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摩登已成往事--鸳鸯蝴蝶派文人浮世绘
内容
编辑推荐

  他们是一批真实的文人,是才华横溢的文人,是纯粹的文人。

  说他们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很少戴着面具混迹于世。他们磊落坦荡,对爱情的真率,对朋友的热情,都是不掺假的。那种当面称朋友,背后抄家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的文坛风气。在他们风华正茂的年代,检举别人,打小报告,趋炎附势,似乎并不多,至多也不过像包柚斧窃李涵秋的作品为已有那样窃名而已。说他们才华横溢,是因为他们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没有一个是凭借政治势力弥补其底气不足。他们凭自己的写作著称于此,如李涵秋,共写作33部长篇小说,上千万字。每日人们排队买报,是要读报纸上连载的小说,报纸达到“无李不开张”的程度。再如天才作家毕倚虹,人称“小说无敌手”,虽说英年早逝,他留下的《人间地狱》等作品却成了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那时的小说是要读者自愿掏钱买的,没有谁号召,也没有谁为了这个人的作品畅销而封杀另一些作家,更没有公款买了“供大家学习”这一说。

内容推荐

  上个世纪初,社会大动荡、大解构。清廷废科举,堵死了士子们博取功名之路。于是,有不甘寂寞的旧式才子,从全国各地零散汇聚而来,在繁华缤纷的上海、南京、天津等口岸城市,或办报馆,或开书局,舞文弄墨,吟诗填词,开始了卖文为生的生涯。他们领风气之先,尽情彰显个性,绽放自由的生命,在完成从儒生举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过程中,既有倾听时代潮声的快乐,又有化茧为蝶的痛苦。蓦然回首百年路,当时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们有的西服革履,皮鞋锃亮,得意地展示洋才子派头;有的趿拉木底拖鞋,悠闲地踱着步子,脚底踩出的那些声响,似乎难与大时代协调。殊不知,正是这个新兴的群体,在自古以来唯有科举仕途为王道的中国社会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那些从旧式文人蜕变而来的洋场才子,经常被人称作“鸳鸯蝴蝶派”。从上世纪初,围绕“鸳鸯蝴蝶派”的一场笔墨官司,旷日持久,打了一个世纪。在这场官司中,昔日风光无限的洋场才子们始终置身在被告席上,遭受污辱和谩骂,甚至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经常安放在他们身上的词藻有“文丐”、“文娼”、“逆流”、“反动”等,他们当初在文学园地里筚路蓝缕、劳作耕耘的身影,很少有人想起,即使想起了,也只会觉得沉重不堪。  那些繁华落尽的名字,隐入历史的背景中,与封存的灰尘为伴,寂寞无声。香港作家董桥曾说:“没有汉人小说,没有六朝的鬼怪志异书,没有《世说新语》,没有唐代传奇杂俎,没有宋朝的话本,没有《三国》、《水浒》,没有神魔小说,没有明清的人情小说,中国今日的小说就不是今日的小说。”其实,在这段话里,又何尝不能加上一句“没有鸳鸯蝴蝶派”呢!历史不能成为断尾巴蜻蜓,一百年前惊堂木啪哒一响,一百年后仍会激起丝丝回声。张爱玲自称喜欢“鸳鸯蝴蝶派”,也有人将张爱玲称作“鸳鸯蝴蝶派”最后的传人,这应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摩登已成往事:鸳鸯蝴蝶派文人浮世绘》绕开复杂的文学纷争,另辟蹊径,专注于那些洋场才子的个人生活史,从历史的深井中打捞起记忆的碎片,爬梳钩沉,试图透过他们的身世经历、爱情遭遇、笔墨旧事,剖析其心路历程,还原一批先行者真实的境况。

目录

夜晚也有美丽时(序言)映泉

寂寞文章几人识? ——毕倚虹的悲欢人生

伤心人别有怀抱——徐枕亚的情爱小史

风中的蝴蝶——陈蝶仙的传奇人生

悲凉秋声,如潮似水——李涵秋的心路历程

人海茫茫梦无涯——严独鹤的私人生活史

满腹心事与谁言?——包天笑的流年碎影

分明是书生——叶楚伦的本色

断肠人在天涯——为范烟桥自定年谱《驹光留影录》补白

变了调的夜莺在歌唱——周瘦鹃《姑苏书简》阅读札记

构筑迷宫的人——程小青的侦探世界

应惭侠气消磨尽——宫白羽的心情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1914至1924的十年间,徐枕亚是在苦楚与烦躁不宁中度过的。他的情爱小史,像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复调小说,相互穿插,交叉缠绕。一条主线是亡妻蔡蕊珠的家庭惨剧,另一条主线是俗务缠身的文坛公案。

1913年冬,《民权报》被禁停刊,聚集在《民权报》周围的文人们作鸟兽散,各自纷纷为出路担忧。徐枕亚并没有太惊慌,他还沉浸在《玉梨魂》的情境中,成功给他带来了荣耀、声名、喜悦以及自信。以徐当时的名气,找个饭碗应不成问题。这一年中华书局在上海增设发行所,盘人文明书局和民立图书公司,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情势,徐枕亚踌躇满志加盟其中,意欲在上海滩大展宏图,没料到,却落得个折戟沉沙。

没有污泥,哪有莲花?年轻气盛的徐枕亚,并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是开风气之先的中华书局,也难以跳出论资排辈的俗套,初进书局的徐枕亚,只够格当个小编辑,他被安排去编辑低幼读物。满腹才气无处施展,只能喝闷酒浇愁,在一本新著《酒话》的序言中他写道:“余祖死于酒,余父死于酒,余于麴生交垂十年,因病而醉者四,碎其颅者三,破其衣者七,颠而踣者,更不知其若干次,每次必醉,每醉必伤,亦几濒于死矣。人事颠倒,愁环我肠,几非此无以不炊,而沉溺既深,形神俱耗……”仿佛受了委屈的孩子,总拿自己的身体出气,终归也不是办法。有一次他编辑《高等学生尺牍》,主任沈瓶庵乱加篡改,且不许列名。沈瓶庵是资深编辑,是《红楼梦》索隐派的代表性人物,徐枕亚无奈,只得强忍下这口窝囊气,别写一二小说,在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小说界》杂志上发表。

1914年5月,友人刘铁冷等人集资合办《小说丛报》,力请徐枕亚担任主编,徐遂脱离中华书局,回到了他留恋的文学园地。《小说丛报》创刊号封面,是粉红色的花枝闹春,一株带刺的玫瑰斜斜挑出,这幅小写意为金融界名流周佩箴试笔,徐枕亚在红玫瑰下题诗云:“无地埋愁托腕神,风姨何必妒余春,个中留得纤纤影,剑书锋芒不刺人。”笔底下流露出的一脉温情,预示着他的心情已从阴雨天转为多云。紧接着第二期封面,是两个少女各自骑在马背上,一红一白,仿佛是归来,又像是出发。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摩登已成往事--鸳鸯蝴蝶派文人浮世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永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9328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