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用马克思的重要文本《巴黎手稿》作为切入其法哲学问题的突破口,既是为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法律与政制思想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理解西方现代性法哲学的“整全/分裂”的多维图景做理论上的铺陈与深化。
全书除导论外,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浪漫之都,文本分析,异化理论,自由德性等。
图书 | 自由主义之后的自由--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西南法理学经典研究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选用马克思的重要文本《巴黎手稿》作为切入其法哲学问题的突破口,既是为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法律与政制思想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理解西方现代性法哲学的“整全/分裂”的多维图景做理论上的铺陈与深化。 全书除导论外,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浪漫之都,文本分析,异化理论,自由德性等。 目录 引言 导论 一、自由主义法哲学与马克思 (一)法哲学的主题变迁 (二)自由主义法哲学批判 二、版本结构与文献综述 (一)MEGA2与研究版本 (二)《手稿》的结构篇章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第一章 浪漫之都 第一节 马克思的早期历程 一、什么是“犹太人问题” 二、向往巴黎与离开巴黎 第二节 巴黎的旧制与创世 一、“新时代的法权原则” 二、论自由:托克维尔与马克思 第二章 文本分析Ⅰ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与法哲学的关系 一、国民经济学的法哲学旨趣 二、苏格兰启蒙学派到黑格尔法哲学 三、黑格尔国家法批判 第二节 序言与第一手稿:资本立法 一、工资的权力辩证法 二、资本的支配权力 三、资本吸纳权力 第三章 文本分析Ⅱ 第一节 第二手稿:自由与财产权 一、动产与财产权 二、财产产权与自由法权 第二节 第三手稿:共产主义的自由 一、私有财产的运动 二、共产主义的自由 第四章 异化理论 第一节 异化理论的层次 一、第一层:产品机器论 二、第二层:劳动奴役论 三、第三层:主体宰制论 四、第四层:关系私有论 第二节 异化理论的法权原则 一、“真正的社会科学” 二、法权哲学异化史 第三节 异化与法律批判理论 一、异化层次与批判进路 二、法律批判与批判根据 第五章 自由德性 第一节 资本的自由: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 一、资本与古典自由主义 二、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 第二节 资本解放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概念 一、黑格尔法哲学中的理性与自由 二、法教义学和《手稿》中的黑格尔批判 三、回归“德性”:马克思法哲学的自由理论 第三节 自由主义之后的自由 一、后自由主义的自由 二、批判与重建:后自由主义的法哲学 结论 一、本书试图表达什么以及至此做到了什么 二、本书表达的思路与现代性法哲学之联系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由主义之后的自由--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西南法理学经典研究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尚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19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81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