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河(沈从文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长河(沈从文集)(精)》由沈从文著,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张充和为沈从文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创作完《边城》后,沈从文“沉默”了一段时期,其小说创作数量明显下降。但正如他所言,“沉默并不等于自弃”,他实际是在寻求创作上新的突破。沈从文文集权威选本。

内容推荐

《长河(沈从文集)(精)》由沈从文著,此小说集是凌宇所选《沈从文集》中的一卷,包括《长河》等小说,均为沈从文先生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沈从文(1902年—1988年),20世纪30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长河(沈从文集)(精)》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主妇

王谢子弟

贵生

大小阮

生存

小砦

乡城

虹桥

王嫂

看虹录

摘星录

青色魇

主妇

赤魇

雪晴

巧秀和冬生

传奇不奇

长河

 附:《长河》自注

编后记

试读章节

碧碧睡在新换过的净白被单上,一条琥珀黄绸面薄棉被裹着个温暖暖的身子。长发披拂的头埋在大而白的枕头中,翻过身时,现出一片被枕头印红的小脸,睡态显得安静和平。眼睛闭成一条微微弯曲的线。眼睫毛长而且黑,嘴角边还酿了一小涡微笑。

家中女佣人打扫完了外院,轻脚轻手走到里窗前来,放下那个布帘子,一点声音把她弄醒了。睁开眼看看,天已大亮,并排小床上绸被堆起像个小山,床上人已不见(她知道他起身后到外边院落用井水洗脸去了)。伸手把床前小台几上的四方表拿起,刚六点整。时间还早,但比预定时间已迟醒了二十分。昨晚上多谈了些闲话,一觉睡去直到同房起身也不惊醒。天气似乎极好,人闭着眼睛,从晴空中时远时近的鸽子唿哨可以推测得出。

她当真重新闭了眼睛,让那点声音像个摇床,把她情感轻轻摇荡着。

一朵眩目的金色葵花在眼边直是晃,花蕊紫油油的,老在变动,无从捕捉。她想起她的生活,也正仿佛是一个不可把握的幻影,时刻在那里变化。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最可信的,说不清楚。她很快乐。想起今天是个希奇古怪的日子,她笑了。

今天八月初五。三年前同样一个日子里,她和一个生活全不相同性格也似乎有点古怪的男子结了婚。为安排那个家,两人坐车从东城跑到西城,从天桥跑到后门,选择新家里一切应用东西,从卧房床铺到厨房碗柜,一切都在笑着、吵着、商量埋怨着,把它弄到屋里。从匕海来的姊姊,从更远南方来的表亲,以及两个在学校里念书的小妹妹,和三五朋友,全都像是在身上钉了一根看不见的发条,忙得轮子似的团团转。纱窗,红灯笼,赏下人用的红纸包封,收礼物用的洒金笺谢帖,全部齐备后,好日子终于到了。正同姊姊用剪子铰着小小红双喜字,预备放到糕饼上去,成衣人送来了一袭新衣。“是谁的?”“小姐的。'’拿起新衣跑进新房后小套间去,对镜子试换新衣。一面换衣一面胡胡乱乱的想着:

……一切都是偶然的,彼一时或此一时。想碰头大不容易,要逃避也枉费心力。一年前还老打量穿件灰色学生制服,扮个男子过北平去读书,好个浪漫的想象!谁知道今天到这里却准备扮新娘子,心甘情愿给一个男子作小主妇!

电铃响了一阵,外面有人说话,“东城陈公馆送礼,四个小碟子。”新郎忙匆匆的拿了那个礼物向新房里跑,“来瞧,宝贝,多好看的四个小碟子!你在换衣吗?赶快来看看,送力钱一块吧。美极了。'’院中又有人说话,来了客人。一个表姊;一个史湘云二世。人在院中大喉咙嚷,“贺喜贺喜,新娘子隐藏到那里去了?不让人看看新房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机关布景,不让人看?”“大表姐,请客厅坐坐,姊姊在剪花,等你帮帮忙!…‘新人进房,媒人跳墙;不是媒人,无忙可帮。我还有事得走路,等等到礼堂去贺喜,看王大姨跳墙!”花匠又来了。接着是王宅送礼,周宅送礼;一个送的是瓷瓶,一个送的是陶俑。新郎又忙匆匆的抱了那礼物到新房中来,“好个花瓶,好个美人。碧碧,你来看!怎么还不把新衣穿好?不合身吗?我不能进来看看吗?”“嗨,嗨,请不要来,不要来!”另一个成衣人又送衣来了。“新衣又来了。让我进来看看好。”

于是两人同在那小套间里试换新衣,相互笑着,埋怨着。新郎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一件事情,虽热心神气间却俨然以为不是一件真正事情,为了必需从一种具体行为上证实它,便想拥抱她一下,吻她一下。“不能胡闹!…‘宝贝,你今天真好看!”“唉,唉,我的先生,你别碰我,别把我新衣揉皱,让我好好的穿衣。你出去,不许在这里捣乱!”“你完全不像在学校里的样子了。”“得了得了。不成不成。快出去,有人找你!得了得了。”外面一片人声,果然又是有人来了。新郎把她两只手吻吻,笑着跑了。

当她把那件浅红绸子长袍着好,轻轻的开了那扇小门走出去时,新郎正在窗前安放一个花瓶。一回头见到了她,笑眯眯的上下望着,“多美丽的宝贝!简直是………”“唉,唉,我的大王,你两只手全是灰,别碰我,别碰我。谁送那个瓶子?…”“周三兄的贺礼。”“你这是什么意思?顶喜欢弄这些容易破碎的东西,自己买来不够,还希望朋友也买来送礼。真是古怪脾气!”“一点不古怪!这是我的业余兴趣。你不欢喜这个青花瓶子?”“唉,唉,别这样。快洗手去再来。你还是玩你的业余宝贝,让我到客厅里去看看。大表姊又嚷起来了。”

一场热闹过后,到了晚上。几人坐了汽车回到家里,从××跟踪来的客人陆续都散尽了。大姊姊表演了一出昆剧《游园》,哄着几个小妹妹到厢房客厅里睡觉去了。两人忙了一整天,都似乎十分疲累,需要休息。她一面整理衣物,一面默默的注意到那个朋友。朋友正把五斗橱上一对羊脂玉盒子挪开,把一个青花盘子移到上面去。

像是赞美盘子,又像是赞美她:“宝贝,你真好!你累了吗?一定累极了。”

她笑着,话在心里:“你一定比我更累,因为我看你把那个盘子搬了五次六次。”

“宝贝,今天我们算是结婚了。”

她依然微笑着,意思像在说:“我看你今天简直是同瓷器结婚,一时叫我作宝贝,一时又叫那盘子罐子作宝贝。”

“一个人都得有点嗜好,一有嗜好,总就容易积久成癖,欲罢不能。收藏铜玉,我无财力,搜集字画,我无眼力,只有这些小东小西,不大费钱,也不是很无意思的事情。并且人家不要的我来要……”

P1-3

后记

编后记

凌宇

在创作完《边城》后,沈从文“沉默”了一段时期,①其小说创作数量明显下降。但正如他所言,“沉默并不等于自弃”,他实际是在寻求创作上新的突破。本卷所收的《主妇》、《王谢子弟》、《贵生》、《大小阮》、《生存》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与前期相比,这些小说在思想内涵上的确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乡下人在时代风云变幻下的生存境遇成了作者关注的重心。《-Z三》、《萧萧》中具本然存在形态、与自然谐和存在的乡下人逐渐消失,代之而来的是贵生这类处在湘西朝现代转型时期的乡下人。而《王谢子弟》、《大小阮》、《生存》所写的既非典型的湘西人事,也不同于《八骏图》之类的都市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被直接置于二三十年代现实政治背景下,在风起云涌的现实中勾勒出形形色色的人物灵魂。同一时期的《主妇》则是沈从文以自己婚后家庭生活为蓝本创作的。

自抗战爆发至昆明时期,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一方面,“乡下人”概念开始泛化。沈从文这一时期创作的乡土小说,除了与湘西有关的《小砦》、《长河》、《雪晴》系列外,也有以昆明乡下生活为题材的《王嫂》等。更为重要的是,沈从文这一时期的部分创作开始呈现出他所说的“抽象”意味。本卷所收的《看虹录》、《摘星录》、《虹桥》就是属于这类“抽象”作品。

《小砦》、《乡城》及《长河》都是沈从文抗战爆发时期的创作,其中蕴含着沈从文直面战争现实对湘西及“乡下人”的思考。《长河》是后期湘西作品的代表作。一方面,《长河》以湘西特殊的政治历史为背景,花大量篇幅描写一国民党保安队长在吕家坪欺压敲诈的丑陋行径,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对外来恶势力在湘西横行霸道的愤怒和忧虑。不过,对处在湘西的外来势力的强烈不满又并不意味着沈从文持狭隘的地方主义立场。小说开篇就描写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即外来者将橘子“不卖”误解为“不许吃”,以说明外来者对湘西的误会,并非湘西本身的问题,实出于对湘西的不理解,其目的正在于如何更好地使湘西与民族国家的抗战需要结合起来。湘西的问题同时也是被当作普遍性问题看待的。一如沈从文在《长河·题记》中所言,“虽然这只是湘西一隅的事情,说不定它正和西南好些地方差不多。虽然这些现象的存在,战争一来都给淹没了,可是和这些类似的问题,也许会在别一地方发生。”与此同时,《长河》也对“战争中人与人关系的重造”进行了思考。沈从文对此的思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对“现代”的进一步反思。两次返乡,沈从文目睹了“现代”给湘西带来的巨大变化。“现代”进入湘西,呈示出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堕落。不仅“新生活”、保安队这些外来物严重影响着湘西,更可怕的是,这一外来势力正在日益腐烂着乡下人的精神灵魂。他说:

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灭了。

与对湘西发生的“变”极度焦虑一致的是,沈从文在《长河》中继续肯定并试图保留湘西传统的古典素朴的人生形式。《长河》中的老水手是湘西传统人生形态的象征。而在夭夭、三黑子身上,则体现了这一传统的延续。这集中体现在他们与以保安队长为代表的外来势力的抗争上。面对保安队长在吕家坪仗势欺人,调戏夭夭,他们表现出勇敢的抗争情绪。对自身及湘西的命运,他们则充满自强自主的精神。《长河》中这些思考显然都是《边城》中隐而未显的。

《雪晴》系列则是沈从文在创作“抽象”遭到挫折后对湘西故事的重新回归。这几篇小说在内容上相连接,以沈从文二十多年前的亲身经历为蓝本,讲述的是“我”在被调回家乡的途中歇高岘村时的所见所闻。小说所写的虽然还是湘西传奇,但其中意蕴又明显不同于早期湘西题材的作品。换言之,《雪晴》系列中所表达的“乡下人”生命形式与早期虽然是一脉相承的,但在表现方式上两者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早期湘西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我”很少以外在立场介入故事,而在《雪晴》系列中,叙述者“我”表现为一“玄思者”,“我”的哲学思考经常插入故事的进程中,甚至超越了故事人事本身。如在《赤魇》中,人皈依于自然的情感就是直接通过“我”的思考呈现出来的。对生命、自然所作的“抽象”思考与对具体人事的描写交织在一起,使《雪晴》系列染有“抽象”的色彩,与之前的湘西作品有一定的差异。

收入本卷的《看虹录》则是沈从文后期“抽象”类创作的代表作。小说不仅在形式上特别,同时也预示着沈从文在思想上的新探索。小说将“身体”置于生命的本体地位,既呈现出身体释放自身的“悦乐”过程,又通过文本的特殊结构将身体受压抑的现实存在表现出来。“压抑——反压抑——回归压抑”的身体出场全程,蕴含着沈从文对“身体”的现代存在以及现代人存在境遇的思考。另一方面,《看虹录》又以身体体验悬置身体实在,使身体表达由具象走向抽象,由形而下走向形而上,而其中所折射的正是沈从文在上世纪40年代关于“美”与“爱”的思考。40年代,沈从文曾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美和爱的新的宗教”,以抽象观念为工具,在“神之解体”时代重建生命的神性。《看虹录》即是他在这方面探索的实验性文本。

《青色魇》是沈从文在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组以“魇”为题的作品中的一篇。40年代沈从文继续保持对佛教的兴趣。继早年的《月下小景》集后,他在《青色魇》中又继续讲述佛教故事。小说讲述的是“爱”与“信仰”让王子重获光明的故事。40年代的《主妇》则是沈从文为纪念结婚十年创作的一部小说。

从本卷所收入的小说不难看出,沈从文上世纪40年代的创作与前期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中体现的是沈从文对人的文化存在方式的思考的嬗变。40年代沈从文推崇“思想”,极言“全面重造”,他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无疑也表现出他在这一方面的努力。

为了尊重并保持沈从文作品文字的风格和原貌,只要不是明显的错漏,这套文集一律不作改动,特此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河(沈从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3032
开本 32开
页数 378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2013065642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