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韩信
内容
编辑推荐

韩信是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功劳和军事方面的成就,古代和当今一些著作都多有肯定,但很不系统很不完整。《史记·淮阴侯列传》对奇袭安邑、井陉之战,下燕、灭齐、败龙且,写得都很具体生动,但没有提到重要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战也是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略有显示。马太钦的《论韩信》对这些详略互见的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出韩信有十大功劳,使人们对韩信的远见卓识、军事才能和盖世功勋能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内容推荐

韩信是历史上一位出类拔萃、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功劳和军事方面的成就,古代和当今一些著作都多有肯定,但很不系统很不完整。

评价历史人物,离不开历史资料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论韩信》采用的是正史和少量可信的传说,决不敢妄言和“戏说”。在使用、分析这些资料时,《论韩信》作者马太钦独立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目录

自序

一、早年韩信,立志上进

二、远见卓识,首创大策

三、旷世奇才,十大功劳

四、两次谋反,均系诬陷

五、不当评论,应予推翻

试读章节

陈馀是个腐儒,自称义兵,不尚诈谋,拒绝李左车的意见。韩信怕的是李左车这一套,派出间谍弄清楚不用李左车之计之后,才敢引兵而下。他选出轻骑两千人,每人手拿一把红旗,预先埋伏赵军营垒附近。部署已定,韩信于半夜拔寨起行,天色微明到达井陉口,分发干粮,使全军暂时果腹,并传谕说:当天就要破赵,成功后会食不迟。先派出万人渡河,背水为阵。接着建大将旗鼓,大模大样闯人井陉口。陈馀大开营门,麾兵出战,仗着人多,一拥上前。信呼耳急走,俎令军士抛弃帅旗、鼓仗,奔向砥河与背水为阵之军会合。陈馀部众得胜,并力追赶,守护后营的赵军见此情景,认为这正是建功的好时机,竟然拥着赵王歇,也出营抢掠旗鼓,向韩信进攻。韩信下令,决一死战,汉军背水为阵,没有退路,拼死抵抗。赵军竟无法取胜,想收兵进食。这时后营被预先埋伏的两千轻骑杀人,把事先准备好的红旗插满营垒。赵军大惊,兵乱四散,韩信从后面赶上,成前后夹击之势,赵军大败,陈馀被杀,赵王做了俘虏。韩信以少数军队取得击败二十万赵军的辉煌胜利,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胜利以后,一些将领就向韩信发问:“按照兵法,行军布阵应该右面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而你却命令我们背水为阵,还说破赵以后会食,我等心中并不服气,但竟然取胜了,你这是什么战术呀?”韩信说:“这在兵法上就有,不过你们没有注意而已。兵法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们这些部队大都是新招和刚刚俘虏收编的,并不是平素受过我严格训练、服从指挥的将士,这等于是驱鸟合之众去战斗,必须置之死地,使人自为战。如果事先就安排好退路,他们还会拼死战斗吗?”将领们听了说:“对呀,这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

败赵之后,韩信下令,勿杀李左车,并宣布:“有人能生得者奖千金。”抓到李左车后,韩信亲解其缚,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问李左车说:“我想北攻燕,东伐齐,怎样才能取得成功?”李左车辞谢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我现在是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韩信又说:“我听说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这并不是说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在于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假如成安君听足下之计,那么韩信早已为擒了,由于不用你的计谋,所以我韩信才得以师事于你。我是诚心诚意委心归计,愿足下不惜赐教。”这时李左车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狂夫所言,圣者择焉。我的计策未必适用,愿效一点点愚忠。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失之,军败部下,身死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们哪怕是停止耕作,也要向你献出美衣甘食,无不倾耳待命。若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疲,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疲之兵,屯之燕坚城之下,恐怕时间长又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将军所短也。臣愚,窃以为亦过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说:“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李左车对日:“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用酒食宽待士大夫,养养你的兵卒。然后向北到燕地去狩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卜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日:“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不战而使燕屈服。

毛泽东主席生前长期珍藏爱读的《容斋随笔》有一短篇评论《韩信周瑜》,十分精彩,文字不多,不妨录此共赏:

世言韩信伐赵,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绝其粮道,成安君不听。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君计行,信且成擒,信盖自言之矣。周瑜拒曹公于赤壁,部将黄盖献火攻之策,会东南风急,悉烧曹船.军遂败。使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则瑜未必胜。是二说者,皆不善观人者也。夫以韩信敌陈馀,犹以猛虎当羊豕尔。信与汉王语,请北举燕、赵,正使井陉不得进,必有他奇策矣。其与广武君言日:“向使成安君听子计,仆亦擒矣。”盖谦以求言之词也。方孙权问计于瑜,瑜已言曹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日:“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有以制胜矣,不然,何以为信、瑜?

韩信破赵、下燕之时,正是刘邦危急之时。项羽侵夺汉运粮的甬道,汉军绝粮,刘邦被围困于荥阳,纪信假扮刘邦,被项羽抓住后烧死,刘邦才得以逃出荥阳到成皋。项羽攻破荥阳又围成皋,刘邦只身仅与滕公二人逃出成皋北门,跑到韩信所在地。早晨趁韩信、张耳还未起床的时候,于二人卧内夺其印符及部队。刘邦得到韩信、张耳二人的军队,军威复振。连同上文“韩信之下魏破代,刘邦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拒楚”来看,刘邦能够在荥阳与项羽相持,实得力于韩信在兵源上的支持。P20-25

序言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掀起了评论历史风云人物的热潮,这引发了我的兴趣,于是就写了一篇有关韩信的稿子,题目是《功高盖世,冤深似海——对韩信一生的评述》,《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增刊予以发表。文章发表后,我又看了一遍,总有些“言犹未尽”之感,因此就产生了以原稿为基础,加以补充修改,出版一本有关韩信的专题小册子的想法。

评价历史人物,离不开历史资料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书采用的是正史和少量可信的传说,决不敢妄言和“戏说”。在使用、分析这些资料时,我独立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作者并非历史专业人员。水平有限,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马太钦

2007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韩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太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28850
开本 32开
页数 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3.3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185
13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