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马探秘(万城之城的浪漫与沧桑)
内容
编辑推荐

《罗马探秘(万城之城的浪漫与沧桑)》由科拉多·奥加思所著,这是一本兴味无穷的书,它把我们带进了世界上最富魅力的城市,去同她的人物和逸事亲密接触。这一切都是以平实而生动的语气娓娓道来,足见作者的功力。作者取材也取决于个人的经历和记忆,这一点也值得赞许,因为这使此书独树一帜,更富有个性,故事也更加生动、感人。

内容推荐

《罗马探秘(万城之城的浪漫与沧桑)》由科拉多·奥加思所著,这本记述罗马人物及名胜的著作引人入胜,颇值一读,因为作者以其神奇的力量,牵着你的手,陪伴着你,和你一同沉浸在往昔的岁月中,去重温书中讲述的古往今来的故事。

《罗马探秘(万城之城的浪漫与沧桑)》非常精彩,如小说一样激情澎湃,似历史课本一样发人深省:该书不仅写了罗马,而且也写了继续影响着当今时代的人和事: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时刻铭记。

目录

双图作序

1.时空之间

2.断壁残垣

3.凯撒之死

4.别样画师

5.尼禄金宫

6.摩西浮沉

7.梦幻工厂

8.塔影森森

9.世纪之痛

10.国色天香

11.故都新风

12.儿女英烈

13.侯门奇案

14.寄人篱下

15.古今比邻

试读章节

面对着罗马这样一个纵贯古今、包罗万象的大都市,她的故事应该从何说起呢?在这个充满矛盾、享尽荣耀、满目皆断壁残垣、到处是世纪风尘的古城里,可以发现任何人类活动和情感的足迹:挺着胸膛迎战的豪勇,夹着尾巴偷生的卑微,永不言败服输的斗志,诸事推诿逃避的懦弱,开拓创新之士的魄力和好逸恶劳之辈不清不白酌逸乐。没有任何已知的历史事件没有在她的身躯上留下印迹、伤疤、划痕。罗马永远不会是一个秩序井然、四平八稳、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行事的城市。如果说人类的历史不过是暴力和喧闹书写而成的话,那么,在岁月漫漫的征程中,罗马就是这部历史的镜子,她痛苦地、如实地反映了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些愁云惨雾、不堪回首的瞬间。

那么,究竟从何谈起呢?要尊重历史,就应从头说起,即拉丁人所说“ab ovo” (原意为“从蛋开始”转意为“从头开始”——译注)。这里指朱庇特变成天鹅让莱达受孕后所生的蛋。这只蛋孵出来的女子海伦有着天仙般的美貌。我们不妨就从根子上说起,这倒不仅是为了按照时间顺序,而且也因为,尽管经历了无尽的跌宕起伏,无数的沧海桑田,在关于罗马起源的神话中,似乎蕴涵着这座城市的、至今依然清晰可辨的基本原型,我们尽可以称之为她的命运主线。什么是她的起源呢?罗慕洛和雷莫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然而,这两个传奇的孪生兄弟是如何来到人世间的,其种种说法却并非人人皆知。他们的母亲可能是雷娅·希尔维娅,她是阿尔巴隆哥国的公主,被迫出家(正如17世纪人们所说),进了贞女圣学院。在该院诸多教规中也包括恪守贞节这一条。逼她走上这一步的是她的叔父。这个奸佞之徒篡夺了其兄,即希尔维娅之父的王位后,为了斩草除根,消除后患,才想出了这条恶计。但是,一日,这位年轻的女子有了身孕,是同一位神暗恋的结晶(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也可能就是战神吧!“顺藤摸瓜”,这个故事还追到了拉维尼娅和埃内亚之子阿斯卡尼奥。可信吗?维吉尔相信这个说法,他在其名著《伊尼特》史诗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这个传说越传越奇,越传越怪。普鲁塔尔科的著作《罗慕洛生平》就传播了一些别样的说法。阿尔巴隆哥国王塔尔凯齐奥是个残酷无情的家伙。一天,他看见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硕大的男性生殖器顺着烟囱爬下来,满屋子乱转。埃特鲁里亚占卜师,尽管没有拜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依然解释说,那是战神的灵魂,他跟国王生了气,执意要给他生个继承人。为了满足这个怒气冲冲的神,国王要给他找个处女。于是,他命女儿去侍奉那个在房中游来荡去的阳器。女儿自然不肯,于是,一个女仆被招来取代她。当然,女仆是不得违抗王命的。

P2-3

序言

在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影片《罗马假日》中,有一段精彩对白令人难忘。那是在片尾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道:“殿下,在您访问的城市中,您最喜欢哪一个?”公主稍思片刻答道:“可以说,各有千秋。最难忘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我要把这次访问珍藏心底,永不忘怀。”半个世纪前,这部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至今经久而不衰,令多少人对这座城市心驰神往。

2011年5月,我有幸受中共中央党校委派,应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邀请率团前往罗马,参加了意大利高等经济和金融学校举办的各种报告会和学术讲座,并以罗马为中心,对意大利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参观考察。

罗马被称做“永恒之城”,是一座具有无上荣耀的世界帝国之都和魅力四射的现代国际大都市。她历经2700年的风风雨雨,在巴比伦、亚历山大、雅典、迦太基等古代所有大城市中,罗马是唯一一个从未间断、延续至今的城市——她从未荒凉冷落,一直坚守在台伯河畔,因了断壁残垣那悠远而哀婉的古韵,变得分外迷人。

罗马,仿佛一座巨大无比的露天博物馆。城内布满了无与伦比的宏伟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和华丽宫殿,高贵得令人窒息;保存最完好的万神庙,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大斗兽场,是罗马的标志性建筑,在所有古罗马建筑中最令人叹为观止,当年在这里角斗士生死相搏,令5万观众血脉喷张;国家博物馆和波尔盖塞美术馆光彩夺目,保存着最激动人心的艺术精品。到罗马访古,你完全没有必要去刻意寻找,因为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凯旋柱、方尖碑、石雕像、城墙、穹顶和千姿百态的喷泉,仰俯皆是。千年逝去,这些残垣断壁,却依然顽强地屹立在风雨之中,不断向世人诉说它辉煌沧桑的历史故事。在这里,古典的、拜占庭的、哥特的、文艺复兴的、巴洛克和意大利现代艺术得到传承与交融。我想,只有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包容,才能使意大利涌现出如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贝尔尼尼、卡拉瓦乔等一大批世界顶级艺术大师,才能使他们的杰作流传至今。

在罗马,最美的是清晨,没有日间的喧嚣,四周一派宁静。在朝霞的映耀下,台伯河水放出粼粼波光,近处的圣天使桥、古堡,远处的宫殿和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晨光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感官上的美。

罗马的历史过于厚重,她留给人们的太多太多。有一个传说很有意思,据说早在16世纪,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四世曾经对那些在罗马短期游历的人们说:“祝你一路平安,永别!”而对在罗马滞留几个月的游人说:“愿我们再在罗马相会!”也就是说,你对一座城市了解得越多、时间越长,你对它的认知就越深,感情也就越深厚。因此,想对其深入了解,即使是在信息、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们手捧一本旅游指南、行色匆匆是远远不够的。凭着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做上一点事情的愿望,我曾经询问,有没有一本由意大利人撰写、深入介绍罗马历史文化的图书推荐给中国的读者呢?当我得知,为我们做课堂翻译的李光文先生正在翻译着一部名著《罗马探秘》,而本书作者奥加思先生和出版这部图书的蒙达多里出版社同意将该书的中文版权无偿提供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使用,真是喜出望外,得来全不费工夫。

本书译者李光文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传媒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多年在国际电台从事对意广播,担任记者、翻译及播音员。曾多次赴意留学或工作。1987年移居意大利,作为译员经常为意大利参、众两院、国务院、外交部、财经部、环境部、文化部等政府机构及意大利外贸委员会、企业家联合会、埃尼集团以及众多私人企业公司提供服务;也曾多次参加八强(二十强)峰会和其他国际会议,做翻译工作;曾经出版多种译著。

本书作者科拉多·奥加思是意大利著名作家、记者和电视节目主持人。1935年生于罗马,60年代初就投身戏剧及文化运动。里佐利(Rizzoli)出版社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表其“侦探三部曲”——《来自维也纳的列车》《蓝头巾》和《最后一个春天》,从此名声大振。根据这三部小说改编的电视片也于1989年播放,受到普遍欢迎。

奥加思曾作为《快报周刊》(L’Espresso)和《共和国报》(La Repubblica)常驻记者在纽约和巴黎工作多年。现仍为《共和国报》撰稿,并在国家电视台主持文化节目。

“城市探秘系列”于1996年问世,立即引起热烈反响。2005年,继《巴黎探秘》《纽约探秘》和《伦敦探秘》之后,《罗马探秘》一经蒙达多里(Mondadori)出版社出版,便又一次掀起了争购的热潮,无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读者中都颇得好评,成为当年位居榜首的畅销书。从2005年9月头版面世到当年12月短短的3个月中就再版了8次;2007年,又被收入该出版社“畅销书系列”再度发行。该书受到怎样的欢迎显而易见。

作者从不同一般的视角,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罗马这座纵贯古今、包罗万象的城市画像,许多画面都是前所未见、令人耳目一新的。从谜团重重、亦真亦玄的城市起源,到才智进发、缔造辉煌的文艺复兴;从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凯撒被刺,到动人心魄、可歌可泣的抵抗运动;从顶风逆流、坚持真理、被教廷活活烧死的哲学家布鲁诺,到性格古怪、才华横溢、开一代画风之先的大师卡拉瓦乔;从14世纪天性善良、命途多舛的绝代佳人鲁克莱奇娅,到二战后首桩奇案中出身卑微、死于非命的侯门贵妇;从画坛泰斗米开朗基罗创作《摩西》的一波三折,到法西斯党魁穆蒂政治生涯的消长沉浮;从资产阶级的萌生给故都吹来的阵阵新风,到电影城打造的梦幻引领的国际时尚;从酒池肉林、浮华靡丽的尼禄金宫到简约、理性、概念全新的罗马新城……在这座“满目皆断壁残垣、到处是世纪风尘的城市里,可以发现任何人类活动和情感的足迹”;“万千的事件在这里登台,人生百态在这里上演……”

然而,本书不是历史读本,也非导游指南,而是一本对罗马这样一个文化名城的探秘文集。步步深入的探索,层出不穷的亮点贯穿在全书的始终。“而这一切都是随意拈来,纯系偶然。只有长期生活过、跟自己的生命水乳交融的城市,才能被讲述得如此随心所欲”、意趣盎然。作者写人写事,并不限于人和事的本身,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微观反衬宏观,力图还原彼时彼刻的时代潮流、思想面貌和社会风习,把人们对个别的真切感受升华到对总体大环境的深刻理解。所以,无论是对这座城市知之甚少的一般读者,还是对之有不同程度研究的学者,都会随着作者平实、生动的描写,详尽、透彻的分析,逐步丰富和加深对罗马的印象:原来的一张白纸,勾勒出一幅草图,原有的平面绘画变成了立体的圆雕;而且还能从作者生花的笔端触摸到事件的氛围和人物的脉搏,让“历史的脚步,岁月的回声清晰地在耳边回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还因为作者虽然写的是杂文,却在杂文家剖析问题的冷峻和超脱之外,又倾注了几多小说家叙事的激情和投入。惟其如此,才能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

法国种族及人类学家马克·奥热在他的著作《瓦砾与废墟——时光的概念》中写道:“正当一切都使我们相信历史已经结束、而它的终曲已在世界舞台上演奏完毕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回时间,对历史寄予信心。这,或许就是今日古迹给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吧。”我想,这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意大利是西方的文明古国,它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是全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这本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的著作或许会给需求各异的读者提供他们各自所需的养分,成为他们汲取多元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全球视野而乐于阅读的材料。

在本书中文版即将出版之际,译者李光文先生嘱我写一篇序言,我欣然从命。借此机会,首先感谢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以及所属的高等经济和金融学校为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意大利所做的一切;感谢原书作者科拉多·奥加思先生和蒙达多里出版社的热情帮助,使中文版顺利出版;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朱晋平博士,他为此付出了辛勤工作,以及他和孙晓东先生等提供了精美图片;特别要感谢亲爱的读者朋友,是您通过选择本书而加入到我们当中来,希望大家能够在轻松阅读之后,有所收获,这就是我们共同目的所在。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胡 建华

2012年4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马探秘(万城之城的浪漫与沧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科拉多·奥加思
译者 李光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47461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546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