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三民主义史话》从孙中山行舟万里酝酿三民主义、笔墨大战高扬主义、“民国”名下突显“一民主义”、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反思、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孙中山逝世后的三民主义六个方面对孙中山民主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理论的形成以及后来对三民主义的修正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三民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是了解民国时期国民党的思想的历史的一本普及类读物。本书由贺渊著。
引言
一 孙中山行舟万里酝酿三民主义
1.在檀香山
2.在香港、澳门
3.在伦敦
4.在东京
二 笔墨大战高扬主义
1.主义的认同
2.革命与改良间的恩怨
3.《民报》诸人
4.保清?反清?
5.专制?共和?
6.私有?均富?
三 “民国”名下突显“一民主义”
1.为求统一让出政权
2.《临时约法》自身难保
3.“政党政治”此路不通
4.奔走独唱民生主义
5.幻想“修路”二十万里
四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反思
1.孙黄之争
2.“以党治国”
3.“知难行易”
4.直接民权
5.佐证直接民权
6.取舍马克思主义
7.《实业计划》
8.达尔文的影响
9.友乎?帝国主义!
10.敌乎?帝国主义!
五 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
1.民族自强
2.自由平等辨
3.全民政治
4.国民会议运动
5.马克思主义之是非
6.“耕者有其田”
7.反帝救民生
六 孙中山逝世后的三民主义
1.国民党树三民主义为正统
2.反对国共合作的戴季陶主义
3.《新生命》杂志的“三民主义”主张
4.反共又反对南京政权的改组运动
5.胡汉民主张以民族为本位的三民主义
6.汪精卫叛卖主义
7.中共主张以“新三民主义”作为国共合作
抗日的基础
结语
参考书目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