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的疾病(精)/涵芬书坊》编著者索伦·克尔凯郭尔。
本书是索伦·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克氏试图通过与黑格尔不同的方式来揭示人的真实经验,特别是朝向信仰的生存体验中的超概念维度,以避免思辨理性的抽象普遍性,达到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独一无二的或个人的具体性和除基督教之外再无真实依凭的生存境况。正是在此层面上,克氏在该书中详细讨论了个体生存状态中的绝望形态、罪与信仰之关系以及如何从绝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信仰。
图书 | 致死的疾病(精)/涵芬书坊 |
内容 | 编辑推荐 《致死的疾病(精)/涵芬书坊》编著者索伦·克尔凯郭尔。 本书是索伦·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克氏试图通过与黑格尔不同的方式来揭示人的真实经验,特别是朝向信仰的生存体验中的超概念维度,以避免思辨理性的抽象普遍性,达到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独一无二的或个人的具体性和除基督教之外再无真实依凭的生存境况。正是在此层面上,克氏在该书中详细讨论了个体生存状态中的绝望形态、罪与信仰之关系以及如何从绝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信仰。 目录 致死的疾病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A 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甲、绝望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自我的疾病。因此可以有三种形式:在绝望中并不意识到有自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望);在绝望中不要是自身;在绝望中要是自身。 乙、绝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丙、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B 这种疾病(绝望)的普遍性 C 这种疾病(绝望)的形式。 甲、以不涉及它有无意识、而只涉及综合[的自我]的构成成分的方式来考虑的绝望 一、由有限与无限定义的绝望 无限的绝望是缺乏有限 有限的绝望是缺乏无限 二、由可能性一必然性定义的绝望 可能性的绝望是缺乏必然性 必然性的绝望是缺乏可能性 乙、由意识定义的绝望 一、无知于绝望的绝望,或对于有一个自我和一个永恒自 我的绝望着的无知 二、意识到绝望的绝望并因此而意识到有一个其中有某种 永恒性的自我,于是在绝望中不要成为它自身或者在 绝望中要成为它自身 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软弱的绝望 (1)对于世俗的绝望或对于世俗事物的绝望 (2)关于永恒的绝望或对其自身的绝望 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违抗(defiance)。 第二部 分绝望是罪 A 绝望是罪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等级(取得资格的条件:“面对匕帝”) 附录:罪的定义包含了冒犯(o~ensc:)的可能,对于冒犯的一般观察 第二章 苏格拉底对于罪的定义 第三章 罪不是否定而是一种主张(r)ositiOn) 关于A部分的附录:这样的话,罪在某种意义上不就成了 极罕见的了吗?(道德方面) B 罪的持续 甲、对于其罪产生绝望之罪 乙、关于宽恕罪(冒犯)的绝望之罪 丙、肯定性地抛弃基督教之罪,宣称基督教为非真理之罪 注释 重要词语及人名的英汉对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致死的疾病(精)/涵芬书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丹)索伦·克尔凯郭尔 |
译者 | 张祥龙//王建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879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34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5 |
宽 | 14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