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元主编的《登攀的见证——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实践探索》主要分为:基地概况;基地培养经验;学习与成长和耕耘与收获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登攀的见证、立足本位,改进教学、希望的田野、扎根立基,开拓创新等。
图书 | 登攀的见证--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实践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永元主编的《登攀的见证——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实践探索》主要分为:基地概况;基地培养经验;学习与成长和耕耘与收获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登攀的见证、立足本位,改进教学、希望的田野、扎根立基,开拓创新等。 目录 基地概况 主持人、专家简介 学员简介 基地培养经验 登攀的见证 立足本位,改进教学 学习与成长 希望的田野 扎根立基,开拓创新 在“敏锐”中前行 我们在路上 基地,专业成长的摇篮 感受研究魅力,促进专业成长 基于学生,为了学生 梦想,从这里起飞 选择高远,风雨兼程 回归本位,突破瓶颈 一路学习,一路收获 众里寻“我”千百度 耕耘与收获 语文学科的实质理解与教学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实施民主教育的实践研究 左右脑协同开发:革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芥子之中纳须弥,方寸之间寓天地——浅析儿童汉俳的意趣 小学语文单元读写整合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依据新课标,改革小学语文考试命题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 正确认识和实践“感受语言” 关注语言表达,促进言意转换 遵循语文学科本质,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例谈 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的研究 从设计、说课到反思——《采蒲台的苇》一课的教学前后 创立倾听的学堂——《一次著名的冲刺》段意概括浅析 古文新教,古今融通——《蝴蝶泉》教学案例 让“补白”成为阅读教学的点睛之笔 搭建有效言语训练平台,让训练和感悟和谐统一——《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学例说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研究 立足文本,关注体验,促进表达——《母亲的谎言》教学设计与实施阐析 分层训练,强化读写——谈《钓鱼的启示》一课的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注法”的实践研究 开发习作教学资源,拓展习作教学空间 让每个孩子都“站”起来看问题——一种习作新形式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低年级作文启蒙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情境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实践研究 用好用活教材,促进语言表达 开展语文综合活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读与写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思考与探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登攀的见证--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实践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永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345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23.20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