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调查研究)
内容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本课题学术研究现状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第四节 本著的写作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 总貌

 第一节 以实地调查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史

一 民族学田野调查在中国的发展

二 社会学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对西南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的必要性和组织实地调查的重要机构

一 对西南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的必要性

二 组织实地调查的重要机构

第二章 民族学田野调查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在昆民族学家对云南各民族的田野调查研究

一 徒步穿越湘黔滇:中国传说学术(特别是人文科学)转向现代学术

二 对云南各民族的田野调查研究概况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 吴泽霖教授在云南开展的民族田野调查研究

四 袁家骅教授对云南路南县的民族田野调查概况

五 开展对云南各民族田野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二节 抗战时期在昆语言学家对云南各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

一 云南民族语言研究的传统

二 对云南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及成果

三 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及成果

四 邢公畹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的田野调查及其成就

五 对民族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节 抗战时期吴泽霖教授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

一 对贵州仲家生活——食俗的调查研究

二 对贵阳苗族跳花场的调查研究

三 对海根苗中的斗牛的调查研究

 第四节 抗战时期四川的民族学研究

一 历史沿革

二 抗战时期四川的民族学研究

三 抗战时期四川的民族学研究主要成果

第三章 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

 第一节 陈达领导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对云南环湖户籍示范区的人口普查研究

一 对本土人口资源的认识

二 中国现代人口普查的重要开端

三 从普查结果推导当时中国人口概况

四 陈达领导的人口普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费孝通对抗战时期禄村农田的调查研究

一 费孝通与“魁阁”研究室

二 对禄村农田的研究

三 禄村调查研究中的方法和经验

四 费孝通的云南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第三节 张之毅对抗战时期玉村农业和商业的调查研究

一 玉村农业耕作和蔬菜种植

二 土地所有和土地使用

三 织布和养鸭

四 家庭消费和积累

五 农村人口的外流

六 传统社会中财富的猎取

七 商业资本的活动

八 资金利用与土地权的集中

九 费孝通对四种类型社区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陈达和史国衡对抗战时期昆明工业和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 陈达对抗战时期昆明工业和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

二 史国衡对抗战时期昆明一国营工厂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

 第五节 抗战时期四川的社会学研究和人口学研究

一 抗战时期四川的社会学研究

二 抗战时期四川的人口学研究

第四章 综合调查研究

 第一节 曾昭抡率领西南联大川康科学考察团步行考察大凉山

一 考察准备

二 考察地点介绍和简要考察经过

三 考察内容

四 考察过程中体现的严谨治学精神

 第二节 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对云南石佛铁路沿线的调查研究

一 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的创建及其刊物《边疆人文》

二 陶云逵教授领导的对石佛铁路沿线的综合调查研究

三 陶云逵教授学术研究之综合评价

第五章 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20世纪上半叶民族学的中国化

 第一节 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专家调查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一 民族学家对西南各民族的田野调查研究——民族学中国化的积极探索

二 社会学家对西南的社区研究——社会学中国化的积极探索

 第二节 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专家调查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

一 江应棵、吴泽霖等民族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推动了西南边疆建设

二 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严谨治学的学风

三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骨干,有如群星灿烂

四 调查研究工作的美中不足之处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叶民族学的中国化

一 民族学中国化的问题

二 抗战时期民族学在中国的本土化

三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学在中国本土化的曲折之路

四 20世纪上半叶民族学中国化的特点、经验、问题和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调查研究)》以民族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一般理论与个案实例相结合的方法,以实地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为主线,由宏观(导论、总貌)到微观(民族学调查研究、社会学调查研究、综合调查研究)再到宏观(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20世纪上半叶民族学的中国化),系统而深入地描述了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研究的历史状况,对其历史意义作了切实的评价,并指出调查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调查研究)》由聂蒲生所著。

编辑推荐

《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调查研究)》笔者聂蒲生将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抗战时期迁居西南的著名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总结。由于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工作是一种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他们注重的是当时的实际调查,而对学科发展过程全貌的追踪和理论分析都是不占重要地位的。本著的目的是将它纳入学术史的范畴。笔者尝试采用历史法、文献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这一重要课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探索(抗战时期专家对西南地区的调查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蒲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2145
开本 32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7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6
14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