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富改编的《铁道游击队》是“红色”系列图书之一,旨在唤醒沉睡在人们心中的高蹈的信仰,坚持理念和抱负,固守华夏文明的精髓和根本,维护我们精神的纯洁性,通过隐喻的方式抵达幸福的当下,通过灵魂的符号彰显情感的光芒。
黑白或彩色胶片构成的年代渐行渐远。电影中的故事之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透过胶片,我们看到美与苦难一起被煅造,也由此使我们获得看清自己、回顾历史的教益的力量。历史由人创造,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以其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是非爱憎等塑造着后人。
图书 | 铁道游击队/红色经典电影阅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照富改编的《铁道游击队》是“红色”系列图书之一,旨在唤醒沉睡在人们心中的高蹈的信仰,坚持理念和抱负,固守华夏文明的精髓和根本,维护我们精神的纯洁性,通过隐喻的方式抵达幸福的当下,通过灵魂的符号彰显情感的光芒。 黑白或彩色胶片构成的年代渐行渐远。电影中的故事之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透过胶片,我们看到美与苦难一起被煅造,也由此使我们获得看清自己、回顾历史的教益的力量。历史由人创造,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以其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是非爱憎等塑造着后人。 内容推荐 《铁道游击队》是“红色经典电影阅读”系列之一,由张照富编著。 《铁道游击队》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问,鲁南临城、枣庄一带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运用智慧和勇敢,配合正规部队,粉碎了敌人的种种阴谋,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目录 1.夜劫煤车 2.勇夺武器 3.义合炭栈 4.智打票车 5.挺进微山 6.苗庄遇袭 7.残酷扫荡 8.巧炸军列 9.血战微山 10.金蝉脱壳 11.黎明之前 电影背后的故事 试读章节 1939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三年,抗日战争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相持阶段。 鲁西南地区当时已经是日本占领区了。鬼子来了以后,国民党的中央军跑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了一批煤矿工人,拉到北山里,和八路军游击队会合,坚持鲁南山区的抗日战争。 为了配合山里的斗争,和掌握枣庄及临枣支线敌人的情况,根据地派了两个强悍的游击队员回枣庄活动。 这两个队员一个叫刘洪,一个叫王强。刘洪坚决勇敢,王强机动灵活。 他们都是枣庄人,过去在煤矿上干活,由于自小生长在这里,他们对矿上和铁路上都很熟悉,还练出扒车的本领。 在一天深夜,在日寇占领的津浦铁路林枣支线上,有一列运煤的火车正在向前飞驰。 突然,有几个黑影身手矫健地从车身两边迅速攀上了运煤的火车。 接着,他们开始利落地从火车上搬起大块的煤扔到车下。 这是一辆鬼子的运煤车。日本鬼子占领枣庄以后,夺去了煤矿,人们在鬼子的刺刀下为敌人服务。 虽然已是深夜,虽然有火车轰轰隆隆的声音作掩护,但他们搬运煤块的动静还是惊动了火车上押运的日本兵。地处敌占区,加上运送的货物仅仅是煤炭而已,所以日本人对这样的押运还是比较放心的,负责押运的日本兵也并不多。 听到声音后,有一个日本兵一边暗自咒骂着搅扰自己美梦的“不速之客”,一边极不情愿地披上军衣,拿起手电从火车车厢里爬了出来。他一手扶着装煤的列车车厢,另一只手紧握打开的手电,眼睛也随着手电的光亮四处搜寻,心里还思量:到底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跟日本皇军过不去。 鬼子的搜索行动很快就被游击队员彭亮发现了。 彭亮有二十来岁的年纪,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黑黑脸膛、身体魁梧而结实。他父亲以前在陈庄南头靠铁路的一个洼地上烧砖。 他家的砖瓦窑,靠铁路太近,鬼子为了保护铁路安全,怕这里藏游击队,用刺刀逼着从站上抓来的人,把窑和草房拆掉。他父亲一辈子吃这个窑啊!这白发苍苍的老头,强忍住悲愤向鬼子说理,被鬼子一刺刀穿倒了,血染红了窑边的枯草。他与日本鬼子从此结下了杀父之仇。 十五六岁的时候,彭亮就被父亲送到铁路上当学徒,由于他塌实肯干且聪明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开火车。他平时是个性急、勇敢而爱打抱不平的人,为穷兄弟的事,他宁肯和人打得头破血流,从不说一句熊话。 在今天晚上的行动中,正是由彭亮负责警戒。发现鬼子在搜索他们,彭亮赶紧吹起口哨向其他队员示警。 彭亮的口哨声引起了其他队员的注意,他们迅速各自找地方隐蔽。 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小坡此时正在急着将一大块煤推下火车,彭亮的口哨声没有引起他足够的警觉。 小坡虽然年轻,但是义气、勇敢、豪爽,让附近的人都很佩服。小坡平时是个快乐的青年,嘴很巧,小戏他听一遍,就会唱了,只是困难的生活、病重的母亲,常使他皱着眉头。 这次来参加行动他就想多帮队伍从敌人手里搞点物资,为新组建的游击队改善一下窘迫的处境。他猛然一回头,一道亮光正打在他那年轻而坚毅的脸上。 虽然眼睛被突然的光亮闪得看不清楚前方的情况,但小坡心里一沉,他知道,他被鬼子发现了。 与此同时,那个鬼子兵也发现了小坡。 见小坡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且人单势孤,鬼子兵心里嘿嘿一乐:立功的时候终于到了,最好能抓活的,那样能得到的奖赏就会更多。 于是他就把手电和步枪扔到一边,大喊一声,朝着小坡就扑了过来。P3-7 序言 时至今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2个春秋。回顾党的历史,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创造辉煌成就,正是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坚强品格。无论是在腥风血雨的动荡年代,还是在和平富庶的当今时期,我党始终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决不动摇和退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用生命实践了共产主义的神圣信仰。 “红色经典”系列丛书用一个个口耳相传的经典革命故事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红色经典”系列丛书实则是一部充分展现我党不断缔造传奇、创造伟业的光辉历程的生动图卷。 然而,读者并不必担心这会是一部乏味的“教科书”。就拿《林海雪原》——“红色经典”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根据八一电影制片厂1960年同名电影改编——来讲,书中描绘了小分队曲折惊险的传奇般的对敌斗争以及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等一系列英雄人物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将众多具有个性特征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杨子荣的大智大勇、豪爽心细,少剑波的果敢善断、足智多谋,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书中对于反面人物的勾勒,也颇为成功。我们时而跟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坐立不安,时而被书中人物的命运牵动肝肠,时而又为那些牺牲了的英雄们潸然泪下、扼腕叹息……一幕幕经典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令人无法不心潮澎湃。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更要珍惜宝贵的历史经验。“红色经典”系列丛书横空出世,实在是一剂绝好的精神良药,更是当今时代的宝贵历史财富。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愈挫愈奋、勇往直前,正是由于这一股长存的浩然正气在历史的深处不断地激励着一辈又一辈热血赤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铁道游击队/红色经典电影阅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881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