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总经理诡计/经济管理类畅销书重温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聪明智慧的大脑、卓而不凡的见解,将他多年来从事管理工作的思想、见解和理念,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写下来,为读者呈现了一份充满灵性和才气的管理类图书,对人和事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给人以启示和赞赏。这不仅仅是一本让人领略到作者聪明才智的书,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和启迪性,真正切合了“从生活中来,用于生活”的需要。

内容推荐

与那些学者所编的八股似的企业当头儿的六大“法宝”不同,书中的内容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作者自己多年在企业总裁级、总经理级的高层管理岗位上摸索出来的,是在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之谈。本书适合任何处于领导岗位的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阅读。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披露了他的“六宝”——用人的吸心,经营的九阴真经,管理的辟邪剑法,激励的飞天输气法,自卫的打狗棒法,为人的太极神功。只要开卷细读,书中那些案例观摩、操作方法、精彩观点,或许会使你拍案称绝;而他那些观点——不贪腥的猫不是好猫、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学会懒惰抽空恋爱钓鱼、员工犯大错时表扬他、抛弃敬业精神、抓只小鸡充凤凰、闲着媳妇雇保姆等等,在让人会心而笑的同时,也不免有茅塞顿开之感。

目录

一、总经理用人的“吸心大法”

 诡计1 使用人才:变防为引

 诡计2 经验是一堆废纸

 诡计3 用人不看学历:文凭只是纪念品

 诡计4 用人当疑疑人当用

 诡计5 用人先用自己人

 诡计6 不贪腥的猫不是好猫

 诡计7 做个驯“兽”大师——愈是桀骜不驯者愈要征服重用

 诡计8 善雕朽木乐教孺子

 诡计9 以过错论英雄

 诡计10 “马屁精”是高级公关将才

 诡计11 用“递进法”看人:庸才变帅才 用“递减法”看人:帅才变庸才

 诡计12 套牢高级职员:给其拿回扣的机会

二、总经理经营的“九阴真经”

 诡计13 当个“破坏”高手

 诡计14 别作经营计划,不定行动方案:想到了就干

 诡计15 因人设岗:创造新经济

 诡计16 挖渠放水:建立资金补给线

 诡计17 业绩最佳时立即调整

 诡计18 培养对手:对手是你的最好奖牌

 诡计19 有时就要死心眼: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诡计20 没有不好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赚钱

 诡计21 企业文化就是培养认同感

三、总经理管理的“避邪剑法”

 诡计22 高层管理倡导外行领导内行

 诡计23 只要有两种能力就可以当好总经理

 诡计24 合理残废就是健全:机构设置该缺的一定要缺

 诡计25 取消公关部,成立新闻策划室

 诡计26 稳住职员:让职员彻底失望

 诡计27 凡事适可而止:善于留白

 诡计28 让职员从开车门做起

 诡计29 学会懒惰:抽空谈恋爱去

 诡计30 评选优秀的比例必须达到70%以上

 诡计31 做个“睁眼瞎”

 诡计32 当职员犯了重大过错时,表扬他

 诡计33 学会歇斯底里

 诡计34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给你一把万能钥匙

四、总经理激励的“飞天输气大法”

 诡计35 抛弃敬业精神

 诡计36 度身奖励:文官给名,武将给钱

 诡计37 给下属制造纷争

 诡计38 收入的有效差距是公平

 诡计39 让乙级职员做甲级工作

 诡计40 职员想干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

 诡计41 让员工当决策者

五、总经理自卫的“打狗棒法”

 诡计42 要有自己的“间谍”

 诡计43 必要时就拿鸡毛当令箭

 诡计44 不懂善意撒谎的不是好统帅

 诡计45 有借不还:学会狐假虎威

 诡计46 打败对手的最佳方法:建立“敌后根据地”

 诡计47 对付小人:先纵容他然后收拾他

 诡计48 培养几个小人朋友

 诡计49 远离母亲靠拢婆婆:直接上级比老板重要

六、总经理为人的“太极神功法”

 诡计50 将粉抹在脸上:形式比内容重要

 诡计51 为下属卖命

 诡计52 用“分鸡蛋法”贿赂下属

 诡计53 别让职员吃饱:让他离不开你

 诡计54 无力创新则买双新鞋走旧路

 诡计55 该摆谱时要摆谱:闲着媳妇雇保姆

 诡计56 人缘是最好的业绩

试读章节

【诡计1】使用人才:变防为引

效用范围

·有利于调整人才战略,从强本固基抓起

·树立“筑巢引凤”的正确观念

·增强企业吸引力

理论支持

·防不胜防

·与其堵不如疏

·留得住人留不住心

理论分析

常听企业老总们说,管理要做好防止人才流失工作。

人才流失可以防得住吗?如何防?

主张对人才要防的老总,可以说他还没有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

防的结果是什么?

有三种情况:一是人才留下来了,但留下来的是人不是心,企业自身的条件达不到人才要求的理想值,这个留下来的人无疑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二是留下来了,但留不久,可以留一时,无法留一世;三是仍然防不住,该走的仍然会走。

强行将人才留下来,只会带来隐患。留下来的人才,其潜能的发挥不可能达到最大值。再说他虽留下来了,但因为在这里工作,他的满意度难以得到提高,这时他有可能会到外面去兼职。人才的流动,是一种自发性的生存性调节,只有在失衡的情况下,人才才会流动。我本人可以说算得上是个流动专家:短短的8年时间里,我先后在服装、热水器、汽车贸易、房地产、木业、咨询、建筑、日用化工、文学、新闻等行业近20家单位工作过。仅1994年一年,我就跳了6次槽,当时许多朋友给了我一个绰号:跳槽专家。我为什么这么频繁地跳来跳去?那就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又让自己满意的单位或者岗位。这个跳槽的过程,就是我自我调节的过程。

打个比方吧,人才的流动就好比一个人睡觉。当躺到床上去时,发现这样躺着不舒服,这时很自然地就会换一种睡姿;换了睡姿后,如还是觉得不舒服,又会翻过来换另一种睡姿,如果还是不舒服,还会再换。为什么这么翻来覆去的?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睡姿而无法人眠。假如躺到床上后,找到了很舒适的睡姿,那么很快就会酣然入睡。假如在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时,有人强制他不能翻动,那他就会很痛苦,就会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为了睡得舒服一点,第二天他就会另外再找一个地方去睡觉,因为在这里睡不但不舒服,而且还受到管制,不能翻来又覆去。

强制性的措施只会带来破坏性的结果,会扼杀人才的许多天性。

这里讲个故事。

在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市,市郊有一个大型的郊野动物园,叫做东北虎林园。虎群每天都要吃掉一大笔金钱,且长期关在笼子里,会失去虎性。东北虎林园为了解决喂养虎群的经费问题,同时也让虎群逐步适应今后回归大自然后的新环境,采取了一种新的策略:允许游客购买活物前来观赏猛虎扑食。

可是发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开张的那天,游客们看到了一出千古奇事: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人牵了一头小牛犊进园。来到虎群边时,许多游人将带来的食物喂食老虎。小牛犊见了,将头一低,伸过去要与猛虎拼命。一头小牛仔居然敢与“百兽之王”抢食,这世界不是“反”了吗!当时许多围观的游人都为那头小牛仔担心,未曾想到的是,“百兽之王”——老虎一见小牛仔这架势,吓得掉头就跑,完全忘了自己“百兽之王”的身份了。

游人感到十分的奇怪:咦,虎威哪儿去了,居然怕一头小牛仔?!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用说,是人类强制将老虎关进动物园,久而久之,虎就失去虎性了,变得“虎将不虎”。东北虎林园后来决定转轨,变关虎为放虎归山,让老虎找回它的虎威。

“百兽之王”的老虎尚且会在强制手段下失去虎威,人类也一样。如果强制性地防止或者堵塞人才的流动,就会导致人才素质的下降和潜能的休眠。

人才为什么会跳槽?是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睡姿”,人才找不到“最佳睡姿”,说明企业的条件不行。既然如此,企业家就应该调整自己的策略,堵和防都是下策,只有引才是上策。改变企业机制,提高企业效益,为人才创造“最佳睡姿”,人才在这里能够“睡得很舒服”,他自然就舍不得离开了。变防为引才是最佳出路。

俗话说得好:只要栽好梧桐树,何愁凤凰不飞来!

到今天为止,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处于低水平状态。这里不妨将话题扯远一点。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我认为这类人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无论在公司工作还是离开了公司,都严守公司的商业机密,离开公司不带走公司的任何材料和机密;不在背后说同事和上级的坏话;不说不利于公司的话,尤其是离开公司后,更不能说公司的坏话;离开公司不到公司的竞争对手企业去工作。具备了这些条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企业的经理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没有。我国的经理人,跳槽首选的目标企业通常就是其供职公司的竞争对手,并且会把公司的许多机密信息带到竞争对手那里,他们还美其名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样,我国的企业家素质也堪忧。什么是企业家?我认为从事企业整体运作并能为企业快速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且长期以此为职业的自然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修养应该不以破坏别人为手段,也就是不窃取竞争对手的企业资料和机密,不到竞争对手那儿去挖墙脚抢人才,严格遵守行业游戏规则,主动规范行业竞争行为,建立行业自律秩序,变相互诋毁为相互协作等。

可是现在的企业家,大都想方设法到竞争对手那儿去抢人才,并且给出超高待遇。有些老板并不是真正想要这个人才,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力量。还有的企业家派出“间谍”去窃取对手的资料和机密。

企业家的另一个用人误区就是片面强调经验,这经验从哪儿来?从行业竞争者那儿来。企业家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人才应该是企业内部培养出来的,并不是挖来的。

北京华远集团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佼佼者。1996年华远投资120万元,送66个部门经理去学习MBA,还把48个大学生送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从企业内部的员工中培训人才,才是解决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P3-6

序言

遇到好书是一种机缘,不要错过

做出版编辑已有十年的时间,所经手的稿子不计其数,打过交道的作者也是形形色色,但从来没有给哪本书写过推荐序。因为那些纯粹为了利益,大肆叫卖和夸大其词地渲染、炒作和宣传的行为,都让我感到过于功利和厌恶,所以不想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再增添一些无聊的声音。我也很谨慎地使用我的发言权,不想让善良的读者们感到受骗上当,从而在这个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渐渐失去信任,而变得麻木。

这次,遇到了周帆先生的这部书稿,看完稿子,有一种抒发己见的冲动,这本书的确打动了我,让我“上赶着”要写一篇推荐序,因为这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好书,一本能让人受益的书。作为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遇到这本书,读一读这本书,从中受益。

与周帆先生打交道,缘于他的书稿,2009年3、4月份,最先做他的《售楼手册》,同时也接了这本《总经理“诡计”》的稿子。由于当时忙于其他书的出版任务,所以《售楼手册》的具体出版编辑工作,我委托别的编辑代劳,因此没有仔细看过周先生的书。这个书名从一开始就有点给我误导:认为“诡计”都是小人和奸诈之人用的上不了台面的伎俩,实在是为君子所不齿。所以那时,周先生给我的感觉是有些才气,但恃才傲物,写的书也有些“邪气”,属于不太主流的另类作者。直至此书真正进入出版流程,我开始认认真真地阅读《总经理“诡计”》,此书的内容大大打破了我之前的成见。周先生真是一鬼才、奇才!

一般的管理类的书,都比较正襟危坐,说教味太浓,像是贤淑端庄的大家闺秀,有些礼教太多、太正统、死板的感觉。但是周先生的《总经理“诡计”》却属于另类。机巧、聪明、伶俐、古灵精怪、头脑灵光,像黄蓉一样,清丽脱俗,没有一点“脂粉气”。他的思想活跃但不混乱,深刻而不拘束,通俗而不庸俗,另类思维、剑走偏锋,但却说得句句在理,让人拍手称快。有的思想让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有的让人拍案叫绝;有的让人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仔细一琢磨,有的想法自己在平时也或多或少内心里隐藏着这些认识,但没有说出来,因为跟传统和主流的观点不同,或者说有些分歧,但大多时候,我们都不太在意。当周帆先生这样思路明晰、有理有据地说出来,让人感觉很畅快,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觉,是一种认同和共鸣。时时感觉,思想的精灵拨动着内心共鸣的和弦。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本管理类图书的最大、也是最可贵之处,就是它的真实可用之处。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可用到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极大地启发和帮助管理者,延伸到所有人,在日常中与人交往处世的能力。

市场上讲管理的书太多,但难得一见这样真实、贴近生活,而且不乏高明和灵气又实用的思想性管理类图书。“总经理”不能涵盖所有适合读这类书的人群,这本书最适宜的读者应该是中高层管理者。“诡计”是加了双引号的词,虽然有“鬼精灵”的那种灵气之感,但其实本书谈的都是管理的真智慧、大智慧,借用了诡计一词的变化多端、逆向求异、出其不意之含义,却并无鬼计、诡计的小聪明、小人技量之贬意。

愿这本书能给你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为你的人生增添智慧。

邓嫒嫒

2010年6月2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其实,《总经理“诡计”》中,有很多打狗棒法应该是周帆先生的真经。这些真经是秘不外传的,可他却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此乃大家风范。

——一位电信业的营销总监

我是深圳一家拥有几亿资产的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看了您的《总经理“诡计”》,令我受益良多,很坦诚地告诉您,我从来没有读完过一本书,而您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了,三个字:写得好!

——李震

我是河南×市市长,读了您的《总经理“诡计”》,写得很好。是我市一位局长推荐给我读的,开始我没有介意,因为书太多了,加上我比较忙,后来我太太读了您的书,连连叫好,推荐我读,我才认真读完了您的大作,确实写得很好,很有帮助!以后要多向您请教!

——徐××

我是在日本创业的一位华人留学生企业家,在日本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餐饮娱乐企业。我回。国时在北京图书大厦偶然看到您的书,就买来了,带到日本来了,有一段时间,我的企业出了问题,效益不好,我在苦恼时读完了您的书,受到许多启发,我直接应用到工作中去,效果不错,此后我向许多日本的企业家推荐了您的著作,他们读了,也一致认为很好。

——任强

我觉得非常好。写的很多都对我将来有用……从您的书中我看到了以后出去工作后将面对的一些事和一些人,学会了一些处世的方法。

——陈韬(当时是一名大学生)

非常高兴可以看到您优秀的作品,的确让我,应该说是让许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渴望生活美好的一代人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许多的精髓如果能够掌握足以受用一辈子。我非常认真地详读每一个环节。句句话语都震撼我的心灵深处;是那么的吸引人。我代表我和我看过您书的朋友向您致敬!

——林家恩(当时20岁,计算机专业中专生)

您的《总经理“诡计”》一书深深地吸引了我。里面的用人驭人之术,经营管理之道,真的是精彩绝伦。看了您的书让我蠢蠢欲动,真想大干一场。

——匿名(摘自网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总经理诡计/经济管理类畅销书重温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90845
开本 16开
页数 4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49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