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阳谋中的阴谋
有人说欧阳格不同意封江沉船;也有人说是陈绍宽赞成沉船封江;陈绍宽 到底对封江持何种态度?原来向蒋介石建议封江沉船的另有其人,谁究竟是始 作俑者?这里又有着怎样的恩怨?
陈绍宽从副官手上接过公文夹,递给陈季良:“你自己看吧!”
陈季良打开一看,这是一份军政部的命令,要求海军部在江阴沉船封江,首批沉的军舰第一行赫然就是舰龄最大的通济军舰,他依次看下去,还有大同军舰、阻军舰、德胜军舰、威胜军舰、武胜军舰、辰字鱼雷艇、宿字鱼雷艇。
陈季良啪地合上公文夹,怒气冲天地嚷道:“这什么狗屁命令!没打仗自己先 自己的兵舰,好嘛,倒省去日本人的炮弹了!我看下这道命令的人就是汉奸!”
各舰舰长一听就炸了:“还没开战就吓得尿了裤子,先来个集体自杀?”
陈绍宽一板脸:“这是蒋委员长的命令,季良兄,说话要有分寸!”
陈季良不听这一套:“分寸?沉了船就有分寸了?是打算让海军投降,还是打让海军用牙咬沉日本兵舰?我的部长大人,我们昼夜兼程赶到这里是来打小日本,是来抗日的!连小日本的毛还没见,就自己把自己的军舰沉了,这是什么法?”
陈绍宽本来就反对沉船封江,但此时不能不替蒋介石进行解释:“沉船封江是了挡住日本兵舰!”
陈季良:“鬼话!要靠几条沉船就能挡住日本的军舰,还要建设海军干什么?知道是这样,我们就待在湖口,我就不信蒋委员长派飞机炸沉我们?”
高宪申说:“就这几条破兵舰破商船就能挡住日本人?还不如一拼到底,打沉一艘是一艘,打不沉就是放放炮也能壮壮声威!”
“对!对!癞蛤蟆跳上脚面,吓他一下也是好的!好歹我们是军舰,开他几炮是好的。我们不能就这样失去兵舰!”
对海军而言,谁的军舰被沉,就意味着这座平台不复存在,海军没了军舰,就……
P75
永远的海魂
抗战八年,血拼八年,忠勇的海军将士,为国家、为民族,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上演出一幕一幕的国殇,惊天地泣鬼神,在正面战场,弱小的海军舰毁人亡,矢尽弓折,血染江河湖海……在绝望中崛起,从渺小中强大。比起陆军、空军的英勇牺牲,浴血抗战,毫不逊色。
由于种种原因,海军的事迹为后人所知道的不多。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不应该被后人忘记,应该青史留名。
中国海军从抗战开始的49艘军舰,5万多人,打到抗战胜利只剩下1万多人,10余艘舰艇。但是,只要中国能浴血奋战、团结抗敌,就一定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海军,这就是忠勇无畏的海魂!
有海军有海魂,何愁中国海军不强大?何惧任何强大的敌人与对手?
中华民族一定会得到复兴;
中华民族一定能卧薪尝胆;
中华民族一定能复仇,讨还血债!
陈绍宽说:“海军今日为民族而牺牲了,在未来,它将为着民族而建立起来!”
从甲午海战中,大清北洋舰队的覆没带来的历史的耻辱,会用黄海海水重新洗刷;
中国海军在抗战胜利后为中华民族收复的领土、海疆,西沙、南海,一定会在现代海军的手中得到巩固;
中华海魂不死!
中华民族永存!
《国殇(第7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的作者是王晓华。
《国殇(第7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从17世纪初,倭寇从海上来袭,中国就出现了海患,几百年来,海患始终未靖,祖宗的海疆屡屡遭侵,愈演愈烈。
19世纪的第一次中日战争中,貌似东亚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0世纪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强敌面前,弱小的民国海军勇于亮剑,壮烈殉国,然而中国海军就像不死的海燕一般,继续在狂风恶浪中飞翔……
王晓华专著的《国殇(第7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是一部民国海军与日本强敌殊死搏斗、壮烈殉国的悲怆海战史。几百年来,海患始终未靖,祖宗的海疆屡屡遭侵,愈演愈烈。19世纪的第一次中日战争中,貌似东亚第一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0世纪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强敌面前,弱小的民国海军勇于亮剑,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