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博将带来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无论免费还是有所付出,互联网的明天都将面临更加微妙的机遇。微博和所有遭遇变革的生活方式、商业信条、价值取向等因素,都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猜想。一扇大门的打开,意味着若干景象。

微博革命正在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使用微博,微博的即时性几乎消除了传播的过程,让消息的流通变得极为快速便捷。

内容推荐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看看正在秀的明星,瞧瞧正在发生的热闹儿,说下此刻的自己,与世界同步,今天你织“围脖”了吗?

“围脖”,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来?我也可以一夜成名?微博还能赚到钱?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人都是信息源的传播新时代?微博到底将带来什么?……本书将一一解述!

目录

序 我们站在未来的入口处

前言 关于荣耀与新革命

第一章 微博:传播的公民时代

微博演义

火速“推客”:信息传播者

“信息蜂巢:人人都是源头

时刻在场

第二章 正在改变世界的网络精灵

传播为王的时代

微博将引发商业新思路

谁是“微博时代”得利者

谁将在新一轮博弈中丧失领地

第三章 微博中的民意乾坤

碎片编织的民意

领袖们的微博

政府推客:好推客与坏推客

哪些部门用得上微博

微博危机应急管理:宜疏不宜堵

第四章 140个字的淘金游戏

微博中的营销术

微博:公司与“上帝”沟通的天路

一百个员工,一百个公司推客

公司的微博账号,打谁的旗号最合适

用微博挽回丢掉的面子

第五章 草根的“微博生活”

表达:“诸位,别难为章子怡了!”

维权:“惠普屏幕修不好,我该找谁?”

分享:“人人各奔前程,却又都在林中”

公益:“爱心不微薄”

你,玩得转微博吗?

第六章 微博“造星”运动

微博“镀金力”

“姚晨现象”:万千“博”爱于一身

人人都是公民记者

你,可能一夜成名

第七章 微博“新赚钱模式”

免费,是一种新兴的经济范式

微博无货币时代

微博的免费经济“底盘”有多大

新时代猜想

试读章节

信息蜂巢:人人都是源头

微博喷发出惊人潜力的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计划体制和改革开放各占其半。这种明显的人为形成的分界线使中国的商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变数。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在社会意识层面上,亟待变化的是民意和公权博弈之间日益严重的力量悬殊的状况。人们需要用贯穿不同社会阶层的信息去了解世界、改变生活。正因为这种了解的愿望如此迫切,对于生活的改变也更加迅速。

个人,信息,愿望,快速,当这些词汇联结在一起,微博的迅速蹿红也就自然而然了。而这场急速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势必是作为信息源的个人。

限于我们所处的特殊背景,目前微博引发的让人心动的话题都拘囿于娱乐性事件。这是一个全民在巨大利益分配不公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无奈选择。以娱乐话题为例,参与传播的个人足以证明一个命题:信息源的多样化,带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并间接引发观念行为的多样化。

章子怡海报遭泼墨以及诈捐事件、周立波微博回应与关栋天闹翻、“导演赵雷”微博爆料小沈阳后台遭掌掴、舞美师微博留言称何炅辞职、车模兽兽和邓丽欣不雅照之后的微博回应……

几乎每个事件的出现,其背后都隐藏着知情人。而借助微博发布各种娱乐信息,几乎成了知情人掌控公众的一个显性特征。据“知情人”声称,发生在娱乐界的所有爆炸新闻,如果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公之手众,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炒作。我们可以理解为,娱乐圈的信息传播,其信息源都出自内部,而为数众多的转帖者,则充当了传播途径的角色。

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简单。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知情人都会争相爆料,被最多人知道的那个信息只是由于特定利益集团的刻意维护,或者公众更愿意了解此类信息。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源。通过微博的简短留言,那些富有爆炸力的句子,自然会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最终的结果是,公众对于此类信息的接受门槛日益提高。如果处于信息管控的官方部门还把门槛限定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体制时代,则无异于掩耳盗铃,贻笑大方。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信息源的多样化造成的社会生活多样化,可能在潜移默化中造成制度壁垒的松动,以此达到渐次改良的目的。

以娱乐信息的传达为例,其中令人无奈的一点在于,微博带来的巨大民间信息传达,可能只停留在众声喧哗的讨论阶段。实质上的利益、名誉、资源分配体制则纹丝不动,甚至变本加厉。信息源只是一个信息源,其有效性约等于零。

如若这样,只能是时代的悲哀。

然而,作为每一个参与者,我们又应该感到庆幸。一个屡屡尝试改变社会(包括商业、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微博,其影响力的扩大,在更长远来看将使每个信息源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种影响力已经成为现实,并在更高级的社会问题层面出现转机。

根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12月出版的《社会蓝皮书》,已经显现强劲上升势头的微博被研究者们称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对于中国的微博现象,《社会蓝皮书》则强调其突出特点是“强烈关注时事”。即便这种特点并不能代表中国社会的民主化时代真正到来,但毕竟这是一种积极的改变。若干素昧平生、行动力十足的中国网民,已经通过沸腾十五年的互联网社区传达了他们非凡的公民观点。现在,微博的出现给予这些人更大的平台——他们将时刻扮演“公民报道者”的角色,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第一手的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更令人激动的是,这个平台可能还在扩展。如同互联网刚刚诞生之际的预测,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是,我们将来每个人每天选择信息源的方法,或者说每天的阅读习惯,会是一个电视;二三张报纸;四五个网站;七八个博客;十来个微博。

相比其他传媒,微博的实时性和现场感无疑是最强的。由此也就自然造就了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信息源进行随时的信息共享。

这种正在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令中国用户激动不已。然而Twitter的发明者杰克·多尔西,这个典型的IT精英,此刻却坐在人潮拥挤的礼堂前排,无法理解他的发明在中国所引发的超乎寻常的热潮。

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在纽约的一个小型聚会场所,被称为“推神”的杰克·多尔西和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艾未未进行了一次会面。艾未未这一次的身份是中文互联网世界里的“推特”(Twitter)用户。半年来,这个精力充沛的艺术家更多地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他几乎24小时随时都在“发推”,也几乎出现在中国的每个重大公共事件里。

就是这样一个著名推友,这次与“Twitter之父”杰克的正面相遇,引起了中文推友们的极大关注。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场全中国推友们对Twitter的盛大致敬。然而事实上,这不过是杰克每天都要遇到的场合之一。

通过艾未未的描述,中文推客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那个令他们充满好奇和激动的人物——杰克,不过是一个敏感而谦逊的年轻人。

会谈结束后,“推神”留下的最后一条“推特”是,早点回家洗漱就寝。他始终无法理解为何在中国,“推特”能如此狂热地引发一场变革。而几小时前和他快乐交谈过的中国大胡子艾未未,也刚刚发出一条对他的评判:“非常单纯的好人。”艾未未接着又说:“好人总是不能理解中国的现实。”

这条满含深意的消息或许能让杰克明白,“人人都能成为信息源”这个命题,对于广大中国推友们所具有的不寻常意义。

P14-17

序言

我们站在未来的入口处

关于微博的报道近来颇有些铺天盖地了,与此同时,很多重量级的消息也通过微博释放到了公众层面:广东省警方开通微博,声称有问必答;潘石屹在微博上频繁发言被网友称为“话唠”;奇虎董事长周鸿袆42条微博炮轰金山。

微博在过去一年里厚积薄发的社会影响力渐渐彰显。这个被认为将“重新发现”媒体的传播工具的诞生,对于我们的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不同行业,微博的意义各不相同。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微博的“短平快”特征,预示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力量。

事实上,微博最大的意义无外乎两方面。第一,微博正在改变世界。第二,这种改变包括如下几点:信息传递方式和社会表达机制的改变、从业者的博弈、商业未来。这直接决定了一个全新产业的地位和远景。

2009年夏天,微博的鼻祖Twitter改掉了网站首页上的SOLGAN,原先的“你在做什么?”被改成了“分享和发现世界上正在发生之事。”SLOGAN的变换似乎指明了方向——微博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由内在的自我分享变成了外在的主动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这股微博风浪横跨万里,直人中国腹地。

从世界上第一个微博Twitter诞生到这家网站的注册用户超过7500万人,用时三年。这个速度即便放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中,也算不得慢。用户的增长和Twitter影响力的扩大,直至开篇所言,切实地影响到了某些行业的实际运行,已经证明了第一个意义:微博正在改变世界。

这是一切的前提。具体到微观层面上,改变包括哪些要素?首当其冲就是人,以及由人构建起来的社会信息扩散方式和传播机制。

随时,随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几乎等于发生在别人身边的事情。这是微博对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影响。与互联网和无线电话相比,微博集合了二者的优点——迅速、便捷、涵盖范围广、非线性的传播方式。

在本质上,微博是一个没有固定主题的空间,大家选择关注的是人。这就是微博改变世界的核心所在,人们通过140个字符分享的信息没有高低之分,发布信息的人也没有等级之别,140个字的篇幅限制则让作家和农民之间的语言鸿沟进一步缩小,对草根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推进。更重要的是关注和被关注的人数大幅度提升,信息也随之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被传递。

在微博平台上,没有强弱之分。名人和草根具有同等的搏出位的机会,前者更乐于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粉丝。潘石屹的粉丝已经接近百万,他不用再费力和记者通过数小时的面谈还担心自己被断章取义,而其微博也充满了一贯的戏谑和八卦基调。甚至百万关注者通过他的微博得知,向任志强扔鞋的那位年轻人刚刚经历了两次失恋的打击。

有微博的使用者感慨,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之间,通过问答和转评的方式,快速消解了那种中国式的、耗时的人际关系模型,而这种碎化的后现代式的解构主义正在深入人心。即使是一些此前传统博客的忠实用户,也会感叹用微博之后感到写博客是件费力的事情。有的学者则明确指出,“历史上从来没有知识被这么大规模信息化的局面。这是一个新的文明形态。”

正因为微博的低门槛以及对信息传播机制和平等主义等因素的囊括,造就了微博的迅疾扩张。在这种惊人的成长中,夹杂着怀疑与不屑。互联网专家史蒂夫·哈蒙就认为,微博建立起的社会化网络只是一个柔弱的婴儿阶段。

显然,这是一种传统时代与互联网时代进行过渡的巨大担忧。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正好暗合了微博的明天,“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站在未来的入口处。”  微博改变的内容之二是行业的博弈。Twitter进入中国以后,微博遭遇到的良性博弈被当成一场战果未明的庞大事件,这无可厚非。作为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腾讯微博,在这场博弈中,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微博的大门已经打开,其后发生的事情和走向是我们都很关注的。在微博改变世界这个命题中,显然有太多心潮澎湃的可能。

除了上述种种,微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商业未来。

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进,都可以联系起来看待。这种移动模式让人的行为更加简便快捷,至少在影响他人和信息传递上是这样。借助这样的变革,移动起来的互联网实际上让世界变得更紧凑,信息传递随时随地,传播的成本大幅降低。

免费的体验和获取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将往昔的有形产品转变为数字产品,再呈现到用户的体验中。

焦点在于,微博如何在一场无货币的原始丛林中最终胜出。需要考虑清楚的一个问题是,微博营销和微博的赢利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如果说微博的营销属于显像,现在,一个更大的赢利空间正在微博的小页面上变得深不可测。

微博所处的免费空间,是一个充满了免费的奇珍异宝的空间,这也是互联网最迷人的地方。但免费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在由理所当然变得需要深入探讨。

一年前的互联网整治运动让大批含有不良信息或手续不齐全的中小网站纷纷倒闭。但受其影响的网民为了延续原有的免费、分享的网络生活方式,正在不断通过互联网的其他渠道来实现自我拯救。

依靠网络拯救网络,这是一个带有隐喻色彩的事实。

无论免费还是有所付出,互联网的明天都将面临更加微妙的机遇。微博和所有遭遇变革的生活方式、商业信条、价值取向等因素,都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猜想。一扇大门的打开,意味着若干景象。

处在这个动荡的商业洪流中,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更期盼的是微博能够带给世间的惊喜,一种持续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这几乎注定成为一种现象。所以,那句“微博,你也应该拥有”的SLOGAN并非空穴来风。

腾讯微博频道

2010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博将带来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95340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