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方的落日
内容
编辑推荐

《远方的落日》作者孙立。 

孙立先生在知青题材内容上作了重大突破。以前的知青小说,大多写的是农场、知青点的群体生活,而很少涉及到“插队落户”这一形式,尤其是长篇小说,《远方的落日》所表现的正是落户于乡村的知识青年。

内容推荐

《远方的落日》作者孙立。

《远方的落日》内容中深刻展现了知青们的生活处境,他们与农村社员的思想摩擦,以及为谋划出路而带来的种种烦恼。可以说,这是一段完整的知青下放史,也可以说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再现了“文革”盛衰变迁史。中国当代文学,描写北方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数量众多,也比较成功,而对江南农村风情作精细化描写的作品却很少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江南农村在孙先生的笔下,犹如史诗般地再现。江南的风物民情,江南的世像百态,江南的文化传统等等,都在不经意间进入读者的眼中。在小说中作者用手术刀般的精细准确,雕塑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克服了以往小说人物往往脸谱化的不足。作品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立体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善恶交战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五色驳杂的人。当然,这并非说这些人物都是难辨善恶的,而是说作者依照生活的真实忠实地展示了人性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一个个的“这一个”,形成了“这一群”。这些鲜活生香的人物,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以及极端状态下的人性。

目录

(无)

试读章节

秋日,雨后的天空湛蓝明净,融融阳光如清溪潺流款款地洒向景色萧瑟的地面。省城宽大的街道上,行人稀少,街道两旁的围墙、大楼的墙壁上写满了大幅标语,高大的梧桐树树叶已褪去油绿的光泽,不时地有黄叶飘曳而下。满地的纸屑、枯黄的落叶被风扬起,汇成混浊的“沙沙”声响。公共汽车发出沉闷的轰鸣声,缓慢地朝前移动,车身上,也被涂抹了大小不一的黑字。下午时分,这座省会城市异常平静,人们似乎都陷入了昏睡之中。但从地上、满墙的残迹中,可以想象得出,这个城市曾经掀起过狂热,那一张张兴奋得变了形的脸庞,无数双不停挥舞的手臂,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呼喊,使这座城市沸腾得如同一锅热粥。眼前的沉寂,也只是暂时的休止,或许不久会有更猛烈的风暴降临。这时,一辆凸头的解放牌卡车带着一阵风疾驶而来,在穿过古老的城墙门洞时,车身剧烈地颠簸了几下,车厢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车子没减速,径直朝远方驶去。

在卡车的后车厢内,一位年轻人仰靠在车厢板上,明澈的双眼不时地瞥向路的两旁。林强,十五六岁,圆圆的脸庞,短短的头发又黑又硬,像板刷似的朝上竖着。他眼睛不大,黑亮的眼眸里时时隐现出一丝希冀,一股渴望,长长的眉毛细密而松软。偌大的车厢内空空荡荡,只有他和小小的行李卷占据了一个角落。车子在崎岖不平的石子路上颠簸,整个车厢不停地抖动,不时发出断裂般的声响。迎面的疾风呼呼地吹着,好在风不是很凉,并没有减低衣着单薄的林强观赏两边景色的兴致。

说起来,这还是林强第一次出远门。长这么大,他还从未走出过省城那标志着城乡分界的城门。至于说乡村的风貌,也只是在纪录片里偶然看到。

大串联那阵,林强还在上小学,出去串联没他的份儿。看着上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像放飞的鸽子纷纷出巢,他心里痒痒的。那些在国内兜了一圈返回的人们,说到外面的景致,尤其是有人说到接受毛主席检阅的场景,更是让林强羡慕得两眼发直。他真懊恼,自己没早出生几年,耽误了如此好的机会。此时,看着远处不住地向后移动的村庄,林强心里禁不住涌动起一股莫名的兴奋,原先在都市里憋闷了许久的心胸一下子敞开了不少。那些村庄犹如棋盘上的棋子,散落在远远近近的大地上。破旧的草屋、缭绕的炊烟、丛丛的树林,在林强眼里都充满了新奇。风是清凉清凉的,深深呼吸竟然感到如饮甘泉,是那么的适意。不时地有几只小鸟追逐着车子,在天空忽上忽下,发出清脆的呜叫。

不知不觉,林强觉得颈脖子发酸、僵硬,眼睛发涩。他知道观赏的时间过长了,便缓缓地收回了目光,腰杆子也松弛了下来,两手轻轻地耷放在膝盖头上,目光怔怔地看着车厢内。太阳已经西斜,“呼呼”的路风仍在不住地吹打着破旧的厢板。坐在背风的地方,暖暖的阳光柔和地洒在身上,那份感觉如同幼时躺在母亲怀里一般。渐渐地,林强有点发困,眼皮子不自主地闭拢,以前的生活片段竟是那么清晰地浮现出来。

告别省城,没有如海洋般的红旗,没有震天的锣鼓声,没有如潮的人流。虽然这一切林强并不意外,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点失落。以前知青下放,他也去看了几次,那种场面真是热闹壮观。长龙似的车队一辆接着一辆,看不到终尾,车上扎着红花,红旗飘扬,马路两边站满了人。车辆开动时,就听见锣鼓喧天,口号阵阵。“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扎根农村干革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一下子将人们的情绪调动到了高潮。车上的人,有男有女,年纪都在十七八岁上下,一个个脸膛红润,神采飞扬。有许多人头戴军帽,腰上扎着皮带,手里不停地挥动着红宝书。林强没有跟着别人挥舞手臂,呼喊口号,只是好奇又有点惶恐地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游行的活动也经历了不少次,这是很令人激奋的场面。但他也隐约地感觉到,眼前这种场面和以前所见过的游行活动不一样,看着一张张充满了青春气息的脸庞,恍然觉得这些人很快就如空中浮云,一下子飘逝到很远的地方。他也细心地发现,有人脸上分明挂着泪水,脸部轮廓也扭曲得变了形,真不知是兴奋还是悲伤。尽管这样想,这一念头也只是在林强的心里暂驻片刻,很快就被眼前的声浪冲刷殆尽。他的胸口和着鞭炮声、呐喊声“怦怦”直跳,浑身热流涌动不息。

当林强正式向老师提出要求下放时,犹如一颗炸弹在校园里炸响,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学校的黑板报上立刻刊出了这则消息。连着几天,校黑板报、广播站每天播报的文章大都是有关林强的,众口一词地支持林强的这一革命行动。林强,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了响应党的号召的英雄。班上有几个同学很后悔自己没先站出来表态,也有人私下里议论这小子是不是要出风头。但话是这么说,却没有一个人不佩服林强的勇气的。是啊,有谁能弄清楚,农村,那个遥远的地方,人们究竟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十五六岁时,有多少人有胆量离开家庭,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呢?

那天,林强放学回家,吴燕在后面叫住了他。在班上,林强和吴燕到底不是一般关系。两人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上学时又一直在一个班,差不多每天都碰面,作业也在一起做,有时是在吴燕家,有时是在林强家。今天林强一回首,见是吴燕,心头不由得一沉,他已经好久没和吴燕说话了。是什么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

可能是一场运动,竞使他和她或许也是两家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而这一切,似乎都是由双方父亲造成的。运动一开始,林强的父亲即被揪了出来,定的罪名可真不少:反动学术权威,“四类分子”的后代,虽未定现行反革命分子但有反革命言行。甚至还有人说他戴着金丝边细框眼镜,一双眼珠滴溜乱转,脸上总是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说不准是给台湾做事的特务。那些日子,大字报,小字报,大标语,将林强家里家外都贴满了,进屋时都要低下头,否则就要碰到挂在门框上的标语。几乎在一夜间,林强的父亲就变成面目可憎、心怀鬼胎的恶魔。林强心里明白,父亲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坏。其实,林强和父亲的关系也不好。父亲平时不太过问家里的事,别说和孩子,就是和林强妈也很少说话。一回到家,就将自己关在小屋里。家里房子本来就很紧,只有两个住人的房间,父亲偏要占一间为书房,家里其他人都挤在一个屋子里。有一阵子家里还请了个保姆,搞得一间屋里搁满了床,连走路都磕磕碰碰的。林强妈也提过几次,要林强搬到书房去,可被父亲一顿训斥,说话的口气,那是个神圣的地方,谁也不能进去,更不要说动里面的东西。林强的妈,家在苏州,本是大户人家出身。林强的外公解放前也做过教育局局长。他们家在苏州有一所院子,院里有水塘、假山,十多间飞檐翘角大瓦房。林强妈受过良好教育,家里专门请了教师,绘画、弹琴都学过,后来,一直上到了大学。解放后,林强的外公一人跑到了台湾,从此杳无音信。林强妈在中学里教书,工作还挺出色,也曾有过提拔当校领导的希望。可一政审,说有复杂的海外关系,只好作罢。林强妈并不漂亮,个头不高,肤色白净,戴着一副白边珐琅眼镜,身材微微有些发胖。她平时不多说话,处理事情却有条不紊。家里虽说拥挤,但每样家具都摆放到位,各安其所。自和林强父亲结婚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弹琴、绘画,那样,很容易被别人看成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她和林强父亲也谈不到一块去。林强爸爸是学建筑设计的,平时头脑里考虑的都是制图、数字符号。林强妈妈是教语文的,空下来就喜欢看看小说。年轻时,还发表过诗歌。有了孩子以后,也就不动笔了。面对这场政治风波,林强妈并没慌张,她明白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要能忍耐,在中国有很多事,都是闹腾一阵也就过去了。她遭人白眼,被人唾骂,并没有想不开。她担心的是林强的父亲。林强父亲脾气倔,性子直,可能跟做学问有关,做事也极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有一次被戴高帽游街,回到家气得饭都没吃,一人关在小屋里,任别人怎么敲门都不开。对林强要求下放这一举动,林强妈一开始也觉得十分突然,小小年纪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后来转而一想,与其在这一恶劣的环境中成长,倒不如换个地方试试。再说看趋势初中毕业后还是要下去,也就答应了。说实话,林强在家里最佩服的就是母亲,他并不满意父亲那整天一副深沉严肃的模样。P1-P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方的落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1522
开本 16开
页数 4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