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防线
内容
编辑推荐

《国防线》严格来说,是一部揭示部队建设问题的“问题小说”,是一部走在刀锋上的军旅小说,但作者成熟的政治素养、对部队的深厚情感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一个度的问题。该小说必将对于唤醒全民的国防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说中有坚持原则的金子贵等军人,有“和平干部”张名扬等代表人物,有能力低下的关系户花兰芝、有才无德的研究生军官文斗才等,小说同时在高诉人们,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承载着信息的光缆是国防线,更重要的是当前军人、老百姓的国防安全意识,才是整个国家真正的国防线!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涉及思想内涵深刻,对部队建设和全民的国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尖锐,是一部值得全民关注的小说。小说对环境描写文字老到,对爱情描写空灵优美,尤其运用的一些民歌、戏词等内容,充分展示了作者梅国云、杨文森深厚的文学积淀。

内容推荐

  《国防线》内容介绍:21世纪的今天,高科技促使军事战争发生革命性地转型。信息战争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席位越来越重要。而承载着信息的光缆则是生死攸关的国防线,通信兵们作为捍卫国防线的第一屏障,为光缆保航护驾是他们刻不容缓的责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他们肩负着常人想象不到的重任。北方集团军通信团驻临江连队连长金子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刺头”连长。为了保护国防光缆干线,他不惜和驻地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发生许多令上级棘手的摩擦。他在抢险任务中救助被撞老太反遭诬陷,打掉交警门牙,带兵包围公安局,同城建局发生流血事件,“坑”走开发商2万元,巡查路线导致连队战士牺牲……在这一条死胡同中他没有了任何出路,可依然选择同那些为了追求小团体利益而舍国防安全于不顾的官员、商人进行一场不朽的光缆保卫战。当面临转业的尴尬,金子贵不顾家有怀孕的妻子湘花和年事已高的爷爷以及体弱多病的双亲的困难,申请再等一年后一定转业,金子贵是连队里唯一任时3年却不愿意升职的连长。不求作训股长的机关职位,一心只为完成加固山区中尚不稳定的另一段光缆干线,而在这最后的一年中,却发生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金子贵的朋友,好兄弟有三个,程伟、张大同,还有一个张名扬。通信团组织股长张名扬顺应时势,一心奔赴仕途,他言行谨慎,察言观色,揣测上级心思,是社会规则下的现实功利型的“官”兵。却被热衷于军服,倾心于热血军人的富豪妻子赫佳佳打心底里鄙视。他的虚伪,他的圆滑,他的名利心在男主官场女主商场的氛围下究竟能否兼顾家庭与事业?他们的婚姻究竟能走多远……  此外,小说中的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是中国近几年来天灾的影射, 而小说从通信防护的角度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大灾大难面前临危不惧,以及真实抢险救援的英雄事迹。

《国防线》的作者是梅国云、杨文森。

目录

引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试读章节

从临江发来的火车进入陶城的时候,张名扬发现这里的雪下得很大。从秋季到临江去处理金子贵“开车撞人”的纠纷,现在才回来,整整半年的时间,他几乎把陶城的模样给淡忘了。看见苍茫一片的雪幕把古色的城市抖动了起来,他心里多少就有些激动。张名扬不喜欢北方的冬季,不过像这样大雪飘落的天候还是除外的,在雪花的摇曳里他能深切地感觉到一种祥和、一种温馨。张名扬对于这种摇曳的雪花从小就有一种近乎贪婪的依恋。

张名扬小的时候,整个国家还处于贫穷状态,饮食是人们生活的底线,这个底线也是评估一个家庭和谐程度的最低标准。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几乎都有过饥饿的经历,这个经历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南方北方的人都有,就是大部分人都为吃饱肚子发愁。生活在陶城的张名扬也一样,何况他是一个工人的儿子。张名扬家里虽然人口不多,但是从来都好强的父亲总觉得这个社会把自己亏了,眼看着那些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家偷偷摸摸地能吃上白面的水饺,眼看人家的孩子整日欢欢实实地游戏打闹,而自己聪明懂事的儿子眼睛里整日底气不足的自卑和惶恐,他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家里拿粮票购买回来的粗粮,也只能简单维持一家人温饱而已,更不要说吃白面水饺了。张名扬的父亲虽然在人前不说出自己内心里极度的不平和郁闷,而且一直是时时处处谨慎的模样,但回到家里无论如何总要发泄一下,发泄的目标就是张名扬的母亲。因为张名扬的母亲一直不会为了生活抗争点什么,从来都是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在张名扬的父亲看来,自己这个像一袋子面粉一样的妻子就是一个傻瓜,根本配不上自己聪明的儿子和好歹有些文化的自己,所以他在家里就一直对妻子极尽挖苦之能事,然而妻子还是不吭声。于是挖苦就因为妻子的沉默演变成了咒骂、怒吼,到后来就是喝了酒精勾兑自来水的烈性假酒,并借着酒劲拳脚相向。张名扬被从睡梦中吓醒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他害怕父亲忽然改变方向的拳头和母亲麻木中渗透出来的不平,于是张名扬变得乖巧起来,他很少在父母亲都在的时候待在家里。然而在张名扬大概六七岁的那年,时来运转的父亲忽然成了车间主任,家里不知道怎么就有了白面。那好像是一个春节前的一两天,父亲很高兴地给张名扬买了鞭炮,给忍气吞声的老婆扯了的确良布料,家里的欢笑声在除夕前就传了出来。张名扬那天躲在院子里看着天空出神,忽然天上就飘落起了雪花,开始只是一片一片地飘落。张名扬清楚地看见了雪花上好看的边角,紧接着雪花就飘落得密集起来,落在他的小脸蛋上凉凉地湿。小张名扬在父母的笑声中感觉到雪花变得温柔祥和美丽了。他忽然有了想哭的感觉,而且自己明确地知道这个哭泣是得意、是满足、是幸福。在抽泣了两声之后,他试探着把鞭炮偷偷地拆开点燃了一个。说是试探,因为他担心父亲在鞭炮声过后又开始咒骂,不到年三十放鞭炮多奢侈?然而父亲没有咒骂,也没有出来,只是隔着窗户喊了一声“小心炸了手”!张名扬在父亲这么一喊之后彻底哭了,那天他像大人一样手扶着冰冷的砖墙委屈地哭了好一阵——父亲也会关心人吗?

平静过后的张名扬又燃放了两个鞭炮,一个给了父亲,一个给了母亲,自己的早早就放过了。过后他又在雪花摇曳的院子里看着雾茫茫的天空出神,他感觉这摇曳的雪花给自己的家营造了温馨祥和,感觉这样美好的,没有吵闹的氛围配合这样摇曳的雪花真是美好!更深切地感觉到这个难得的温馨是在雪花飘落的这天,于是这种下雪天的情愫执拗地在他的心底扎根。

张名扬的父亲此后很少再给予这个家里这样的祥和温馨。因为没有过上几年,张名扬的父亲又成了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工人,对自己彻底失望的父亲把希望寄托在了张名扬的身上,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有所作为,而且声名远播,于是张明扬就改为张名扬了。可是张名扬在很小的时候就远远地在性格上超越了父亲,变得少年老成,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时时处处表现得非常得体。当然这个得体仅仅限于一部分人的认可,另外一部分人却并不认同这是得体,甚至有人说这是没有个性,虚伪。张名扬上军校的时候,他的队长就一直很讨厌他的行为,说他的这种成熟是圆滑,是旧官僚特有的圆滑。好在这个队长在院校里是个除了朋友多以外什么都捞不上的角色,张名扬就觉得自己的行为一定是正确的,他从自己的对立面感觉到了自己行为标准的价值。

军校毕业之后,张名扬更加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自己不苟言笑,沉默寡言,轻言轻语,领导们总喜欢把一些特别敏感的事情交给他来处理,至于原因,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因为领导们公认,张名扬成熟。这次人家状告金子贵,常委们因为其他工作脱不开身,一个都没有去成,就派了他张名扬这个组织股长去处理这个问题。这在北方集团军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张名扬在领导心目中抵得上一个常委!张名扬心里虽然高兴,但是脸上绝对让任何人都看不到!

“北方毕竟还是北方,还是北方啊!”张名扬感受着北方的冷空气,内心里就发出了一声感叹。

张名扬是在陶城长大的。他在内心里把南北的冬季作了一个比较,除了北方有自己喜欢的雪之外,觉得还是南方要好一些,冷也冷得缠绵含蓄,最冷的时候那微微潮湿的空气只是给人有些冰冷的感觉。即便这个冰冷,也像是一个温良贤淑的妇人的手一样,在你裸露的皮肤上很是轻柔地抚摸几下,你断然不会在这个冰冷里讨厌这个气候。可是北方的冬季,就只是光秃秃的干冷,丝毫没有一点的遮拦,就连冬天的太阳有时候发出的光亮也是执拗地硬挺,没有一丝的温暖,不要说刮起的那些风了,从来都是粗暴地强奸人本来在寒冷中已经脆弱的神经。张名扬是不喜欢这样的气候的,觉得这样的气候就像自己那个哥们,那个总是给团里捅娄子的连长金子贵一样没有一点点的底蕴,直白得叫人讨厌。

这时候火车长长地吐了一口疲倦的热气,叫唤一声就停了下来,张名扬就拎着提包下了火车。P1-3

序言

《国防线》作者梅国云和杨文森是我的战友,受两位之邀作序,实感欣喜,又感意外,更感一种压力。我想,能受其邀,除了多年战友情之外,还有这和一直作为两位作家的忠实读者不无关联。

作为战友,我亲身感受到两位作者创作《国防线》的艰辛过程,在为作品中故事和人物叫好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经常和两位作家探讨作品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缘故,我本人与两位作者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两位作家开玩笑说,为《国防线》作序,非你莫属。这不,为难真的来了!

以我的军旅经历来看这部作品,人物的叙述让我感到其原型就在我曾经战斗、生活过的部队,就在我的身边。让人身临其境,历历在目,分不清故事之内和故事之外。故此,我就从人物角度谈谈浅显看法。

这部作品不是简单的国防线,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信线路,它是国家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发展与军队发展产生的国防思想。由此产生了作品的精彩故事和精彩人物。作品中的一群军人是对党无限忠诚,对军队无比热爱的军营男子汉。这些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理想与信念受到了现实的冲击,心中道德的底线在挣扎中无奈,在无奈中挣扎。或许这就是作品的成功与经典之处。

主人公是三个连级干部,在北方某集团军通信团工作。连长金子贵是一位心里只有国防,为了国防可以舍小家的军人,他赤胆忠诚,嫉恶如仇,性格耿直。作者将这样一个性格的军人置于远离部队机关上千公里的连队,为维护国防光缆安全,只身带领官兵和地方国防意识淡薄、脑子里只有GDP的某些地方官员,某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作坚决斗争。过程扣人心弦,让人拍案叫绝。和平时期,什么样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从连长金子贵的成功刻画上做了很好的诠释。

组织股长张名扬应该是世俗社会下的军人缩影,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一个反面代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张名扬表面高大英武,内心却阴暗猥琐。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他掩盖自己对基层部队问题的真实看法。为了图表现,年终得优秀票数,不敢得罪机关和基层任何人。为了有足够的资本升迁,违心地与房地产开发商老板的女儿结婚,私下里却与自己的部下搞婚外情。作者宣泄了和平时期绝对不能让张名扬这样的军人充塞部队的情绪。试想一支部队如果不合格军人多了,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怎么办?

组织干事程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书画爱好者。作者立这样一个人物,应该是无奈的心态,试图描绘出和平时期部队普通干部的形象。虽然,每个军人不可能都能像金子贵那样做一个纯粹的军人,但也不能像张名扬那样做投机钻营的人。至少要活得真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无疑,这三个主人公的塑造是有血有肉的,笔到此处非常成功,让有军旅经历的人有看头,让地方读者有品头。更值得品味的是,通过这三个主要人物引出部队机关、地方官员和开发商老板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使故事情节更加饱满生动,这恐怕就是作者奉献给读者的丰盛大餐,让人从人物和故事中有不可自拔和回味无穷的感觉。

两位作者继《大钟无声》之后出版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和人生价值观。无论是《大钟无声》里的主人公郝建家,还是《国防线》里的主人公金子贵,可以说传统的军人道德观念在作者身上表现无疑。国家要发展,军队要强大,军队和军人的故事还将继续,希望两位军旅作家创作出歌颂军队发展和军人形象的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给忠实的读者们,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新的努力。

很巧的是,在写完本序言刚下飞机,即接到海南麓海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一位朋友的电话,说公司要开展拥军活动,请我帮助联系一个部队。作为曾经的军人,我对海南麓海旅游项目开发有限公司心存敬意的同时,更希望更多的企业像他们一样要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为巩固国防尽好责任。在这个方面《国防线》里的张大同为广大读者做了正面回答。为什么我要刻意补上这一段话,那是因为《国防线》的矛盾正是在此交织并展开的。

2011年5月23日于北京至海口途中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作品不是简单的国防线,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信线路,它是国家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发展与军队发展产生的国防思想。由此产生了作品的精彩故事和精彩人物。作品中的一群军人是对党无限忠诚,对军队无比热爱的军营男子汉。这些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理想与信念受到了现实的冲击,心中道与德的底线在挣扎中无奈,在无奈中挣扎。

——刘心齐

国防无小事,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承载着信息的光缆才是真正的国防线,作为一名军人。维护国防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事情,然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发展经济却也是头等大事,孰重孰轻,金子贵给了我们答案。

——王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防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国云//杨文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4765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8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