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吃鬼的居游秘境
内容
编辑推荐

自诩”爱吃鬼”的李昂,游历世界五大洲,遍尝全球美食,累积四十余年的旅行经验,这一回她要告诉大家,最有看头,最有口福的地方,就在台湾。《爱吃鬼的居游秘境》收录近年来李昂参访东台湾各农村小区的居游笔记,严选台湾老饕级美食餐厅,体现多元化的台湾料理。自在的居游体验、深刻的在地观察,独一无二的美食飨宴,台湾最自在、最滋养进补的所在。

内容推荐

《爱吃鬼的居游秘境》为李昂参访东台湾各农村小区的居游笔记,告诉大家,最有看头,最有口福的地方,其实就在宝岛台湾。《爱吃鬼的居游秘境》为李昂参访东台湾各农村小区的居游笔记,告诉大家最自在、最有人情味的所在。另外更收录李昂严选台湾老饕级美食餐厅,体现何谓最多元、最"混搭"的台湾料理文化。这是李昂带路的台湾美食奇妙之旅,最自在的居游体验,最深刻的当地观察,最不同的美食飨宴。

目录

自序 我写台湾慢游漫游

辑一 台湾居游秘境

 我这样旅行

 居游到台东

 在大洋之西寻找乡愁

 当金针花还没开的时候

 二次移民的桃花源

 就来唱歌吧!

 枕山“水”美梦相随

辑二 台湾美食秘境

 名厨的私人厨房

 平价吃顶级大闸蟹

 日本料理到台湾

 御神的十二道怀石料理

 孔府菜——带子上朝

 行家吃的上海菜

 食在山水有相逢

 深具底蕴的创新美食

 乡土与世界饮食

 恋爱的甜蜜:蜜红

 美食在古坑

 看着牛只吃美食

试读章节

这几次台东行共住了近两个星期,真正做到“居游”乐无穷。

首先一开始,还是先用到我的旅行法宝之一:找当地的朋友。

熊熊(代称)和一般的公务员不太一样,可以将如此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因为他的孩子都已经大了。这些中老年的公务人员,有经验,体力也还有,可以是社会的中坚分子,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他们,会是社会的福气。

但首先要讲熊熊的几件有趣的事情。刚认识他不久,他就拿出一小罐炒花生米,我一看色泽,就知道是行家炒的,因为火候恰到好处,一点都没有烧焦(炒花生的重点在未全熟即要起锅,否则会太熟)。拿起来闻一闻看,好香。而且每颗的颗粒都很大,可见精心挑选过。

果真,一放到嘴里,酥、脆,连我这个号称美食家的爱吃鬼都赞不绝口。更让我十分惊艳的,不只是炒花生米,还有熊熊做的柚皮糖,这柚皮糖是我小朋友时候的最爱,可惜的是,最近已经买不到,因为没有人要吃这种老古董的零食。

柚皮糖的好处是,有柑橘类的果皮香味,但经过糖久煮过后,苦涩的感觉不见,只留下淡淡的柚香。熊熊做的柚皮糖堪称一绝,后来请问他,才知道做柚皮糖需要花三天的时间,而且,为了要增加风味,还得加上茶叶、梅子,才有不同口感的酸度。至于用的糖,当然选择最好的冰糖。

我得到他的真传,回台北后,如法炮制,果真做出不输给熊熊的柚皮糖。学会这个独门功夫,可说是这次台东行的最佳礼物之一。

熊熊告诉我要做好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爱心,不能草草了事,也不能赶,多花一分钟工夫,就多一份成果。就如同熊熊在工作上投入一样,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看!我不是立刻在台东交到朋友,而且学到东西吗?

我也得以留意到“观光”所较难看到的,比如去看因“八八水灾”改道的河川、受灾的地区以及之后沿途的水土保持工作,让我对台湾的山川河流的整治,多一份了解。

爱,就是从关怀而来,不是吗?

有些地方的“领导”,年轻,人又热心,有乡下地方的亲切,不做作,带着我们参观解说,细心而体贴。

读者朋友不妨也跟着我所走过的,也许能看到些不一样的。

池上米

到台东,一定要吃池上米。池上乡位于花东纵谷,是南北狭长之长方形纵谷平原。西面为中央山脉,东面为海岸山脉,地处花东纵谷交界,池上乡海拔三百公尺左右,土壤分别由两座山脉之风化土淤积而成,主要由片岩冲积土、东岸母岩冲积土及黄壤三类构成。

池上地势平坦广阔,土地面积八千两百余公顷,灌溉水源主要是来自于万朝圳水及新武吕溪圳水,水量丰富且无工业废水、重金属及空气污染,含有黏质土壤的水田,配合新武吕溪的溪水灌溉,此溪上游有温泉多处,溪水夹带着由山上表土冲刷下来的丰富有机质及矿物质,才能栽培出如此好吃的“池上米”。

“池上米”品质优良,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台中农改场比赛即获首奖,一九八五年农委会、农林厅及粮食局辅导池上农会办理“良质米产销计划”,农民积极参与,以永续农法培养及维护土壤肥力为主要目标,尽量少用农药与化学肥料等合成剂,并配合豆科作物在内作物轮作制度,循环利用农畜场废弃有机物,兼顾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育。

孕育这一大片土地的,便是“大坡池”。“大坡池”坐落于海岸山脉与中央山脉之间,新武吕溪流贯形成冲积扇,扇端池泊即是“大坡池”。以往的大坡池盛产鱼虾,沿岸的民众养赖捕捞大坡池鱼类维生。水中生长菱角、莲花、茭白笋、芦苇、水柳等植物,并吸引数十种野鸟栖息。

可惜如今“大坡池”的范围很小,当然是长年以来民与之争地的关系。老实说,我有一点失望,本来以为,会看到传说中不见边际的水塘。倒是沿着现今规划的环池木栈步道步行,不失为健走的好地方。

所幸现在大多数人不再与自然抗争的观念,最近官方的一项重大工作,就是要将中间填起来的一个人工岛屿想办法挖走,增加水的面积。

这里盛产一种白色的莲花,是台湾原生种,据说十分美丽。在挖走人工岛屿的过程中,找到几颗残留下来的莲花种子,状况相当良好,发芽成长的机会不是没有。以后再来,相信就看得到这美丽的白色莲花了。

最近流行的观念,都同意在建设农村的过程中,不是去盖更多的水泥东西,而是回复到旧日的景观。我一直印象深刻的是,在欧洲旅行的时候,有一种普遍流传的说法:欧洲人花了极大的努力,就是为了要维持他们的家园过去的传统景象。

这一点相信也是以后值得台湾借镜的方法。P24-28

序言

1

出版这本《爱吃鬼的秘径》,最重大的理由之一是,《爱吃鬼的华丽冒险》出版了之后,我不断地被问:“你都只写海外,不写台湾吗?”

我的小说绝大多数写台湾,我一直在写小说,写台湾,维持两三年出版一本长篇,只可惜最近大家都不读小说了。以至常被问:你最近写些什么?

我的标准答案是,像我这么爱台湾的人,怎么可能不写台湾呢?只是我写台湾的方式,与一般的游记可能略有不同。

台湾是我生养、久住的地方,提供了我创作的根源与基础。虽然这些年来,我每一年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在全世界各处趴趴走,但每次回到台湾,真的是有回家的感觉。而且这家,是我休生养息的所在,好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再出发。

写自己家乡的方式,与写海外有所不同。写海外当然浮光掠影,要说深入、深度,一定是骗人的,除非在当地蹲点几年、几十年。但不可否认,也容易因不同文化而有初次见面那种“第一眼爱上”的感动,会出现不同的个人观点,有机会让海外的当地人惊艳地说:

啊!我怎么没这样想。

但究竟,异乡异地而且只做短暂的停留,要深度深人,绝对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比如我在一段时间里,去了京都十九次,但只能算是去了一些该去看看的地方,无所谓熟悉,更不用讲深度。

而日本文学还是我所热爱的,读过相关的文学名著、各式报导,看电影、电视,台湾地区被日本殖民过五十年,我自己也有三本小说在日本翻译出版,有过不少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的海外旅游常常十分具有计划性,比如为了美食,不可能不先把餐厅都订好,也不可能不按着一定的路程,否则就只有无功而返。

我也是那种愿意参团的人,不是一般的旅游团,而是随着台湾发展观光旅游三四十年,根据特殊行程特别企划的团,比如要看博物馆、听音乐会等等,目标明确。参团少去了订票找路找交通工具,的确是很方便。

但也因此少去了很多自由自在、随遇而安的漫游乐趣。

2

上述旅行的重大缺点,在自己的土地、写熟悉的家乡事务时,方式自然不会一样。

比如我在《爱吃鬼的华丽冒险》中提及,因着大量海外的旅行,才让我知道,我多么缺乏安全感。我会提早一个小时到陌生的火车站去等火车,提早三个小时到陌生的机场。因为我知道,人生地不熟,发生任何状况求救无门,只能自己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才不至于造成接下来的一连串困扰。

可是在自己的家乡旅行,一切都可以在掌控中,就算错过航班、火车、接驳车……这么方便的台湾,除了进入玉山、柄兰山、中央山脉这些深山里,否则,在台湾旅行,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不太向人提醒炫耀:

台湾多方便。

是的,我们小,而且人很多,群众在不大的平原上。有的方便性其实是很多海外旅行所不能及的。这样的方便,加上又是如此熟悉的故乡,我因而能去除掉心中的不安全感和焦虑,而能够做到我说的“漫游”。

漫游,可以漫无目的,也可以慢慢、自在地,过了这一村,不怕找不到下个店,错过这班车,火车站对面会有旅馆。

能做到一定的深度是会有的,我好歹总是个不错的作家,观察是有的;尤其又是我长年居住的地方,对人文、文化方面的掌握,容易深入。当然也就不会像在海外,只是浮光掠影。

借着实地实境地去采访,我看到了不只是台湾观光旅游的部分,而以社区为本的书写,又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旅行的可能。

因其独特性与深入,这些旅途中累积出来的影像、印象,十分珍贵。而具资料性的部分与真实的事件、人物、景观,便成为这本书的主轴。

餐饮的部分,记录的是我生活中常去的餐厅,我们大家有可能在这些地方不期而遇呢!

之前不想出版,因为怕读者要的只是一本旅游指南。晚近几年。非常个人化的旅行书写方式,在台湾、其他地区也都能引起共鸣,才想到集结这本书。最重要的,也为着打破这样的形象:

“你都只有写海外,不写台湾吗?”

没错,在这方面,我的确十分在意别人对我有这样的看法。我不是一直在说,像我这么爱台湾的人,怎么可能不写台湾呢?而现在出版这本更容易阅读的《爱吃鬼的秘径》,在台湾漫游,当然是希望能被知道:

我不只有写境外,我写台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吃鬼的居游秘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1493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3294821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有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