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从生命本质,去看待如何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教养书。
一本10年后,仍值得父母捧读的教养书。
《孩子优秀不只是学习——亲历不一样的教育》的作者张美兰(熊妈)一家人在美国生活了7年后回到台湾,其大儿子先后接受了美国和台湾的小学教育。作者通过对美国小学教育方式的描述以及与台湾地区教育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美国小学是如何通过快乐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运动能力、品格力、交际能力等技能的。
图书 | 孩子优秀不只是学习--亲历不一样的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本从生命本质,去看待如何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教养书。 一本10年后,仍值得父母捧读的教养书。 《孩子优秀不只是学习——亲历不一样的教育》的作者张美兰(熊妈)一家人在美国生活了7年后回到台湾,其大儿子先后接受了美国和台湾的小学教育。作者通过对美国小学教育方式的描述以及与台湾地区教育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美国小学是如何通过快乐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运动能力、品格力、交际能力等技能的。 内容推荐 当儿子在美国被鉴定为优等生(Gifted student),她却让孩子走出更宽广的成长路,一位真诚内省,拥有深刻教养见解的母亲,一本10年后,仍值得父母捧读的教养书。 虽然孩子是优等生,她却引领孩子多学、多玩、多体验,这份勇气与见解让人赞佩;而让孩子一生至少培养一个兴趣或嗜好,让从小衣食无虞的孩子不深陷物质泥淖,以及对母职的探讨,这些即使10年后,仍是不败的教养见解。 太早或太多的掌声,会让你忘记真实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学习之路很长,人终其一生都要学习,踏实地走,稳健扎根,不用急着跟别人赛跑,更不用想跳级学东西,现在的优等,可能是将来的压力与平庸。 世界上最有趣的两件事就是阅读与旅游,两者都能够累积美丽回忆,而不是累积东西或财物,与其去买东西,不如花时间陪陪孩子:与他们阅读、钓鱼、打球、散步…… 处在弱者里,不用骄傲自己的强大,因为人外还有人;处在强者里,也无须自卑,只要肯努力,弱者也可以慢慢变强,最重要的是:时时全力以赴,尽其在我,一切就值得了。 要培育快乐的孩子,就要先当个快乐的母亲!身为母亲,有权扎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与嗜好,因为人不该完全为别人而活,也要为自己努力。 这就是《孩子优秀不只是学习——亲历不一样的教育》的主人公——张美兰(熊妈)! 《孩子优秀不只是学习——亲历不一样的教育》——一本从生命本质,去看待如何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教养书。 目录 美国学校 美国小学生的契约与快乐的十秘诀 这样去上学哦?儿童日与小区服务日 植物园的小熊树:美国小学户外教学记 印地安村的幼童教育 自由与创意的美国小学 美国小学生的“机智问答比赛” 小学的“优等生计划”美国优等生教育观察(一) 优等生们的蓝莓课美国优等生教育观察(二) 无策略少年“阅读飞行”记 喜欢上学的一种理由 阅读加速器,启动 柔软万圣:养老院里的南瓜歌 来自亚洲的空篮子 热血棒球 孩子学打球有用吗 小熊的漫长等待:公平与忍耐 父亲过高的期许 后院的苦练……机会来临 小熊的秘密武器与难得的一课 熊妈球场卖糖记 快乐日里的落寞 小熊的出头日?球探出现 人生的第一个冠军杯,然后呢 男子汉的铁血之路?明星赛有感 谁需要勇气?明星的真义 当全垒打遇上了狗 开幕式,一个男孩的眼泪 教练的律师性格VS.人道主义 摆荡在弱者与强者之间 棒球,该说再见 男子汉的棒球之泪 幽默妈咪 谁的床边故事时间 新好男人养成课程:小熊比萨 自然教室:可爱小园丁,耕种一亩地 少林拳无用?论儿童的才艺功能性 珍惜自己赚来的书 打造悠闲暑假计划 为何他们不来我的派对?浅论友谊 与朋友一同分享光荣与快乐 回到台湾 给八岁的你:生日与多读一年的意义 妖魔或阳光?安亲班有感 志愿者小记:带兵出操的幼教老师 母亲节的惊喜 小小的年记,难忘的友谊 人生的第一把琴:租借中 第一场球赛 抢救小二中文力 小学生,有“三宝” 恐龙展之妙事妙语 母亲:没有嗜好,没有名字 试读章节 2007年8月,小熊要正式上小学一年级了。在开学前一周,学校会有一天特别开放日(Open House Day)给家长及孩子参观,于是我们全员出动,一起去小熊的学校好好地观光了一番!(没有人像我们这么努力地拍照,简直像狗仔队出巡一样!) 美国小学与中国台湾小学最大的不同。是教室的区隔:不是把同年级的教室排在一起,而是把教室与老师黏在一起! 孩子每年会重新分班,老师则是守着他的城堡与教具不变动。例如:小熊在幼儿园大班时的老师,就一直留在二十号教室,迎接下一届上幼儿园大班的新生。如此一来,老师就可以一直好好管理自己的教具,新的学年只要小幅调整布置一下就好。 小熊今年的教室在十三号,老师康纳莉小姐,是一位三十多岁、棕发蓝眼、身材圆胖、笑容超级明朗的人。我们到达教室时,很多同学已经先把文具放在自己的位置上了。 附带一提,在美国,开学前大卖场都会有为学生返校(Back to school)准备的大特卖。所有的卖场都摩拳擦掌,狂卖各种文具、衣服、背包……甚至大学生的住宿用品。而美国的小学开学前都会发一张“×年级用品采购单”,里面还会要求家长买指定品牌的文具,例如:蜡笔及色铅笔、彩色笔都要买CRAYOLA牌(美国蜡笔第一品牌),甚至连小剪刀都要指定Fiskars牌的,还要买纸巾、夹链袋、大文具盒、公用橡皮擦(粉红色长方形)与二号铅笔。熊妈光采买文具,就花了好几天,跑了数家店才买齐。想想在中国台湾只要缴杂费就解决一切了,到底哪种制度比较好呢? 进了康纳莉老师的教室后,教室的后方是一大堆分好类的蒙特梭利教具。老师说,这些蒙特梭利教具,很多是她和资深老师一起制作的。与幼儿园大班不同的是,玩具式的教具少了些,多了很多英文阅读与数理的训练方格。 参观的同时,突然想起我小学时代的往事。 由于熊外公工作的关系,小时候我在某知名小学就读。很有趣的是,学校左边就是中正区的好家庭,右边则是一群老旧的眷村,我们叫它十八巷。我的同学,放学从侧门走的,多半是住在中正区的好人家子弟;走正门的,就是像我这样越区就读,或是十八巷的贫民子弟。 我们班共五十一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没分班过。男生三十人,女生二十一人,有的同学是空军将军的儿子,也有人是十八巷里帮人打零工的贫穷子弟。 所以,我跟身上总是飘着香味的女孩子坐过,也跟身上总是有些异味的人踢过毽子。 小学对我影响很大,跟出身不同的同学相处,让我增长了许多眼界,也让我体会到:人的质量,与家世是否显赫,并无绝对的关系。 美国的小学,至少莱城的小学,也要求民族与家庭阶级的平衡。学校会越区招收一些黑人或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让学生不会清一色的都相同。 小熊在念幼儿园大班时,班上有位黑人同学EJ,温文有礼,一点都没有我们印象里的不良行为,反而有的白人男孩喜欢欺凌幼小的同学。 多元化的学校,能增加孩子的眼界,能让孩子对不同民族多些了解,打破民族间的刻板印象。我觉得,这是个好做法。学校其实就是社会的小缩影,让孩子提早了解社会现实,也比较容易去适应、去体谅,这是教育该做的事。 参观美国的小学,另外还有一个感想:虽然只是小学,校园里的自由与创意度,真高! 我们同时去看了中、高年级的教室,发现每个老师都依自己的方式,布置不同的美丽教室,连桌椅排法都各不相同,有的还有木头摇椅或舒服的大沙发。老师早上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就让孩子们围坐在椅子旁的地毯上。 窗户上也有花色不一的窗帘,依照老师想给教室带来的感觉而不同,有的清新明亮,有的鲜艳热闹。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全班五十一人都是“排排坐,分果果”,连位置都快不够了,哪有这么多好玩的区域,还有沙发与专用阅读区?美感的养成。其实是从小开始的。 各教室中唯一统一的布置,就是每间教室入口,一定有一面不小的美国国旗。每个孩子从小就被教导敬爱国旗。 出校门口时,看到学校的标志,是一只绿色的大山猫(Wild cat),一旁还有小学的校训。我准备把这四句话贴在家里的墙上,希望小熊不要忘记:成功,是要与他人合作、总是尊重他人、勇于承担责任及用坚毅的决心去换来的。 小熊,妈妈与你共同努力。P21-25 序言 丈夫2002年至2009年在美国做研究,我也带着孩子在美过了七年全职主妇的生活。为了让远在故乡的老父母知道我们的状况,我写了将近七年的网络生命记录:从前几年的得州海边生活,到后几年的肯塔基州乡村生活。本书就是在肯塔基州的一些教育记录。 从小到大,我都是在中国台湾接受的教育,我的孩子却有机会在美国接受基础教育,由于水瓶座好奇的天性,我兴致勃勃地记下他们求学中有趣的、与我小时候不同的经验。最有趣的,莫过于美国的优等生教育经验与小熊打棒球的记录吧! 我们所居住的肯塔基州列克星敦,水草丰美、丘陵起伏、气候温和,是全世界知名的马之都(HoMe City ofthe World),以出产高级赛马及全美马赛闻名(Kentucky Derby)。当地白人很多,政府设有专门的优等生教育计划服务部门(Gifted/Talented&Magnet Service)。孩子们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政府就计划性地评估每一个人成为优等生的可能性。 小熊在家虽以中文为母语,但是他在学校渐渐被追踪为有“阅读”与“数理”方面的天赋,经过政府派员多次鉴定后,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末被正式评定为优等生(Gifted/Talented Student),当地政府希望他能转到一所特别的学校,接受优等生教育,同时接受政府的学习状况追踪。 说实话,列克星敦当地的亚洲父母(以中国人与印度人居多),莫不互相较劲拼命希望自家孩子通过此资质鉴定,到师资优异的优等生学校就读。 而我们收到通知时,却有许多犹豫。 如果一直待在中国台湾,我们可能也会很惊喜这结果。问题就是:美国的生活经验,让我领悟到优秀的多元可能性。 我发现,当地美国白人父母,对这项检测结果,未必领情。即使孩子被检测为优等生,他们拒绝就读特别学校的比例,约有六七成以上。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去一个以学科为主的优等生学校。孩子的前途其实是宽广的。不是只有会念书而已:打棒球、踢足球、拉小提琴、学跆拳道、田径、游泳……这些学科之外的好的表现。都是将来去优秀大学的助力。 收到通知时,丈夫刚好在中国台湾有个大学教职的机会。虽然我们在美国有房子、有绿卡,但一直很想为自己的故乡贡献心力,更想念故乡的亲人。不过有许多友人劝我:为了孩子,一定要留在美国!可以夫妻分开,丈夫负责赚钱,我留在美国负责教育两个孩子(有不少人做此选择)。 他们告诉我:中国台湾的教育环境,被众人公认为毒蛇猛兽、唾弃到不行……回去,必定会抹煞掉孩子们的快乐童年与天赋优势! 但是我们还是放弃了这个优等教育的机会,也放弃了绿卡。因为我认为:比起优等生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米德尔塞克斯大学(Univeristy of Middlesex)一份长达三十六年的追踪调查显示:每一百个天才当中,只有三人终能发挥潜能,展现天赋异禀。其余大多数的优等生,终其一生默默无闻,成就平平。调查中追踪了二百一十名优等生发现,只有百分之三的优等生的生涯发展与最初天赋相关联,符合一般世俗认定的“成功”定义。 研究表示,优等生的未来之所以失败,多与大人施以高期待、高压力,以及童年受到剥夺有关。 优秀,该是全面性而非单一学科。对我而言。小熊们能好好地练打棒球,比去跳级提早学高年级的数学要重要多了!运动里可以学到的做人态度、运动家精神,岂是高等几何学可以教导的? 当然,孩子们转学回中国台湾后,我们在东西教育差异的冲击下,有许多感触。中国台湾的教育的确有其问题,我不美化、但也不妖魔化现实状况。 我不讳言:小熊周围也有许多待在补习班到晚上八九点的小学生!我常在想:小学就补成这样,初中和高中岂不是要补到深夜?有必要让念书成为被动的苦差事吗?虽然我知道双职工家庭父母有许多苦衷,但这些都不是孩子自愿的选择。 说真的,中国台湾的教育真的是恐怖地狱吗?也不一定。目前上小学三年级的小熊(我们让他降级一年),是个参加五个以上社团活动的快乐孩子!他参加过的学校社团可真多,有围棋社、棒球社、轮滑社、街舞社、弦乐社、桌球社……同时他也是学校的足球校队成员之一。他还告诉我:接下来想去试试陶艺社与跆拳道社! 这些课外活动都是他自己的选择,现在的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跟在美国一样快乐。 从优等生变成降级生,小熊求学的起伏其实不小。不过最近我问已经搬回来快两年的小熊说:“当年你通过美国的优等生计划,我们却没让你去读……如果时光倒流,让你自己选:是要回来与爸爸及全家人在一起,还是在美国接受优等生教育、与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但是不能常看到爸爸……你选哪一个呢?” 小熊想了一分钟,很自然地说:“我希望一家人都能在一起……我选择回来!” 要让孩子有快乐童年,其实事在人为。许多孩子的压力都是父母给予的。西方谚语不是有云:“通往地狱之路往往是由善意铺成的”,仔细思考,一点也没错。 希望更多的孩子,都能走出比“优等生”更宽广的路。当然,这需要父母的努力与支持才是。 小熊妈 写于2010年11月11日深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孩子优秀不只是学习--亲历不一样的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美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526184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3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3482号 |
版权提供者 | 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