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内容
试读章节

李白的母亲是一位出生西域的女人,她听到孩子出生时的第一声哭喊,声似裂帛,震动屋舍,声音好像能够涵盖天宇似的。她听过很多孩子出生的哭声,似乎都远没有这个孩子这么响亮。她不觉想到刚才所做的那个梦,莫非这孩子真的是长庚星降临人间所孕育?她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心里异常激动。她把刚才的梦与孩子奇特的哭声告诉了丈夫,说:

“刚才的梦特别清晰,简直就像是真的一样,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富大贵,或者就是天上的文曲星。”

这个出生在中原,成天一心想回东方的男人,听了妻子的诉说,眼睛突然一亮,高兴地说:

“这孩子既然有着奇特的天象,又是太白金星降临人间,那我们干脆叫他太白好了。”

孩子的母亲点点头,

于是,李白也就有了与天象相对应的名字。

不但民间流传着这个传说,而且历史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李阳冰《序》记载:“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范传正的《碑》也写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对李白人生道路最熟悉的两个人都持这一观点。可见,李白出生时的确有某种奇特天象。这一点增加了李白一生的神秘感。

李白出生的碎叶城,是西域的一个小镇。镇子不大,却是东方与西方交通的要道,因此过往的外地人很多,各色文化繁杂,使得镇上新鲜事很多。小李白每天在镇上奔跑,看得眼花缭乱。他和来自不同地域的孩子们交谈,学习他们的语言,很快,李白就能掌握好几种西域地方的语言,认得好几种文字。镇上的人们都说李白是“神童”。镇上的人们也都知道李白出生时,李白母亲梦见长庚星人怀一事,都更加对李白刮目相待。

小时的李白,力大过人,而且有着过人的勇猛冲劲,碎叶城里的西域男孩尽管个个都好斗,但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够打得过李白,他们都尊李白为孩子王。偶尔有那么几个从碎叶城路过的外地孩子不服,要和李白比摔跤,就有当地的孩子们劝他们说:

“李白他娘生他时,梦见长庚星人怀,长庚星是什么,你们懂吗?那是天上掌管富贵与文章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有老天爷保护,你们能斗得过吗?” 那些路过此地的孩子听了这么一说,绝大多数也就蔫了,但还是有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大孩子,就是想找李白比试比试。结果,外地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输给了李白,灰溜溜地离开了碎叶城。李白于是成了碎叶城里人人知晓的孩子王。

童年的李白,总是神气活现地走在碎叶城的街道上,旁若无人。他觉得自己仿佛真的就是天上的太白星宿下凡人间。母亲生他时梦见太白金星一事,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并对李白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勇于面对各种苦难与挫折。 这样建立起的自信心,虽然在今天看来或许显得很荒唐,但在古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历史文化。在古代那样相信天命的文化氛围里,出生几乎就决定了一切。在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总是与上天存在着某种联系,也就是相信天人感应说。这些神话英雄是天上的星宿。除了神话之外,古代的小说、戏曲等,也都在对人物的塑造上遵循这一个原则,对英雄人物的出生大多加以神化,对应某种奇特的天象。这种“英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李白出生异族,而后来迁移四川,生活在汉民族中,处处受人排挤,内心是有着很强的自卑情节的。李白出生的奇特天象,多少消解了他内心的这种不被接纳的痛苦。

此外,因出生西域,李白不能与其他当地士人一样参与科举考试,这就断绝了他人仕的一条通途。这使生活在汉民族中的李白在潜意识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对抗情绪。而李白母亲生他时梦见太白金星人怀,对于常常求仙访道相信神灵相信天意的李白来说,则正好弥补了这种因出生异域不能被汉族所接纳的自卑心理,使他生出了凌云壮志之心。李白在困居之时,突然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心情异常高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就是强烈的功名之志的表露。这时的李白,是多么的自负,完全没有了昔日出生异族的自卑感。

李白的出生对后世来说是一个千古之谜,正如他的捞月而死也是千古之谜一样。这种生时所具有的迷人的梦幻色彩,让李白相信自己或许真的来自上天,或许真的是天上下来的“谪仙人”。这为李白建立了自信,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精神,并使他高度自负,具有一股冲天豪气。

李白的祖先并不是西域人。他的祖先曾经是隋炀帝的重要大臣,因为得罪了隋炀帝,恐怕遭到诛灭九族的祸事,于是举家迁逃到了西域,来到碎叶这个西域小城。一转眼,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个世纪。但这个家族虽然生活在西域,心却还留在东方,时刻盼望着迁徙回去。P2-4

目录

第一章 大鹏奇才

 1 长庚入梦,出生成谜

 2 年少漂泊,磨砺心智

 3 密寓意识,伴随终身

 4 父祖先辈,影响至深

 5 少年勤奋,杂学博闻

 6 爱好剑术,行侠仗义

 7 游学故乡,受益匪浅

 8 热爱故乡,深情赞美

第二章 漫游江南

 1 科举受限,深受打击

 2 辞亲远游,以诗交友

 3 漫游江浙,浪漫潇离

 4 咏史怀古,借古喻今

 5 干谒受挫,性愤怒

 6 卧病淮南,感发悲吟

第三章 安陆十载

 4 姻亲名门,中西交融

 2 夫妻情深,婚詹瓶意

 3 千谒奇文,雄心万夫

 4 开罪权贵,忍辱赂礼

 5 干谒失败,求仙访道

 6 鄙弃富贵,崇尚精神

第四章 两上长安

 1 初游长安,忧心国家

 2 救郭子仪,慧眼识才

 3 鄙麦腐儒,作诗嘲讽

 4 学鲁仲连,波漫功名

 5 高歌大笑,诏入长安

 6 滴水之恩,潇巢相搬

 7 才思敏捷,君主器重

 8 写吓鸯书,咩蛮气焰

 9 笔锋犀利,谴责战争

 10 判投责,直指君主

 11 反省自己,离开宫廷

第五章 觞金教遂

 1 饮酒高歌,一吐孤愤

 2 交游广泛,待发挚诚

 3 卧枕梁茵,欲济苍生

 4 心怀宫阙,芥改忠心

 5 富贵梦醒,大彻大悟

 6 同情关切,下层曹姓

 7 抨击朝政,大胆激越

 8 深八虎穴,勇探叛军

第六章 安史之乱

 1 积极抗叛,控诉政府

 2 进^幕府,参加斗争

 3 不屈圣威,辩污洗冤

 4 流放夜郎,深感炎凉

 5 英雄末路,追求幻灭

 6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 人民诗人,走向人民

 8 对待子女,爱而不宠

第七章 巨人精神与文化成就

 1 热爱生命,追求自由

 2 高度自尊,不事权贵

 3 意志坚定,持之以恒

 4 巨人意识,精神支柱

 5 宇宙意识,天人合一

 6 叩问苍天,否定天命

 7 寓情于景,景中舍情

 8 善用夸张,无人能及

 9 学习楚骚,继承屈原

 10 追随先贤,倡导复古

 11 贴近生活,气息浓郁

 12 诗歌风格,通俗晓畅

 13 纵放超逸,才气纵横

 14 人与宇宙,自然交融

 15 善用典故,古今浑融

 16 诗歌展示,民族特性

 17 百代词祖,独创诗风

 18 书法造诣,精湛高深

序言

在漫长的中国文明史中,像李白这样具有高尚的独立人格,与统治者格格不入的文化巨人,实在寥寥无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铮铮的傲骨誓言,本是李白不轻易间内心的真情流露,却成了古今多少贤者与统治者决裂,敝屣富贵,追求独立人格尊严的誓词!千百年来,李白的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性格与气质。李白之精神已经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精神的丰碑。李白作为历史上最能与人民心灵亲近的文化巨人之一,将永远被历史与人民所怀念。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自称“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为汉将军李广之后裔,凉武昭王九世孙。李白的出生地学术界众说纷纭,本书引用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即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神龙(705年)初,随家人迁至四川昌明县青莲乡,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他从青莲乡这么一个小小地方走出去,逐渐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最后成为人间的“诗仙”,成为民族文化的一座丰碑,所有这一切巨大成就,决非偶然的运气和历史对他的青睐,而是他一生傲岸不屈、光明磊落、忧国忧民,在艰难中上下求索的结果。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他的与统治者决裂的铮铮傲骨;他的令万世景仰的人格魅力;他在诗歌上的继承与创新以及为后世浪漫主义诗歌所开创的一条光明道路……所有这一切,都使他具有一种开拓者和指明灯的成就。他的身上展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与活力,他集人的美好特性于一身,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当时和后世不少文学家、政治家或思想家,都是从他这里看到了光明与伟力,看到了历史前进的正确道路。

在诗歌上,李白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繁荣的顶峰,历史功绩是无与伦比的。他现存的诗歌近千首。那些诗歌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宏伟,豪放飘逸,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气魄,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风格。他的诗歌任情率真,发至至情,以诚动人,同时,他的诗歌又很少受儒家思想的束缚,写得恣意纵放,挥洒自如,呈现出一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自由美。

在诗歌上,李白继承了儒家风雅比兴的诗歌传统与屈骚的象征的诗歌创作手法。尤其是乐府诗和求仙诗,多有比兴或有象征意义的。这些诗歌,以“男女相思、美人迟暮、日亏月蚀、吟山咏水、游仙纵酒”等来喻“社稷苍生”,可见李白在逍遥中仍不曾忘记国家社稷。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大胆夸张,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浪漫气息和豪放气度。

李白的诗歌还继承了《诗经》、庄子及汉乐府等的表现手法。总之,他集众家之长,融一己之创造,使诗歌呈现出一种跌宕生姿的自由美。如《蜀道难》《襄阳歌》《将进酒》《庐山谣》《梁甫吟》等,都纵横开合,天才至极,显示出诗人在艺术上巨大的自由创造力。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李白的诗歌体裁发展到了盛唐的顶峰,成为盛唐之绝唱。

除诗歌外,李白在从一个很普通的人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妨在此略做讨论。

其一是李白从小立志建功立业,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但为官三年他便认清统治阶级的本质,经过多年对自己思想上的反省与探索,李白终于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转变,这使他与官场分道扬镳。此后,他在精神上、行为上与百姓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他从此脱胎换骨,真正走上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道路。这种反省与转变往往需要舍弃富贵,付出巨大的意志力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但李白却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其二是李白的爱国主义思想。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承传上,李白是自屈原以后的又一位伟大人物,是历代爱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李白则以他孤身入虎穴、暮年走上抗叛战场等一系列行动,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能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他不但是思想上的爱国者,而且是行动上的爱国者,如同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后世集思想与行动于一身的伟大爱国者一样。

其三是李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李白的忧患是深广的,他在青年时代看到洛阳城里贵族们纸醉金迷的生活,就忧国家的命运,担心灾难发生。后来,他进入宫廷,又亲自参加抗击叛军的斗争,对国家的忧息意识就更加激烈了。这种心忧天下的思想意识,正是历代知识分子在历史风云或大劫难面前表现出积极的忧患意识的动因。如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及鲁迅的沉痛以忧愤、犀利之笔,毫不留情地深刻刻画国民性中的丑陋,都是一种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其四是李白敢于抗争的伟岸个性。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卓越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文豪们几乎都具有像关汉卿那样的“响当当的铜豌豆”的个性,特别是李白,他有一颗不屈服于世俗与权贵们的高贵头颅,无论世界对他们给予怎样残酷的压力,他始终都高昂着头颅,毫不妥协。

李白藐视权贵的具体事迹,民间流传的有很多,历来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李白的这种绝不与权贵们同流合污的高傲个性,对于中国百姓来说是异常可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向权贵挑战,代表了来自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宫廷里向最高统治者斗智斗勇的挑战与较量,它展示的是来自下层的人民对最高统治阶层的不屈与智慧,展示了平民阶层的价值。所以李白作为平民阶层向最高统治阶层挑战的先锋,受到人民与历史的关注和青睐。人们也把李白与宫廷权贵斗争的历史作为一种永不屈服的平民精神的象征,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尽管李白在政治上屡受挫折,尽管他追求道家求仙逍遥的生活,但李白的人生观仍是积极入世的。他有很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国家危亡为己任,他坚定地走向人民,与统治者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在精神上的要求远胜过物质要求,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以道德与历史功绩建立不朽的名声。正因如此,李白终生都保持了耿介的品格,清廉的操守与独立的人格尊严,像松树那样孤直,“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很少有人能够像李白那样保持内心的高洁直到最后仍然不放弃的。一个人在顺境中保持高洁品质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高洁的品质,这需要有非比寻常的素质。李白的出现,是唐朝数百年历史上一个最美丽动人的神话。

有缘如此,著写《千年孤独·李白》一书,主要是希望对李白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一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这位伟大诗人的曲折人生道路,以及他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位诗人,了解他的成就、个性与生活,了解属于他的那一个时代。写这部书,力求根据历史资料的真实,实事求是地对李白一生在立志修身、爱国忧民、自我奋斗、诗歌的开拓创新等诸多方面,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进行整理、归纳、评价,以给人一些启迪。在著此书的过程中,著者力求做到科学严谨,同时又望通俗晓畅,雅俗共赏。这一标准或许有些高,但所慰之处在于作了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尹国宏

内容推荐

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讲述了李白的故事。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的作者是尹国宏。

编辑推荐

经验告诉我们,大凡初读诗的人,没有不喜欢李白的,一接触就喜欢;对杜甫,就必须阅历深了,读书多了,年纪大些了,才能爱好。原因就在李白除了那样磅礴的气魄,创造的诗境之外,又用了这样明白如话的句子,读起来,就像我们自己嘴里哼出来似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古人就已经用李白自己的诗句来称道李白了。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作者尹国宏)讲述了李白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国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1071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422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