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国演讲词名篇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演讲词的精华荟萃,《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国演讲词名篇》主要选取中国有名的演讲词,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等等。内容板块包括背景导航、讲词精要、妙语佳句、演讲技巧、逸闻故事等。多角度帮助读者从这些名人精妙超凡的演讲词中,理解他们睿智、闪光的思想和演讲风格。本书由李天道主编。

内容推荐

为帮助大、中学生,各界官员和企业家以及喜爱演讲的朋友提高演讲能力,《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国演讲词名篇》精选了中国(侧重近、现代)名人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演讲词近百篇。每篇分设五个栏目:背景导航、讲词精要、妙语佳言、演讲技巧和逸闻故事,多角度帮助读者从这些名人精妙超凡的演讲词中,理解他们睿智、闪光的思想和演讲风格,从中掌握一定的演讲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国演讲词名篇》立目以时间为序;所选作品以与读者生活年代靠近的近现代为主,几篇古代精品意在供读者欣赏;演讲词强调精彩度和演讲技巧,尽量保持完整与真实。本书由李天道主编。

目录

《甘誓》/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启

《牧誓》/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

《说秦穆公》/公元前630年/烛之武

《谏逐客疏》/公元前237年/李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公元前209年/陈胜

《谏汉王》/公元前204年/张良

《隆中对》/207年/诸葛亮

《直谏》/626年/魏徵

《少年中国说》/1900年/梁启超

《振独立尚任之精神》/1903年5月17日/陈独秀

《敬告我同胞》/1904年/秋瑾

《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词》/1906年7月25日/章太炎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12月2日/孙中山

《尽革命的责任》/1906年12月2日/黄兴

《关于“医治国病”的演说》/1913年/章太炎

《在宁垣学界的演说》/1916年/康有为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1916年/蔡元培

《近代西洋教育》/1917年7月1日/陈独秀

《庶民的胜利》/1918年11月15日/李大钊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1919年9月/李大钊

《留别北大学生的演说》/1919年12月17日/刘半农

《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的演说》/1920年/吴玉章

《提倡研究美学》/1921年5月/蔡元培

《中国文明不进步的原因》/1922年1月22日/孙中山

《泰戈尔》/1924年5月/徐志摩

《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

《法国小学教育状况》/1924年/徐特立

《为人类平等而奋斗》/1925年1月10日/廖仲恺

《耶稣、孔子与革命青年》/1926年5月/恽代英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7年1月3日/陶行知

《平民教育的意义》/1927年/晏阳初

《无声的中国》/1927年2月18日/鲁迅

《老调子已经唱完》/1927年2月19日/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7月23日、26日/鲁迅

《北大之精神》/1927年12月19日/马寅初

《在南口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上的讲话》/1928年7月9日/冯玉祥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1929年/胡适

《流氓与文学》/1931年4月/鲁迅

《中国文化之精神》/1932年/林语堂

《儿童科学教育》/1932年5月13日/陶行知

《为陈独秀的辩护演讲》/1933年3月/章士钊

《新文艺和文学遗产》/1933年5月8日/闻一多

《我们要立于抗日第一线》/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

《在西安市民大会上的讲话》/1936年12月16日/杨虎城

《鲁迅——现代中国的圣人》/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

《抗战中川军之责任》/1938年7月14日/陈独秀

《在吉隆坡公演(原野)揭幕式上的致辞》/1939年9月29日/郁达夫

《新四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1941年1月28日/陈毅

《中国文化五大病》/1941年春/梁漱溟

《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1943年8月2日/周恩来

《解放区抗战的经验》/1945年4月25日/朱德

《兽·人·鬼》/1946年1月/闻一多

《最后一次的讲演》/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

《像鲁迅那样生活、奋斗》/1946年10月/周恩来

《论气节》/1947年4月9日/朱自清

《土地改革的意义》/1947年9月13日/刘少奇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1948年/郭沫若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1948年9月27日/胡适

《国庆演讲词》/1948年10月10日/冯玉祥

《新的大厦》/1949年9月21日/黄炎培

《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1955年4月19日/周恩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1956年/华罗庚

《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1962年5月/巴金

《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1964年8月10日/孙冶方

《答中外记者问》/1965年/陈毅

《在二十六届联大上的发言》/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

《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2月12日/周恩来

《科学的春天》/1978年3月31日/郭沫若

《核时代的文学》/1984年5月15日/巴金

《计划经济与市场》/1986年6月4日/于光远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1992年/邓小平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1997年11月1日/江泽民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

《把目光投向中国》/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

试读章节

背景导航

周武王(?—前1013),周文王的第二个儿子。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姓姬,名发。继承其父遗志,联合庸、蜀、羌等方国和部族,率领军队东征,讨伐暴虐无度的商纣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与商纣王亲自率领的军队交战,打败商军,大获全胜,于是灭了商,建立周王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历史上称之为西周。

就实际情况来看,当时商朝内部日渐腐朽。而崛起于西北地区的周族早就萌发了倒戈灭商之心。特别是文王继位后,内修国政,外攻强敌,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因此,文王去世后,振兴周国,剪灭殷朝的重任便落在太子姬发,即周武王身上。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争取殷商的盟国。十一年的冬天,时机成熟,武王自率兵车三百辆,“虎贲(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大举伐纣。次年二月初五,在牧野会合联军召开誓师大会。《牧誓》就是周武王在这次大会上发布的战前动员演讲。

牧野之战是以吊民伐罪为号召,以誓师形式激励士气而获胜的著名战例。从战斗结果看,武王的战前鼓动,确实收到了激发士气、鼓舞斗志的预期效果。

讲词精要

原文: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唯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译文:(二月)初五这一天的凌晨,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国国都城郊外的牧野,举行誓师仪式。武王左手持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牦牛尾来指挥军队。“真远啊。西方来的人们!”武王说,“注意啦!我们友邦的国君率领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的联军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宣布誓词了。”

武王说:“古人曾有这样的话:‘母鸡是不会在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清晨啼叫,这户人家就会倾家荡产。’现在商纣王只听妇人的话,轻率地废弃了对祖宗的祭祀不顾,舍弃了他的先王的后裔、同姓长辈和兄弟不任用,反而只对从四方诸侯国逃亡到商国的罪人推崇备至,信任他们,使用他们,让他们做大夫、卿士等官,纵容他们残暴地对待百姓,在商国国内国外作乱。现在,我姬发要执行上天的惩罚。今天作战,行军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等待队伍齐整。将士们,要努力啊!刺击不超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要等待队伍整齐。努力吧,将士们!希望你们威武雄壮、如虎貔熊罴一样开赴商都郊外,不要拒绝前来投降的商军,以便让他们帮助我们。努力吧,将士们!如果不努力。你们自己便会招至杀身之祸!”

演讲技巧

这篇演讲语气坚定,气势恢弘,鼓动性和号召性极强,对牧野之战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推动的元素在于:严整了军容,渲染了气氛。武王伐商,蓄势已久。而后兴师动众,远程奔袭,兵临朝歌,势在必得。因此,能否激发起联军士气,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将帅是军队中的灵魂,决定着战争的成败,将帅意气风发,无形中便可起到稳定军心,激扬斗志的作用。“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万戈齐举,盾矛林立,千军肃立,严阵以待,气势恢弘,先声夺人,为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作了一个有力的铺垫。

演讲情感激越,义愤填膺地怒陈商纣王的弥天大罪,以激励联军将士。纣王的穷兵黩武、荒淫无度,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武王以古语为引,又对其滔天罪行进行了愤怒声讨,历数其罪状,如宠爱妲己,“唯妇言是用”;收罗各国罪犯给以重用,纵其作恶;废弃对祖先的祭典等。声声控诉,字字铿锵,怎能不让众将士心潮澎湃,凝聚成剿灭商纣王的强大力量呢?

演讲主旨突出,简短坚定,斩钉截铁,一语千钧,震撼人心,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和激发性,对统一队伍步调,以增强战斗效益有极大的作用。考虑到以戈矛为主要武器,多方军队联合作战的具体情况,于战前协调战时队伍步调是大有必要的。只有步调一致,方能齐心协力,大振士气。可见,武王的战前动员不仅有政治攻势的考虑,还有对战法的周密安排。

演讲颁布优俘政策,以缩小打击面,也是武王深思熟虑之举。由于商纣王的残暴,武王预料到敌军可能会有倒戈行为。因此,他预先在战前动员中颁布了优俘政策,既便于己军遇变不惊,保持整齐队形,高昂士气,又利于瓦解敌军,扩大战果。

演讲体现了演讲者的人格魅力和指挥才干。演讲中无论是激昂凌厉的愤怒声讨,还是果决刚毅的战斗部署,“勖哉夫子”的殷切勉励,周武王出色的军事指挥及鼓动才能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逸闻故事

武王继位的第二年,就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神位牌,率军伐商。为表示此行是奉文王的命令,他自称太子发。出发前,他对官吏们说:“你们都好好地听着:我是个愚笨的人,没有什么本领。但我的祖先有功德,我只是承受先人的德行,严明赏罚,奖励你们有功的。”军师姜尚也对全军发布命令道:“集合你们各自的队伍,带上渡河的船只,限期到达指定的地点,违期者斩!”接着周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

周军行到黄河渡口孟津(今河南孟津)时,八百多个诸侯和部落首领都带着队伍前来相助,他们都向武王建议快快渡河伐纣。渡过黄河后。周武王得到派到商都的密探送来的情报。伐商的时机尚不成熟。于是周武王改变了进军的主意,决定退兵。

再次横渡黄河时,恰巧有一只白色的大龟跳到了周武王的船上,于是,他就以此为口实,说:“商人尚白,白色的龟代表商朝,龟有甲,表示商军还有战斗力,暂不可攻,这是上天的启示。”人们都相信了。这样就回兵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孟津之会。

公元前1027年正月,周武王率兵东进伐商。在行军途中,有两个老人说要见周侯。军中有人认得这两个人,说:“他们是以前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和叔齐。”武王也听说过这两人年高德望,赶忙请他们进来,客气地予以接待,向他们说:“不知二老有什么指教?”伯夷和叔齐知道武王这次是去伐纣的,脸上现出十分严肃的神情,责备武王说:“你的父亲死了还没有安葬就起兵去和别人打仗,这是孝吗?你是商的臣子,商纣是你的君主,臣去杀君,这算是忠吗?这种不忠不孝的行为,希望你马上停止。”武王的左右听到他们为纣王说话,很不高兴,欲殴打他们。军师太公望连忙制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两人的观点虽然和我们不一样,可是对商朝来说,他们也算得是忠义之士,我们不听他们的就是了,用不着和他们过不去。”于是,叫几个士兵把伯夷和叔齐扶出去了。  周灭掉商之后,这伯夷、叔齐感到吃周的粮食是一种耻辱,于是双双饿死在首阳山。P4-7

序言

人们用“口吐莲花”来形容好的口才。有好的口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体现风度和气质,使听者如沐春风,于心悦诚服中,精神得到感奋,心智得到点拨。好的口才能助你战胜政敌、说服谈判对手,并赢得对方的尊重;好的口才能缩短人们心灵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交往与交流。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有精彩演讲遗世,还有不少人因精彩演讲而出名。但是,好的口才与演讲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学习和长期苦练的结果。为帮助大、中学生,各界官员和企业家以及喜爱演讲的朋友提高演讲能力,我们精选了中国(侧重近、现代)名人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演讲词近百篇。每篇分设五个栏目:背景导航、讲词精要、妙语佳言、演讲技巧和逸闻故事,多角度帮助读者从这些名人精妙超凡的演讲词中,理解他们睿智、闪光的思想和演讲风格,从中掌握一定的演讲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背景导航:概略介绍演讲者的生平,重点介绍演讲词的写作背景,为读者提供理解作品的社会历史语境。

讲词精要:从现有最好的版本中选取精华片段,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感性认知。

妙语佳言:摘录演讲词中的精彩语句,供读者欣赏。

演讲技巧: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特别是演讲技巧进行分析介绍,帮助读者完整理解作品,学习演讲技巧。

逸闻故事:选取演讲者的生活或工作趣事,为读者丰满演讲者的形象。

该书摄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学术誊教育、纪怀等方面的内容,以扩展读者的视野,拓宽读者的知识面

本书立目以时间为序;所选作品以与读者生活年代靠近的近现代为主,几篇古代精品意在供读者欣赏;演讲词强调精彩度和演讲技巧,尽量保持完整与真实。

一共有六位作者参与了本书各篇的撰写工作,他们是:陈君慧、李宗慧、毛明、陈金刚、娄运兰、陈敏等。为本书提供图片的是,魏春艳、李佳、陈金刚、李卫国等。全书由李天道教授审定。

如果这本读物能让喜爱演讲的朋友满意,编者就感到十分欣慰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国演讲词名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天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35231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7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