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
内容
编辑推荐

2500万点击量狂博精华分享!125万粉丝热情关注!

袁岳,一个集总裁、主持人、社会活动家、客座教授等身份于一身的焦点人物。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一本直击热点问题,透视社会管理的著作。大量关注民生热点问题的精华博文,一系列可行性极强的社会管理新思路。

俞敏洪、季琦、杨澜、朱永新、谢伯阳倾力推荐。

内容推荐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简介:“个人+社区+城市≠国家”。

国家的运转不是简单的公式。社会开放,为中国打开了机遇之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层层行政机构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国家政策执行者的公务员、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究竟应该在这样的境遇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是作者十余年来,对百余家政府机构、民间组织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经验结晶。作者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指出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在于倾听与发掘民意,依靠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社会动员模式,建立具有广泛公共道义基础的社会治理模式。

目录

0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1:建设中层社会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2:建设有公信力的协会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3:推动公益组织大发展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4:透明度的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5:从参与式预算开始

 社会管理创新六论之6:创新公共外包的模式

1 门道——升级与优化

 公共政策的六个新转向

 发展底线监控力

 游说才是政策的生命

 游说的世界需要规则

 两会提案需要辩论

 呼唤民生政府

 保增长与保民生两难

2 腔调——转型进行时

 透明会吓死一帮人

 换个做法更亲民

 模糊官文对百姓不利

 公家的会风实在要改一改了

 请专家、领导正常说话

 当官不宜读博士

 无谓消耗公共资源,造楼等于造孽

 行政办公中心都可拍

 建设讨老百姓喜欢的政府

3 呼声——公众与民意

 公众评价应该公共化

 大官评小官

 农民代表最怕被代表

 中国民意六十年

 民意决定中国文化标志

 民考官越来越流行了

 如何与新一代对话

 国人对国家小骂大认同

 科学决策需要系统民意

 民意等于舆论吗

 国进民退的权益

4 摆平——社会与民生

 五问商业地产

 央企退出无利于抑制房价

 开发商不开发土地开发啥

 拆迁权与房价上升

 麻将也能促进社会和谐

 考公务员热得有毛病

5 地盘——城市与社区

 令人神往的公共空间

 建设魅力青年廉租社区

 在网络社区中营销

 不应只是星河湾做到

 城市变脸的八种推力

 深圳的移民城市文化

 城市软实力的关键

 解铃不能靠系铃人

 创造有机的商业社区

 社区建个图书馆

 武汉能做到 其他城市呢

 让社区积极分子出头

6 手段——服务至上

 为新公共服务时代预备

 动员社会力量做好职工社会服务

 公共服务应加大外包

 从满意度到改进度

 院长左右着医院的水平

 大学,少花点钱建楼

 构建小病防线

 从有学位无学历说起

7 新业——公益新模样

 迎接公益转型时代

 公益转折的伟大意义

 公益事业的产业链

 造就一万名公益创业者

 “零点”的公益创投模式

 在金主中营销公益

 助力公益人才的培养

 公益创业的宽广思路

 社会公益怎么创业

 公益创业的样子

8 善工——新公益的经营

 公益的品牌溢价效应

 该修理一下村官项目了

 社区新公益需要新动员

 公益,动起来就有资源

 公益从微小的地方开始

 公益问题上的迷思

试读章节

透明会吓死一帮人

凤凰卫视关注了一下获得财政部招标的若干机构网站建设的预算,有三千多万的,有几百万的,有近百万的,有没写款项的。这一公布立刻引起了不少反响,人肉搜索的结果更是揭发出一些显然有猫腻嫌疑的东西。其实这仅仅是网站建设,要是把电站建设、电信基站建设、公路铁路站建设、公共汽车站建设等等在内的所有站点建设或者非站建设的财政项目公开透明的话,大概我们一下子就又有了更多可以去质疑的项目了。在我们参与的一些地方财政资助的项目成效评估中,各项目的实际成效与预期成效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如果再把所有公共预算资助项目的成效的独立评价结果予以公布,那么就有更多的项目值得去质疑了。如果我们再把过去项目的成效与现在没有机会得到的项目的历史做个公布,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优胜劣汰的机制,那么就又会有另一堆值得质疑的项目了。

财政预算透明是否是政务公开的关键,不同的地方政府有不同的答复,广东的广州市和河南的焦作市,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的回答则是否定的。实际上,不管我们说一千道一万,民主机制的关键之一是预算应受到某种公众的控制,如果预算是黑箱,则其他的一系列说法就很难避免有作秀之嫌。在预算控制之中,透明化是起码的操作机制。需要透明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招标机会的透明公开,我们现在的很多公共项目都是在小圈子里玩,这本身一开始就决定了其不公平性,要是财政拿出一百万做招标广告,我可以说那些网站建设的预算能省下一大半;二是招标过程公开,包括谁是评标的,怎么评,用什么指标评,都谁参与应标了,弄个视频直播也花不了多少钱;三是招标结果公开,让大家去验证与质疑;四是项目成效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机制并把评价结果公开,比如有人回应说网站建设贵是有很多后期维护,那么就进行两三年的跟踪评估好了,看看你是怎么维护的,需要多少成本,因为你拿了公共财政的钱就要受到公评;五是过去项目的评价表现要作为背景资料在今后再参与招标时公开。虽然这些透明措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也不是防范腐败的绝招,但是至少最显眼的那些问题就会有明显的减少。

反危机中的行政权力风光无限,公共项目钱财滚滚,而恰在这个时候,对公款乱花的质疑与愤慨隐藏了更多更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否则财税收入的增加就会直接与腐败的增加连接在一起了。公家的钱越多,就是从老百姓那移挪得越多,那么给老百姓的交代就应该更清晰,对掌握财务资源者的透明化监督就应更严格。

换个做法更亲民

一个政府部门单位有一位员工得了精神病,单位领导就对她老公说,带你老婆回家好好看病吧,待遇不变,什么时候病好了再来上班,当然该老公感恩戴德就按下不表了。同一个时候我读到一个媒体上报道某地警察因公殉职,上级单位领导去送了锦旗,也发了点慰问金,大致说了一番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某某同志之类的话。

这个时代的领导人对群众事情的反应我觉得要具备这样几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同理心,要能站在群众的角度去体会与想象,你可以只拍拍背,或者默默地握握手,说出几句体贴的家常话,而别整那些官面上的场面话;二是要能发出自然声,要用自然的语言说出寻常的话语,尤其是要能脱离官方的背景,让人觉得能讲出普通人说的话;三是要能轻车简从,在那么多人围着的情况下连领导人自己都表现得很僵硬,就别说那些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普通百姓了;四是要学会一点与各地人民互动的技巧与工具,哪怕是偶尔说句方言或者给普通民众发个问候信,都是现在这个社会中很实用的亲民途径。

今天,很多领导人都应意识到他们不只是业务领导人,他们更是真正的政治领导人,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尽量贴近社会各群体的政治需要,如何与各社会群体互动,如何与社会矛盾中的群体近距离地沟通。公共沟通与公共动员能力建设的迫切性从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在以往的中国社会,中国人基本是生活在与领导人的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也甘于把政策大事看成是上面的事情。但是今天,信息的产生、分享与传播机制大大改变了,尤其是年轻一代借助于网络以及他们的低权威主义价值观而在政治沟通上提出了新的需要,这个时候,我们那些老套的政治模式就不那么好使了。西方政治体制中借助于选举机制而迫使政治领导人与草根和基层互动,而我们今天的工作模式却很容易导致官僚体制内的管理者和领导人精英化与仪式化,从而远离了真正动员社会的机能。

P38-41

序言

创新“白道”的精神

素来,人们格外想生活在朗朗青天之下,但为白道系统辩护与论证得还不够多。我在这里所说的“白道”是公共服务部门。我以为真正的白道之兴来源于客观与主观两种进化。客观进化来自于:其一,治理的空间与程序是否透明;其二,关键权力者之间是否形成一定的制约;其三,关键利益相关者是否有一定的空间发声。而主观进化则来自于:其一,是否是真正有公共服务热情的人们参与了公共治理活动;其二,公共治理领域是否容纳了多种创造性的才智与方案;其三,勇于为公共利益牺牲者是否得到了公众的赞赏。

在社会开放的过程中,白道虽然在资源与能量方面不断扩大,但其道义的感召力似乎并没有等比例地上升。在公务员报考热中,人们真正能说出来的公务单位的优点似乎也就是“安稳”二字。相反,那种单纯的服务热情、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创思、期待透过公益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愿望,则不是稀少,就是易于在官僚程式面前冷却。做一个公共管理的观察者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观察中国庞大的公共服务队伍与部门则更有意思。这本书是一本观察与实验的心得,也是一个热心公共事务者的积极创见的汇集:

——过去我们是大政府小社会,现在我们是大政府大社会。社会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了,政府控制的资源与权力更大了,但社会的问题与矛盾也更多了,单纯的党政机制已经必须要转向同时借助于民间公益机制的多元机制发展。

——过去的领导有毛主席的老三篇就够了,现在的公共管理者要讲究真真假假的创新。这意味着有出息的管理者必须看新书、学新词、整新事,否则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新矛盾,导致一地官场、一地鸡毛。

——过去的公共治理不分前后台,书记啥事都得说了算;而现在,场面上越来越需要能给大家一个交代得过去的理由,像过去那样书记拍着胸脯说“老子就是法律”的作风,现在越来越不好使了。因此,像选择政务官员、公共事务外包和公益创业这类的事情从此有了新空间。

——过去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管制老百姓,现在的公共管理越来越要能向大家有所交代。只要是不能交代的事情,一旦被曝光,一旦被人肉搜索,结果可就惨了。而事前知道会不会被老百姓骂,事后知道大家会骂成啥样,就成为考验执政智慧的一个指标。

——过去你得听领导的,现在你也得听点群众的。公共管理者将成为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怕被领导骂,二怕被老百姓骂,尤其是怕被网民骂。中国不搞大选,但是也必须要创造各种各样的机制来平衡两头的需要,尤其在两头冲突的情况下。

——过去的公共管理就是政府管理,现在的公共管理也包括了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良好的治理必须要包括民众更多的自治;但是,一般民众还没有太把长期和职业化地从事非政府的公益组织工作当成职业,因此,动员与鼓励更多受过较好教育的青年人投入公益事业就成为一件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过去你可以没有个人魅力;但是现在个人魅力越来越重要了,只会读稿子、坐主席台、讲套话的领导越来越被大家鄙视了。八股文、主席台脸、标准照、念报告越来越有漫画讽刺味道了。

——过去是个公务员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占点便宜;现在的公共管理流程与效率决定了在行政流程中要占小便宜很难,要占就占公共项目中的大便宜。政务公开做起来很难,而且做起来会有越来越大的压力,公开化的公共流程加大了图利的风险。

——过去当官没现在这么难,能做的人还真有两下子;而现在,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很多地方与部门领导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但是,想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为了求得安稳的职位而托关系,使得服务素质更难保障了,从而令政府部门陷入悲哀的两难。

——过去我们的公共管理者主要在党校训练,现在有更多的公共管理者去美国、欧洲国家和新加坡接受训练。这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社会与中国公共管理体制的开放性、学习力与实用性,从而很难简单地给中国的治理模式贴上任何现存的标签。

作为一个在中国的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媒体和学术部门都有所见识的人,我觉得中国的白道真的是一个很丰富复杂的领域,是一个挑战与问题并存因而考验着任何参与者能力的考验场,是各色人等杂处其中、看似有序而实质上可有很大游动弹性的空间,是一个既深不易测而又似很格式化的魔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造成我们理解中国白道的复杂性,而中国社会遇到的挑战又让中国白道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尽管这些创新与突破并不意味着都是正面的,但我们必须在积极进取中累积更多正面的价值。

书评(媒体评论)

过去我们的公共管理者主要受党校训练,现在有了更多的公共管理者去美国欧洲接受训练。这充分地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社会与中国公共管理体制的开放性与学习力。过去的公共管理就是政府管理,现在的公共管理也包括了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但是一般人民还没有把长期与职业化地从事非政府的公益组织工作当成职业,动员与鼓励更多受过较好教育的青年人从事公益就成了一件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过去公共管理者只听领导的,现在也得听点群众的,也怕老百姓骂尤其是网民骂。社会开放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的公务员和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应该在这样的境遇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袁岳先生此书值得个人、社区、城市和国家思考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应对方式。

——季琦,汉庭酒店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长、CEO

不唯上需要勇气,不唯下也需要勇气。

——杨澜,阳光媒体集团主席

反映民意也需要创新创造。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民生恒在,不管你喜不喜欢,风总在吹,不管你听不听,铃总会响。

——谢伯阳,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406551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