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由文景主编,歌德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皇家顾问和法学博士,母亲是该市市长的女儿,浪漫而富于艺术天赋。这样一个充满学术和艺术氛围的家庭,对歌德的成长影响很大。家境优裕加上精力充沛,10岁时,歌德就阅读了伊索、荷马等名家的作品。早年的歌德还对拉辛、莫里哀的作品以及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喜欢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图书 | 歌德/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世界名人画传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歌德》由文景主编,歌德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皇家顾问和法学博士,母亲是该市市长的女儿,浪漫而富于艺术天赋。这样一个充满学术和艺术氛围的家庭,对歌德的成长影响很大。家境优裕加上精力充沛,10岁时,歌德就阅读了伊索、荷马等名家的作品。早年的歌德还对拉辛、莫里哀的作品以及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喜欢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内容推荐 《歌德》由文景主编,本套丛书选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人,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每位名人的精彩一生,每个人物的传记都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主人公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略、恒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展示给你。 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每册名人传记选有多幅历史照片,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歌德》中出现的各类文化知识、科学常识、典故趣闻等都随文注出,为阅读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也是本套丛书的一大特色。 目录 第一章 伟人的家世 第二章 快乐的童年 第三章 勤奋好学的少年 第四章 纯美而哀伤的初恋 第五章 莱比锡求学 第六章 参加“狂飙突进运动” 第七章 《少年维特的烦恼》 第八章 从政魏玛 第九章 在意大利 第十章 从事科学研究 第十一章 终于找到了真爱 第十二章 结交席勒 第十三章 会见拿破仑 第十四章 会见贝多芬 第十五章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十六章 晚年的生活 第十七章 永恒的《浮土德》 第十八章 巨星陨落 试读章节 在德国中部,美因河碧波荡漾,两岸土地肥沃。古老的法兰克福城位于美因河右岸,坐落在陶努斯山南面的大平原上,临近美因河与莱茵河交汇点,众多的桥梁把内城和近郊的萨克森豪森连接在一起。 在这里,可以看到年代久远的古代城墙和气势恢宏的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物。在罗马广场和法兰克福总守备所附近的牡鹿沟街上,有一所两幢并排的建筑,名叫“三把七弦琴”。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就诞生在这里。 歌德的祖先原是图林根人,世代务农,兼做手工业和开旅馆。曾祖父是位铁匠。祖父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歌德是个裁缝,原住在翁斯特鲁特河畔一个名叫阿恩特的小镇上,后来去了法国,在里昂和巴黎待了4年。1686年,弗里德里希带领家眷来到法兰克福,定居于此。1700年,他的妻子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五年后,弗里德里希娶了一位寡妇科纳里娅,生了一个儿子约翰·卡斯帕尔·歌德,他就是歌德的父亲。科纳里娅家境富有,改嫁时还带来了前夫的遗产——威敦荷夫旅馆。这家旅馆距市中心的总守备所不远,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正面有10扇窗,颇为壮观,在城内各大旅店中位居第四,主要接待来自欧洲各国的客人,收入相当可观。从此,弗里德里希不再做裁缝,专事经营旅店。 1730年,弗里德里希去世后,约翰继承了父亲丰厚的遗产:除旅店、19000古尔登现款外,还有两处住房、城外园子、勒德贝格葡萄园,以及数额不小的地产抵押契据和抵押放款,成为当地的富翁。约翰念完中学后,没有经营旅店,而是去莱比锡学习法律。1738年底,.约翰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本来,他想在市参议会谋取个职位,但遭到拒绝,只好赋闲在家。不久,约翰辞家远游,先后游历雷根斯堡、维也纳、蒂罗尔、威尼斯、罗马、那不勒斯等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1741年,约翰回到法兰克福,写了一本《意大利游记》,手稿厚达1000多页,语言流畅,颇具文学色彩。 P1-3 序言 歌德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皇家顾问和法学博士,母亲是该市市长的女儿,浪漫而富于艺术天赋。这样一个充满学术和艺术氛围的家庭,对歌德的成长影响很大。家境优裕加上精力充沛,10岁时,歌德就阅读了伊索、荷马等名家的作品。早年的歌德还对拉辛、莫里哀的作品以及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喜欢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1765年,歌德离开家乡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之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哲学。其间,他写了一系列充满青春活力和生活艺术的抒情诗,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18世纪70年代初,德国文学界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受这一运动影响,歌德成为“狂飙突进”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此时他的文学创作最为旺盛,震撼世界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随之问世。24岁的歌德一举成名,进入德国著名作家的行列。与此同时,他写出了第一部反映现实的历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 1775年,从瑞士游历归来,歌德应邀担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开始了魏玛十年的政治生涯,这种生活被他看成是“熟练人生”。1786年至1788年,歌德访问意大利,对古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完成了剧本《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哀格蒙特》。 19世纪之后,歌德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再次发生转变,开始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东方的文学和哲学。其艺术视野突破了德国的狭隘范畴,更多地关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变化,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的思想。 歌德用一生心血完成了享誉世界的长篇诗剧《浮士德》。他借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德国进步、科学力量和反动、神秘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歌德的抒情诗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对德国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1832年,兼诗人、剧作家及思想家于一身的歌德在魏玛去世,享年83岁。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文学巨匠在自然科学方面也颇具造诣。他曾从事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了人类鄂间骨,并著有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歌德/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世界名人画传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文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110146 |
开本 | 18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165.6-64 |
丛书名 | 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