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于巴黎夜生活的雷蒙·库莱热通过恍惚的回忆,展现了他在波尔多度过的青春时期,以及他的父亲的为人和遭遇,追述了父子二人因同时热变寡妇玛丽亚·克鲁斯所发生的戏剧性冲突。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编著的《爱的荒漠(精)》除了运用追叙和内心独白外,还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把往事和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得哀婉动人,别开生面。
图书 | 爱的荒漠(精)/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精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沉溺于巴黎夜生活的雷蒙·库莱热通过恍惚的回忆,展现了他在波尔多度过的青春时期,以及他的父亲的为人和遭遇,追述了父子二人因同时热变寡妇玛丽亚·克鲁斯所发生的戏剧性冲突。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编著的《爱的荒漠(精)》除了运用追叙和内心独白外,还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把往事和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得哀婉动人,别开生面。 内容推荐 《爱的荒漠(精)》是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精品系列之一,《爱的荒漠(精)》中,十七年的别离,丝毫未能改变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父子俩的情感。这种恒定性,尤其是黑暗的恒定性,为莫里亚克的作品在强烈的反差对比之外,带来了一种不可测量的幽深,也为他的作品披上了一种现代悲剧色彩。 目录 人性的深度——莫里亚克小说系列总序(董强) 爱的荒漠 试读章节 多年来,雷蒙-库雷热一直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次遇见玛丽娅·克罗丝,渴望对她进行报复。他曾多次在街上尾随一个女人,以为他寻找的正是她。后来时间医治了他的积怨,因此,当命运使他再次撞见她时,他一开始并未感到这次相遇理应在他心中唤起的那种夹杂着狂怒的欢乐。这天晚上,他跨进迪福街酒吧间时,刚刚十点,爵士乐队的那个黑白混血儿正在低声哼唱,只有侍者总管一个人在凝神静听。这个酒吧间不宽敞,每到午夜时分,一对对男女在这里摩肩擦背地起舞,而此刻,通风机像只大苍蝇嗡嗡响。看门人惊讶地说:“先生,您很少来得这么早……”雷蒙只是做了一个手势,让他关掉这嗡嗡声。看门人藏着几分机密地劝他说:“这是个新办法,不用吹风就能排除烟雾。”但他这是白说,库雷热用一种特殊的眼光打量他,他只好朝衣帽间退去;天花板上的通风机沉默了,仿佛一只熊蜂停落下来。 年轻人碰皱了那挺括无瑕的桌布的线条,他看到玻璃镜中自己那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自己问自己:“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呢?”是呀,他最讨厌令人扫兴的晚上,而这个晚上让人太扫兴了,这都怪埃迪·H这个傻瓜……他对这个小伙子几乎不得不用暴力,把他从家里拖到饭馆。饭桌上,埃迪说他偏头疼,所以心不在焉,他勉强坐在椅子边沿上,身体显得急躁,他正思念着即将到来的乐趣;一喝过咖啡,他就溜之大吉,他步履轻快,眼神炯炯,耳朵红红的,鼻孔翕动着。原先雷蒙整天都在幻想这个迷人的夜晚,不过埃迪大概已经尝到别的欢乐,它们比倾心交谈更为提神。 库雷热觉得奇怪的是,他不仅感到失望和羞辱,而且十分忧愁。就这么一个同伴居然在他眼中变得如此珍贵!他很反感。这在他的生活中似乎是件新鲜事。在三十岁以前,他不曾具有友谊所要求的那种无私的感情,再说,他忙于应付女人,对于他认为的非占有物,他一概嗤之以鼻,他会像一个贪吃的孩子那样说:“我只喜欢能吞下去的东西。”那时,他只把自己的同伴看做见证人或心腹,在他眼中,朋友首先意味着两只耳朵。他也喜欢向自己证明他能控制他们,操纵他们;他热衷于施加影响,乐于有条不紊地使人失望气馁。 如果雷蒙·库雷热能够使自己的欲望服从于一项事业,如果他没有因为兴趣而背离正道,追求一种眼前的满足,那么,他完全可以像他当外科医生的祖父,当耶稣会士的叔祖,和当大夫的父亲一样,拥有一批支持者。然而,他已经到了这种年龄,这时只有引起灵魂共鸣的人才能确立自己的统治,而库雷热所能给予弟子们的仅仅是最大的乐趣。更年轻的人希望在他们的同代人中寻找同伙,因此库雷热的支持者便越来越少。在爱情方面,猎物在长时期里多如牛毛,而那些与我们一道开始生活的一小群人却逐年减少。战争摧毁了一大批人,幸存者或是陷于婚姻的泥潭,或是被职业弄得面目全非;库雷热看到他们头发花白,大腹便便,或者秃顶的模样,便怨恨他们…… P3-5 序言 莫里亚克并非只是小说家。他一生的雄心壮志是成为诗人。与所有从外省到巴黎的“文学青年”一样,他是带着自己自费出版的诗集闯荡法兰西首都的。进沙龙,看戏,成为大作家的座上客:莫里亚克的文学生涯在最典型的法兰西氛围中开始。从十九世纪中叶起,这种氛围就一直笼罩着整个法国文坛。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学场”,用于这种氛围,最为贴切。在这种氛围中,波德莱尔拿了自己的诗集去叩见维尼和雨果,兰波在巴黎语惊四座,左拉在梅塘高谈阔论,普鲁斯特在上流社会中孕育着自己的“似水年华”:美好年代,大抵是文学家、艺术家的美好。安德烈·纪德在《伪币制造者》的开头,描摹了一幅绝好的青年学子如何在卢森堡公园中畅谈文学和人生的场景。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青年作家一样,对于莫里亚克来说,重读古典,追溯文明之源,探讨人性,概括人生,成为文学的根本追求。他的周围,是巴莱斯、科克托这样的大文人。 默默无闻,也是大多数文学青年的命运。莫里亚克很幸运,在经历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默默无闻后,一部《给麻风病人的吻》让他声名鹊起。法国的文评家、读者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位年轻的作家不是一部昙花一现的畅销书的作者。一种独特的幽深洞明的激情,将一直灌注这位波尔多作家的所有作品及生活,从而照亮整整一代人的心灵。法国文坛上,将长久看到一位思维与创作同样活跃,想象与行动同样投入的大作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爱的荒漠(精)/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精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
译者 | 桂裕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456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92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2 |
CIP核字 | 2013122117 |
中图分类号 | I565.45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190 |
宽 | 13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0-030 |
版权提供者 | Grasset & Fasquelle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