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航空工业六十人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日新、孟赤兵、归永嘉、李周书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为迎接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作者从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进程中,遴选出对航空工业最有影响的60位杰出代表人物。《航空工业六十人传》开本为20开,全书71.6万字,黑白照片500余幅。

内容推荐

作者(周日新、孟赤兵等)从共和国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进程中,按照航空工业领导人、企(事)业家、飞机设计师、试飞员、科技教育家、劳动模范六类,遴选出对航空工业最有影响的60位杰出代表人物,编纂成《航空工业六十人传》,以献给共和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工业六十人传》入选的人物,都是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献身航空,报效祖国,在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佼佼者。他们的航空人生也从不同视角叙写和蕴涵了共和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风雨和辉煌。“航空工业60年60人传”的立意和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相信与他们风雨同舟、一路走来的航空人,以及广大读者从中可以引发对航空工业历史的回望,受到激励和启迪。

目录

第—辑 领导人

 王弼(1899—1977)

 何长工(1900—1987)

 赵尔陆(1905—1967)

 唐延杰(1909—1988)

 孙志远(1911—1966)

 段子俊(19132006)

 王西萍(1914—1993)

 徐昌裕(19142003)

 吕 东(19152002)

 油江(1915—1999)

 陈少中(19212008)

第二辑 企(事)业家

 陆纲(1913—1967)

 冯安国(1915—1976)

 余侠平(1917—1967)

 刘亚欣(1918—1987)

 熊焰(1919—1996)

 刘鸿志(1920— )

 谢明(1924— )

 庄树山(1925— )

 吴沈铎(1930— )

 邵国斌(1932—1992)

 唐乾三(1933— )

 刘国民(1933— )

 杨守文(1934— )

 陈立群(1940— )

第三辑 飞机设计师

 黄志千(1914—1965)

 徐舜寿(1917—1968)

 陆孝彭(19202000)|

 屠基达(19272011)

 马凤山(1929—1990)

 顾诵芬(1930— )

 陈—坚(1930— )

 宋文骢(1930— )

 石屏(1934— )

 杨伟(1963— )

第四辑 试飞员

 吴克明(1929— )

 黄炳新(1948— )

 李中华(1961— )

第五辑 科技教育家

 昝凌(1912—1967)

 季文美(19122001)

 荣科(1914—1995)

 沈元(19162004)

 吴大观(19162009)

 程华明(19172006)

 陆颂善(19192007)

 颜鸣皋(1920— )

 张阿舟(19202009)

 刘正惠(1927— )

 朱克昕(1933— )

 关桥(1935— )

 刘大响(1937— )

 张立同(1938— )

 张恩和(1939— )

 董秉印(1939—2000)

 冯培德(1941— )

 高歌(1945— )

第六辑 劳动模范

 马德有(1907—1978)

 高方启(1915—1966)

 陈阿玉(1917—1984)

 李临庄(1936—2005)

参考文献

鸣谢

试读章节

王弼(1899—1977)

又名王更生,1899年8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永修县三角圩流岭王村;1923年毕业于南昌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1938年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等学校学习,并到苏联空军工作。1938年他回国后历任新疆航空训练班党支部书记兼教员、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三分校训练部工程科主任、军事学校工程主任、俄文学校秘书长、中央军委作战部空军组组长、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政委等职;1949年3月,被任命为军委航空局政治委员;1949年11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空军工程部部长,1951年6月改任空军副司令员;1952年1月,王弼到航空工业部门工作,先后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航空工业局任副局长及教育局局长等职。王弼毕生从事航空事业,为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早学习航空的中国共产党人

1918年,他考取江西省立南昌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南昌的学生运动,成为学生中的积极分子。1923年7月,王弼在南昌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涂家埠含英小学当教员;8月,加人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5月,王弼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苏联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莫斯科开办了中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选派了党员、团员和进步青年前往学习。王弼是江西省委选派的学员之一。10月24日,王弼乘船至海参崴,再转火车于11月底到达莫斯科。王弼在中山大学的两年时间内,学完了俄国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军事学等十几门课程。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我党中央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决定,部分留在苏联学习的同志可转学军事,王弼选定了空军,遂于1927年9月被派到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学习航空机务。从此,王弼毕生从事航空事业。

1929年9月毕业后,组织决定派他到苏联空军部队参加实际工作,并继续学习深造。同年10月,他被分配到苏联哈尔科夫空军第20纵队,历任少尉、上尉机械师和准校工程师。1932年2月,苏联哈尔科夫空军部队派王弼去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工程师训练班进修。1933年7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伏罗希洛夫格勒空军飞行学校修理厂先后任副科长和少校总检验师。

王弼为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以便将来建设我党自己的空军,便与常乾坤于1933年9月一同考入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工程系,学习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他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学习生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向我大举进攻,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王弼与常乾坤报国心切,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提出回国参加抗日的请求。1938年4月,驻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通知他们说:“中央已同意你们回国,何时动身尚未确定,请做好准备。”1938年8月,任弼时为他们办理了回国手续,并亲自到车站送行。同年9月,王弼与常乾坤到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根据党的指示,他们留在新疆工作。

抗战初期,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为了扩大势力,进行政治投机,对外采取反帝亲苏的政策,对内曾多次邀请我党派干部到新疆工作。在苏联帮助下,盛世才在迪化成立了一个航空队,由苏联派人任教官。党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决定利用盛世才的航空设备和国共合作的局面,派人到新疆航空队学习航空技术,为我党将来创建人民空军打下基础。1938年2月从新疆的部队中抽调25名同志,从延安调来18名同志,共选43人进入航空队学习。王弼与常乾坤抵达新疆后,组织上原想派他们到航空队任教官,但由于盛世才反对,此举未能实现,遂决定他二人暂留我党驻新疆办事处,利用星期日为党在航空队学习的同志补习功课。在航空队学习的同志都是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他们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学习热情,但由于他们文化知识基础不高,特别是上课时没有讲义,仅靠苏联教官口授,翻译当场口译,有的连记笔记都有困难。王弼、常乾坤就在星期日为他们补课讲授飞机和发动机原理等课程,并亲自动手,刻印讲义,编写、翻译教材,对这批同志的学习帮助很大。

1939年5月,组织上决定由王弼、常乾坤、刘风、郑德等组成航空训练班,由郑德任航空训练班主任,王弼任党支部书记兼航空理论教员,讲授飞机和发动机原理。王弼在这期间编写翻译了部分航空理论教材和《航空发动机原理》一书,这些书后来在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简称“东北航校”)仍是主要教材之一,且建国后,在空军各航校的教学中,仍作为参考教材。

1940年11月,奉中央电召,王弼、常乾坤等回到延安。11月23日,由王弼执笔,他们向中央呈报了建设中国空军的计划,提出:“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空军的技术与组织更加复杂。要建设一个有系统的、强有力的空军,不是一年半载的事。”“首先要培养大批航空干部,还要有制造飞机的干部。”“单靠人家,没有自力更生是办不到的。”他们的意见受到党中央的重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他们,并就组建工程学校的问题做了指示。毛主席说:热心发展航空事业意见是好的,但要有决心和耐心。同时毛主席还风趣地说:“我国历史上也有个王弼,和你同名同姓,他是个文人,你是武将,你这个武的要争取胜过文的。”P3-5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航空工业的创立和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新生的共和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发展强大的经济,建立强大的国防,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更是题中应有之义。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做出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在微薄的基础上奠基、起步、创业、发展,走过了一个甲子即60个春秋。

60年艰苦卓绝的风雨历程,岁月峥嵘,沧桑巨变,中国航空工业跃居当代世界前列。共和国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归根到底是航空人的历史。我们从共和国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进程中,遴选出对航空工业最有影响的60位杰出代表人物,编纂成《航空工业六十人传》,以献给共和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

我们商定,按以下六类遴选航空人物:

第一类,航空工业领导人。综合多种因素,我们决定,本书只遴选已经辞世的、任航空工业局局长和航空工业部副部长以上职务,被公认对航空工业奠基、创建、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共ll位入选。

第二类,航空工业企(事)业家。从在其领导的企(事)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影响、贡献重大的人物中遴选,共14位人选。

第三类,飞机设计师。从担任重大飞机型号总设计师、为型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中遴选,共10位人选。

第四类,试飞员。从在重大型号科研试飞中有重大贡献、建立功勋的试飞员中遴选,共3位人选。

第五类,科技教育家。从在航空科技、航空教育、工程设计领域贡献杰出、成果丰硕者中遴选,共18位入选。

第六类,劳动模范。从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在全行业乃至全国影响重大者中遴选,共4位人选。

人选的人物中,有的为航空工业奉献一生;有的横跨几个行业或领域;有的少年立志航空报国;有的因工作需要,半路转战航空……在航空工业领导人中,王弼、徐昌裕、油江早在大革命时期或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就受命立志学习航空,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而戎马半生的何长工、赵尔陆、王西萍、陈少中则是脱下军装而投身航空工业建设之中的;段子俊、孙志远、唐延杰、吕东则是由中央点名派遣,从各自的工作领域转战航空。在航空工业企(事)业家中,有的毕生从事航空事业;有的在航空工业创建初期即投身其中;有的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乘势飞扬,艰难玉成。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黄志千、陆孝彭、顾诵芬、屠基达、陈一坚、宋文骢,科技教育家昝凌、季文美、沈元、吴大观、张阿舟等都是从他们正值国难当头的少年时代,就憧憬航空事业而赍志走上航空报国之路;有的在新中国还处在黎明曙色时,抛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从海外归来,报效共和国的航空事业。还有在极具风险的高难科研试飞中挑战极限、功勋卓著的试飞员及以无私奉献和高尚品格影响了几代航空人的全国劳动模范……

总之,他们都是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报效航空,在共和国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我们为之立传,载述他们的业绩,弘扬他们的精神,同时借以再现共和国航空工业60年的壮丽征程和风云际会,相信与他们风雨同舟、一路走来的航空人,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引发对历史的回望;他们的后来人,可以受到激励和启迪。

如果说从航空工业60年的历史进程中遴选出60位代表人物是本书的第一个特色的话,那么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就是为航空人物立传,力求展现原貌,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饰非,也不苛求,文风平实,力戒浮华。第三个特色是图文并茂,这次新征集到的航空人老照片,许多是从未面世的绝版珍品。每当我们看到一张张尘封已久、发黄褪色的老照片,一个个共和国苍穹青春的生动面孔,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便会扑入眼帘,撞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再一次因重温共和国航空工业发展史和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激动不已。

航空工业是高科技产业,又是高投入的产业,不仅需要高额资金投入,也需要高智力投入,不言而喻它是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共同奋斗的事业,因此航空人才显得十分重要。加之航空科学技术探索性强,航空产品研制周期长,一个重大试验基地的建成,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和一个型号研制成功往往要几任部长统帅航空工业大军艰苦奋斗一二十年才能完成,不免使人产生人生苦短的感觉。航空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和甘做无名英雄的伟大精神。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正是几代航空人的奋力搏击、锐意进取、鞠躬尽瘁、锲而不舍、前仆后继,才赢得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阔步前进和今天令人欣喜的生机勃勃大好局面,他们开创了建设航空大国和强国的康庄大道。

我们是从2010年4月初即共和国航空工业创建59周年前启动这本书的编写工作的,尽管我们都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投身航空工业,亲身参与和见证航空工业发展壮大50余年历史的航空人,先后还编著出版了《航空春秋》、《航空人物志》、《中国航空图志》,有的还参与了《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的编写和20世纪80年代航空工业史的编辑出版全过程;尽管我们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反复纵横比较、考量,既放在60年的时限里,又充分顾及领军人物、平凡的英模人物和生产、科研、教育、基本建设乃至飞机、发动机、机载等各个领域,努力争取人选人物具有代表性和能够基本得到认可,经得住历史风雨的打磨……但我们仍然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由于编著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遗珠之憾和存在这样那样的疏漏与错误,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航空工业六十人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日新//孟赤兵//归永嘉//李周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404953
开本 20开
页数 5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16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27.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87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