目录

中篇小说

姊妹们

忧伤的年代

隐居的时代

短篇小说

人人之间

阿跷传略

阿芳的灯

小饭店

喜宴

开会

陆地上的漂流瓶

伴你同行

民工刘建华

舞伴

一家之主

救命车

弄堂里的白马

散文

华舍住行

寻找苏青

接近世纪初

仁者寿

溯母亲足迹向浙西

试读章节

姊妹们

我们庄以富裕著称。不少遥远的村庄向往着来看上一眼这“青砖到顶”的村庄。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说,我们庄处处体现出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

首先,是我们的农田,人们称作“湖”的那片土地。因它处于我们村庄的南边,所以人们叫它“南湖”。从这个称呼就可想见它们是在低洼处,并且很辽阔。在一片低洼处上做庄稼,是有着文明的背景,那就是水利。说到这个,就要扩大些范围来看了。

在我们庄所属的县境内,有着无数条坝子。在我们进城的十里路上,要翻过多少条坝子啊,人们所叫“反子”的,过坝子叫做过反子。还有,我们县境内,有许多叫做“圩”的地名,也表明着低洼处围田防水的情形。并且,在《辞海》中,关于“圩”,还提到了《史记·孔子世家》的出典,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以此作证,这“圩”也作“凹”解,随后又举出司马贞《索隐》:“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圩。反圩者,若屋顶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这不,“反”和“圩”都有了,正好描述了我们县农田的景象。从这也能看出我们庄人语言的源远流长。

就这样,我们庄的南湖,被一道又一道反围护着,抵挡淮河汛期的泛滥。那么,当天上下水的时候,这湖地不就成了一个大聚水盆了吗?不要紧,我们还有沟呢!在南湖里,我们有一条大沟,将水引到更低处,大约是通往淮河的下游吧。再退一步,大沟的水涨满了,不幸淹了庄稼,我们还有一条退路,就是荞麦。

在我们的南湖里,一年种两季庄稼,一季小麦,一季黄豆。小麦的生长期通常风调雨顺,是一年中的好时候。秋天播种下地,地里睡一冬,开春绿了地,接着就是“麦子扬花,虼蚤动把抓”。然后西南风一吹,人们便开始磨刀的磨刀,整场的整场。在此期间,淮河与天气都是平静的,怕虽怕那几日连阴雨,吊着心过来,就好了。黄豆的季节则正摊着一年里的坏时候。七月八月,汛期一到,多是下雨的天,淹一天不要紧,淹两天也不要紧,七天八天,黄豆就全泡了汤。这时候,荞麦登场了。

荞麦它生长期短,春天秋天都能种,特别适合于间种和套种。这时候,它就来救穷人的命了。等荞麦开了花,雪白的一片,庄稼人受委屈的心,便得到安慰,开始计划着播小麦的事了。

我们庄的小麦是和豌豆种混播的。所以,麦子黄了的时候,豌豆就鼓了荚。看麦子的人和采猪草的小孩,喜欢摘那嫩豌豆吃,也有煮熟了吃的,那要等豆荚稍老一些,这日子不长,因为割麦的季节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庄收下的麦子里,掺着些豌豆,推出面来,那面是绿茵茵的,就因为豌豆的缘故。,

再来说说我们庄劳动的情景。此情此景证明了我们庄劳动传统的悠久,那就是,我们将劳动这一生存手段审美化,使它同时也成为一种精神的活动。听过大叔们赶牛的号子吗?他们一亮开嗓子,歌就出了喉。那号子听起来自由自在,其实有着章法。否则怎么解释正漫无边际时忽然一个弯子拐回来,戛然而止,或者正高无止境时又低回慢转下来。并且,仔细听去,它是分着起承转合的句式。因为每一次起句都使人抱着期待,兴奋而不安地等着下一句,也就是说有着旋律的趋动性。而当下一句来临的时候,则会觉着正中下怀,正是要等的那一句,这说明它还是有逻辑的,并且切合主题。犁地、耙地、压场、赶车,凡是牛出力的时候,就有这号子在,牛听迷了,人也听迷了。

这是号子的情形,还有放大刀的情形。我们庄割麦用的不是镰刀,而是一种长柄的大刀。在托尔斯泰著名的《安娜·卡列尼娜》里,描写列文割草,用的就是类似的大刀,使用的方法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双手平端,刀把抵在肋下,一步一步挥动着前进,腰、背、臂的协调尤为重要。这个巧合暗示了什么呢?是不是暗示了淮河流域畜牧业的历史,或者我们庄曾经与北方骑马民族有过交道?放大刀一律是男劳力出马。除了手持大刀以外,他们还须一个装备,就是一领披风。均是漂白的玻璃纱,三尺的口面,五尺一幅,系在赤裸的肩背上。说是抵挡酷热的阳光,其实更是一种装饰。想想看,骄阳当头,麦浪中间,一字排开一行壮汉,挥着大刀,白披肩随风飘扬,是什么情景。

在收麦子和割黄豆的时节,还有一幅图画,就是燎麦子和燎黄豆。在收割的间歇,人们把麦穗搓散了,掺在麦穰子里,然后划一根火柴,将麦穰子点着,呼的一蓬火,麦子的焦香扑鼻而来。那半生不熟的麦粒儿,咬在嘴里,筋筋的,外面焦,里面却是一包浆。燎豆子就更简单了。只须捡来豆棵子,松松地架一堆,划一根火柴,豆秸和豆荚一燎而尽,埋在灰里的豆粒儿,也是外焦里生,咬起来费点劲。从美学角度来说,燎豆子更为人画,尤其是在下午第二歇的时候。太阳偏西了,成了夕阳,那光带些姜黄色,老熟而宁静。秋天的天又高爽,空气几乎是透明的,几片薄云在夕照里变着颜色。割净的黄豆地里东一片西一片地躺着割倒的深色的豆棵。陡然升起一股烟,因为无风,而笔直地上升,在明净的空气中显得特别清晰,甚至,那飞舞在烟周围的细小的灰烬都历历在目。真像是一幅油画。

我们的庄子,显然是经历了许多年头,遭遇了无数次旱和涝的灾害,不晓得多少次毁坏和建设,最终成了现在这固若金汤的样子。离开三五里地,远远就看见我们庄,参差错落地坐落在高高的台子上,树不多,所以那青砖到顶的房屋便一眼可以看见。、

我们庄是坐北朝南,由西向东几排高台。台子下是村道,也叫“街”,还有几条南北的通道,人称巷道,而向南直通南湖的则是大路。在庄子的最南面,面向南湖里,是牛房和场。这是我们庄的公共场所,也是政治中心。开会、记工、商量事,都在这里。有过路的,或者要饭的,也是留宿在这里。腊月下雪的天气里,地里没有活,女人在家,男人便到牛房里拉呱。牛的粪味汗味,夹着烟味,真是又暖和又呛人,很有劲道。那留宿的挤在喂牛人的床上,恰巧又是个拉弦子的,就能在我们庄吃住上几天,直到雪停了,才离开去,重新上了路。牛房前的场,收过麦以后就犁开了大半,种上秫秫。大秫秫就是玉米,小秫秫则是高梁。大小秫秫收下了,就要重新整场,等着割豆子了。我们庄人丁兴旺,地就显得不够用了,必须这么着精打细算,一物几用。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喜宴/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安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73510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5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