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
内容
编辑推荐

《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针对目前社会上的敏感话题——父母离婚时孩子的心理疗愈,讲述如何陪孩子做好心理调适,走过这段伤心路。当父母的爱有了缺口,请记得紧握孩子的双手,用爱抚慰孩子内心的伤口,为他撑起一片蓝天!采用“伤心案例”+“贴心补给站”+“离婚法律一点通”的结构,进行贴心指导,告诉父母在离婚的各个阶段,应该如何作出适当且对孩子有益的选择,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低。

王擎天希望所有的离异家庭都能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调适好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离婚了,仍然是一家人,孩子依旧拥有父母完整的爱。

内容推荐

王擎天编著的《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希望能够给予正在讨论分居或离婚的父母一些实质性的帮助。《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前两部分会讨论到居住地,或是父母离婚后仍然同住的问题,以及父母一方搬走后,该如何保持联系。

第3部分将探讨父母双方该如何共同克服困难,例如面对孩子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态度等问题。而第4部分将带领父母进入“家事”法庭,认识与子女利益息息相关的监护权与抚养问题。

通过阅读第5至7部分,父母可以得知,分居或离婚后该如何安排时间,或是当父母其中一方有了新的归宿后,如何处理孩子变更姓氏的问题,以及收养孩子的意愿与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这三部分中进行讨论。

第8部分则会对1至7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综合阐述分居与离婚时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供读者参考。

目录

Part 1 为什么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吵架

 我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家庭 14

 是不是因为我不乖 20

 离婚法律一点通 26

Part 2 为什么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了

 爸爸、妈妈不要分居,好不好 32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搬出去 39

 爸爸/妈妈以后都不在家了吗 45

 离婚法律一点通 52

Part 3 当爸爸/妈妈离开后,家里好混乱

 对于爸妈之间的问题,我无能为力 56

 爸爸/妈妈来接我,叫我不要说 64

 我不想再见到爸爸/妈妈 75

 去探望爸爸/妈妈时,我觉得很焦躁 79

 爸爸/妈妈的肢体动作让我不舒服 84

 离婚法律一点通 94

Part 4 为什么我不能决定要和爸爸/妈妈住

 我和爸爸/妈妈的感情比较好 110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强调对方的不是 119

 我期待找回内心的平静 125

 离婚法律一点通 128

Part 5 爸爸/妈妈还会回来看我吗

 爸爸、妈妈都在固定时间来看我 142

 我希望爸爸/妈妈住的地方不要太远 145

 我不喜欢被爸爸/妈妈当作物品 151

 老师可以陪我去见爸爸/妈妈吗 161

 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破坏我的新家 164

 离婚法律一点通 169

Part 6 爸妈分居或离婚,我还是我吗

 爸妈离婚后,兄弟姐妹会去哪 178

 我有了新的爸爸/妈妈 185

 爸爸、妈妈的最后战役 194

 离婚法律一点通 198

Part 7 我没有做坏事,为什么要上法庭

 爸爸/妈妈可以陪我出庭吗 212

 离婚法律一点通 215

Part 8 当彼此的爱出现裂痕,父母该怎么做

 爸爸、妈妈该如何寻求协助 224

 父母及孩子的机会与风险 228

 基本注意事项 233

试读章节

离婚阵线联盟

根据前面的伤心案例可知,父亲的绝望与迷茫,一方面是来自于自己的暴力倾向,另一方面是因为妻子在孩子面前对他言语上的羞辱。而孩子们与母亲已经形成一股凝聚力,因此,他们越来越不希望与父亲有任何往来。于是,孩子就这样卷入一场父母之间的纷争。父亲一直以来的暴力倾向也让孩子认为,他们必须站在居于弱势的母亲这边,来保护她、认同她;再加上爷爷、奶奶曾对他们施加压力,试图赢回孩子的心,然而,这种做法无疑是让孩子更加远离父亲,投向母亲的怀抱。

处于分居阶段的父母与社会环境间的互动关系,是依据双方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以及寻求协助的差异而定的。假如分居的夫妻,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当初那些令他们趋于不知所措的惊愕逐渐消失后,他们会为了了解事情原委,分别去寻求“盟友”。然而,当他们对其他人说出自身的感受时,会因为持续不断地回想,加深因分居所造成的愤恨及悲痛之情。

那些尚未解决的生活课题导致父母分居或离异,是不幸、意外,也是给予双方一次新的机会。这些历程在克服离婚的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别一味地指责对方的“错误”,也要承认自己有过错,双方才有复合的机会,而这些过错,显然是将那些共同编织的美梦化为泡影的元凶。

分居的过程通常必须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短期的分居,牵涉到的不外乎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分居后的日常生活新流程以及熟悉担任子女监护人或“周末父母”的角色。在结束或重新开始一段关系的过程中,家人分开后真正的任务是:分居后,父母在破裂的夫妻关系与共同存在的任务中,依然能继续扮演称职的角色。

若事情涉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出现两极化,或者必须进入“离婚官司”的情况,或是遭逢变故的孩子之利益问题,这时支持者与法律顾问等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此外,一个完整的家庭解体后,所出现的财务问题必须公平公正地获得解决,不应让任何一方在社会上陷入绝境,或被视为“散财童子”。

住处距离与探视问题

倘若搬走的父母一方在原住处附近,或是在同一栋公寓里找到栖身处,对孩子而言最为有利。虽然能够经常与孩子碰面,却也可能带来不便之处,例如:父母亲必须每天见面,两人又相当敏感,孩子反而更容易感受到父母之间持续存在的火药味。因此,父母分居后,应该停止在孩子面前批评对方,才不会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困境。

假如父母一方受到诋毁,该如何让孩子毫无成见,并积极地再与爸爸(妈妈)亲近呢?

一般来说,孩子们不会要求父母在见面时要拥抱彼此,他们通常会希望父母双方至少能再看对方一眼,并且给予对方最基本的问候。由此可知,父母亲绝不该让孩子去看爸爸(妈妈)时,产生自己犯错的错觉。

假如父母双方住得很近,孩子年龄越大,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就越有弹性;倘若父母分居后两人住得很远,则必须注意一些太过分的要求,例如:要求一个十到十二岁的孩子,每两个礼拜从台北坐火车到高雄,或从高雄到台北去。甚至由父母一方带孩子到火车站后,让孩子独自一人坐火车离开,再由父母另一方去目的地接他。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一个固定的居住地,因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训练他们生活上的规矩是必要的,也很重要。例如,要养成睡前刷牙、固定时间吃饭及上床睡觉等习惯。

所以,把孩子“交出去”给另一半时,彼此必须交流一些关于孩子的重要信息,这是有意义且不可或缺的,比如孩子身心仍旧存在的病症,或者对孩子造成极度沉重的事件等,都应该一并知会对方。

假如在婚变时,与对方的近亲家属(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叔伯舅、姑姨等)早已闹翻,父母一方通常会禁止另一方探望孩子;或是孩子从父母一方的住处回到家后,就命令孩子马上换掉衣服,原因是孩子之前处于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所以不希望孩子弄脏住处。前述这些举动都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笔者经常听到下列的例子:父母一方没有遵守约定的会面时间,不把信用二字当一回事,或者时常在最后一刻取消约会。这些都是令对方与孩子相当困扰的问题,孩子甚至会觉得自己好像颗皮球,被父母踢来踢去。有鉴于此,假如家长在约定好的会面时间,临时出现突发状况而无法赴约,应在事后尽力弥补,这表示失约的父母一方其实相当重视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会具有正面的帮助。

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而言,同伴之间的感情维系通常比家人之间来得重要,所以他们宁愿花更多的心思在个人需求与社交活动上。笔者曾经听过许多在社团里相当活跃的中学生,时常为了每两个周末得去探望爸爸或妈妈,以及星期六是否可以参加社团训练等问题而苦恼。

一般而言,父母关系不和,孩子不可能完全不知情,所以家长必须向孩子解释事情的原委,但不需将所有的细节都告诉孩子,只要让孩子了解大致的状况即可。例如:父母要尽量避免将律师寄来的信念给孩子听或给孩子看。因为在孩子面前,家长应该试着将父母与夫妻的关系区分开来,不应把夫妻间的问题延伸到与孩子间的互动关系上。

P46-49

序言

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昔日大家庭的景象己不复存在。现在许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加上离婚率逐年攀升,未来单亲家庭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以上种种,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孩子心理发育不健全。

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其实很多,包括父母未婚、父母分居、离婚或父母其中一方死亡等,而本书主要探讨的是父母离婚以及分居的案例。

研究显示,在父母分居或离婚的过程中,即使双方达成协议和平分手,对孩子的心理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若是离婚的父母对于自身的心理建设尚未调适完全,甚至对子女的去处毫无规划,那么父母双方与子女势必都需要经历一段疗伤期,来平复受伤的心灵。

首先,婚姻褪色后的父母,必须正视孩子可能出现的任何反应,因为父母离婚的冲击将超出孩子的心灵能够负荷的范围,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人格发展失调以及行为偏差等现象。但是许多父母只顾着与配偶的冲突,没有顾及孩子内心的痛苦,导致许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带着这些错误的想法及疑惑长大,对未来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本书希望能够给予正在讨论分居或离婚的父母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前两部分会讨论到居住地,或是父母离婚后仍然同住的问题,以及父母一方搬走后,该如何保持联系。

第3部分将探讨父母双方该如何共同克服困难,例如面对孩子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态度等问题。而第4部分将带领父母进入“家事”法庭,认识与子女利益息息相关的监护权与抚养问题。

通过阅读第5至7部分,父母可以得知,分居或离婚后该如何安排时间,或是当父母其中一方有了新的归宿后,如何处理孩子变更姓氏的问题,以及收养孩子的意愿与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这三部分中进行讨论。

第8部分则会对1至7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综合阐述分居与离婚时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供读者参考。

笔者希望所有的离异家庭都能正视孩子的心灵健康,调适亲子关系,让彼此知道,即使父母离婚了,仍然是不会中断的血缘至亲,孩子依旧拥有父母完整的爱,在新的家庭中健康成长。

素质教养权威

王擎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擎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15421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3225420
中图分类号 C913.11-4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39:27