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能不去东非(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
内容
编辑推荐

任宁编著的《不能不去东非(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内容介绍:这次safarl之游的安排很有特色,地域集中在东非的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其中有非洲高原、东非大裂谷,正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种旅游是深度游,探秘游,特色游。时间相对较长,共22天,乌干达十天,肯尼亚三天,坦桑尼亚九天,大都是较低级公路,有的甚至没有路,全靠作者自己披荆斩棘开辟。

内容推荐

任宁编著的《不能不去东非(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为图文并茂的散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13位旅行团成员,踏上了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为期27天的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尼罗河边观赏野生动物、观览东非大裂谷、乘热气球从天上看赛伦盖蒂大草原动物之海、住巧夺天工的巨石宾馆、游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国家公园、见地球上最早出现人类的奥杜瓦伊峡谷……震撼的景观之余,各位旅行团成员之间的故事也十分精彩。

《不能不去东非(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是一本旅行散文。

目录

序言邓荫柯

1 从欧洲大陆南下非洲

2 异域风光的高原小城——恩德培

3 非洲猎奇游的新伙伴

4 横穿乌干达

5 伊利沙白皇后国家公园:与野象、野猪、野羚羊、河马、野牛、鳄鱼、野鸟等亲密接触

6 三夜间偶睡帐篷,惊闻狮吼、兽挠、猴叫,窃喜无恙;白天巧遇德国青年自助游,3个月穿越非洲南北,不惧干热暴雨、猛兽毒蛇、疫病战乱,钦佩“小巫见大巫”

7 前往与刚果(金)交界处布温迪国家公园山地大黑猩猩保护的路上,听司机讲当地的婚俗,令人毛骨悚然

8 艰难爬山之路,在鸟兽绝迹处与大猩猩家族亲密接触

9 牙医自称“救了Tim两次命”——免遭大猩猩袭击和被蛇咬;观览移居下山的小矮人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10 去马波罗国家公园的途中碰到T的“最爱”,遭遇抢盐巴风波见到惊人的大角牛

11 鸟迷Tim与爱鸟的司机乌干达小伙子毛里成知音。巧遇乌干达总统竞选车队

12 观赏宝贝黑猩猩引发的人文联想

13 飞抵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观览东非大裂谷,这里的人称奥巴马是“非洲人民的儿子”

14 在马赛马拉大草原跟踪野生动物,听导游述说当今世界最大、品种最多的动物群栖居区的动物奇观

15 观览动物中展现出团友们的个性、争执、调侃和乐趣

16 穿越坦、肯相连的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保护区,马拉河边亲密接触大象、河马、鳄鱼等大型凶猛野生动物……

17 赛伦盖蒂保护区营地夜的狮吼,坦国小村庄学校的孩子以及动物新景观

18 乘热气球从天上看赛伦盖蒂大草原,万千斑马、角牛沿着踏出的小路,喧嚣着、掀起滚滚烟尘

19 在奥杜瓦伊大峡谷追溯人类的共同祖先,全车的白人、黑人和黄种人互相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20 观览坦桑世界上最大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奇观,酒店巧遇山东菏泽寒假游的两个女中学生。见识了旅游农业两不误的驻地酒店

21 千辛万苦的观赏是基于对大自然的那份痴情,万里之遥的问候是牵挂着割不断的亲情。走进马赛人的生活

22 深入马尼亚拉湖国家公园大裂谷底。波巴布巨树。对古怪的大个子德国女人的无奈

23 畅游成为好莱坞外景地的神奇塔拉戈尔国家公园:野象群、猴面包树和能叼猎物上树的金钱豹;途中想到团里两位性格怪异的女人,然而最令人压抑的是马赛部落的贫困和妇女儿童……

24 路克斯在告别晚餐时,将非洲热带草原的生态大循环作了精辟的总结,听闻了几桩悲剧的故事。在乞力马扎罗山下,老公送我一颗坦桑尼亚蓝宝石,依依惜别了旅友,同牙医夫妇飞赴桑给巴尔岛

25 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东印度洋风光迷人、建筑独特、历史悠久的旅游名胜;这里曾是贩卖非洲黑奴的中转站,藏着一部辛酸的血泪史

26 懒散在精美别致的消闲海滨度假村

27 两个男人学下棋,两个女人聊闲话

28 由蒙大拿的凯莉那次临别祝福,想到了她的不幸婚姻

29 海滨小村的乐与忧:牙医夫妇的琴瑟和谐及其“每家都有每家酸柠檬”的箴言

30 经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德国法兰克福转机直达芝加哥,从烈日炎炎的非洲到冰雪覆盖的北美,我们历时30天完成了惊心动魄的非洲猎奇之旅

试读章节

从芝加哥出发,我和先生T乘美国联航的飞机,飞经比利时,然后转乘布鲁塞尔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从欧洲大陆南下非洲,一直飞到接近赤道的乌干达的恩德培市。这一路可是飞得我黑白不分,然而无论我是怎样的心急,这二十四小时的天上飞行,没有半分钟的同情,我还得静静守候我那非洲的到来。

机舱已熄灯,座位前的那个小银屏的实况飞行地图在黑暗中格外显眼,它上面的白色小飞机箭头正拖着它长长的尾巴跨过地中海,飞向非洲大陆。我眼前的大陆开始漂移起来,是啊,这地球上原本只有一整块陆地,后来才渐渐漂移成了五个大洲,这五大洲上居住的所有人种的DNA上溯其根源。最终又都是归源于同一个非洲老祖母,真是不可思议。我转过头来看着身边正睡着的大胡子T,心想如果科学值得信赖,那么,这个美国白人就和我拥有同一个遥远的祖先了,我们的祖先都是从非洲的土地上迁移出来的。想到这里,我不禁莞尔一笑,又连带地想到T这个人,他为什么曾几次悄悄说过他的前世是一个中国人,北京的许多老建筑他早就似曾相识过呢。也许人的灵魂也有DNA,灵魂也可以去寻根的吧。又一想,如果他不是那么迷恋中国,24次去那里寻找他的好奇,那我们可能早已到过非洲了。

非洲,我慢慢打开记忆去搜寻它:漂浮着的白云。静谧的山野,特有的动物世界……可那一切感觉都好比借来的,怎么也不如就要亲自踏上这片热土来得真实,来得激动。

其实临行前的准备已使我有些飘飘然了,我俩准备了高倍望远镜、新数码变焦距照像机,还有,因为去非洲旅行,衣服的颜色要尽量不惊动动物的视觉。我选来选去,选的全是草绿色和土黄色。这色彩的单调似乎使我的心情也跟着少了些鲜亮,就这样完全放弃漂亮的时装了?还是有些不情愿。就又去逛街,这回我是‘‘曲线救国”,买到了一条虽然也是土黄色但很合腰身的连衣布裙。回来试在身上,站在衣镜前看着自己,心里亮。嗯!这土黄色的布裙子绝对配得上非洲情调和野营的审美了。T先生在一旁露出了他惯有的迷人微笑,过来给了我一个深深的拥抱-然后说这使他想起了电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里的那位女主角。那天晚上-俩人过得很甜蜜,又重温了一遍那部影片。

人真是难于把握,包括我自己都琢磨不明白我为什么过去那么不喜欢,而现在却觉得这部没有尊重原著的电影是那么有人情昧。当我还是青少年时读海明威这部小说,我是很陶醉海明威那对哈里死亡的描述:一个腿部受伤。濒临死亡的硬汉,静静地躺在帐篷前。他死在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地方,终于找到了自我的地方,死得很美丽,就像那只在乞力马扎罗雪山上冻死的豹子,他的精神超升到乞力山雪顶。海明威对电影结尾的篡改大为恼火,可而今这皆大欢喜的影片结尾非常契合我的情绪,片中帅派克绝望的神情望着冰雪覆盖着的山顶,云雾缭绕在山腰,美丽成熟的海伦,穿着土黄色的连衣裙,手持猎枪,有男人的勇敢,有女人的善良体贴,那不磨损的爱终于让哈里走出了心灵的囚牢……无论哈里是生还是死,非洲早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加大了这磁石的马力,我从它那里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人能找到另外一种活法。

T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做功课了,买了非洲动物、非洲鸟类手册,还有一本我很喜欢的《非洲猎奇日记》,书的作者竟然四十几次去过非洲猎奇。它很实用,告诉你怎样准备行装,配有非洲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图片下不仅有说明,还给使用者留有空格,让你对号入座填写你所猎奇到的飞禽走兽和奇花异草。这可真是吊人胃口。好吧,多多益善,等到非洲回来后。看看我们能填满多少书中空格。

飞机已在乌干达的恩德培上空了。T早已醒来,这时他嘴里开始重复着Enteppe,Enteppe(恩德培,恩德培),然后转过头来说:“这个城市是在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的北端,恩德培机场是乌干达的最繁忙交通要地。”

他说得很兴奋,“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机场曾轰动全球,以色列军人在这儿出色地营救出一架被劫持的飞机,好莱坞就是在这机场拍出了故事片《恩德培机场》。砰!砰砰!有很多惊险枪战镜头。”他一定看过那部影片,而且牢记了二+多年。男人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都一样。对这种刺激、惊险的纪实枪战大片特别来劲。美国这个国家很会娱乐自己,每年出产一百多部影片,难怪我一个国内朋友品评一位著名留美老科学家。说他老得连自己看过的电影都记不得还出来给别人作报告。其实记不得很正常,只有那些经典影片才能让人看过之后触景生情。

机场上空的我着急地向窗外嘹望,去静静地体会这非洲大地夜间的第一感觉。地面上是黑乎乎的一片。几许灯光就像夏日里的星光微弱地挂在没有月亮的夜空,啊,世界上还有这么缺少灯光的城市?这也许正是非洲的魅力吧。

接站的小伙子一身土黄色布衣,很酷也很礼貌。他接过我们的行李,事我们上了一辆黄色的丰田越野吉普车。去旅馆的路上他告诉我们现在的恩德培机场是新修的,前方不远处那座有大仓库的空场才是拍摄电影的旧机场,现已成为联合国非洲救援中心。

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一切都很寂静,很昏暗。飞机场,公路上还有我们下榻的维多利亚旅馆都很难听到一个大声音,也找不到一处灯火通明的大厅或明亮的路灯。P11-15

序言

我以一位资深图书编辑的身份,热情推荐这本《不能不去东非》。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的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经央视直播之后,激荡起国人探索非洲的极大兴趣。住在美国芝加哥的任宁这本书记叙了她参加非洲追踪野生动奇游(safarl),亲临东非野生动物活动最频繁、信息最丰富的地区的探秘过程。这次safarl之游的安排很有特色,地域集中在东非的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其中有非洲高原、东非大裂谷,正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种旅游是深度游,探秘游,特色游。时间相对较长,共22天,乌干达十天,肯尼亚三天,坦桑尼亚九天,大都是较低级公路,有的甚至没有路,全靠自己披荆斩棘开辟。虽然是充满危险艰难,但旅行社的安排还是非常周到、缜密、专业的。有水平很高的导游,驾车业务精湛、熟悉野生动物出没品性的司机,恰当得体的服务,舒适而富有野趣的住宿,合理、丰盛的餐饮。危险艰难是相对的,只是略微超过常人的耐受习惯,经过努力都可以适应。这些野生动物丰富的国家近年来把野生动物当做一种宝贵的资源,大力进行了保护区的建设,开辟了若干富有特色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支旅游团队的旅游重点是乌干达的伊利沙白国家公园,布温迪国家公园、马博罗国家公园、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马尼亚拉河国家公园、坦桑尼亚赛轮盖蒂国家公园等野生动物保护区。坦桑尼亚的这种公园的面积竟达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任宁这位人到中年的娇小的华裔女子内心充满了野性的生命力,探幽猎奇的极大好奇心。她跟随美国老公参加了一个十三位团员的safarl团队,在那奇异而陌生的土地上乘坐两辆越野吉普,在荒漠的原野上艰难而勇敢地跋涉,爬高山、涉激流,有路乘车,无路步行,所居住的帐篷旅馆,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她饱受颠簸疲惫的折磨,干旱地区尘土的飞扬嚣张,经历了无数危险时刻,目的只有一个:追踪、观察野生动物的行踪,近距离地瞻拜这些大名鼎鼎的山地黑猩猩、狮子、河马、犀牛、豹子、斑马、角马、长颈鹿,探求它们生活的细节,拍摄野生动物富有动感的形象,享受猎奇、满足、震撼、快乐,抒写人类热爱野生动物的美好篇章。任宁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纪实感、在场感和鲜活情趣。它既不是纯粹以商业利益驱动的广告或旅游指引之类的文字,他们的文字没有这么生动鲜活;又不是那些多愁善感、惯于在文章中插入大量慨叹哲理抒情水分的作家的文字,他们的文字没有这么简洁干脆。她的文字比较瓷实而质朴,全是些真实故事(读后使人感到跟着她走了趟非洲有人这么说)。

难得的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她兴致勃勃地和T一起发现并拍摄了会上树的狮子,拍摄了雄狮和母狮交配的镜头,看到被豹子猎取吊在树上的庞大的鹿的尸体,被亲爹咬掉尾巴的可怜的小河马,一望无际地麇集在一起准备渡河的角马斑马的令人震撼的场面。还看到那种不适应任何养殖环境,只能到全球唯一的一处三国交界地带的山地黑猩猩山去拜访的山地大猩猩的珍稀的身影……这些都是平常旅游所难以近距离看到的场景。

任宁的旅游回顾中含有一般游记散文少见的难忘经历和悲喜交加的感情激荡。夜宿帐篷旅馆,忽然听见狮吼就近在咫尺,恐怕那锐利的爪牙会来抓破这脆弱的帐篷防线,吓得战战兢兢,半夜无眠。次日清晨,队友们交相诉说经闻听狮吼、猴叫,野兽挠门的惊恐和新奇经历,庆幸有惊无险大难不死。还有一次,因为没有执行导游的绝对不许打开窗户的警告,一只猴子硬要闯进来,丈夫T和入侵者展开了一场人猴大战。在探访大猩猩山时,T和从树上往下跳的大猩猩擦肩而过,可能激起猩猩的激烈危险的行为,又差一点去挑动一条极其危险的剧毒小蛇。这些有惊无险的机遇让任宁经历了心灵的激烈考验而庆幸自己在艰危中得到磨练。她还记录了那些难得的难忘瞬间的感受,比如在赤道线上,任宁和T分别站在南北两侧,拉着手留下了夫妻珍贵合影,人分别在两个半球,心却连在一起。在坦桑尼亚人类共同的老祖母的故乡,全体团员和导游司机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血缘和亲情,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在遥远的非洲,忽然遇见从山东菏泽来旅游的小姑娘,那种油然而生的亲情、同胞之情,也让这远离故国的旅行者感情激荡。是真诚的。

任宁的文字不是干巴巴的旅行日记,而是这个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团队成员栩栩如生的记录。可以说,十三个人和一位导游的形象都让人难忘。善良宽容的鸡场主夫妇和幽默而手巧的牙医夫妇是和任宁相处最情投意合的朋友,大个子德国女人表面看来话多、脾气不好,其实是热心人,她的个性也是由于丈夫变心的伤害所致。貌似那位著名演员的“简·方达”和海伦则是一对经历了长期旅游考验的“老兵”,任宁本人的好奇、好胜,对待朋友的温和宽容,T的沉稳镇定,对妻子的特别关爱和对旅游朋友的责任心,而导游小伙路克斯则敏捷机智,有大将风范,指挥若定。这靠缘分临时聚集到一起的团队之间演绎了很多互相帮助也矛盾重重、耍疯使性又重新和好亲如兄弟姐妹的故事。其实,到了旅行结束的分别时刻的那份依恋惜别的感情才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声音。在任宁夫妻和牙医夫妻乘兴游览了桑给巴尔岛之后,这伙难舍难分的朋友又在美国聚会了一次,路克斯也赶巧参加。正在新疆的任宁夫妻听到这消息,急急忙忙赶回去参加了另一个特别珍贵的聚会,算是给这场旅游一个美好的余音袅袅的结尾。

任宁是我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工作时的同事,工作中多所接触,她活泼温暖的性格很受大家喜爱。后随家人到了美国、又开始在美国打拼,再后是重组家庭,幸福地和T在一起,走遍世界各地。她这本日记体的野生动物追踪游记写得质朴而简洁,经任宁的表兄、编辑家刘明德充分肯定,并将日记体改为旅行游记体,还给每个章节写出了内容提要,使之更加明晰可读。我给年轻朋友看都很喜欢,也继续给她鼓励。于是,成了她和出版社之间的媒介,也成了本书的社外编辑。碰巧的是,任宁的父亲任秉义先生,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诗词专家。当年写了一本《诗词通论》,由我担任责任编辑,对老先生的学术水平十分钦佩,老先生对我的业务能力也表示肯定,颇有惺惺相惜之意。没有想到,老先生辞世多年之后,又为他的女儿编辑游记,不但重叙了和任宁的友谊,也完成了和两代人的文字之交的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来,加入任宁的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你将看到的不只是野外追踪大自然的奇观……还有那里的人们,以及独特而私密的近距离非洲个人经历。她那美丽的思维、敏锐的眼光、会说话的笔头,将使你无法放下这本书。——TIM

我很高兴地看到东非从任宁美丽的书页溢出的奇迹。——路克斯(Lucas John Mhina)

我已融人周围的景物,就像一只自由的飞鸟,我的灵魂飞行在美妙的享受中。这种东非的经历,终生难忘。——牙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能不去东非(非洲追踪野生动物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任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18654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3289749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